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怎么灭亡的,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Posted 瓦岗军
篇首语: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怎么灭亡的,唐朝是怎么灭亡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唐朝怎么灭亡的,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扩展资料:
唐朝的疆域:
疆域范围
唐朝的疆域在极盛时期版图东起朝鲜半岛,南抵越南顺化一带,西达中亚咸海以及呼罗珊地区,北包贝加尔湖至叶尼塞河下流一带。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行政区划
唐代开创了中国行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被谁灭的
安史之乱之后农民起义军越平越多,连年干旱,外忧内患,中央力量越来越弱,各路军阀割据土地,开始了藩镇割据,大唐被四分五裂。最后朱温灭了唐哀帝定都洛阳改国号为梁,五代十国正式开始。
唐朝怎么灭亡的,是谁灭了唐朝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唐朝怎么灭亡的,是谁灭了唐朝
是朱温灭了唐朝。
唐朝的灭亡过程:
在唐宣宗去世了以后,唐懿宗和唐僖宗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昏庸,致使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天祐元年,朱温发兵攻打长安,并且挟持了唐昭宗迁都洛阳,而后把唐昭宗杀死。
天祐二年的时候,朱温开始大肆驱逐朝廷官员并且将三十多位朝廷大臣在白马驿杀死,并且把尸体扔到了河里。
朱温原本想着等统一了全国以后再夺取唐朝的政权,但是因为在征讨淮河以南地区的时候失败,所以提早在天佑四年的时候逼迫唐哀帝禅位给自己,唐朝从此灭亡。
扩展资料:
朱温一直以来对待士兵极其残酷,他在军士脸上刺字,以防他们逃亡,将校阵亡,所部士卒都要处死。
检阅军队时,见某队的马瘦,就把将校拉出来腰斩,逃兵不敢回乡,就在山岭湖泊聚集起来,组成许多支小股起义军。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以前,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他只得借即位称帝的机会,宣布大赦,准许文面的逃兵回家当老百姓,事情才缓和下去,否则,后梁王朝会更短命。
后梁建国以后,朱温已入暮年,用兵颇多失着,而暴虐荒淫比起早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统治集团内部越来越黑暗混乱,号为新朝,实同季世。
朱温一向荒淫好色,到了晚年,更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连儿媳妇也不放过,经常召她们到宫中陪他睡觉。
公元912年,也就是朱温称帝的第六年,儿子朱友珪得到了陪老爹睡觉的老婆在宫中获得的消息,知道朱温想立另一个儿子朱友文做太子,便勾结禁卫将士杀掉了朱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日落西山)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历史中唐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唐朝是怎么灭亡的
自打隋文帝以后,隋炀帝杨广暴虐好大喜功,瓦岗军起义,李渊在太原起兵,可怜隋文帝的一世英名,隋朝才37年江山。
是怎么(177)唐朝(129)唐朝的藩镇割据是怎么回事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
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而藩镇割据基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
藩镇割据总是不自觉地把藩镇与割据联系在一起,似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已经是四分五裂,气息奄奄,而且也模糊对唐朝中后期一百五十多年的政治风潮、经济变革、制度更替以致文学艺术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复杂历史笼统地称作藩镇割据。唐代藩镇割据与动乱的历史,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开始,所谓“安史平而藩镇之祸方始”。黄巢起义以后,“天下分裂而无纪”,接于五代十国,陷于军阀混战的另一番境地。
实际上,从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到唐懿宗在位期间黄巢起义爆发的乾符年间,大约110多年时间里,藩镇的形势是比较稳定的,藩镇数目最多也大体固定在46个左右。
背景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各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扩充到全国。
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省四川省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始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
初唐
唐朝藩镇设立之前,中央政府在边地上设置有守捉、城、镇、军,总体称为道。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为防范吐蕃的入侵,河西藩镇成为唐朝第一个藩镇。唐玄宗时开始置有大量的藩镇。例如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始置幽州藩镇(驻今北京市)节度使与朔方藩镇(驻今宁夏灵武市)节度使。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置剑南藩镇(驻今四川省成都市)节度使。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开始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伴随着边地藩镇的设立,府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边地置有大量的精兵,共计四十九万士卒和八万匹战马屯驻边地。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泾原兵变
唐德宗时期,河北一带的藩镇叛乱,用来镇压叛军的一支部队趁势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4年的时间才平定,史称泾原兵变。这虽然是藩镇割据初年的叛乱,但是范围却越来越大。
割据形成发展
从唐代宗李豫初年到唐德宗李适末年(公元762年~公元805年)是割据形成发展时期。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宣告结束。但朝廷以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又名幽州或范阳今北京)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又名镇冀或恒冀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大名北)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山东北部薛嵩为相卫(今河南安阳)节度使统治今河北西南部及山西河南各一部共四镇。其后相卫为田承嗣所并则成为三镇即河北三镇这三镇名虽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与此同时淄青(又名平卢今山东益者)镇大将李正己逐节度使侯希逸唐亦授以节度使称号统治今山东地区世袭相承达三代四人。在今湖北山南东道(今湖北襄樊襄阳)节度使梁崇义也实行割据统治今湖北西北部达十九年。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梁崇义被消灭建中三年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德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集淮西邻道兵攻讨李希烈诸道兵都观望不前。公元777年又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北)兵东援十月该军路过京师时发生叛乱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使朱为秦帝。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干县)。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今宁夏灵武)节度使李怀光也叛乱德宗又奔梁州(今陕西汉中)唐朝政权处于最危险的境地。同年六月平定了朱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八月平定李怀光二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河北山东四镇也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归统一。德宗经过这场恐慌之后转为执行姑息政策求得暂时安定。但也做了一些削藩的准备工作一是加强禁军(神策军)二是充实府库。不过这两方面都造成了另一后果即宦官进一步控制中央政权。
晚唐
从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亡(公元875年~公元907年)是藩镇相互兼并的时期。唐僖宗以後,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中央徵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副都统为统帅实际上指挥并不统一。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如杨行密、董昌、钱等,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1年1月),黄巢攻破长安,唐朝中央政权瓦解。
这时在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据势力有的原是唐朝的节度使(如高骈)有的则是自己形成一个武装集团之后被唐朝授予节度使(如杨行密董昌钱)。这样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农民起义军失败后这些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黄巢叛将朱温投降唐朝朝廷,并且平定黄巢军,得到了唐僖宗的信任,朱温做了节度使,势力范围远远超过当时控制范围最大的藩镇李克用。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到了唐昭宗时,朱温还把朝政大权牢牢的控制住了。最后到了唐哀帝(唐昭宣帝)。藩镇并未随着唐朝灭亡而消失,整个五代十国时期都可以视作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只不过部分藩镇或许选择不承认中原政权而完全独立,以建立王国或帝国。一直到宋太宗灭掉北汉之时,才消灭藩镇割据的局面。
影响
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7世纪)、回鹘(7世纪)、西夏(11世纪)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吐蕃甚至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过对立冲突,使得陇西一带丧失大半。淮西久为吴元济所据,是以“蔡人有老死不闻天子恩宥者,故坚为贼用”。
唐宪宗初年宰相李吉甫上《元和国计簿》中,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造成税户比天宝年间减少四分之三,对唐朝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郑白渠在秦汉时共溉田45000顷,唐代宗大历年间仍可达6000余顷,然而到宋初仅灌2000顷。方回《瀛奎律髓》称:“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而藩镇之内,征兵重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自陕以西,民力伤残,人不聊生”。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无叛兵。至唐中叶以后,则方镇兵变比比而是。盖藩帅既不守臣节,毋怪乎其下从而效之,逐帅、杀帅视为常事。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然而若细究,西夏(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以及越南(今越南北部,即前北越一带)的丁部领等人,其实都算是唐末藩镇割据的遗留。西夏原本是在黄巢之乱中协助唐室的党项羌人,被唐室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因宋朝有并吞之意而独立建立西夏国。越南北部的地区则原是静海军节度使,后来渐渐独立建国,脱离中国自汉朝以来近千年的统治。而宋代时,丁部领夺得政权后,登极为大瞿越国皇帝,被宋册封为交趾郡王。
相关参考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藩镇割据”是造成唐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之一。但其实,如果没有藩镇存在,唐王朝其实很难延续那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藩镇割据)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一个矛盾,就是南北矛盾。
安史之乱后,唐朝发生泾原兵变,如果不是此人唐朝提前150年灭亡
安史之乱是唐朝最严重的一次的叛乱,虽然没有推翻唐朝李氏家族的统治,但让这个昔日无比辉煌的盛世王朝由此开始走向衰败、分裂和动荡之中。安史之乱后不久,唐朝又发生了泾原兵变,其规模虽不如安史之乱大,但产生的
盖世英雄项羽自刎乌江前悲愤万分地喊出一句:“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意思就是“我没有输给谁,只是败给老天罢了”。这句话被很多对之不屑的人当成笑料,也被很多同病相怜的人奉为经典。透过千年历史烟云,我们仿佛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朝最后被降将又叛而灭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央的宦官专权你方唱罢我方唱,轮番交替,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到了末年,经过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唐王朝奄奄一息,直到
五胡何以能够乱华?何谓贞观之治?唐朝灭亡之因素?宋代开国不振
1.五胡何以能够乱华?2.何谓贞观之治?3.唐朝灭亡之因素?4.宋代开国不振之因?5.明代之内阁制度?1.五胡何以能够乱华?Q: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此人一顿饭除掉所有皇子,一晚灭门30名忠臣!
唐朝灭亡时有多惨?此人一顿饭除掉所有皇子,一晚灭门30名忠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每次政权的更迭都是血腥的,处在同一个朝代的能好一些,但是要是一个朝代被另一个朝代代替的时候,这个时候的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唐朝灭亡后,才懂她的用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要说到武则天,学过历史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她作为千古一帝,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
唐朝的属国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和你提到一个叫做流鬼国的属国,你可能未必能够知道。这是唐朝最北边的一个属国,在如今的俄罗斯境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属国神秘的消失了。流鬼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国名之一
听相声的都知道啥叫「”托妻献子”,大概意思就是你把妻子托付给我照顾,我把儿子送给你延续宗脉。据说这个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第一执拗诤臣主爵都尉汲黯、首鼠两端大司农郑当时和廷尉翟公三位西汉名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自古有过不少预言家,如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以及明朝的刘伯温,都是预言方面的奇才。尤其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所著的《推背图》,推算出了从唐朝之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