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谁都惹不起山东“大哥”,皇帝都敬畏三分。

Posted 官员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宋时期的谁都惹不起山东“大哥”,皇帝都敬畏三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北宋时期的谁都惹不起山东“大哥”,皇帝都敬畏三分。

2、司马光和王安石到底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司马光与他的《资治通鉴》

北宋时期的谁都惹不起山东“大哥”,皇帝都敬畏三分。

北宋时期有个暴脾气的书生叫张咏,字复之,号乖崖,能文能武,出生在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地道山东“大哥”。有一次张咏吃馄饨时,头巾一角却落在了碗里,他把头巾丢回头顶,一会又落了下来,来回落了三四次,张咏大怒,你把拽下头巾,用力按进碗里说:你吃!吃不死你!凭他这暴脾气,着实干了不少事。

有次,一个官员亏空公款,被仆拿住把柄,想逼官员把女儿嫁给他,官员很是无奈,深夜聚哭。张咏听到了哭声,便找官员询问,官员说出原委后。次日,向官员借此仆一用,骑了马和他同到郊外去。到得树林中无人之处,挥剑便将恶仆杀了,回来后告知官员,说仆人不再回来,并告诫他以后千万不可贪污犯法,要不下场和他一样。后来张咏还遭遇过黑店,店主半夜想谋财害命,却被张咏一把长剑杀光了店里老小,而后纵火离去,头也不回。而当时张咏也还是个书生,这小暴脾气不服就干。

几年后张咏金榜提名出任崇阳县令,看见有小吏从库房出来,看到他的头发鬓角的头巾上有一枚钱币,张咏就盘问他,小吏回答说:“这是库房里面的钱。”于是张咏命令下属打了他,小吏很恼火地说:“拿一枚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杖责我?有能耐你杀了我” ,张咏看了看小吏,什么也没说,拿起笔来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自己拿剑斩了他。

张咏数十载的人生,尽显大哥风范,平过叛、治过乱、骂过寇准、怼过皇帝,却无人敢把他怎么样,并且他还一路升迁,在60岁时他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被世人誉为“纸币之父”。

官员(18)小吏(1)头巾(1)

司马光和王安石到底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司马光与他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人都曾经做过北宋朝的宰相,是北宋当时中流砥柱般的人物。

  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虽然两人之间并不是意气相争,但是在政治立场上的不同,仍然让两人处于对立面,并且有生之年也一直在为自己的政治理念而战斗。

  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人,都是历史名人,放在现代也都是让后人敬仰的先辈。但是围绕着两个人之间的政治斗争,却一直有人表示疑问。这两个人到底谁是对的,谁是坏的?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怎么准确!说实话,司马光和王安石虽然政治理念不同,但是小编可以负责任的讲。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为百姓为国家着想的好官,不管是论功还是论私,两个人都是值得大家敬仰的正人君子。两个人之所以会站在不同的对立面,完全在于政治理念的不同。

  北宋宋神宗时期,虽然国家实力还算比较强,但是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北方草原民族连年的侵扰,不仅给宋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对北宋的统治也造成了威胁。最重要的是为了抵抗这些草原民族,朝廷投入的军队和军需都大大增加了中央财政的压力。

  宋神宗是个有想法的帝王,他希望自己能像自己的先辈那样,打的敌人落花流水,而不至于陷入如今这样受人欺负的境地。而王安石呢?也是 一个有魄力有担当,同时也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臣子。

  一个有想法进行改变,另一个一直都在思考改变的方案,期望日后能通过变法将国家带入另一个强盛时期。君臣二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并且共同开展了变法措施。这次变法就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因为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所以又叫熙宁变法。

  中学历史上已经对于王安石变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通过史书我们可以知道,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是一次非常出众同时也非常超前的变法措施。这些政策虽然有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对于当时的宋朝仍然有推进发展的作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司马光如此出众的人物,难道看不见变法的好处吗?难道他真的如此迂腐,坚持祖宗之法不变吗?

  事实上,司马光并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王安石如此激进的变法。王安石的政策整体上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太过于急切。急功冒进,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新法措施不仅没有将百姓带入更好的地方,反而带来了强烈的阵痛。

  另一方面,中低层官员在推行变法的时候,许多人徇私枉法,甚至企图从中谋取私利。这些打着变法旗号,实际上拖后腿的行为,也被司马光看在眼里。

  正是因为这样的变法,给百姓带来了利益的损害,所以司马光才会不遗余力的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进行反对。

  司马光认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事实上司马光看的没有错,因为用人不当等原因,这次变法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料中的结果。从这句话,同时也可以看出,司马光并不是不想进行改革,而是想进行稳妥的改革。一步步来,让国家一步步适应,更有效的推进。

  司马光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反对王安石变法,一是作《资治通鉴》。实际上《资治通鉴》早在司马光进入朝堂之后,就一直在进行中。在宋仁宗时期就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到了宋英宗时期,他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宋英宗评阅之后,下诏续修。

  等到后来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司马光无法与之对抗之后,他干脆选择了避让。他退居洛阳,在这段时间一心一意的编撰《资治通鉴》,最终书成,得宋神宗亲自命名。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共400多万字。这本史书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相关参考

清代皇后有两样特权 发起怒来连皇帝都怕三分

  清宫野史戏说剧看多了,会觉得皇后也没什么了不起,整个就是皇帝的附庸,什么都依着皇帝,没有实权——宜修皇后即便使坏,也只能暗中发力,表面上还要扮大度贤妻白莲花,经常被华贵妃怼到飞起;容音小天使那就不

开元盛世是哪位皇帝创造的,唐朝创造开元盛世的皇帝的谁

唐朝创造开元盛世的皇帝的谁?(2018·孝感)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开元盛世是哪

宋徽宗、宋钦宗的凄惨下场

  谁都知道,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北宋最后两个皇帝徽宗和钦宗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  至于这两位亡国之君到了北方后有着什么样的遭遇?最后怎么死的?我们都不清楚。传统的“正史”对这些

谁都想称帝谁都不敢称帝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有一条禁忌,虽然谁都觊觎皇帝这个称号,可谁也不敢公然犯规,尝试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只有这个袁术,染指了一下,当了几天皇帝,谁知犯下致命的错误,结果失败得最惨。这也是所有

皇帝从马上坠落,将军抽他一鞭,骂道:你主子呢

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死后被追尊为太祖文皇帝。宇文泰是汉化鲜卑人,性格强势,有勇有谋,雄才大略,连北齐奠基者高欢也对他敬畏三分。当时西魏的皇帝,见到宇文泰,就更是如孙子见爷爷,大气都不敢喘一个。然

南齐皇帝萧宝卷最宠爱后宫的谁

萧宝卷后宫妃子万人,潘玉儿最为得宠。萧宝卷生母早逝,自小由潘妃抚养照料。潘玉儿是潘妃的侄女,出身乐户,不仅貌美,还擅长歌舞媚术,哄得萧宝卷心甘情愿为她当牛作马。潘玉儿原姓俞,萧宝卷听说宋文帝因为有潘妃

皇帝敬畏他,皇后跪谢他,君臣敬惮他,他凭什么让朝廷上下尊敬

他刚直到了倔强的地步,皇帝做的不对当面指责,丞相不敢说的话他也敢讲,朝廷上下都非常敬畏他,为了完成皇帝的重托,他降低官职,但终究抱憾使命,郁郁而终。他就是汉朝御史大夫周昌。周昌为什么敢骂皇帝?有一次御

一年后,再杀我不迟

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挥动马刀,驰骋天下。毫无疑问,在那个时代,忽必烈是亚欧大陆上谁都惹不起的男人。同时,忽必烈建立元朝,成为元世祖。公元1294年,80岁的忽必烈病重,临终之前,他把太子印

逮到谁都敢喷,最后一位连皇帝都不放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有多种途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的畅所欲言。然而,却有那么一类人,不管看到什么话题,几乎都会进行怒怼,故被人称为“喷子”。在喷子眼中,没有什么不能喷的,上喷天文地理,下喷鸡毛

“好好放牛,你将是未来的皇帝”,多年后应验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类人,也许没有任何官职,却能让手握大权的皇帝敬畏三分,他们就是拥有参透天机之能力的神算。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能预知未来的牛人,除了姜子牙、袁天罡及刘伯温这些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