朱厚照的皇位传给谁,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厚照的皇位传给谁,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朱厚照的皇位传给谁,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
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1476-1519)为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次子,与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为同父异母兄弟。成化二十三年(1487)册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妃蒋氏为中兴兵马指挥蒋之女。兴王爱好诗歌和书法,笃信道教,纵情于艺术和文学的消遣。正德十四年(1519年)元月十七日,朱佑杬病死于兴王宫,享年44岁,谥号为献,次年葬于城东松林山(纯德山)。
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十六日,朱厚熜出生于兴王宫,与正德皇帝为同祖父异祖母的堂兄弟。相传,嘉靖出世,黄河水清五日,天空紫色祥云密布,又说为元佑真人的轮回转世。 嘉靖自幼勤奋好学,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兴王病逝后,年仅12岁的嘉靖袭为兴王,王府长史袁宗皋(1453-1521年),帮助管理王府事宜(他是嘉靖登基后最初最信任的顾问和知己)。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代最昏庸的皇帝武宗朱厚照病死于豹房。因武宗膝下无子,临终前又未留下遗诏,只是让太监转告,请慈寿皇太后与内阁辅臣商议皇位继承人。于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皇太后密议,决定按《皇明祖训》“兄终弟极”的条款将皇位传给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皇太后宣懿旨命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的时间,进京“嗣皇帝位”。 1521年4月21日,在正德皇帝死去两天以后,一个由司礼监、勋贵、皇室、内阁及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湖广安陆(今钟祥),年轻的兴王朱厚熜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并在藩府兴王宫即皇帝位,接受官员的朝贺。1521年5月7日,一行约40人簇拥着新皇帝从安陆出发,不间断地旅行了20天。在向北京行进时,朱厚熜表现极好,拒绝了官员和勋贵们的礼物,吃住节俭,不顾旅途劳累。5月26日,抵达京城郊外,拒绝以太子身份进城,经太后调停,拟定新的登基方案。次日清晨,以迎奉皇帝礼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为嘉靖。 嘉靖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修祀国稷,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他仿效朱元璋追尊四世祖的先例,极力追尊自己的生父为正宗皇帝。此时,朝中有两派意见,一派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反对派主张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做儿子,尊孝宗为皇考,尊生父为皇叔孝。另一派以张璁为代表的支持派,提出“继统不继嗣”,应上考兴献王,尊孝宗为皇伯考。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便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礼之争”。经过三年半的争论,嘉靖帝以高压手段将反对派全部逐出朝廷,180多人或消籍或贬官或发戍或杖死。“大礼仪”以嘉靖胜利而告终。嘉靖皇帝追尊生父为恭睿献皇帝,生母蒋妃为章圣皇太后。并在兴都钟祥为其父建造了规模庞大的皇帝陵寝—显陵,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 嘉靖初期,朱厚熜力革前朝时弊,重用前朝重臣,杀死武宗亲信钱宁等,还土地于民,鼓励农耕,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从而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帝在位45年,史称“中材之主”。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为巩固边防、海防,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调整边防军队,抵御外侵,先后打退了蒙古人的多次入侵,发动鄂尔多斯战役和安南之役,有效加强了北部和南部边防。同时,在东南沿海,整顿海防,尤其是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有力打击和扑灭了倭寇侵扰和海盗疯狂掠夺行为。 嘉靖后期,嘉靖皇帝一意玄修,崇奉道教,二十年不理朝政。方士、道士们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万般愚弄嘉靖,道士陶仲文竟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礼部尚书、恭诚伯、兼支大学士俸,成为一身而兼三孤的显赫人物。当政的大臣们纷纷迎合世宗的癖好,史称青词朝廷,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特别是严嵩专权,朝廷政治日趋腐败。严嵩从1542年至1562年控制内阁达二十年之久,极力讨好世宗,政治腐败黑暗。1565年4月,世宗以严嵩之子严世蕃谋反之罪处于死刑,严嵩贬为平民,抄家没有财产,严嵩成为朝廷上无人可求的无家可归的人,死于同年底。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2月,云南主事海瑞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谏上,严厉批评世宗治国错误,震动了朝野上下,这便是有名的“海瑞罢官”事件。嘉靖下命逮捕海瑞,禁锢狱中,直到世宗的儿子穆宗登基后才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嘉靖皇帝的文学素养较高,他的诗词写得较好,是历代帝王少见的。同时,嘉靖时代,世宗着令郭勋刻印《三国》、《水浒》,流传于世,他还重视教育,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重录《永乐大典》,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不可解的谜团。 嘉靖皇帝为人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内外结怨皆深。宫廷生活一直在紧张的氛围中度过。嘉靖险些死于宫婢之手。自宫女谋杀未遂后,年仅30岁的嘉靖完全退出了朝廷和紫禁城的正常生活,住进皇城西苑的永寿宫,很少与官僚们直接接触,但他拒绝放弃任何权力,通过核心小集团进行统治,形成一个朝廷中之朝廷,着迷于通过药物、宗教仪式和秘教的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不死。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12月,世宗病入膏盲,他非常怀念故乡钟祥,想回到他的出生地增强生命力,但每次受到大臣们的劝阻,嘉靖自进京继统后,除母亲蒋氏病逝于嘉靖十八年南巡钟祥,为其父母合葬视察陵寝水风外,再未回过家乡钟祥。1566年12月14日清晨,世宗嘉靖帝突然昏厥,人事不省。午时,驾崩于乾清宫,终年60岁。其第三子御极,次年改元隆庆,即穆宗皇帝。隆庆元年三月十七日,嘉靖皇帝入葬于北京大峪山的永陵。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却把皇位传给朱允炆呢?
1、中国自周朝始,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它分为两大原则:
第一,有嫡立嫡,嫡长子是第一序位继承人;
第二,无嫡立长,没有嫡子,庶子即位,年长者优先。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长子朱标即被立为太子,从此开始了他长大二十五年的太子生涯。
按照封建传统,长子一脉才是继承家业的正统。因此虽然皇太子已经死在朱元璋的前面,他仍然把继承人定为皇太孙朱允炆而非其它儿子。
2、皇帝一般都会早立太子,为的是早日在民间为太子建立民望,以方便权力交接。试想如果太子设立了十多年,皇帝去世,其他人想夺位,是得不到民望的支持的,因为在大家心里早认定了太子应该继位。
所以虽然朱标早死,但他毕竟当了二十五年的太子又没过失,民心所向都是认为他是正统继位者,即使死掉,也应该由他这一支来继承。加上建文帝确实也很得朱元璋欢心,在公在私,把帝位传给他都是最佳选择。
扩展资料:
继承皇位
朱允炆出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但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视朱允炆嫡长孙。
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洪武二十九年,朱允炆曾向太祖请求修改《大明律》,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1368年2月,朱元璋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是他的长子。朱元璋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
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最恰当的继任人选。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1392年5月17日)死去,谥号懿文太子。
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朱元璋死前密命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
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朱允炆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
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
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
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
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
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允炆
明武宗朱厚照死后 是谁当皇帝的
是明世宗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
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重振国政,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为隆庆新政与张居正改革、嘉隆万大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
扩展资料
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明武宗没有子嗣,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他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敕令,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
武宗驾崩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4月22日,一个由司礼监、皇室和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安陆,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并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在王府接受诸臣行礼,随后同使团前往北京。
在朱厚熜及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根据杨廷和的安排,要礼部用太子的礼仪迎接朱厚熜,即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
但朱厚熜并不接受这种方案,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即位不久,嘉靖帝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
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厚熜
嘉靖只是朱厚照的亲戚,为何他能继承朱厚照的位置?
朱厚照也不是影视作品当中的昏庸皇帝,傻皇帝。嘉靖帝也不是影视作品当中的,多少年不上朝,不理朝政。虽然两个人都有弊端,也不能一杆子敲死,因为人无完人,何况帝王家的人。
首先纠正一下,嘉靖帝不仅仅是朱厚照的亲戚这么简单。我们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把老朱家家谱,族谱给他絮叨一遍。不然我下面说着说着,你们看着看着也都会头大。 武宗朱厚照和嘉靖帝朱厚熜,其实就是堂兄弟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是都是成化帝朱见深的孙子。弘治帝是朱厚照的爸爸,嘉靖帝的爸爸则是兴献王。换句话说,嘉靖帝的爸爸兴献王和朱厚照的爸爸弘治帝是同一个爸爸朱见深。也可以这样理解,朱厚熜的爸爸是朱厚照的叔叔。因为朱厚照早死没有孩子,所以就让堂弟朱厚熜继位! 选择朱厚聪继承皇位的主要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皇明祖训》里面有有完整的一套帝位传承制度。大致就是嫡子就里嫡子,没有嫡子立长子。假如没有孩子的话,就找自己的兄弟继承皇位。因为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没有孩子,并且没有任何的兄弟。只能从他爸爸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帝”兄弟选择。选来选去,只有朱厚熜的爸爸兴献王血缘最近,但是朱厚熜的爸爸也已经死了,这个时候最近的血缘就是朱厚熜继位!也正是因为武宗朱厚照没有兄弟,没有别的旁支,所以也没法过继个孩子给他。
而且按照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计算,是想让朱厚熜先当太子,然后再继承大统。因为这样朱厚熜就变成了小辈,意思不和武宗平辈。想便于控制嘉靖帝,但是没想到嘉靖帝比他们想象中的聪明,没有被他们把控住。其实想想这也是胡扯,人家本来好好的是平辈,你非得给他降一辈,这换成谁谁也接受不了。总而言之,嘉靖帝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第一,嘉靖帝血缘关系最近。第二,嘉靖帝的父亲已经去世,也没有太上皇的干政可能,朝廷中的那些权臣想把控嘉靖帝。第三就是有明文规定,《皇明祖训》。
皇位(20)正德(2)历史人物 胡亥到底有没有篡位 秦始皇究竟将皇位传给谁了
还不知道:胡亥到底有没有篡位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仅是秦始皇,我们对于他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而且我们今天所说的胡亥,他曾经成为皇帝的这样一个事情,也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质疑,那么当时的胡亥,很多人对于他成为皇帝之后的政治,都是非常的抵制的,而且认为他和秦始皇一样,两个人都是非常残暴的人。> >那么对于当时的胡亥,他到底是继承了上一任皇帝的遗嘱而成为皇帝的,还是杀死了曾经的扶苏而成为皇帝的呢,有关的史料,他们曾经对于胡亥成功继位皇帝,是有过这样一个说法的,书中所表现出当时的胡亥,其实并不是篡位,而是非常正经的成为了皇帝,而且还是走的正常程序。当时对于胡亥的继位,是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秦始皇在一次路途中突然去世,而赵高和李斯他们合力将胡亥扶上了皇帝之位,从而也赐死了扶苏,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的胡亥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完全是他的篡位的行为。那么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他们是经过密谋的,但是有一个历史书中。> >他们却对曾经的胡亥的行为有过非常明确的解释,而且出土的一个西汉竹简中,对于胡亥曾经的故事也进行过矫正。从中我们就足以看出,当时的胡亥其实在历史中得到皇帝的承认,皇帝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而且他成为皇帝以后治理国家也完全是一个非常合法的行为。>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胡亥是那种非常残暴的人,他不仅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还杀死了扶苏,当时对于他的这个行为,很多人都对非常的不赞同,因为扶苏在不少人的眼中一直是仁慈和刚毅的人,而且在百姓的眼里,他也一直是皇帝身边的信任者,那么成为皇帝,扶苏也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不过让很多人大跌眼睛的是,扶苏在当时不仅没有成为皇帝,而且还被杀死,很多人对于这个结局都并不赞同,所以他们也间接性的认为,胡亥继位是非常不正当的行为。不过要说的是,从当时出土的一个竹简中,就非常明确的记载了当时的胡亥,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完全是得到了上一任皇帝的认可。> >不得不说的是,如果胡亥当时真的是篡位,那么后世对于他的评判应该是否定的,也不会对他非常的承认,也不会对他当时的篡位行为进一步的解释,从这本书中对于胡亥的辩解中,我们就足以看出,当时胡亥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完全是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的。> >后来也正是因为胡亥他真正的成为皇帝之后,对于国家的治理中,很多人也慢慢的承认了,他真的是一位皇帝。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胡亥是篡位的,没有想到正是通过曾经出土的竹简中,我们才真正的明白,原来它并不是篡位,原来一直以来是我们误会了他。> >相关参考
孙权死后谁继位:孙吴开国皇帝孙权,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作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在孙权临死前,他把他的皇位传给了谁呢?孙权此人,可是不简单。陈寿如此评价道: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
朱厚照为了巡游江南的梦想,做了太多的荒唐事,甚至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与大明的国运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十四日,久怀异志、阴谋作乱的江西宁王朱宸濠杀死朝廷命官,率众起兵作乱。七月十三日
朱棣为何传位给朱高炽?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而且朱高煦是一位十分能干的将领,和明成祖一样善于行军打仗,有勇有谋。他为明成祖打下江山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靖难中曾立下大功。这
历史上朱厚照与夏皇后的感情到底怎么样正德元年(1506年),夏氏被册立为皇后,而明武宗多年居于宫外,因此夏皇后没有子女,可能仍是处女之身。朱厚照与夏皇后的感情到底如何,史书讳莫如深,不见只字片语。但有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是他儿子还是孙子?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以后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两人商量后决
公元976年11月14日凌晨,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并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团。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不同的说法,但令人不解的是,继承皇位的不是儿子赵德昭,而是弟弟赵光义。有这样一种说法,因为赵匡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是他儿子还是孙子?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以后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两人商量后决
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是他儿子还是孙子?朱棣把皇位传给了他的长子,朱高炽。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以后返回北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和朱高燧趁机作乱,两人商量后决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
原标题:中国古代皇朝为何选择把皇位传给嫡长子?中国古代之所以有这样的传承规制,自然有其出处,笔者遍寻古籍,终在《春秋·公羊传》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下面咱逐条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