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利、文史专家还原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
Posted 扬州
篇首语:拍照的好处,是可以在人生微凉时,用回忆取暖。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扬州水利、文史专家还原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扬州水利、文史专家还原文史古籍中繁华的“小秦淮”
导语
小秦淮河整治在即,记者昨从市城建档案馆找到几张小秦淮河的老照片,其中最早的为上世纪50年代初疏浚小秦淮河的照片,其余则为七八十年代的留存照片。这些照片年代虽不算久远,但对小秦淮河在城市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也可见一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水利、文史专家还从古文中的记载对小秦淮河的变迁作了解读,令人耳目一新。
桥梁名胜丰富“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
“小秦淮河原来是扬州新、旧城之间的一条夹河。如今是扬州城内南北向的一条排水河道。”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这条河北起北水关接北城河,南至龙头关接古运河,全长1.98公里。
“明嘉靖二十四年后,扬州增筑新城,小秦淮河开始繁荣起来。”徐炳顺介绍,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扬州最繁华的地段,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当时的小秦淮河犹如一条玉带,串起大东门桥、务本桥、三元路桥、萃园桥、小虹桥、新桥、公园桥、小东门桥、如意桥等十多座桥梁,也连接着两岸董子祠、基督堂、惜余春茶社、教场、富春茶社、大舞台、珍园等或存或湮的名胜。
徐炳顺表示,小秦淮河的由来现已难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明代就已出现。明代歌谣云:“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其中有两座吊桥就是东城墙下的大东门和小东门。“小秦淮河就是大东门和小东门外的护城河。”徐炳顺说。
明时风景宜人“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清顺治年间,诗人冒辟疆客居扬州小东门外,著《小秦淮曲》,说小秦淮‘三十年前景最佳’。所指的便是明末时期,说明小秦淮河在明朝后期就已风景宜人,画船如梭了。”我市文化学者傅桂明考证说。
傅桂明介绍,“小秦淮”名初见于清初王士祯所撰《红桥游记》,其中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再见于胡善麐所著《小秦淮赋》,文中说:“扬州城西而北,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胡善麐虽已交待“小秦淮”一名的由来,但未指明“小秦淮”源流所在。而赵之璧在《平山堂图志》中云:“小秦淮为旧城小东门外夹河”。指出小秦淮河的源流。
正如南京的秦淮河一样,明代开始,小秦淮河一带就聚集着众多秦楼楚馆,而每户的后门均有码头通向小秦淮河,河边停泊着画舫,曾经繁华一时。后来清军入关,两岸逐渐萧条了。
清时一度繁华“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经过清朝初期的稳定发展,加上交通便利和盐业兴盛,扬州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恢复。到了乾隆中期,小秦淮河两岸成了“人间天堂”。《小秦淮赋》中说:沿河十里之区,水抱高城,官柳连堤,两岸有别馆,有名园,有杰阁,有华堂,有广榭,有孤亭,有绀宇,有琳宫,有酒肆,有茶馆,有寺院,有宝塔,有风中铃语,也有暮鼓晨钟,还有路畔酒垆,桥边茶灶。
傅桂明介绍,当时扬州城中男女出游,往往从小东门上船,乘画舫出水关,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聆听船娘歌声。郑板桥说的“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描写的正是这种景象。“而至清道光、咸丰以后,随着盐业衰败,加之战事频繁,小秦淮河两岸楼台陆续颓毁,花木凋零,河道淤塞,画舫也日渐稀少。”
解放前,小秦淮河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管理,河道垃圾成堆,河水严重污染。徐炳顺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扬州对小秦淮河进行综合整治,彻底疏浚从龙头关到北水关的河道,拆除了两岸违章建筑,同时修复河道两侧驳岸护坡,新建仿石水泥栏杆,进行灯光亮化,植以垂柳、桃树等花草树木,建设亭台码头等风景小品,使小秦淮河畔旧貌变新颜,成为扬州城内不可多得的一条景观河。”
通讯员徐敏记者姜涛
扬州(4)秦淮河(1)秦淮(1)扬州大学的历史沿革
扬州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
学校前身——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6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1902年张謇在南通创办通海农学堂及通州师范学校;1906年张謇将通海农学堂附设到通州师范学校,成为该校农科;1952年8月全国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农科与苏南文教学院农业教育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合并建立苏北农学院,即江苏农学院前身;通州师范学校文史专修科与扬州中学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艺术专修科、苏北师资训练学校教育专修科合并建立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即扬州师范学院的前身。
原扬州师范学院 其前身为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建于1952年。
1952年暑期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同时集中了苏北行署文教处委托私立通州师范学校代办的文史专修科,扬州中学代办的数理专修科,苏南丹阳艺术学校代办的艺术专修科,以及苏北师资训练学校代办的教育专修科的学生。
1958年夏,中文、数学两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1959年,扬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改为“扬州师范学院”。
原江苏农学院 其前身为苏北农学院,建于1952年,由原来的南通学院农科、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农教系和江南大学农艺系三部分组成。
张謇先生于1902年创立私立通州师范学校;1906年,通州师范内设农科;1910年,分设初高两等农校;1912年改为甲、乙两种农校;1916年,乙种农校停办,专办甲种农校;1919年,甲种农校升为农科大学;1928年,农科与医科、纺科合并,定名为私立南通大学;1930年在民国政府重新注册登记时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1938年农科迁上海;1942年农科迁天长;1947年,农科迁回南通仍为私立南通学院;1952年,农科迁扬州,同苏南文教学院农教系、江南大学农艺系合并组建为苏北农学院,3校调整来的教师64人,学生200人,其中南通学院110人,苏南文教学院38人,江南大学52人。
南通学院副院长兼农科主任冯焕文教授为首任苏北农学院院长。
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原名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建于1928年;江南大学由荣德生及其子荣一心于1946年创办。
1971年南京农学院迁扬州,两院合并定名为江苏农学院。
1979年南京农学院在原校址恢复建制,江苏农学院仍在扬州校址办学。
原扬州工学院 其前身为扬州工业学校,建于1952年。
1952年7月扬州中学工科调整并入工校,同年11月招生1200名;1953年更名为“华东第二工业学校”,隶属第二机械部领导;1955年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建筑专业教师和学生并入;1956年更名为“扬州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隶属江苏省领导;1961年更名为“扬州农业机械专科学校”,1962年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校名;1965年,学校划归第五机械工业部领导,升格为“扬州工业学院”;1969年学校被迫停办;1972年,复办“扬州光学机械学校”,1978年以“南京工学院扬州地区大专班”名义增招300名大专学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扬州工业专科学校”,隶属关系回归江苏省;1987年升格为“扬州工学院”。
原扬州医学院 前身是苏北卫生行政干部学校(高邮),1951年迁至扬州,与上海私立惠生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更名为苏北扬州助产学校;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学校;1954年南通医士学校并入;1956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医士、助产士学校;1958年1月又更名为扬州卫生学校;1958年6月升格为扬州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8月扬州中医专科学校并入扬州医专;1962年6月扬州医学专科学校停办;1962年10月省卫生厅决定扬州医专附设卫校改名为扬州卫生学校,继续培养中级医、护人才,“文革”期间停止招生;1976年12月扬州卫校扩建为江苏新医学院扬州分院,设3个专科专业5个中专专业;1978年下半年,由于原江苏新医学院撤销,扬州分院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84年,教育部批准扬州医专升格并定名为“扬州医学院”。
原江苏商业专科学校 其前身是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源起于1958年成立的南京市财经学校。
1963年在南京市财经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由省市合办的南京商业职业学校;1965年夏初经省政府批准改建成南京商业专科学校;1965年秋学校再易名为南京半工半读商业专科学校;1971年学校停办,1979年恢复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1982年2月学校迁来扬州,与驻扬的江苏省商业学校合并建校,成立新的“江苏省商业专科学校”。
原江苏省商业学校是1952年10月在私立镇江新华中学基础上创建的,原名为苏南镇江商业学校。
1953年江苏建省时改称江苏省镇江商业学校,1955年8月迁来扬州,并改名为江苏省商业学校。
原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1950年创建于南京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1951年1月改归华东水利部领导,7月改称华东水利专科学校;1952年10月,一部分与华东地区其他高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一部分改办中专,定名华东水利学校,1954年10月改由中央水利部领导,1955年7月更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学校;1958年7月学校下放江苏省,同年9月升格为南京水利学院,附设中专部;1960年1月迁校扬州,改称江苏水利学院;1962年6月大学部学生调整到苏北农学院,中专部停办;同年9月水利电力部接收学校,改为水利电力部扬州水利学校。
1970年1月学校再次下放江苏省,改称江苏省扬州水利学校;1984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
学校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河。
1993年11月16日,学校隆重举行授暨奠典礼;
1995年5月16日,学校召开干部会议,正式启动实质性合并进程;同月,校本部办公楼落成;
1997年,学校成立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原有学院的旧格局被打破;
1997年4月16日,江苏省和扬州市、扬州大学签署省市共建扬州大学协议;同年9月,教学主楼奠基,荷花池校区建设拉开序幕;
1998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扬州大学举行;
1998年至1999年上半年,学校相继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首次教学工作会议、首次学生工作会议,学校工作中心开始转向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
1999年9月,荷花池主校区教学楼投入使用,中心校区基本建成;
2000年,学校召开后勤改革工作会议和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大力推进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和校办产业改革;
2002年之后,基于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又进行院系重组;
2002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联建宿迁学院;
2004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8年5月12日,学校在扬州市扬子津科技园建设第八个校区;
2009年9月,扬子津校区正式建成,首批4个学院入驻该校区;
2011年,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6所省属高校在省内具有进行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同年,学校被认定为第二批江苏省、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同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学校举行建校110周年、在扬州办学60周年、合并办学20周年校庆活动;
2013年2月,学校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2014年6月,学校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教育厅批准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
2014年10月,学校被列为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高校;
2015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扬州大学的意见》,该校成为新一批省部共建高校。
相关参考
史可法死守扬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事件,然而,在已解密的《清宫扬州御档》(以下简称《御档》)中,鲜有提及史可法的,昨天,文史档案专家彭伟透露,顺治朝第一件至第五件《御档》,反映了这一时期各种政治势力的...
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的“七河八岛”中,最后一条归江河道新河是道光皇帝亲自批准开挖的,按常规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挖成功,创造了当时的“扬州速度”。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道...
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的“七河八岛”中,最后一条归江河道新河是道光皇帝亲自批准开挖的,按常规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的工程,最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挖成功,创造了当时的“扬州速度”。市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道...
原标题:流水高山心自知——琴的故事|文史宴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琴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琴不仅是文人雅士以风雅相尚的饰品,也是士君子砥砺节操、进德修业的宝器。>《礼记·曲礼》说“士无故不彻
原标题:《西游记》之前的西游记,历史比神话更精彩|文史宴文/桓大司马许多读者问文史宴为什么很少晋史的文章,因为大司马正在写,等写好之后会集中连载。不过为了回报读者朋友们的喜爱,我们决定先做一期晋史专题
原标题:三打白骨精之前,唐僧师徒竟是三毒的化身|文史宴陶心/文“文史宴”原意是文学、历史、休闲三驾马车一齐开动,今年以来过于侧重于“史”的方面了,近期会在“文”方面有所加强。《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
原标题:南唐的内外交困与李煜的垂死挣扎|文史宴文/刘路在宋朝紧锣密鼓的图谋南唐的过程中,李后主一面拒绝宋朝的招降,一面又不认真备战,反而一再的伏低做小,指望宋朝看在这一点上放过他。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宋
中安在线讯据安徽商报消息,11月29日,安庆几位文史爱好者在怀宁县石镜乡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座百年墓葬,墓主人是民国初期的湖北省省长范守佑。 据安庆文史专家、安庆家谱网主编张健初先生介绍,倒伏
古代的一些小吏,虽然位不高权不重,但同样可以腐败。小吏使计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包拯在京城当长官的时候,明察秋毫,手下的人都很规矩。因为包拯是清官,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他眼皮子底下
文/肖宪以色列是一个犹太民族国家,要了解以色列,就必须了解犹太民族的历史。犹太民族的历史,确实是一部谜一般的历史。在这个民族四千年的岁月中,它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保持过一个独立的正常民族的生活,而在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