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给我们什么启示,刘邦封赏自己憎恶的人,说明刘邦什么性格?对我们

Posted 刘邦

篇首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给我们什么启示,刘邦封赏自己憎恶的人,说明刘邦什么性格?对我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邦给我们什么启示,刘邦封赏自己憎恶的人,说明刘邦什么性格?对我们

2、西汉刘邦给萧何张良封侯为何遭众将群起反对

刘邦给我们什么启示,刘邦封赏自己憎恶的人,说明刘邦什么性格?对我们

刘邦封赏自己憎恶的人,说明刘邦什么性格?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刘邦的性格特征

一﹑坚定坚持不懈——追求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刘邦人生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 “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 “大丈夫”就等后皇帝。这对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来说,真可谓狂妄之想。然而,刘邦 的理想相当坚定,为之奋斗不惜牺牲一切。 二﹑耐挫越戳越勇——面对失败毫无退却之心 刘邦是个经受的起失败和承受的起挫折的人, 面对挫折和失败, 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 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 他照样斗志昂扬,不久又卷土重来,继续与项羽争 夺天下。刘邦与项羽大规模的交锋一共有六次,刘邦失败了前五次,战胜了最后一次, 就这 一次,天下就改姓为“刘” 。 但凡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经理曲折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人,才能享 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楚汉相争中,数次面临险境, 甚至绝境的刘邦,在逃脱之后从来没显现 出一丝一毫的气馁,始终以高昂的斗志与项羽做战,这是刘邦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能忍能屈能伸——条件成熟时再行下手不迟 刘邦是个能屈能伸之人。当年,刘邦执行楚怀王的命令,向西攻秦,率先进入咸阳,擒 住秦忘子婴。根据约定,刘邦应该受封为“关中王” ,或者为“秦王” 。但是项羽率领四十万 大军随后冲入关中, 刘邦的军队无论在人数上, 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敌项羽, 只能屈就项 羽。项羽将刘邦另封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三郡。这个地方远离中原,对于家住沛县的 刘榜及其手下众将, 近乎于流放。不仅如此, 刘邦原来统率十万大军, 项羽只让他率三万人 上任。就是这等“受气” ,刘邦不仅丝毫不与项羽计较,而且干脆将身后栈道全部烧毁,一 方面,防止有人偷袭自己,另一方面,向项羽示意无东归之心。这一招果然迷住了项羽,他 不在视刘邦为主要对手, 而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诸侯身上, 结果,给了刘邦以喘息之机。 四个 月后,刘邦击败项羽用来防范他的原秦国三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将关中收归己有。 当忍责忍, 不当忍就不忍, 忍要忍得适时、 适度, 做到困逆苦厄的环境里, 能忍得住气; 患难危险时刻,能沉得住气;生死成败关头,能鼓的起气。 四﹑虚心纳谏听劝—决断之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楚汉战争开始前,刘邦激于项羽分封不均的愤怒,要同项羽在关中开战,结果被樊哙、 萧何等劝谏而止, 避免了败身家国运的孤注一掷。 公元前 203 年底, 项羽为摆脱困境,放回 刘邦的老父和妻子, 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罢战言和。项羽撤军东返后,刘邦也打算撤军西 返。张良、 陈平提出消灭楚军的最后时机已经来临,必须趁楚军因签订和约失去戒备, 全军 后撤的混乱情况,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 五﹑善变——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注意 在楚汉相争中,郦食其劝刘邦制大印封六国后代诸侯,他立即照办;张良说这事万万 不可,刘邦骂道: “竖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立即下令销毁大印。 六、敢为敢干敢想——为了天下可以全然不顾 刘邦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豪情满怀、 敢干敢想、 能干出别人不敢干, 甚至都不敢想 的事。 刘邦在沛县父老帮助下, 率领人马攻进县城后, 大家一致推举刘邦作沛令。 刘邦一再谦 让,称“天下骚乱,诸侯并起,现在我们如果置将不当的话,将来一旦失败,我们全都要肝 脑涂地了, 不是我自爱己身,而是才能太薄, 恐怕不能保全父老子弟们。这种大事还是另选 一位能担当大任的人吧。 ”别人可不这么想。别人之所以不干,是因为造反是大罪,是要被 灭族的。如果将来势头不对,朝廷采取分化政策,只抓为首,不究从犯,从犯还可以活命, 而为首者想跑也跑不掉。 所以, 必须得让刘邦当。 刘邦之所以接受沛公之职,还是他敢想敢 干、敢做敢为的性格起了作用。

刘邦与项羽的成功与失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启示一: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一、思路决定出路任何成功最初就是一个思路,任何失败最初也是一个思路。做任何事情,先知先觉为机会者,后知后觉为行业者,不知不觉为消费者。所谓超前一步,领先一路。(一)要有独到的创业眼光任一种产业,一开始都只是一种现象,逐渐会形成一种行业,最后才转变成一种产业。我们可能会等到很多事情的出现,但是很难直接等到一个行业的出现。有一名话:“在趋势和潮流面前,谁先改变观念谁就把握先机;谁先帮别人改变观念,谁就拥有市场。”刘邦是把天下当成产业来做的。他和萧、曹杀了沛县县令后,“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後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由此可见,刘邦是有眼光的,这意味着他能捕捉到很好的商业契机,他知道事业发展的方向。当别人没看到商机的时候,他看到了;当别人看到商机却没去做的时候,他去做了;当他去做的时候,是百分之百投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二)要有澎湃的创业激情社会的发展对创业者不断提出新要求,然而创业者最应具备的素质,还是创业激情,有创业激情才能不断继续创业。内心中创业激情这台“发动机”起着关键作用,每个创业者内心都应饱含创业激情。创业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是荆棘遍布。创业者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持久的创业激情,很难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与刘、项同时代的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其内心深处郁积的激情冲动,后来终于造就了陈涉图秦首义的壮举。(三)要有明确的创业愿景伟大的愿景催生卓越的企业。愿景是创业者的信念灯塔。《史记》载,高祖常繇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项羽、陈涉这三个并世的创业英雄, 都是把夺取天下、封侯拜相作为其极具想象力的奋斗愿景的。想象力创造利润率。有创意的生意和没创意的生意,最后投资回报率差得非常远。二、器局决定结局(一)横绝四海的胸怀胸怀天下才能把事业做大。在这方面,刘邦和项羽的表现截然相反。项伯曾评价刘邦是“为天下者不顾家”,《史记》则有载: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破残,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创业者要有一份走南闯北的勇气,一份自己创业的胆识。宿迁的社会环境没能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他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不知道如何把事业做强做大。这时候创业者需要的,是更宽阔的视野和更踏实的学习态度。只有胸怀天下,只有不断深造,才能克服发展的瓶颈,从小企业主变成大企业主。(二)荣辱不惊的释怀创业者要正确处理出世和入世的关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史书上说:高祖旷达。这种旷达的性格是在市井中历练出来的,所以凡事他都拿得起放得下。这一点是年轻气盛的贵族项羽所无法做到的,他的人生道路太过意气风发,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足以让他觉得经历了人生的最大悲痛,因此一旦遭遇失败,立刻就来了个乌江自刎。而刘邦却不同,他在项羽面前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他能忍,不以失败退缩为耻,最后获得了成功。(三)自我奖励的开怀创业者最需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所处的环境几乎都是消极的,他们一定得为自己塑造一个完全积极、正面并且有所回馈(也就是奖励)的胜利气氛,只有如此,在增进自信、强化斗志乃至于享受人生的层面上才会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并产生互相效力及良性的循环效果。不要吝啬,尤其是对自己,请随时随地给自己奖励一下,不要忘了,你自己才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最大的客户。(四)悲天悯人的情怀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启示二:知识转移素质,能力创造价值“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历史告诉我们,推翻秦的不是秦始皇所担心的“儒”们,而是原来不读书的刘项。这似乎给知识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一、知识只是获取能力的途径 “知识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磨砺眼光”。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分析和判断力,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籍在我们阅读完了以后自己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书籍只能告诉我们如何做才有可能接近成功,而真正实际动手去做的人永远只能是我们自己。书有未经读,事无不可为。创业之道乃是兵道,用兵之道重在实战,纸上谈兵必遭失败。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不能仅仅坐而论道,而是必须在经营实战中多多磨练。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经营者,从总体上看,多数人只能说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却无一例外的都有着很强的经营实践能力。二、创业需要才胆识力叶燮曾提出诗人应具才胆识力,诗人是艺术领域的创造者,创业者是物质领域的创造者,也要具备这四要素。所谓“才”即先天禀赋的才华能力,“胆”即自由驰骋的创造勇气,“识”即把握规律的知性能力。“力”即自出机杼的独创功力。这四个要素中,没有一个是知识直接能够提供的,知识在创业中的所起的作用只能是,知识可以转移人的素质,但知识只有通过有效处理转变成能力,才能够创造外显的价值。启示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创业者要操纵舆论(1)高祖为人,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上应天象。(2)、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3)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不知所终)(4)高祖被酒,夜径泽中, 前有大蛇当径,乃前,拔剑击斩蛇。後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二、创业者要依靠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要想有所成就,要想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懂得依靠团队,任何成功都不会是孤立产生的。今天做事业要顺应潮流,学会带团队,培训团队,统一思想,统一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深,做成功。 刘邦是深谙“无为而无不为”之道的,他每每是站在张良、萧何、韩信等巨人的肩膀上,成其无能之功。就连韩信也不得不佩服刘邦“不善将兵,善将将。”。而其对手项羽一向爱逞匹夫之勇,“奋其私智”,不懂得营造团队、依靠团队,终于断送了自己的事业,成就了对手的成功。启示四:挽狂澜于既倒,变危机为转机一、要有危机意识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狐狸看见了,问:“你为什么不休息呢?现在又没有猎人。”野猪回答:“等到猎人出现时再磨牙就来不及啦!”。这则伊索寓言说明的道理是,永远不变的是变化。人在一种习惯的环境中,会逐渐失去创造力、失去战斗力、失去生命力。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比尔·盖茨总对员工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创业者就要有这种危机意识,他也要总对自己说:“我离失败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二、要机智处理危机(1)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广武之战。君子可欺之以方;天下事未可期也。(3)中箭(4)假齐王三、要讲究原则以下是处理危机的有效原则: 1.立场要客观,避免使用利己的语言。2.不要低估公众的情绪。3.不要只想到眼前利益。4.承认错误,请求谅解。5.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原则能够帮助你在处理危机的时候条理清晰。启示五:得人才者得天下 创业者要通人道。一个人的能力与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人不可能自己亲自从事所有方面的具体实际工作。 人才摆在企业经营的首要位置。刘邦有一批“一流人才”甘为其“呕心沥血”,帮助其成就一番事业,可见“人才”对成功创业的重要性。创业者要不光能制造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会制造人才。二、要有自知之智刘邦很明白自己的不足,他在胜利之后清醒地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用现代企业的思维说,就是进行市场策划我不如张良,进行行政管理我不如萧何,带好销售队伍我不如韩信。三、要有知人之明一是要知人之才。吕后问:“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二是要知人之欲。四、要有用人之道英雄莫问出处,创业者要有用人之道。韩信在楚军时,“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后来转投刘邦,起初也是藉藉无名,未立寸功,还险些被杀头,是萧何慧眼识才,刘邦大胆起用,“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不要吝啬对公司优秀人才的奖励和表扬,忘记赞美你的下属,下属也将忘记你的存在。不要将一位员工固定在某一个岗位,要根据每一位人才自身的能力与特点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也最能够发挥其才的位置。

刘邦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给好评谢谢!

知人善用

《韩信将兵》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韩信将兵

【释义】

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启示:

  刘邦善带将,韩信善带兵,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鸿门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项羽错失良机除去刘邦我们可以得出:要善于抓住机遇

从刘邦因听取张良建议得以脱险可以得出:成大事要知人善用,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的人(175)刘邦(109)

西汉刘邦给萧何张良封侯为何遭众将群起反对

现在一说汉初的功臣,我们常常会想到才华出众的陆贾,但事实上,他在当时只是一位管议论的太中大夫,毫无封侯的可能。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汉初因功封侯的“功”,更偏重奋勇杀敌的军功!尽管陆贾功劳卓著,但谁让他的“功”不是军功呢?所以自然是上不了台面、封不了侯的。

这样的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来作个比较: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的曹参军功:

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史记·灌婴传》记载的灌婴军功:

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

《史记·樊哙传》记载的樊哙军功:

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曹参、灌婴、樊哙的受封是实至名归,别人不敢议论什么,毕竟他们军功显赫。从刘邦起兵开始,诸将的军功都被一一记载下来,因功分封的时候也就少了不少麻烦。不过即便如此,诸将争功的兴头一起,也难免“岁余不决”了。由此也说明,司马迁根据如此翔实的文献所写就的《史记》,其真实性是有保证的。

作为文职人员的随何、陆贾,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都是大功之臣,但在汉初,凭口舌所立的功劳不足挂齿。当众人都认可这样一种制度时,随何、陆贾本人也就不觉得自己委屈了。

那么,这样的分封制度是否是一种惯例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萧何、张良等人封侯时的状况。萧何封侯时,刘邦认为他功居首位,因而封他为酂(cuó)侯,封地也最多。功臣们一看,群起反对。这样的集体抗议对刘邦来说还是第一次碰到。大臣们说,我们身被铠甲,手执兵器,久经沙场,多者身经百余次战斗,少者也有好几十次,“攻城略地”,各有多寡,萧何他没有任何“汗马之劳”,没有打过一次仗,仅靠舞文弄墨,发表意见,如今论功反在我们这些浴血奋战的将领们之上,这是为什么(何也)?

我们当然了解,萧何的功劳绝对不在这些将领们之下,单就后勤保障这一条来说,已经是不可磨灭的功绩了。若是一两个功臣闹别扭提意见,倒还可以敷衍一下,但这次毕竟是集体抗议(功臣皆曰),不能不重视!

这集体提意见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功劳”的标准有着一致看法,那就是:一切以军功为衡量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众人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刘邦面对功臣们的集体抗议,发表了一段有名的精彩演讲,并创造了中国词汇史上两个仅用了一次的词:“功人”与“功狗”。刘邦说,你们见过打猎的吗?众臣回答,见过。刘邦又问,你们见过猎狗吗?大家说,知道。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是什么?猎狗。发出指令要猎狗追杀猎物的是谁?猎人。你们攻城略地,奋勇杀敌,是有功之狗;萧何,则是发指令的猎人,是有功之人。更何况,你们追随我,多则两三人,少则一个人,萧何可是全族数十人都跟着我,这个功,怎么能忘!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群臣自然都不敢再多嘴(群臣皆莫敢言)。

“三杰”之一的萧何封侯时遇到的麻烦,位居“三杰”首位的张良同样也遭遇了一番。《史记·留侯世家》里写道:“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这个“战斗功”就是军功!刘邦心里明白,按照军功封侯的标准,张良怎么也扯不上干系,索性亲自站出来为张良说话:“运筹策帷幄,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就连萧何、张良受封都能引出这么大的乱子,可见汉初军功封侯的标准着实根深蒂固。所以,陆贾因未立军功而痛失封侯机会,也是正常的了。

刘邦的军功封侯顺应了功臣们的诉求,切实地巩固了西汉政权,同时也带来了两大后果:

一是形成了西汉初年的军功阶层。

西初的军功阶层,特别是因功封侯的功臣,成为西汉政权的基石,是刘邦后来平定诸侯王叛乱的主要力量。

二是军功封侯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

像陆贾这样为西汉政权提供统治思想的重要文臣,因为没有军功而得不到分封,这不能不说是制度上的一大缺憾。

军功封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权宜之策,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想要再立军功对每一位朝臣来说都是难上加难。因此,西汉的封侯制度势必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军功封侯既然是以军功大小来判定,这就必然会致使没有军功但对西汉政权的建立有过重大贡献的人,与军功卓著的功臣产生利益冲突,并在某些时刻还会表现得异常尖锐。面对两方的不同意见,刘邦下一步究竟会怎么处理呢?

相关参考

揭秘刘邦为何唯独迟迟不给亲侄子刘信封王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凡是跟自己沾点亲带点故的都封王封侯,却唯独迟迟不愿给自己的亲侄子、他大哥刘伯的儿子刘信任何封赏,在他父亲刘煓多次追问之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给刘信封了侯,封号更是稀奇古怪,叫做“羹颉侯

项羽和刘邦_为什么对项羽的评价比刘邦高

关羽和项羽的区别?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

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刘邦何德何能让天下人为他做事,要知道他不是项羽名门之后,将门虎子。刘邦是个人物,尽管在太史公笔下,有流氓混子之嫌,可是就是这样的人却成就了天下。按说刘邦此人读书不多,又弄酒好色,谩骂士人,为何好多人争

项羽和刘邦_关羽和项羽的区别?

关羽和项羽的区别?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

此人是刘邦最信任的人,刘邦从未怀疑过他,始终对他敬重有加

我们知道,汉初有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用刘邦自己的话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

能歌善舞,性格天真,葬送儿子,害死自己

刘邦起兵造反后,和项羽交恶。项羽俘获了刘邦的夫人吕雉为人质。刘邦身边自然少不了女人。在山东定陶(今菏泽)时得到了戚姬。就是后来的戚夫人。戚姬是怎样一个人?据历史记载,她天生貌美,倾国倾城。是汉朝最早的

刘邦当皇帝后让亲爹给自己磕头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老爹独享此项殊荣。  虽如此,但这个太上皇的据说还是刘老爹给儿子磕头称臣后才换来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对自己的亲爹并不友好,甚至还为到底该谁给谁磕头纠结了好长一段时

项羽与刘邦

项羽与刘邦  司马辽太郎所著《项羽与刘邦》  一个日本人,将楚汉相争这部历史大戏描述地这样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富于思考和启示,真是令我非常震撼。也为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汉族后裔,还没有通读过《史记》

鸿门宴,汉王刘邦的性格已经暴露了称霸天下的野心?

鸿门宴,汉王刘邦的性格已经暴露了称霸天下的野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鸿门宴》外,没有哪一顿饭能吃得如此惊心动魄!不知当年项羽是用什么美味佳肴来款待刘邦的,最

刘邦能建国,说明他有杰出才干,为何混到50岁依然一事无成

在刘邦响应陈胜、吴广号召,举起反秦大旗发动起义的时候,他已经48岁了。要知道,在刘邦那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高寿,接近去世了。就算还能继续长寿,孔子说,50知天命。50岁之前一事无成,50岁之后,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