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再添37分钟光影铁证

Posted 影像

篇首语: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京大屠杀再添37分钟光影铁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南京大屠杀再添37分钟光影铁证

2、南京大屠杀铁证《拉贝日记》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南京大屠杀再添37分钟光影铁证

现代快报讯(记者 蔡梦莹/文 施向辉/摄)2019年12月13日,是第6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江东门纪念馆”)举行捐赠仪式。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邵子平、陈宪中、姜国镇等爱国华人将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影像“37分钟”版“一寸盘”捐赠给江东门纪念馆。这比现馆藏“17分钟”版内容更加丰富,为侵华日军暴行再添血证。

△捐赠仪式

马吉影像“一寸盘”深藏美国纽约地下室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手中16毫米摄影机秘密地拍下了日军屠城的血证,这也是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

△“37分钟”版“一寸盘”

1991年,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总干事邵子平辗转找到了马吉牧师的儿子大卫·马吉。当年7月12日,在大卫·马吉家中地下室里堆放的杂物中,邵子平翻找到装有影像胶片的铜盒,盒子上有马吉牧师亲笔标注的镜头说明目录,这正是他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胶片。大卫·马吉随后向“联合会”提供了当时认定记录侵华日军在华暴行、带有镜头说明目录的全部胶片。

邵子平与“联合会”骨干成员开会商议,将这些珍贵胶片送到影片处理公司翻拍后,把胶片原盒送还给大卫·马吉,并以翻拍片作剪辑,制成两套能直接在电视台播放的时长约37分钟的“一寸盘”。

37分钟版马吉影像回归南京,新增11位受害者画面

此前,约翰·马吉的儿子大卫·马吉曾将摄像机和4盒胶片捐赠给南京,经数字化后共有约17分钟的影像。

这珍贵的“37分钟”影像回归南京并不容易。2018年1月,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江苏记者站站长陈旻在采写邵子平寻找马吉影像过程中,经反复核实,发现“37分钟”版马吉影像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镜头比纪念馆馆藏的版本长。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下,邵子平等爱国华人于2018年10月在纽约找到了“37分钟”版马吉影像。

△脖子被砍伤的伤者正在接受救治。图源:翻拍自37分钟版本影片

经过论证,现馆藏“17分钟”版影像的主要镜头大多集中在南京安全区范围内,只有少量栖霞寺等南京郊区的镜头。而“37分钟”版的画面则超出了南京安全区范围,城外一带侵华日军暴行的镜头也进入了马吉影像。

△幸存者伍长德。图源:翻拍自37分钟版本影片

从场景范围来看,在“37分钟”版影像中,在鼓楼医院就拍摄了30余位受害者场景,有11个受害者是“17分钟”版里没有的,比如幸存者伍长德的画面。

△夏淑琴家遇害场景。图源:翻拍自37分钟版本影片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连红教授认为,此次捐赠的“37分钟”版马吉影像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影像版本中,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最为全面、内容最为丰富的版本之一。比如鼓楼医院的受害者数量、伍长德的动态影像、夏淑琴一家遇难的现场等。

今年江东门纪念馆获赠1771件(套)藏品

1946年东京审判期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团首任秘书、助理检察官裘劭恒先生,为指证南京大屠杀,查阅了上万份控诉材料,实地调查约20名受难余生者,带领10余名证人到庭。最终把制造南京大屠杀事件一批日军侵华战争的元凶,送上了历史的绞刑架。仪式现场,裘寿一先生捐赠了其父裘劭恒先生使用过的打字机和相关证件。

△图为裘寿一先生捐赠了其父裘劭恒先生使用过的打字机

仪式上,德籍华人、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东亚系图书馆员邵华还捐赠了德国牧师戴克寻找《拉贝日记》经过的公证文件。这封文件全面记录了受邵华委托的戴克牧师,说服约翰·拉贝外孙女乌尔苏拉·赖因哈特夫人公开《拉贝日记》的过程。

△图为日本青森县云祥寺住持一户彰晃捐赠的藏品

江东门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2019年共收到捐赠或征集物品1171件(套)。包括裘绍恒法官的打字机、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邵子平等人保存的37分钟马吉影像、诺兰档案复印件、南京保卫战遗留物、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构件、歌剧《拉贝日记》舞剧《记忆深处》演出资料,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海外书刊史料。

南京大屠杀(21)马吉(1)影像(1)

南京大屠杀铁证《拉贝日记》是如何重见天日的

  南京市小粉桥,在一个闹中取静的院落内,安放着它的主人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塑像。这位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席,被难民们尊称为“活菩萨”,而后更被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尊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他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写下的日记,在众多的南京大屠杀铁证中,是极其重要的第三方物证。如今,《拉贝日记》已被译成中、英、日等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出版。

  《拉贝日记》写于南京,而《拉贝日记》的发现却在海外,拉贝的“复活”亦在海外。正是因为这本日记的重见天日,使得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重新回到国际社会的视线,成为二战历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如今,与“拉贝日记”紧紧连在一起的,有两位华裔人士的名字:张纯如、邵子平。他们发现拉贝日记的故事已为人所熟知,但“发现”背后的内幕却鲜有披露。日前,邵子平打开记忆闸门,向快报记者娓娓道来……

  “拉贝日记”这样被发现

  邵子平,美国华裔社会活动家,曾在纽约为联合国工作,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联合会前任主席。1995年2月20日,他收到了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寄来的一封信,说自己很快将来到纽约收集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在这之前我已经从西海岸一个朋友哪里知道,有个年轻的女孩有兴趣做这方面的研究,并想用写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书。我们联合会的几位同仁年纪都大了,有新生力量加入当然是好事!我立即给她回复,欢迎她到来。”随后,张纯如在纽约的两三周时间内,一直住在邵子平的家里,邵子平还把自己的车借给她使用,每天开车去两个多小时车程之外的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查询资料。

张纯如

  在日常的相处中,讨论南京大屠杀问题是他们的重要话题,张纯如也不时地将自己在史料征集中的收获告诉邵子平。从上世纪80年代起,邵子平和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同仁们就开始展开了相关史料收集工作。或许是因为曾经留学德国的缘故,邵子平对德国方面的史料尤为关注。“那时我已经从美国已经发现的史料中知道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他是一个德国人。我也一直在想办法寻找他和他的后人,为此还专门去了一趟德国,但因为此行比较匆忙,没有什么收获。”

  在一次交流中,邵子平向张纯如提起了拉贝,“我对她说,这个人很值得研究,你也可以试试找找看。”张纯如是个非常认真、严谨的人,她在耶鲁神学院图书馆的史料中仔细查找,果然也发现了有关约翰·拉贝的记载,但遗憾的是不够全面、系统。凭着自己的敏感,她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于是想方设法展开了寻找拉贝的工作。

  “她很执着,也很有办法。”邵子平说,张纯如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去很多封信,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一封信得到了德国方面的回应,并由此终于联系上了生活在柏林的拉贝的外孙女莱因哈特女士。

  “当她告诉我说找到了拉贝后,我特别惊喜,并问她找到了哪些资料。张纯如说莱因哈特给她寄来了一些资料,但自己不懂德文,不太好判断它们的价值。”随后,张纯如将这些资料又寄给了懂德文的邵子平。

  在寄来的信件中,有一份资料是拉贝本人写的有关回国后被特务机关扣押的经历,信里有一句话,“关于这件事情的细节,请看我的日记……”“原来他还有一本日记啊!”这个发现让邵子平激动不已,赶紧打电话问张纯如,但张纯如表示莱因哈特并没有把这本日记寄给她,“我继续跟她联系找找看!”

  从这时候开始,张纯如和邵子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追寻拉贝在信中所说的这本日记。

  邵子平利用懂德文的优势,与莱因哈特展开电话交流。对方表示拉贝的确留下了一本日记,“对于日记的内容,她起初不愿意多谈。我好不容易才请她多透露了一些情况,获悉整本日记共有2000多页,收藏在德国南部她的舅舅、拉贝的儿子家中。而日记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她只回答说自己也就看过一小部分,就不敢再往下看了……”

  “后来,我再次请求她,能否看一下日记的起始日期。”

  对此莱因哈特没有拒绝:“从1937年9月开始,一直记到1938年4月。”

  “这不正是南京大屠杀时期吗!”

  邵子平更加明白了这本日记的分量,也更加坚定了要找到这本日记的信心。

  不过,拉贝家人对公布日记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第一个顾虑是拉贝当时的纳粹身份,尽管在那个年代这情有可原;第二是因为二战期间德国与日本是盟国,存在道义上的关系;第三是他的后人们显然也知道这本日记的重要性,一旦公布,必然是个轰动性的‘炸弹’,他们对后果也难以准确预料。”

  尽管存在种种障碍,邵子平和张纯如却没有放弃,邵子平还“发动”在德国的一些颇有“身份”的朋友,亲自登门请求莱因哈特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将日记公开。莱因哈特后来同意将日记的一部分拷贝送给邵子平先做一些研究。拿到拷贝的邵子平立刻将它们送到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两位分别研究民国史与日本史的学者手中,请他们评估这些日记的价值。“当这些学者看到这些日记后,无一不感到惊讶: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记载,它的重要性和角度非常特别,鼓励我们继续把它找出来!”

  为了这个目标,邵子平继续努力通过种种方法去做莱因哈特的思想工作。渐渐地,莱因哈特被打动了,特别是当她听说如今日本有一部分右翼人士否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她再也坐不住了,随即动身前往南部的舅舅家中,劝说他将日记公布于众。

  世界传媒争相报道“拉贝”

  1996年12月12日,在美国纽约洲际大饭店,纽约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花了600美元租了一个厅,专门为《拉贝日记》的公布举行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各国主流媒体争相采访。会上,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拉贝日记》引发轰动,各大媒体之间还为此展开了一场新闻大战。《纽约时报》早早就与邵子平及联合会谈好了“条件”:“我们一定要独家刊登这本日记!”后经过双方“谈判”,时报同意联合会可以在日记见报的前一天举行新闻发布会,让更多的媒体、更多国家的人士知道这本日记。

  当天的发布会上,莱因哈特当着世界各国媒体的面,公布了祖父的日记——永久的历史见证。“为了增加发布会的新闻性和《拉贝日记》的可信度,我们特地将莱因哈特和她的丈夫从德国接到了纽约。”

  在会上,当介绍《拉贝日记》坎坷的发现经过时,邵子平说,首先应该感谢张纯如,如果没有张纯如,就不会这么快找到莱因哈特,更不会知道拉贝还有一本日记传世。也正是在这次发布会上,世界媒体第一次知道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正在写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使得这本书尚未问世就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而因为《拉贝日记》的发现,张纯如也推迟了书的出版——她要在书中好好写一写拉贝和他的日记!

  “南京大屠杀”重回国际社会

  莱因哈特所提供的拉贝日记足足有八册,从1937年9月一直到1938年4月回到柏林为止,拉贝详细记述了自己在担任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期间,主持安全区难民保护工作的情况,更以一位侵华日军大屠杀见证人的身份,记录下了日军泯灭人性的种种暴行。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的惨案有500多起。如此完整、系统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记录,在目前发现的史料中还没有过。而作为一个日本盟国的德国公民所写的私人日记,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

  邵子平在谈到发现《拉贝日记》的重要意义时,则更多了一分感慨:“此前我们一直在做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收集和发布,但可惜一直都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是《拉贝日记》,在二战结束后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一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事件,重新推上了它应有的国际舞台。而它的发现和张纯如《南京暴行》一书的出版,使得南京大屠杀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线。”

  附:拉贝日记的部分内容

data-filtered="filtered" 约翰·拉贝

  12月14日: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

  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12月22日: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2月25日:日本人命令每一个难民都必须亲自登记,而且要在10天内完成……20万人!怎么办?整批年轻力壮的男人已经被拉了出去,他们的命运不是做奴工就是死亡。还有整批的年轻女子被拉出去,因为要成立一个很大的军中妓院。

  1938年1月1日:一个漂亮女子的母亲向我奔过来,双膝跪下,不断哭泣着,哀求我帮她一个忙。当我走进一所房内,我看见一个日军全身赤裸裸地趴在一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少女身上。我立即喝住那个下流无耻的日军,并用任何能够让人明白的语言向他呼喝。他丢下一句“新年快乐”就逃走了。他逃走时,仍然是全身赤裸,手中只拿着一条裤子。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


♦ 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出炉始末

♦ “南京大屠杀”头号主谋:朝香宫鸠彦王为什么免于处罚?

♦ 1937年日本在南京杀死了多少人?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相关参考

七千新文物, 日軍罪行再添鐵證

12月8日,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布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這些文物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14個國家,多數系首次亮相,輾轉海內外,滿滿當當

七千新文物, 日軍罪行再添鐵證

12月8日,在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布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這些文物來自中國、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等14個國家,多數系首次亮相,輾轉海內外,滿滿當當

楊冪魏大勛姐弟戀再添實錘,洒脫的楊冪,活成了女人都羨慕的樣子

楊冪和魏大勛同吃冰淇淋同回酒店,這段姐弟戀很甜蜜。楊冪身上有一個我很欣賞的特點,她很洒脫。她身上的洒脫勁,在她當年宣布感情時就能看得出來。當時是楊冪事業的上升期,需要謹慎的公布感情,劉愷威比她年齡,事

影像 赫达·莫里逊镜头下的济南光影

作者:程兆强在看到的老济南照片中,我特别喜欢赫达·莫里逊拍摄的照片,她把镜头聚焦在济南平民市井生活上,展示了老济南的独特风情。赫达·莫里逊(Hedda Morrison,1908-1991)生于德国西

光影|一代伟人老照片,原来出自她之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著名女摄影家侯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1月26日2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侯波像郝远征摄侯波,女,1924年9月1

[超级精品]诸葛亮第二次分裂国家的铁证

[超级精品]诸葛亮第二次分裂国家的铁证公元229年,割据东南的孙权称帝。诸葛亮闻讯,立即予以承认,派陈震前往祝贺,并与孙权订立了东西平分中国的盟约。盟约规定,共同伐魏,事成后,以鄂西为界,东西永久平分

三国史上关羽实力不如赵云的几条“铁证”

有诗云:一吕二赵三颜丑,马张许典皆平手,五庞六黄寿亭侯。其实我们不用讨论什么《三国志》,因为我们之所以喜欢赵云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关张赵马黄也只有因为小说才会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国古代乱世

揭秘慈禧真是荣禄的情人吗?这里有铁证

提到中国近代史,慈禧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这个老太婆,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虎狼环伺之下,独掌乾坤数十年,屹立不倒,也算是一个传奇。慈禧的历史功过,大家早就耳熟能详,我就不说了。我只说说她的“绯闻”。关于慈...

战国古墓中的一件文物,禁止出境展览,被认为是穿越时空的铁证

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时期之一。因年代较为久远,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只能通过文献资料和出土的文物来了解。一般来说,文物能够客观反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这也是

揭秘岳飞谋反的罪名 这个罪名是莫须有的还是铁证如山

还不知道:岳飞的罪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岳飞,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精忠报国,雪靖康之耻一直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每每读到他的《满江红》时,总让人心情澎湃又感慨不已。金军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