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
Posted 楚王
篇首语: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都会用,但了解其背后故事的人就少得多了。如果要问,毛遂一鸣惊人之后的怎么样了?知道答案的人恐怕更是少而又少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层出不穷。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想要迅速脱颖而出,必须有高人一等的能力、口才和思想。毛遂的气度和心态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堪当大事者,应有从容气度。
公元前260年,秦国派遣大军进攻赵国,在廉颇的防御下,秦军受到了挫败,秦国使出了反间计,偏偏赵王中了秦的反间之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守卫重地长平,使得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困长平,统统做了秦国的俘虏,四十万人一战被秦国杀神白起坑杀,赵国精锐丧失殆尽。
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了赵国都城邯郸。秦国大军压境,赵国危在旦夕。但是秦军在长平的暴行,激起赵人的义愤,赵国一面顽强坚守,同时派人到各国求援,以解国都之危。平原君赵胜,受赵孝成王之命向楚国求援。平原君虽号称“战国四公子”之一,但他没什么才能,唯以善养士人而闻名,门下食客有数千人。
平原君想找20个有能耐的食客,随自己一同出使楚国。这事关系到赵国的存亡,选人不得不细啊。必须文武双全,并且胆量还好,得镇得住场子才行,选来选去,只选出19人,还差一人。当时籍籍无名的毛遂,一听说平原君要出使楚国,游说楚王,马上就去拜见赵胜。
平原君有点不信任他,问:“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答:“三年于此矣。“平原君:“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看他勇气可嘉,决定带他一起前往,而另外那十九个门客则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毛遂。到了楚国,楚考烈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就出兵救赵一事从早晨谈到中午,毛遂等二十人于大殿外等候。另外十九个门客坐在一旁,悠闲等待,唯有毛遂按着佩剑不停走来走去,十九人互使眼色对毛遂道:“此乃先生立功之时。”
毛遂冷笑,按着剑大步跨到堂上,先是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的利害,只要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你们从早上谈到中午,还不能定,是什么道理!”楚王见毛遂说话这样不客气,十分生气,对毛遂怒声道:“还不快下去,我与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干什么?” 毛遂正是要激怒楚王,以借机用武力逼迫他。
他双目圆睁,按着挂在腰间的宝剑,向楚王面前靠近几步,用威逼的口气说道:“大王,你之所以敢于这样申斥我,是凭借着楚国强大的军队。现在我与你相距不到十步远,楚国的军队救不了你。大王你的性命,握在我的手里。我的主君就在前面,你为何这样无礼地申斥我,你把我的主君置于何种地位呢?”毛遂停了停,向楚王说道:
“合纵之事,对楚实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秦国吞并天下之意早已昭然若揭,赵亡,楚亦不会长久。想当年,苏秦首倡合纵,六国结为兄弟,致秦十五年不敢东进一步。今秦虽二十万精兵围邯郸年余,却未能损邯郸毫厘。且魏素交好与赵,必遣救兵,若楚赵合纵成功,联合魏、韩,灭秦精锐于邯郸城下,乘势西进,则楚可报先仇,收复失地,重振楚威,如此百利而无一害之事却犹犹豫豫不能定夺,到底为了何故?”
毛遂的话,击中了楚王的要害,楚王可能被毛遂给吓到了,或许也是真的想开了,就歃血定盟,合纵事成。平原君感叹不已:“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此视其为上客。由此,成就了两句著名的成语“毛遂自荐”及“脱颖而出”,毛遂也声名鹊起。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毛遂也因自己的这次自荐,最终自刎而亡。
公元前256年,赵国的世仇燕国,一看邯郸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秉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此时,赵国一些名将或者统兵在外,难以调派,或者生病去世,或者被驱逐离开赵国。赵王遍看朝臣,竟然无一可派。此时,有人提议,当初毛遂一张利嘴胜过百万雄师,现在燕国来犯,如果让毛遂挂帅,一定可以马到成功。
赵孝成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人传召毛遂。毛遂大吃一惊,对赵王说:“我并非怕死,而是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带兵出征。我愿意作为一个士兵去冲锋陷阵,却不能胜任将军之职。如果您答应我的请求,则上可以保江山社稷,中可以保您知人善任的名声,下可保我毛遂不成为国家的罪人。”
赵王十分不解:“先生当年自荐,才情高迈,真是个伟丈夫;如今正是先生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怎么像个小女子那样忸怩呢?”毛遂回答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靠寸之舌我当仁不让,仗尺利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可赵王不听,硬是让毛遂挂帅杀敌。
毛遂虽然身先士卒、殚精竭虑,他统领的军队还是被燕军打得落花流水。一个靠嘴皮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惨败之后,毛遂自觉没脸回到邯郸,于是避开众人,在山林里拔剑自刎,一代名士悲惨落幕。这事到底是谁的责任,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赵王是个糊涂虫,不能知人善任。当初改换廉颇,起用赵括,导致赵国长平大败,全国四十万精锐部队全部丧命,之后仰仗毛遂自荐侥幸逃过一劫,后来燕军来犯,又犯了糊涂。其实当时赵国还是有名将的,比如被贬斥的廉颇,还有边疆的李牧等人。可是赵王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任命毛遂出战。
但毛遂只是一个自谋之士,让他和楚王辩论,可以慷慨激昂,动人心魄。毛遂是一个好的演说家、外交家,但是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并且毛遂自己已经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擅长的是口舌之能,统兵作战则更需要在军中的威信,将领本身的才干等等,赵王却听不进去。
二说毛遂自己其实也有错。赵王让毛遂带兵出征时,依照毛遂的口才,为什么不能说服赵王?毛遂并没有突出自己军事才能如何不足,而只是说自己不擅长舞刀弄剑。在赵王看来完全可以理解成,毛遂在谦虚,说自己是文人,武艺不行。可是,一个统帅并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只需排兵布阵,安排将领就好了。如后世名将韩信,武艺平平,并不妨碍其率军横扫天下。
毛遂为何会拒绝得如此不清不楚呢?还是因为毛遂贪功自傲。回想当年,在楚国签订盟约之后,毛遂何等骄傲,讽刺其他十九人,不过是因人成事者,一点不知道谦虚低调。于是,因为赵王的偏执和毛遂的骄傲,共同造成了这个巨大的错误。
秦国(75)楚国(26)楚王(5)历史人物 抗倭名将戚继光死得有多惨
戚继光字元敬,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十余年扫平了为害沿海人民的倭患,又抗击北方蒙古侵犯十余年,不仅保证了边疆百姓们安稳的生活还促进了蒙汉之间的发展。>戚继光不仅仅是一名将领,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和兵器家,他改造和发明了很多的武器,发明很多的战车、战船。他还在长城上创造了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进可攻退可守的空心敌台。>然而这位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的晚年生活过的却是相当凄凉。> >万历十年明朝宰辅张居正死了,随着他的死在明朝的政坛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够屡立战功,自然是离不开张居正的赏识和提拔。他们之间的私人关系也非常密切过,所以戚继光首当其冲的受到牵连,这也使得戚继光从辉煌的壮年步入了凄凉的晚年。>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便由蓟镇总兵调任为广东总兵,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变动,但是实际上被万历帝赶出了京城,尽管有很多人请求万历帝将戚继光留下,但万历帝不应,无奈戚继光在部将、百姓的不舍中离开京城。>后来在清算张居正最高潮的万历十二年,戚继光希望可以保全荣誉而呈请退休,但是万历帝却说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党羽,革其职位,就这样战功赫赫的戚继光返回蓬莱老家。>就在这时戚继光得到了弟弟病逝的消息,弟弟戚继美也是名将,一直曾跟随戚继光四处征战,后官至云贵总兵,万历十一年戚继美妻子病亡,后来又被罢官回乡,随后其子也暴病身亡。>当戚继光赶回老家见家中的境况悲痛的号啕大哭,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戚继光的妻子王氏在这时携财而走将其弃之,王氏原本也是贤慧通情达理之人,王氏还曾在大批倭寇突然来犯的危急时刻说服守城官兵、动员城中妇孺穿上军服装列于城上以空城计退敌。>由于王氏一直没有为戚继光生育子嗣,戚继光便瞒着王氏纳了三位小妾生了五孩子,王氏得知后异常的愤怒。戚继光只好跪求原谅,后来戚继光将小妾所生的儿子给王氏抚养,谁知儿子又夭折,而戚继光也丢官去职落魄还乡,王氏万念俱灰之下抛下年老多病的戚继光毅然离去。>后来贫困交加的戚继光得了肺病而且久病不愈,甚至到最后连请大夫抓药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此时的蓟镇烽烟正浓,蒙古兵不断的前来进犯,就连意向惧怕的长昂部落也开始挑衅。河南道御史傅光宅在戚继光去世前三个月还上疏万历帝建议重新起用戚继光,可是万历帝不仅没有采纳还对傅光宅进行了罚俸两个月的处分。>万历十五年十二月一代名将戚继光在凄凉和孤独中与世长辞,满洲铁骑在三十年后余萨尔浒战胜明朝军队,拉开了入主中原的序幕。>短评:明朝实着亡于万历。张居正是其恩师皆首辅,张对其可谓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可万历却忘恩负义派太医将其害死,张死后抄没家财,逼死其家人。万历极其宠爱贵妃和他们所生之子福王(朱长洵),本想立福王为太子,但难以抗拒明朝——立长的铁律。贵妃恃宠而骄,把持后宫,勾结前朝,用及其恶毒的方法害死后来的皇帝朱常洛——-朱常洛明朝最短命的黄帝为时一个月。而他们的宝贝儿子——-福王朱常洵,在明朝危难时刻,大厦倾倒之际。只顾自己安逸,对崇祯皇帝为国捐钱的号召置之不理。岂不知——-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大名鼎鼎的“福王汤”主食就是福王朱常洵,正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多尔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朝代,它的前身是女真族人建立的政权后金。明朝末年,腐败的吏治和连绵不断
自古权力斗争,一向是翻云覆雨,波诡云谲,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历史上是屡见不鲜。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但有换位之患,搞不好还有性命之忧。话说雍正即位后,原为“八王党”的人可就倒霉了。最开始,雍正欲擒
毛遂自荐后,赵国联合楚国打退秦军,那么毛遂最后是什么结局呢?
毛遂自荐后,赵国联合楚国打退秦军,那么毛遂最后是什么结局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成语典故都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比如毛遂自荐这一成语典故,就和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存
历史上清朝的老八允T、老九允K死得究竟有多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古权力斗争,一向
袁崇煥是明朝晚期赫赫有名的大將。當明朝將領在後金(清朝)咄咄逼人的進攻下,一再潰敗時,他率領部下打贏了“寧遠之戰”“寧錦之戰”,並在“己巳之變”打敗圍攻北京的後金(軍隊)。後金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曾經與
陈安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陈安阝,字安仲,号叔恭,福建闽县人,闽南十才子之一,明朝第六位状元,也可以说是明朝最冤的状元。陈安阝的冤,来自于明初的南北榜案。洪武三十年(139
1.历史上有哪些人也毛遂自荐过韩信毛遂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
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他决心亲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打算
相信大家都聽過太平天國起義,首領是洪秀全,那麼起義失敗後,他以及將領的下場如何呢,小編為你們揭秘一下。太平天國之所以起義,也是因為清朝的實力不復從前的原因,對農民的壓榨,對外國的妥協,外國人在中國的土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联合,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毛遂之死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