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
Posted 朝廷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历史军事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
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
北宋一朝,宋神宗赵顼可谓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其与王安石的一番君臣际遇,相知默契,极其相得益彰,而对西夏政权的用兵,也成为对神宗朝变法成果的验证。
那么,“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
首先,所谓的熙河开边,也被称之为河湟开边,就是要在西夏的腹地,河湟地区搞成北宋的郡县制,使得西夏腹背受敌,主动的解决西夏长期牵制北宋的局面,进而吞下西夏,一统西北疆域。
北宋熙宁元年,即公元1068年,时为北宋名将的王韶以《平戎策》上书神宗皇帝,在奏折中,王韶阐明了“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策略。
王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西夏腹背受敌,而且,河湟地区的吐蕃各部落不相统属,如果此时北宋不下手收拾,这些部落就将被西夏所获得,最终成为宋朝大患。
对于王韶的战略构想,王安石是坚决地支持,正是基于此,北宋朝廷派王韶前往河湟地区招抚吐蕃各部,成果显效,在熙河拓地千里,招抚吐蕃人口三十余万人。这也就是后世史家所称为的熙河开边。
当时的北宋朝廷之所以主动进入三方角逐,就是想在西夏、角厮罗政权中打下楔子。而且,北宋朝廷以巨大的物资、军力支撑的情况下,的确占领了河湟地区,辛苦经营,到了北宋熙宁六年之时,在河湟地区尽得幅员2000余里,在这一地区广设郡县,堡寨,使得这一地区充满新的气象。
但同时,对于河湟地区的过度投入,的确消耗掉了北宋朝廷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动更牵制了北宋朝廷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投入。以至于河湟地区成了对北宋一朝人、财、物吞噬的无底洞。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熙河开边之后,因为北宋政权的强制性锲入,使得青唐唃厮啰政权完全被削弱,可问题的关键是,耗费巨大物力人力的北宋朝廷却不能成为河湟地区的真正受益人和统治者。
北宋元丰四年,西夏皇帝秉常为了向宋朝示好,准备归还河南地与北宋,而掌控实权的梁太后因此幽禁了这位西夏皇帝,也正因为西夏皇帝的被幽禁,使得西夏各部落之间纷乱无序,见到这种情况出现的宋神宗遂决定,以为西夏皇帝秉常讨个公道为名,兵分五路,讨伐西夏。
可是,当几十万大军扑向西夏之时,首倡熙河开边的核心人物王韶却力阻宋神宗,万万不可滥兴边事,以致祸由。
一直说到神宗皇帝恼怒,给了王韶降职处分。但是,阻止住王韶的谏言,却总要接受自取的结果。
北宋的五路攻夏最终是以惨败而告终,而倡导熙河开边的王韶却死在了贬谪的所在。
北宋(30)西夏(10)神宗(9)历史军事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宋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所以任命王安石展开变法,并且计划消灭西夏,一统西北地区。此后宋神宗发动熙河开边,经过数年的运营,终于是收复熙、河、洮等六州,算是完成了起初制定的目标。不过此后宋神宗却在讨伐西夏的路上吃了败仗,而且损失惨重,这也给此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一颗危机的种子。什么宋神宗会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输给西夏呢?
1067年,年仅19岁的赵顼继承皇位,成为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即宋神宗。别看宋神宗年轻,他自幼就胸怀大志,“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自己立志要“雪数世之耻”。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做宰相,积极变法,想以此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然后现实却是残酷的!
宋神宗的战略计划是“先西后北”,先解决西夏,然后再出兵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宋神宗任命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斩断西夏的右臂,这个目标很快就达成了。此后,宋神宗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西夏身上。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西夏皇帝李秉常被梁太后囚禁,鄜延总管种谔上书,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宋神宗也非常高兴,他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举灭掉西夏。为此,宋神宗调集重兵,兵分五路,李宪部出熙河路,种谔部出鄜延路,高遵裕部出环庆路,刘昌祚部出泾原路,王中正部出河东路,五路大军兵力在40万以上,此外还有数十万役夫。交战支持,宋军一度取得胜利,先后工区数座城池。
然后西夏的梁太后听取老将的意见,“坚壁清野,纵其深入,聚劲兵于灵、夏而遣轻骑抄绝其馈运,大兵无食,可不战而困也”。结果宋军顿兵坚城之下,粮道又被断绝,加上冬天到来,结果损失惨重,最终五路大军被迫撤退。这一战宋军将士损失二十多万,此外还损失了同等数量的役夫。
损失虽然惨重,但宋神宗并没有灰心。1082年4月,李宪再度上书要求讨伐西夏,宋神宗非常支持,与此同时,沈括提议在横山筑城,作为进攻西夏的前沿阵地。经过一番调查考证后,宋军开始在夏、银、宥三州界筑城,取名永乐城。西夏方面闻讯后,视永乐城如芒刺在背,于是派兵围攻。
西夏梁太后亲自出征,倾全国之兵力,号称三十万人,来攻打永乐城。宋军也不示弱,双方在永乐城爆发了一场大战。然而永乐城在修建时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缺乏水源,“城中乏水已数日,凿井不得泉,渴死者大半”。战斗持续到九月二十日,永乐城被攻破,“死者将校数百人,士卒、役夫二十余万”。
当永乐城陷落得消息传到开封时,已经是半夜时分,宋神宗失眠了,“起环榻行,彻旦不寐”,甚至临朝痛哭。宋神宗在西夏交战过程中,北宋官军、蕃兵、义保死者达六十万人左右,“钱、粟、银、绢以万数者不可胜计”。王安石变法的努力几乎付诸流水,而宋神宗的身心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宋神宗明白自己再也无法为祖宗雪耻。
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此后“亦厌兵事,无意西伐矣”。不过西夏也因战事而疲惫不堪,无力发起攻击,双方于是又恢复了和平。1085年,郁郁不得志的宋神宗病死,时年37岁,他贵为天子,胸怀大志,却最终也无法实现。
相关参考
宋徽宗、秦桧、童贯主导的崇宁河湟之役,彻底灭亡河陇吐蕃人政权
纵观整个宋朝的河陇攻略,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的「”熙河开边”;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的「”元符河湟之役”;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的「”崇宁河湟之役”;前后历经神宗、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是三国时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他一生的最高军事成就乃是指挥了发?于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此次战役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孟德南下进而统一中夏的
隋朝杨广三次大规模的征战高句丽,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可以说,杨广一生倒行逆施,在他的“努力”操持下,大隋基业最终走向了覆
北宋和南宋哪个国力强大?北宋国力强大.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此期间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咸平三年(1000年)的GDP为265.5亿美元,占据
文/把酒谈历史俗话说:「”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钱财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能够真正地做到「”把金钱视为粪土”。大家都渴望成为人上人以至于喜欢攀比喜欢逞强,因为渴
万历三大征是明代万历年间爆发的宁夏之役、援朝之役、播州之役的统称,其爆发地分别位于大明的西北部、东北部、西南部,从爆发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宁夏之役开始,三大征在八年的时间里相继爆发。万历二十年
汉朝并不是中国军事的鼎盛时期?反之一直小看的清朝才是。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西汉元狩四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两位不世出的军事将领,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北宋为何总打败仗——除了先天不足,宋军还一直在 ”以寡敌众”
(本文大概8000余字,阅读可能需要12分钟左右)从盛唐到北宋不过300多年,可是二者在国力、形象以及对外战绩方面几乎有着天壤之别。每每读史至此,都会觉得莫名其妙——物种演化尚需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年,
任何事都不是那么简单和直接的,北宋到南宋也是一样,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历史观里,北宋结束进入了南宋,而是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的。确切的说是北宋之后依然是北宋,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这样的,话说靖康之变
太监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在此种配景下,文官介入军事,也是常有的事情。然则在这文官与武官之外,太监其实是最受统治者的受用的,并且在北宋时期,太监参预军事的现象十分严重。固然如斯,北宋的太监参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