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如穿越到三国,加入蜀汉阵营,与诸葛亮联手,能否一统三国

Posted 刘邦

篇首语: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韩信如穿越到三国,加入蜀汉阵营,与诸葛亮联手,能否一统三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韩信如穿越到三国,加入蜀汉阵营,与诸葛亮联手,能否一统三国

2、历史人物 诸葛亮当初加入曹魏阵营 诸葛亮又能混到什么地位

韩信如穿越到三国,加入蜀汉阵营,与诸葛亮联手,能否一统三国

不可能,理由有五:

第一,刘备的素质与刘邦的素质有着明显的不同。刘邦善于纳谏,从谏如流,对于萧何,张良,韩信的计谋虚心倾听,及时采纳,因而多次化险为夷,险中取胜。而刘备则固执己见,在战略上显得死板,当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在诸葛亮,赵云的反对下执意讨伐东吴,结果遭到夷陵之战的惨败。刘邦在关键的时候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而刘备则是假仁假意,对人事事掣肘,比如对诸葛亮和赵云的防范,韩信在刘备手下难以发挥自己的军事天才。

第二,韩信的军事战略和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有着明显的差异。诸葛亮在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向来强调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在战场上主张正面平推。而韩信则主张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击敌人的劣势,不追求击溃战而追求歼灭战,主张打硬仗,恶仗,险仗。诸葛亮的稳中求胜和韩信的险中求胜,在制定北伐战略时是不可能取得一致的,因而韩信的军事天才难以发挥。

第三,从刘备集团核心成员的素质来看,关羽,张飞也不会认同韩信的战略,更不会认真执行韩信的战略。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以勇武取胜,不可能欣赏韩信的故意示弱,背水一战,诱敌深入,千里突袭,十面埋伏等战略战术。在实践中会阻止韩信谋略的实施。

第四,从刘备集团核心成员的地位来看,韩信将排在关羽,张飞,诸葛亮之后。而韩信的军事天才正是“国士无双”,韩信的过度自信和现实的落差将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完美的谋略制定好了以后无人采纳,而不制定谋略,又被认为是消极怠工,自己的处境也就危险了。魏延的命运多多少少可以反映韩信的命运。

第五,韩信穿越到三国加入刘备集团后,曹魏作为统一全中国的核心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我们也看不出韩信能与关羽,张飞,诸葛亮密切合作,肢解曹魏的可能性。这样对蜀汉来说,统一全中国就变得遥遥无期了。

自己的(148)刘备(92)韩信(13)

历史人物 诸葛亮当初加入曹魏阵营 诸葛亮又能混到什么地位

诸葛亮如果投靠曹操会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如今在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若是诸葛亮在曹操兵临荆州时就选择归顺,那么天下将会提前归于一统,因为之所以会出现三国的分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赤壁之战。早在曹操打来之前,诸葛亮就提出了两个方针,第一个是拉拢刘琦,第二个就是收留北方的流民,并从中征兵,这为刘备在最后时刻保留住了兵力和地盘,使其有实力去联合孙权一起破曹。若是诸葛亮当时没有帮刘备而是投了曹,那么以孙权一家之力必然完败。那么如果他加入曹魏阵营,在朝中大概可以达到什么地位呢?

首先看诸葛亮入仕许都的有利条件,第一他与曹操的出身相似,二人同为官宦之家,但诸葛家历代都只做了些地方低级官吏,而曹操虽然他的父亲位列三公,可再往上数他家的背景就不那么光彩了,是依靠着过继给宦官起家的,由此可见二人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所以曹操见到他也会心生同命相惜之感。

第二,诸葛亮符合曹操的选才标准。我们知道曹操奋斗一生,就是想打破世族对权力的垄断,建立一个寒族政权,所以他在用人上,从不看他们的出身门第或者品德好坏,只看他们是否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是当时世族势力十分强大,他还是会采取一些联合措施,比如他与荀彧的关系早期十分密切,好似亲密战友,因为其家族势力十分强大,但是后来他的价值被利用完了,也就被抛弃了。诸葛亮作为非世族出身,同时他在政务上有着出色能力,必定能够收到曹操的青睐。

第三,二人着共同的治国思想。当时的世族,经过两汉数百年熏陶,全都是信奉儒家思想的,然而这在乱世之中并不可取。所以曹操自崛起后一直奉行的法家理念,比如他的法令十分严明,有一次行军时他曾下令不许践踏农田,结果他自己的马踏坏了庄稼,最后割他发代罪,这都是他试图依法治军、治国的举措。同样,诸葛亮也是一个忠实的法家思想贯彻者,初入西川时他就一改刘璋松弛的旧政,严明法度。

虽然诸葛亮和曹操有着相似的出身,也有着相同的治国理念,但是想在人才济济的曹魏朝堂混出名声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当时的朝中势力分为了两派,一派就是以曹操自己为代表的沛谯宗族集团,另一派就是荀彧、陈群等人为首的汝颍世族集团,诸葛亮则必须在这两派中站队。然而不管他站在哪一派,在仕途上都有着相应的阻碍。

按照诸葛亮的政治理念,他肯定会选择站队曹操,那他在曹操在世时或许会颇受重用,但曹丕继位后就会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因为曹丕就是选择了与世族联合才最终获得世子位并称帝的,上台之后他就开始着手打压对自己有威胁的沛谯集团,诸葛亮也难免躲不过这一次政治冲击。相反,若是他在最初就倒向了汝颍世族,可还得论资排辈,荀攸、陈群、司马懿等等都在他的前面。

结语:综上所述,诸葛亮若加入曹营,他在仕途上将碰到许多阻碍,顶多也就像他的好友那样做到地方一级大员州牧的位置,而进不了中央决策层,因为排在他前面的能人太多了,没有足够大的舞台,他也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当然以他的才智,他在准备出山时就已经看破了这一点,才会放弃更加强大的曹魏,而选择了更适合自己发挥能力的刘备集团。

相关参考

天龙八部中,乔峰作为顶尖存在,四大恶人联手能否与之一战

乔峰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他正直伟岸,侠肝义胆,武功卓绝,为朋友两肋插刀,对敌人恩怨分明,他是人人敬仰的大侠形象。然而这样的英雄却以悲剧结局,他的悲剧不仅是英雄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乔峰

刘备不肯重用赵云背后难言之隐

历史中的刘备识人、知人、用人,远胜诸葛亮,远胜蜀汉阵营中的任何人。一身在人才方面慧眼如炬的刘备决无可能对常年跟随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不堪大任,做保镖到很称职。三国所以能为人津津乐道,

蜀汉阵营中的官二代为何普遍不如曹魏

作者:热血三国系列页游今天我们来谈谈蜀汉和曹魏的「”官二代”差距问题。私以为与家教无关、与基因无关、与父母无关、与个人禀赋无关……蜀汉政权不是只有先主刘备的儿子过于平庸,而是整个集团所有的二代人物都不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

蜀汉灭亡后,有一位武将突破重重困难逃到西亚,建立起国家

蜀汉灭亡后,有一位武将突破重重困难逃到西亚,建立起国家  三国时期,讲究主公与贤臣双向选择,只要不卖主求荣,文臣武将转投其它阵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高吟“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

考古发现麦城遗址,关羽败亡另有主因,与蜀汉一 ”恶习”有关

关羽败走麦城,是蜀汉阵营由盛转衰的开始。此役过后,刘备不仅丢失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荆州3郡,也彻底丧失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谋划的荆益二州两路出兵北伐的战略可能。关羽的败亡固然与他对孙权的轻视有关,但一个

假如诸葛亮穿越到现代,他能做哪些工作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无所不能的智慧化身,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质疑,他们认为诸葛亮只是生在乱世中,俗话说“乱世出豪杰”,是时代造就了诸葛亮,而不是诸葛亮真

三国中被严重低估的人物,曾救蜀汉于危难之际,揭秘他的外交人生

史宛导读:在刘备伐吴失败后,蜀汉面临重大危机!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在东吴阵营中有人力劝孙权乘胜追击,但陆逊进言说不该进击,反而应该与蜀汉重新缔结同盟,以防曹丕发兵来袭。孙权听从陆逊之言,与蜀汉言和,但

诸葛亮如果不搞北伐,蜀国能否强势续命

诸葛亮如果不搞北伐,蜀国能否强势续命?话分两层说,首先是诸葛亮搞北伐是否就一定让蜀汉短命,亦既诸葛亮搞北伐的目的是什么?第二,诸葛亮如果不搞北伐,蜀国是否一定能够长久?首先是第一个问题:诸葛亮北伐的真

陈群为何会加入曹魏阵营

?陈群字长文这一句话其实一篇文言文的开头,讲述的是陈群的生平事迹,是《陈群传》的缩减版。了解陈群其人,就得从《陈群传》出发,需先了解官方对其的记载。在陈群还小的时候,其祖父陈实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