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抗日英雄韩奎

Posted 敌人

篇首语: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 ,在几个瞬间成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介休抗日英雄韩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介休抗日英雄韩奎

2、哪位抗日英雄誉为“民国武松” 曾徒手杀贼拳打猛虎

介休抗日英雄韩奎

编辑:郭晋惠 来源: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在缅怀千百万个革命英烈时,我浅阅了几本介休革命史书,阅读了《抗日民族英雄韩奎》《介休历史记事》《介休文史资料》等文献,深感韩奎是一位有着强烈的革命情怀和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共产党人,为祖国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同刘胡兰、尹灵芝等英雄人物一样,是祖国人民的骄傲,更是介休人民的骄傲。我怀着怀念之情于10月13日与市人大人事代表工委主任米立志同志,专程回介休洪山镇考察了1927年建立的介休第一个党支部和同年建立的中共介休县委旧址,并到张兰镇上岭后村韩奎烈士的家乡,介休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2014年4月介休市人民政府为韩奎烈士建墓树碑。我们在此为韩奎烈士鞠躬致敬,我也想提笔为这位革命烈士颂扬。

韩奎(1919-1942年),介休上岭后村人。1938年日军侵占介休县城后参加抗日组织,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介休工人游击队指导员。1941年正月十五洪山村正闹红火,唱秧歌,韩奎枪击在台上演说的汉奸冯彪,但未中要害。1941年韩奎到上梁村和游击区活动的同志接头,被日军的便衣探子发觉并逮捕,日军用尽酷刑,但韩奎视死如归。1942年4月26日韩奎光荣牺牲,时年仅23岁。

智勇双全 善打胜仗

1938年2月15日,侵华日军占领了介休,出身贫苦的韩奎性格勇猛刚烈,毅然参加了抗日群众运动。不久,任介休县工人抗日救国会主席。

1939年任工人游击队指导员。他机智勇敢,带领工人游击队打胜仗,令敌人闻风丧胆。

1940年夏收之际,住在介休城内的敌人出发抢粮,韩奎带领游击队配合区基干队,在南两水村,永庆村一带设下埋伏,敌人行至伏击圈内,游击队枪弹齐发,敌人扔下尸体、伤病员狼狈逃窜,我军缴获敌人抢来的100余袋小麦和10辆大车。韩奎一边指挥装粮大车隐蔽撤退,一边挑选几名精明强干的队员,从粮车上卸下几匹马来。他们几人骑着马,从东湖龙、下李侯、上岭后招摇过市,引诱反扑上来的敌人跟踪追击,牵着敌人的鼻子钻进埋伏圈,掩护护送小麦的部队安全转移到游击根据地,打了一个闻名全县的大胜仗。

英勇打汉奸 事迹播定阳

1941年春节期间,发生了一件震动介休的事,那就是韩奎打叛徒冯彪。

冯彪原是介休抗日政府公安队大队长,1940年秋投敌叛变,日本人委任他为“便衣队长”,实际上是空头司令。日军把他派到洪山据点,为的是让他辨认我方化装潜入据点的工作队员。春节后,洪山村内正闹红火,唱秧歌,恬不知耻的冯彪混杂在汉奸中间,翘着二郎腿坐在戏台上看热闹。看着看着,忽然大惊失色,原来他看见韩奎在人群中,举枪正朝他打来,他慌忙躲闪,韩奎的这一枪没有打中冯彪。但这次事件震慑了敌人,鼓舞了士气,在介休群众中树立了抗日组织的威信,坚定了群众抗日的信心。

热血献中华 浩气传千古

1941年是介休敌后游击战争最困难的岁月。一方面因为介休的地方武装整合为正规军后离开了介休,另一方面也因为1939年山西“晋西事变”后,介休在反顽锄奸时有扩大化现象。占据介休的日、伪军,乘机猖狂活动,除铁路沿线外,上岭后、洪山、张壁、保和都修起了碉堡,建立了日军据点。我抗日县政府被迫退到离介休100余里外的沁源伏贵村一带,还屡次遭受敌人袭击。

介休县政府、抗日游击队和群众团体的干部下山发动群众,打击敌人,征集粮款,动员兵员,都是在碉堡林立的格子网内活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韩奎到上梁与游击区活动的同志接头,被敌人的便衣探子发觉,敌人组织张兰、义安、洪山还有平遥的日、伪军拂晓出动,包围了上梁,抓捕了韩奎。

韩奎被抓到介休县城,关押到伪警察局。日本宪兵队长中岛三天两头提审韩奎,他在韩奎身上采取各种手段,使用了各种酷刑,软硬兼施,用电烙铁、军犬、压杆子、女色,甚至对其母亲采取威逼等手段,日本宪兵队长中岛又叫来韩母劝降,老母亲见儿子遍体鳞伤,老泪洗面,又顿时怨火中烧,抱着儿子说:“好孩儿有骨气,妈也有脸见人!”韩奎对母亲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做亡国奴!”敌人一无所获,只听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把你们赶出去。”此外,什么口供也没有得到。

看到韩奎无所畏惧,中岛泄气了。但他仍不死心,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命警察局好好照料韩奎,给他洗澡、理发、换衣服,不许再上刑具,企图用这些感化韩奎,希望韩奎能投降,与他们合作。但韩奎却利用日军允许他上街的机会,借机发表演说:“老乡们,我就是共产党员韩奎,我们是抗日的,我们决不投降,我们要团结起来收回我们的领土,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

1942年4月26日,日军无计可施,下令枪杀韩奎。在出城临刑的路上,韩奎大义凛然,从容不惧,一路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郭老九(当时介休伪县长郭成基)!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23岁。

2007年7月,中共介休市委、介休市人民政府为韩奎立碑,并题“抗日民族英雄韩奎烈士永垂不朽”。中央机关工作委员会原副书记王锐为韩奎烈士陵园题词“向韩奎同志学习”。山西省委原常委、副省长赵力之题词“韩奎同志永远活在介休人民心中”,并立碑纪念。

现在,韩奎烈士家乡上岭后村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吃苦。几代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一届接一届,一任接一任,踏实肯干,特别是近几年来党支部对村庄、农田进行了整体规划,投资水利建设,重视品牌产品,岭后红薯申请了商标,栽种成了规模,成为省级一村一品、万亩核桃红薯示范村,红薯进了多家超市。上岭后村是市级卫生文明村。

2014年,介休市把烈士陵园迁建上岭后村西,各级各方面领导、人士、青少年学子来瞻仰,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目前,上岭后村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发展产业建设。我们坚信韩奎烈士家乡明天将会更好,人民生活会更加富裕。

敌人(10)烈士(6)介休(1)

哪位抗日英雄誉为“民国武松” 曾徒手杀贼拳打猛虎

  原题:抗日英雄赵登禹被誉为“民国武松”看看他这些武功传奇   唱起《大刀进行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抗战时期的29军和抗日英雄赵登禹所率领的大刀队。     当年长城喜峰口大刀队英勇杀鬼子的场景,虽然随着岁月渐渐远去,但抗日英雄赵登禹的名字和那段一寸河山一寸血的历史,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记。    在首都北京,赵登禹路早已妇孺皆知,那是北京西城区有一条很有名的大街。        作为抗日英雄,赵登禹在战场上壮烈殉国的事迹已广为人知。从一些史料中了解,他不仅是以身报国的英雄,还是一位武林高手,享有“民国武松”的赞誉,在民间留有许多传奇轶事。      1898年出生的赵登禹,字舜城,山东菏泽赵楼人。民国追授陆军上将。1914年加入冯玉祥国民军,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37师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中将师长。长城抗战时,他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用大刀斩杀鬼子,严打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赵登禹受命于危难之中,任南苑前线抗敌总指挥,率先头部队与日寇激战。后在奉命撤退转移途中,因内部汉奸出卖而遭日军伏击牺牲,年仅39岁。     赵登禹将军身高一米九十,相貌英武。冯玉祥曾在其《公祭征文启》中说赵登禹“躯干修伟,负膂力,精技击”。     赵登禹将军的传奇故事很多,本篇选择几则与大家分享:     比摔跤连赢冯玉祥 赵登禹出生在菏泽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小生得虎头虎脑,做事诚实勇敢,聪明乖巧。菏泽曾隶属曹州,素来尚武,明清时期一直以“武术之乡”著称。对生活在此的民众来说,习武练拳就如吃饭穿衣一样平常。在军阀混战时期,有“无曹不成兵”的说法,小时候的赵登禹就常和大人们一起练习拳脚。 13岁时,他拜当地著名武师朱凤军为师习武。赵登禹练功十分刻苦,朱师傅让他把每一个招数练5遍,他却坚持练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由于虚心求教,进步很快。几年的时间,他的刀叉剑戟,已经样样精通。 有一天,朱师傅想试一下赵登禹的胆量。对他说:“你知道今天村西新添了个坟头吗?”他说:“知道,那是一个吊死者的坟。”师傅说:“今天夜里,你敢到那里打一会儿拳吗?”赵登禹胸脯一挺说:“敢!”当晚,他真的提了一把春秋刀,来到村西的坟地,把外衣一脱,就练起刀法来,一直练到半夜才回家。第二天朱师傅到坟地察看,发现坟地周围新土都被他踩平了,不仅暗暗赞叹。 赵登禹常听村里的老人讲一些武侠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故事,也一心崇尚英雄。为寻找穷人的出路,他决心离家从戎。当时,曹州人对冯玉祥多有耳闻和称颂。赵登禹听后决定投奔冯玉祥部队去。 1914年初秋,刚满16岁的赵登禹与本村的几个好伙伴踏上去潼关的路途。他们风餐露宿跋涉一千五百余里,来到古城潼关,后被收录。赵登禹被编在陆军第16混成旅1团3营佟麟阁连当副兵。按规定,副兵只管饭,不发饷。赵登禹并不在乎,他说:“我来当兵,不为发财,只图报国!” 因为身高体壮,刚参军时赵登禹经常“军容不整”。一次偶然的机会,冯玉祥在众多的士兵中发现了他。      这一天,冯玉祥检阅部队时,发现行进的队伍中,有一名大个子士兵的步伐与整个队伍的行进步伐很不协调。他身上军服太瘦是勉强穿进的,衣服扣子都没系上。特别是脚上的鞋子,穿不进去只能趿拉着走路。冯玉祥问清此人是新兵赵登禹,便指令下属军官要给他特殊订做军装军鞋,还当即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脱给了赵登禹穿。    此后,冯玉祥开始注意赵登禹,了解到他是曹州人且练过武术,怀有相当的武功根底。而冯玉祥本身也是武术行家,便一直想找个机会试试他的功夫咋样。         没过几天,士兵练操对打,冯玉祥坐在一边观看。赵登禹身高劲大,手脚麻利,敢打敢拼,同队的士兵个个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冯玉祥越看越喜欢,索性把衣服一脱,走到赵登禹面前说:“来!咱俩摔一个。”     赵登禹有些紧张又不好推辞,便与冯玉祥交上了手。两人你来我往,初时不分上下。过了一会,赵登禹发力一较劲儿,搬起冯玉祥连摔三跤,全部获胜。     一旁边排长见新兵赢了大长官,吓得够呛,急忙劝阻,大喝“赵登禹,你还真摔啊?”     赵登禹也急了,“要不真摔,能分清谁输谁赢啊?”排长恼怒地说:“好吧,回去再跟你算账!”     摔输了的冯玉祥却没生气,而是心生欢喜,他对那个排长说,“你别跟他算账了,我跟他算吧,跟我走!”     赵登禹跟在冯玉祥身后,心中惴惴不安。来到指挥部,他赶紧上前扶冯玉祥坐下。冯玉祥叫他站在面前,轻轻拍着他的脑袋,笑着说,“不错,留下来给我当卫兵吧。”     这一年,赵登禹17岁。以后,凭着军功和冯玉祥的栽培,他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一路擢升,30岁就当上了师长。在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被张学良改编为第29军,赵登禹的25师被缩编为109旅,他也由师长被“缩”为旅长。正是在任109旅旅长期间,赵登禹迎来了让他名垂青史的喜峰口战役。     徒手擒匪首拧断了其脖子 能够给冯玉祥当警卫兵,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是一件很荣耀的事。赵登禹很珍惜这个机会,尽心竭力完成保卫长官任务,颇受冯玉祥的信任与称赞。 赵登禹很有名的一段传奇记载,就发生在他在给冯玉祥当卫兵时。那是在一场“鸿门宴”上,他在危急时刻曾徒手制服匪首,并因用力过猛,竟然将匪首的脖子拧断。 1921年,冯玉祥率部第二次入陕,打败原督军陈树藩,16混成旅扩编为第1师,冯玉祥任师长并开始承担剿匪任务。 当地有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土匪头子名叫郭坚,驻在凤翔。一天,冯玉祥设下“鸿门宴”请郭坚,要趁机杀掉这个匪首。 宴会地点选在西安军官讲武堂议事厅。这个讲武堂在西安城西关,是西北比较大的一个军事学校。这天一大早,冯玉祥就派自己的得力手下带一个营的兵力埋伏在议事厅四周,约定以冯玉祥水杯摔地之声为信号动手。 匪首郭坚仗势轻敌也不知有诈,只带着十几个护兵来此赴宴。埋伏在左右的士兵争相偷看郭坚和冯玉祥如何对饮,不慎将屏风挤倒,一下子将“鸿门宴”计谋露了馅。 郭坚见状大惊,拔枪起身想要逃走。埋伏的士兵慌忙上去阻拦,但郭坚身强力壮,又挥枪在手,哪里拦得住。    (网络剧照图片)      就在匪首郭坚要抢先枪击冯玉祥并夺门而出之际,站在冯玉祥身后的赵登禹箭步上前,三拳两脚把郭坚打倒在地并死死摁住。这时,四周伏兵一拥而上,将郭坚的卫兵全部缴械。      赵登禹因出手迅猛,拧断了郭坚的脖子,使他痛苦万状。在场众人对赵登禹的出手之快、膂力之大惊诧不已。随后,冯玉祥下令将郭坚公开枪决,凤翔一带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而赵登禹的武功绝技也随即传开。     三拳两脚打得两名日本军官俯首认罚        1918年,赵登禹随冯玉祥镇守湖南常德。当时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在中国内河水域横冲直撞,中国水兵和百姓深受其害。      有一天,赵登禹值勤时,见驻常德日本居民会会长高桥新二和一个日军舰长杀气腾腾地要见冯玉祥,说中国军队要对他们检查,还敢抗拒他们的殴打。赵登禹把这件事告诉了冯玉祥。冯玉祥传令让他们进来,翻开《日本海陆军刑法》一书,黑着脸说:“根据军规,对于你们行凶达人的行为必须立即监禁!”高桥新二见冯玉祥竟然用日军刑法处置他们,不禁大怒。他当下掏出枪来要对冯玉祥行凶。     作为卫士的赵登禹手疾眼快,未等高桥新二抬起枪口,已纵身而上,左手将枪抓牢向上一板,夺在自己手里,右手一拳将高桥新二击个仰面朝天,又一跃扑上前劈胸将他揪了起来。 两个日军官没想到冯玉祥的卫士这等厉害,当场吓得浑身哆嗦,只好乖乖在处罚令上签了字。     这件事很快在常德传开,大长了中国人志气。当时,常德驻有日本领事馆,还有一些日本浪人在这一带散居。日本浪人经常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百姓常常敢怒不敢言。     (网络 民国时期日本浪人图片)     赵登禹得知这一情况,十分气愤,便寻机要教训他们一下。一天,几个日本浪人酒后寻衅闹事,在街上殴打中国小商贩。赵登禹立即前往,施展拳脚,把那几个浪人痛揍了一顿,并令他们当众向商贩认罪道歉,然后又把他们扭送到16混成旅旅部,交给冯玉祥处理。冯玉祥怒斥了日本浪人的霸道行径。经过交涉,迫使日本领事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重犯,才将肇事者放还。     勇斗猛虎赢得“民国武松”赞誉 赵登禹将军生前获有“民国武松”、“打虎将军”美誉,这是怎么得来的呢?    原来,也是1918年驻军湖南常德时,郊外的德山常有猛虎伤人事件发生。有一天,赵登禹率队在外进行野外训练时,一只猛虎突然从山林中窜出。赵登禹和士兵还有附近山民立即联合围击。    冲在最前面的赵登禹连发数枪,将老虎击伤。受伤的老虎跃入江里企图逃跑。赵登禹也跳下水中,揪老虎继续挥拳猛击。     在老虎懵晕之际,赵登禹用尽全身力气将它拖上岸来,骑在虎背上边打边怒吼“看我是打死老虎,还是打活老虎?”最终将虎打死。     另有一个版本说,常德附近山上,有一只老虎常乘夜色下山伤害人畜,闹得百姓惊恐不安。有一次,赵登禹上山执行任务,遇上了这只恶虎。他机智地躲过老虎扑咬,将老虎击毙,扛着下了山。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赶来,无不称赞赵登禹的勇敢,为民除了害。     无论哪个版本怎么说,赵登禹确实有过打死老虎的壮举。据说,冯玉祥将军听说此事兴奋异常,专门叫来摄影师,让赵登禹骑在虎身上照了一张相。        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在北平抗战牺牲三天后,冯玉祥在南京找出这张照片,题写了“民国七年(1918年)的打虎将军”,以为纪念。     与日寇斗勇救出被劫持军政治部主任       1933年秋,29军入驻察哈尔,赵登禹率领132师驻防张北县。在此期间,他对日本驻屯军的挑衅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1936年夏天,几名日本特工绑架了第29军政治部主任宣介溪。赵登禹闻讯很愤怒,在与另两位师长冯治安和刘汝明商量后认为,日本人竟敢绑架我军高级将领,实在太嚣张,一定不能向其示弱。    (赵登禹将军)     于是,他们将一名亲日分子叫来。赵登禹让其向日方传话:“限日本人两小时以内好好把人送回。超过时限,我们就先把平津一带的日本人统统杀光!”说完,他与另一位将军都当着亲日分子的面,操起电话向部队下令,要求两小时之内完成作战准备,待命行动。    消息传过去,日本人被赵登禹的凛然之气所震慑,果然在两小时内就将宣介溪给送了回来。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相关参考

东北抗日战争英雄事迹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生平简介: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

哪位抗日英雄誉为“民国武松” 曾徒手杀贼拳打猛虎

 原题:抗日英雄赵登禹被誉为“民国武松”看看他这些武功传奇  唱起《大刀进行曲》,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抗战时期的29军和抗日英雄赵登禹所率领的大刀队。  

云南的民族抗日英雄有哪些

周保忠新华网昆明3月20日电(记者李倩)今天上午,百余位各界人士聚集昆明,纪念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百年诞辰。朝鲜驻华大使崔镇洙参加了纪念会。周保中1902年出生在云南大理一个贫苦的白族家庭。他从云南陆军

大盗孙殿英也曾是抗日英雄! 孙殿英的抗日故事

孙殿英盗皇陵的故事广为流传。东陵大盗、土匪、军阀、汉奸,这些摘不掉的头衔,使孙殿英声名狼藉。但是,多数人也许不知道,孙殿英也是个抗日将军,也是个爱国将军!重用宣侠父中原大战后,孙殿英归附张学良,后成为

植地庄抗日英雄故事

植地庄隶属番禺南村镇里仁洞村,如果不是因为六十一年前那场战役,这里可能会和无数珠三角的小村庄一样,只是地图上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以当地村民姓氏命名的村庄。应该说,当年的那场战役,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上,

他做过土匪,投靠过日本人,为何被称为抗日英雄

一个曾经投靠过日本人的将军,为何能成为抗日英雄?历史上确有此事,此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做过土匪,也投靠过日本人,但最后却成为了抗日名将,他就是马占山。对于这个名字也许会感到陌生,但看了他的事迹你就会充

现实版鸿门宴,汉奸请抗日英雄吃饭,菜一上来,英雄就说我要死了

不管是历朝历代,最需要的便是那些忠心耿耿热爱国家的青年了,而近代爆发的抗日战争,我国就有无数爱国子弟站出来,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生命去拼搏,去努力,这才有了现如今我们美好的新中国。这些英雄绝大多数

哈尔滨抗日英雄

李兆麟,原名李超兰。曾用名李烈生、孙正宗、张玉华、张寿笺。乳名小升子。家庭出身富农,汉族。辽宁辽阳县铧子乡小荣官屯人(现灯塔县)。一九一○年十一月二日生(农历十月初一)。一九三二年五月经林郁青同志介绍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英雄

张自忠:33集团军司令官郝梦龄:8军军长佟麟阁:29军副军长赵登禹:132师师长蔡炳炎:201旅长左权: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叶成焕:八路军772团团长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赵尚志:东北抗

图民族英雄卫立煌积极抗日,并且不为强权所屈服图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图】民族英雄卫立煌积极抗日,并且不为强权所屈服【图】”的详细内容!中华民族的强大离不开现代国家领导人的管理,当然也不能忘记过去民族英雄为国家解放所做出的努力甚至是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