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方式稳重,战术全面

Posted 装甲

篇首语:生命是不能被略过的,一定有人敢选最难的那条路,一定有人把生命排在利益前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攻击方式稳重,战术全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攻击方式稳重,战术全面

2、俄军的蘑菇战术

攻击方式稳重,战术全面

什么是装甲掷弹兵

装甲掷弹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所创造的一个兵种,并且延用至今,是现代陆军中装甲步兵的先驱。德国装甲掷弹兵师实际上是一种机械化装甲师,步兵部队实现摩托化或者机械化机动,辅以少量的装甲作战车辆,诸如自行反坦克炮,坦克及自行火炮。这类型师通常有较高的机动能力和较强的火力,但是相较于装甲师则装甲对抗能力不足。

装甲掷弹兵的作用

通常德军在一场战斗开始前会先进行全面的战地侦察。战场整体侦察由空军,陆军集团军或者军直属飞行侦察中队完成。而战地局部侦察则一般由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内的装甲侦察营(Panzer Aufklarungs Abteilung) 负责。其主要装备装甲车,半履带车和其它车辆,强调高机动性。侦察部队的职责是侦测敌军阵地位置,部队部署情况和搜索适合装甲部队行进的道路,炮兵以及反坦克炮安置的位置,可以架桥或者渡过突击艇的渡口等等。

而装甲掷弹兵部队在徒步行进中,也要适当进行侦察。

1、搜索---在一个装甲掷弹兵排前进时,每排由2-3名掷弹兵担任搜索员(Sicherer)。搜索员应当在排之前200-400米之处。他们的任务是暴露敌人的阵地,通常的方法是诱使敌人开火。

2、巡逻---由装甲掷弹兵连负责,根据地形和战术情况的不同每次进行1到数次巡逻。而每次巡逻由1名巡逻队长和3-6名掷弹兵组成。每支巡逻队将定时派出一名巡逻兵回到连部报告。在必要情况下,巡逻队甚至可以借用一名连部的无线电或电话操作员同行。

每支侦察巡逻部队在完成任务时都必须能够清晰准确的回答以下5个基本的问题:

1、Wann ---何时进行的侦察

2、Wer—谁进行的侦察

3、Was—侦察到了什么

4、Wie—是如何去侦察的

5、Wo—在何处进行的侦察

从大战中后期开始,由于其高度的机动性,装甲侦察营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古德里安在1943年3月9曰任装甲兵总监后所作的备忘录中甚至提出到“装甲侦察营已经成为装甲师的后继者”。足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装甲兵部队的攻击方式

战斗正式打响后,德军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攻击方式(Gefechtsdienst):

侧翼攻击(Der Flankenangriff),以步兵部队在正面牵敌,装甲部队及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对敌军两翼进行攻击。

正面攻击(Der Frontalangriff),以我方主力部队进行正面突破。

包封式攻击(Der Umhüllungangriff),同时采取侧翼和正面攻击,一般在我方兵力占优的情况下使用。

远距离穿插攻击(Der Flügelsangriff),以长距离的运动尽量深入攻击敌人主要战线后方。

包围(Der Kesselschlacht),以主力部队迂回敌军侧翼,攻击其后方阵地,扰乱防御,并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紧缩歼灭之。

攻击方式的使用则依据德军战地指挥官对战地地形,敌军兵力部署以及我方可用攻击力量等因素来决定。(德军在理论上延续腓特烈大帝时期的传统:既认为上级对战场上的指导部署只要提及大原则与战略目标,其它战术细节则由中下级军官自行判断裁决,而整个大战期间德军一直都强调希望各级指挥官都能拥有这种勇于判断和负责的特质)

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其坦克/步兵突袭战术都十分相似:坦克被用于突破防线和攻击敌炮兵阵地及指挥所。步兵伴随坦克,主要任务是消灭敌反坦克武器和步兵。敌军坦克则主要由随行的自行反坦克炮来对付。

装甲兵的攻击战术

突击的先锋一般是一个装甲师的装甲团(或者是一个装甲掷弹兵师的装甲营)。在大战初期,德军攻击的标准形式由3个攻击波组成,尽管有一些变更,但是基本战术是一致的:

第一攻击波是由坦克组成推进线。通常使用的阵型是“钝楔式队型(Stumpfkeil),一个营的2个装甲连并排前进,之间的间距大约在200-300米内,每连掩护前线400-500米的范围。营部在先锋的2个装甲连后方500米,第3连和第4连作为预备队,在营部后方900-1000米排成两列纵队队型。

先锋的装甲连首先要尽快突破至敌炮兵和反坦克防御阵地。如果遇到激烈抵抗,先锋连应当迂回,或者由营指挥官增派其它连的坦克来支援。坦克步调一致的推进,随时都要尽可能依靠地形来掩护。后方梯队则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当领头的坦克抵达理想射击点后,马上开火再为跟进的坦克掩护。这种“交互越进”(Das Bockspringen)的前进方式是德军在二次大战中最为基本的坦克进攻战术,这要求作战官兵拥有高度的作战素质和合作精神。通常德军一个团内最好的坦克都会放在第1攻击波,而由于第一波的角色都会由第一营担任。

第二攻击波负责为第一攻击波提供火力支援,其包括第1营剩余的或第2营的坦克部队以及伴随的搭乘Sdkfz251半履带装甲运兵车的装甲掷弹兵。第二波主要攻击残余的敌反坦克阵地,重型步兵支援武器和机枪等等。

第三攻击波,包括第2营内其余坦克和剩下的装甲掷弹兵,用于巩固第一波取得的战果,清扫突击部队迂回的敌抵抗力量和为先锋部队预备。大部分第三波的装甲掷弹兵都是搭乘卡车的,也就是我前文所提到的”橡皮掷弹兵”。

2,装甲掷弹兵的战术简述

前面简述了德国装甲兵的战术,现在要详细谈谈装甲掷弹兵的战术组成和运用了。

首先,德国装甲掷弹兵最基本和主要的战术目标是伴随和协助坦克集中突破攻击敌人防线上的薄弱地段,迅速展开阵型,包围,分割敌军要点之间的联系,尽快消灭敌反坦克力量,在前线保障一个通道以便让其它装甲和支援部队扩大突破口等等。

在战前,德国的步兵训练就十分着重于对小规模编制的运用,通常最基本的装甲掷弹兵单位是一个“班”(Gruppe),由12-14个人组成,共同搭乘一辆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或卡车,而一个群分为2个组(Truppe)。其中班长一般是一名下级士官,装备冲锋枪。在搭乘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前进时,他负责指挥本班车辆和操作车载机枪。

此外,班长的副官通常由一名上等兵担任,装备步枪,当本班分散时,他负责指挥1个组。

此外有1个机枪组,每组又分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挺机枪2个人。而有时机枪组内只有1个小组,1挺机枪2个人。

4-6名装备步枪的装甲掷弹兵以及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组成剩下的1个“装甲掷弹兵组”(如果在机枪组内只有1个小组的话,那么装甲掷弹兵组将额外增加2个掷弹兵)一般由3个班组成一个排,排指挥部在一辆单独的指挥车内,包括:一名排长、一名驾驶员、一名无线电员、两名机枪手和一名军医。

当一个班由半履带装甲运兵车输送时,由副班长坐在车舱后方负责车后部的舱门开闭,班长坐在前方负责车载机枪的操作。一人负责观察敌机。其他人观察车外两侧。

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最主要的目标是对付敌人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步兵。侧翼则由突击炮和自行火炮掩护。如果需要的,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也会跟随突击炮前进,用于攻击敌反坦克步兵小组和隐蔽的反坦克武器等等。

在前进时,装甲掷弹兵连的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一般在坦克后方100—150米左右的距离伴随,由于自身防护力的原因,基本上不会驶入距离敌防线400米内的范围。每辆车间距在5-10米左右而在作战时,车间距扩大为50米,一般采用“散线式阵型”,如果是整个装甲掷弹兵营的话,则通常是“箭头式阵型”。车速不会超过30公里/小时,即使是在理想状况下,一个德国装甲师也不会一天行进200公里以上。

在敌人部署有强大反坦克防御或者广阔的反坦克障碍物时,则装甲掷弹兵部队必须在坦克前方前进。在尽可能的接近敌防线400米距离左右,装甲掷弹兵下车作为步兵作战,由于自身的防御不足,所以在任何危险地带,半履带装甲运兵车都不应当停顿超过15—25秒以上。

这要求装甲掷弹兵在下车时必须迅速。而坦克应在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后方100-200米处进行火力支援。下车前进或作战时,一般由班长指挥本班中最重要的组,根据战况,如果整个班在前进中,由班长指挥机枪组。如果敌人的阵地被发现,则由副班长指挥装甲掷弹兵组占据火力位置,班长则指挥机枪组进行掩护。如果敌人的阵地已经被我方攻夺或是压制,则换由班长指挥装甲掷弹兵组前进 ,而副班长可以留在他身边或者移至后方指挥机枪组。如果2位班长都指挥装甲掷弹兵组前进,则机枪组暂时交由一等机枪兵指挥。

装甲掷弹兵在前进时,一般排成2种队列:

一路纵队(Schutzenreihe)---只有在安全地带前进时使用,由班长口头下令“Schutzenreihe!”,如果是在静默状态,则应作出将单臂水平向前抬起的姿势。得到命令后,所有人排成一列纵队,通常是班长在最前,机枪手随后,副班长在最尾。如果预感到要与敌人接触时,班马上分成前后2个组,中间隔开一段距离。或者在前进途中排成2条平行线,每个组间距80米。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每列之间前后人员的间距是5步距离。机枪组和装甲掷弹兵组的情况都是一样的。

散兵队型(Schützenrude或者Schützenkette):一般整个班在开阔地带行进时,如果班长想继续保持队列前进,同时有能让每个部下随时使用武器,那就应该以口头或者信号下达组成“散兵队型”,如果是在静默状态,则应作出将两臂平举向前,交叉张开的姿势。然后通常以机枪手为核心成员(Anschlussmann),加上他的助手和配备有流弹步枪榴弹发射器的掷弹兵组成中心,其它全员错列排开。前半部分掷弹兵由班长带领位于机枪手右面,后半部分则由副班长带领位于左面。队列仍保持前进状态。而如果仅仅是装甲掷弹兵组散开,则由该组中领头的士兵成为核心成员。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队列中每人之间的距离应在5步左右。

在核心队列的组成上,德军明显是借鉴了腓特列大帝时期普鲁士军队的做法:当时普军步兵是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全营的队列围绕着营中的火炮展开,而营火炮布置在集中打击敌人阵地的位置上。大战德军的班用机枪的配置正是延续了这一作法,将机枪作为整个掷弹兵班的火力重点。

射击位置(Stellung)---如果班长希望他的部下占据战斗阵地,就会发出“射击位置”命令,或者在静默状态中,水平抬起右臂,然后将右拳垂直朝上举起。得到命令后,全班应立即散开,机枪手马上为他的机枪组选定理想的火力点。其他的人分别以机枪火力点为核心左右分别铺开。所有的人应快速占据阵地,卧倒准备开火。在没有得到特殊命令的情况下,每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5步,并且要确保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身边的战友。然后由班长以口头或者手势方式下令---1.开火!--- 口头命令:“Feuer frei!” 手势:高举单手,然后垂直向下挥动。2.停火!---口头命令:“Stopfen!” 手势:高举单手,然后水平挥动。3.全力掩护!---口头命令:“Volle Deckung!” 手势:高举单手,然后连续2次垂直向下挥动。

德军装甲掷弹兵的进攻和防御战术运用

1,坦克协同进攻

在德军步坦协同前进时,如果遇到伴有天然或人工构造反坦克障碍物的敌阵地,装甲掷弹兵将在坦克之前进攻和清除道路(工兵则是在开战前或遇到特殊障碍时行动)。他们的任务是穿入敌人阵地和击毁敌反坦克武器,尽可能限制其力量和支援武器的火力,而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将在他们的后方进行密集火力支援。只有当敌反坦克防御被完全摧毁后,坦克方可前进。

当前线敌坦克障碍被摧毁后,并且在敌主主要防御阵地深处再也没有可疑的附加坦克障碍后,装甲掷弹兵将和坦克同时进行突破,重步兵武器随时准备对付新被发现的反坦克阵地。

一旦装甲掷弹兵下车作战后,其作用将和步兵部队近似,装甲掷弹兵通常的战术运用:

进攻地段(Gefechtsstreifen ):德军的每个班,排,连和营都有指定的相应进攻地段,他们将根据命令建立自己的攻击正面。

各级部署(Ausdehnung):营级400-1000米攻击正面(Bataillon: 400 - 1000 m Angriffsbreite)连级200-400米攻击正面(Kompanie: 200 - 400 m Angriffsbreite)排级100-200米攻击正面(Zug 100 - 200 m Angriffsbreite )班级50-100米各级正面(Gruppe 50 - 100 m Angriffbreite)

掷弹兵班和排将在自己指定的进攻地带中前进,并保持相互之间或者友军部队之间的视觉联系,但是避免在两侧和友军部队互相渗透。在后方阵地对本排进行火力支援的机枪组应清楚辨别本排进攻地段中行动的3个班,以避免误伤。

实际的攻击正面应基于部队的任务。比如狭窄正面应用于主攻点(Schwerpunkt),而稍宽正面则用于进攻的其他地段。如果在攻击中前方出现了一个未曾预料到的主攻点,则所有的力量应立即增强在该进攻地段上的部队密度,从而减小其攻击正面。部署在主攻点的部队应得到最多的压制武器和最充足弹药的补充,以满足其打击力度。

原则上,主攻点应当是在敌人防线上突破的最深处,其同样也具有“核心”( Anschluss)。在一个排的进攻地段中,一个班将成为核心,其它所有的班将根据这个核心班行动。同样在一个更大的进攻地段中,一个核心排将指引一个连的行动,一个核心连将指引一个营的行动,一个核心营将指引一个团的行动。而达成最深渗透的部队将自动成为“核心部队”,所有的邻近部队将由其指引行动---也既是德军著名的“自由换型战术”(Gestattendtaktik)。

“自由战术”或“核心准则”是德军进攻以及防御战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它通过“核心部队”和其临时侧翼部队之间的联系来避免战线上的缺口,保持其密度和完整性。理论上,核心部队应比邻近部队达成更深的渗透距离,它的侧翼将得到平行部署本部队进攻地段两翼的重机枪和反坦克炮的集中火力支援。对敌防线持续不断的重心打击将对其造成“渗透”(Einbruch)。

如果随即将渗透点作为主攻点的话,部队将得到更猛烈的火力支援,并且最终形成“突破”( Durchbruch)。一旦达成突破,所有的力量将立即投入战线,而机动部队将进行穿透。最终达成合围。

行动部署(Entfaltung):主要依赖于地形,能见度,敌军力量和己方指定的编队进攻地段等因素。一个掷弹兵连长将他的部队移动到进攻阵地后,随即将命令部队组成“连级楔子” 阵型(Kompanie-Keil),既1个排在前,2个排预备。或者“连级倒楔” 阵型(Kompanie-Breitkeil),既2个排在前,1个排预备。如果是“楔子”阵势,向前的那个排将自动成为“核心排”。而在“连级倒楔”阵势中,“核心排”将被特别指定。连部将部署在核心排后方。同样的,排长也将在本排阵地和下属班的阵地中相应使用“楔子”和“倒楔”阵型。

一般来说,“楔子”阵型适用于一场交战的开始阶段,因为连长可以比较灵活的派出任意一支未交火的排向前,攻击一个已被确定的敌军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排可以进入中枢预备阵地。然后再进行穿插攻击或者侧翼攻击,迅速转换成“倒楔”阵型,就这样轮流转换“核心排”。

战术部署(Entwicklung ):在与敌接触后,掷弹兵班将以一列纵队队型穿越他们的指定地段,这种阵型具有有利指挥和视野的优点。在每个排和连之前的侦察部队应当将敌情完全查明。然后每个组在进攻时将展开战斗队型:一个“核心班”指挥官将下令轻机枪组由一列纵队队型改为散兵队型,以获得良好的射击位置。而同班内的掷弹兵组将继续前进,直到抵达一个处在己方火力掩护下,与敌人阵地直面的突击位置为止。由于机枪组和掷弹兵组的指定任务不同,所以德军一般很少会将他们同时展开。根据敌人各个阵地的重要程度,排长可以将选择将全部3个班内的机枪组集中起来,打击一个目标。如果一个排内有重机枪班或者组,他也同样将被集中。

2,抵抗和防御战

从大战中后期开始,德军在各战线上慢慢陷入战略劣势,于是抵抗和防御战对于一线野战部队来说,尤显重要。

阻滞战(Hinhaltender Widerstand)---在德军的战术教条中,阻滞战的目的是“使优势敌人不能投入完全力量作战,以延迟其战略性突破或推进。迫使进攻方再次部署阵型,消耗敌人时间。”当进攻方准备好发动新一轮攻势时,防御方应当撤退至下一道“抵抗线”(Widerstandslinie),并且重复这一程序。简单来说,德军阻滞战原理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避免已方的完全战略劣势。

每条抵抗线之间相隔大约3000米左右,使进攻方必须重新部署他的炮兵,以攻击下一条防线。而每条防线上将具有深远的火力射程,交战范围在1000-1500米左右,这是为了使防御部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抵抗和脱离。当敌人的压力过大时,在第一条抵抗线的部队将退至第二条线。在阻滞战时,每支部队的交火正面将是防御作战时的2倍,例如1个营是4000米。

在2条抵抗线之间的地带叫做“中央地段”( Zwischenfeld)。在该地段内和前一条抵抗线之后大约800米的地带叫做“聚集阵地”( Aufnahmelinie)---这里部署了预备掷弹兵班和重型压制武器。从第一条抵抗线退下来的部队将一次移动后撤至“聚集阵地”后方。一般来说,第一条抵抗线上的防御部队将在敌人进入本防线内800米时开始撤退,“聚集阵地”上的部队将全力掩护他们的撤退路线,并且与先锋敌军交火,暂时阻滞其势头,以赢得时间退往下一条防线。

防御(Verteidigung )---如果在一支正在进行阻滞战的部队后方发现了适宜的防御阵地后,这支部队应当转变为防御状态,并且尝试阻止进攻方的势头。首先德军基层指挥官将对敌人可能利用的路线,地域进行研究。对于敌人必须通过的险隘道路,如峡谷,河道,桥梁等,都是最好的“主阵地”布防地点,同时要准备随时利用机动力量将兵力投放到敌人预计进攻的地方。由于对于正面突破的兵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毫无遮拦的平原地带迎击敌军是极不明智的(尤其是在东线战场面对兵力远远超出的苏联红军),而在狭窄隘道或地形两旁居高临下的阵地上最能发挥阻击效果(1945年2月在布达佩斯皇宫山上进行的保卫战就是一个例子)

一旦防御部队选好“主阵地”( Hauptkampffeld)后,该地段上明确的前向防线将成为“主战线”( Hauptkampflinie)---在德军内部作战地图上一般以“HKL”字母标出。由于其他的一些防线将会从主战线上吸引一部分进攻者,所以在主战线内的防御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时间准备筑垒阵地。掷弹兵班内的机枪组将铺设机枪巢,步兵则应当在主战线后方铺设1-2个火力点,掩护机枪点之间的空隙。

如果主战线伪装得当的话,将给进攻者带来震惊的效果,使他们错认为是面对了另一抵抗线。守方的“战斗前哨”(Gefechtsvorposten)将部署在主战线之前大约2500米的位置,这将使得敌人的侦察很难确认战线位置。掷弹兵班和步兵支援武器部署在战斗前哨上,一旦敌人进攻,则交替掩护阵地撤退。在前哨防线前方是“前沿阵地”( Veschobene Stellungen),任务是打乱敌人的部署和阻滞他们的行动,有时前沿炮兵观察员也部署在这里。

防御区(Abschnitt)---在进行防御时,各个掷弹兵营和连都根据战术形势,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被指派在固定的区域营级防御区(Bataillonsabschnitt):区域正面最大约2000米,纵深1000-1500米。连级防御区(Kompanieabschnitt): 区域正面最大约700米,纵深400-600米。机枪和步兵火力点都部署在指定区域内,必须保证每条路线都能被火力覆盖,同时确保从自身阵地至友邻部队阵地都置于有效射程之内,以便相互之间进行火力掩护。反坦克炮和步兵炮阵地必须随时待命,如果形势需要立即火力增援。

部队(14)装甲(3)阵地(3)

俄军的蘑菇战术

19世纪中期,俄国与土耳其间爆发了为时三年的克里木战争。当时土耳其与法、英等国结成同盟,在太平洋地区也同时攻击俄国。
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极为微弱,可以用于海战的舰船寥寥无几,还有一些滥竿充数的民船,海军兵力也只有1000余人,面对强大的同盟军的海军,简直是以卵击石。但是统领俄军远东军的将领穆拉维约夫是个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他把有限的兵力压缩在最主要的战略要地。将全部兵力投入固守波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
土耳其盟军多次寻找俄军决战而不得,由于远征在外补给困难,不敢拖延时日,只得强攻波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这里正是俄军的防守之处,而且城墙坚固,使盟军劳而无功,强攻而不得。
就在盟军进退维谷的时候,突然来了三个人,他们自称是从在远东捕鲸船上逃出来的,说:“据我们所知,这里城防坚固,海战不利,但可从阶路攻入。”
美国当时也是盟军的友好国家,盟军将领当然相信美国人的话,就改道从陆路进攻。谁料陆路小路崎岖,根本无法行军,勉强行走,却落入了俄军的伏击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残兵败将只得逃回船上,而且由于相持日久,整个舰队退到美国待命,即使到这时,他们也不知道那三个美国人是俄军的奸细呢还是办了坏事的同盟者。
盟军经过一段的休整后,又补充兵员卷土重来,他们以加倍的火力猛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谁知他们耗费大量兵力和军火攻占的却是一座空城。穆拉维的夫已将兵力撤离港口,集结于阿穆河河口,盟军寻找了许久,才找到了俄军的下落,他们便丢弃了那座毫无价值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空城,从陆地去进攻俄军。
谁料想,就在盟军在美国休整期间,穆拉维约夫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他大量地将惯于作战萨克族民移居到空旷的远东地区。这时这些强悍的哥萨克处处设伏来袭击登陆的盟军。这样就牵制住了盟军的力量,始终无法吃掉俄国的弱小的舰队。时间一长,盟军又退兵回到美国去休整了。
穆拉维约夫采劝蘑菇战术与敌周旋,使敌人疲于奔波,不战自退。
蘑菇战术

相关参考

俄军的蘑菇战术

19世纪中期,俄国与土耳其间爆发了为时三年的克里木战争。当时土耳其与法、英等国结成同盟,在太平洋地区也同时攻击俄国。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兵力极为微弱,可以用于海战的舰船寥寥无几,还有一些滥竿充数的民船,

淞沪战局全面恶化,蕴藻浜反击战无功而返

左翼集团军在10月21日至23日,也向广福南北一线之敌发起反攻。20日下午15时,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六军团军团长罗卓英发布攻击命令,21日晚开始,各部队向敌发起攻击,当夜击毙敌人千余名,攻占多

秦基伟忆朝战称美军曾用何中国军队战术与志愿军作战

核心提示:美侵略军比国民党蒋匪军接受教训快,李奇微的所谓消耗战法便是采用了我们过去游击战中的战术手段,当我主力进行攻击时敌人不坚守阵地步兵后撤炮火杀伤封锁运动道路。当我某一战役结束部队向休整位置集结转

二战日本投降后苏联为何还要攻击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这边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结束。然而仅仅3天之后1945年8月18日,苏联对日本做了一件事情,致使日本这几十年以来直到现在都记恨在心,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国际

晚清绿营兵为何敢武装攻击二品大员曾国藩

曾国藩不是军人,也从来没有摸过武器。但是他毕竟从道光二十九年起,兼任过数年的“兵部左侍郎”(约等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加以他以经世致用为志,对大清国家武装情况有较一般人远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他深知,

晚清绿营兵为什么敢武装攻击二品大员曾国藩

曾国藩不是军人,也从来没有摸过武器。但是他毕竟从道光二十九年起,兼任过数年的兵部左侍郎(约等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加以他以经世致用为志,对大清国家武装情况有较一般人远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他深知,依靠

初中历史全面辅导

1.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做到辅导到位一、辅导好五个环节1.“启发”是第一步。要辅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内驱力和自觉性。教师应主动地面向全体学生的中下层,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情和课型的不同,具体方式方法应灵活多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

契丹大军的全面溃败告终 徐河之战的战役经过

打击补给线是辽军耶律休哥的老战术了,此番故伎重演企图一洗唐河战败的耻辱。但他这次面临的是个可怕的对手李继隆。李继隆显然对整个行动作了周密部署,由于整个部队规模适中才一万人,故保持了相当的机动性和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