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贵族集团为何灭亡,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

Posted 贵族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陇贵族集团为何灭亡,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关陇贵族集团为何灭亡,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

2、历史人物 从北魏出现的关陇军事集团,为什么历经几个朝代,军事实力依旧那么强大

关陇贵族集团为何灭亡,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

关陇集团是怎么回事?

关陇集团是指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

广义的关陇地区还包括陕北、山西西部、内蒙南部地区。因历史学家陈寅恪表述 “关陇集团”而成名。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指一个人很有才干,在朝廷内可以为相,在朝廷外则可以为将)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集团建立隋朝、唐朝而成名。

扩展资料:

关陇集团结束:

史家雷依群雷依群的《论关陇集团》指出,关陇集团已从隋文帝时期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宇文泰的良好指挥,关陇集团在其有生之年能够真诚团结,与外界统一。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矛盾和摩擦,但他们之间的和谐合作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但在宇文泰死后,出现一众的叛乱等矛盾。这些事件意味着关龙军政集团内部出现了危机。另外,杨坚势力的崛起直接导致了关陇集团的衰亡。

在杨坚统治时期,其政权中的人物摆脱了“关中标准”的限制。杨坚统治后,关陇集团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杨坚接受禅宗,建立隋朝。黄永年认为关陇集团只是存在于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关陇集团到唐初已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关陇集团

百度百科-关陇

评述关陇贵族集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完善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虽然历史上称呼宇文泰和高欢建立的两个魏国叫做西东魏国,但是对于宇文泰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东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同样的,对于高欢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西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 西魏和东魏隔着黄河和潼关对峙。两边都说自己是正版的北魏,但两边其实都是盗版的北魏,都是傀儡政权。原来的北魏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个受人摆布的幌子。 幌子的背后是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叫做关陇集团,全称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综上所述。关陇贵族集团起自宇文泰,终于长孙无忌,绵延达一百余年。其中衍生出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其胡汉杂糅之特点,不仅造就了隋、唐二朝兼容并包,放大恢宏之格局,而且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以上为百度百科所介绍! 下面是我认为写的不错的一篇文章! 在中国历史上,自魏晋以迄唐末六百余年,我以为可称为门阀士族之历史。魏文帝创九品官人法以选官,遂开地方豪右入主中枢,控制政权之门。继而晋代曹魏,司马氏本就是河内豪族1,因此更加注重士族子弟的任用。永嘉乱后,晋室南渡,全赖琅琊王氏拥翼,才得以在江东立足,所以时有“王与马,共天下”2之说。后又有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秉政。故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势力盛极。但自从刘宋兴起代晋后,南朝士族已渐渐衰落,不复当年荣光3。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门阀集团崛起于北方,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贵族集团。其源起于代北武川,草创于西魏北周,衍生出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本文拟就关陇贵族集团的形成、演进以及衰败稍作论述。 一 关陇贵族集团源起于北魏六镇4,尤其是武川,这从关陇集团的始创者宇文泰身上,可见出端倪。史载宇文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其子陵率甲骑五百归魏。天兴初,徙豪杰于代都,陵随例迁武川焉。”5由此我们可知,宇文泰的家族自其高祖宇文陵开始,世代镇守武川。此外,后来成为关陇贵族集团中坚力量的赵贵、侯莫陈崇、独孤信、李虎等人也都出自武川的军人世家6。 那么,出身于代北六镇(尤其是武川镇)的宇文泰等人,是如何能够在关陇地区创建霸业的呢?究其根源,在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三月7爆发的六镇起义。这次起义是孝文帝太和改制、迁都洛阳之后,南迁的汉化鲜卑贵族与留守北方六镇的鲜卑贵族矛盾激化的总爆发。起义几乎直接摧毁了北魏的统治,此外,陈寅恪先生还提出了“六镇起兵提高了六镇军人的地位。”8的观点。正是在六镇起兵时,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拥有了自己的势力。后肱战死,宇文泰因“与(贺拔)岳有旧,乃以别将从岳。”9之后“万俟丑奴作乱关右,孝庄帝遣尔朱天光及岳等讨之。”10泰“遂从岳入关。”11 贺拔岳也是武川镇将出身,其父拔度“性果毅,为武川军主” 12永熙三年(534),岳为侯莫陈悦所杀。其后宇文泰被岳部拥戴为帅。至于宇文泰为什么能继承贺拔岳的势力,王仲荦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宇文泰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人,能够继贺拔岳为帅,实际掌握西魏的军国大全,主要原因是贺拔岳的军团是以六镇中的武川军官为骨干而组成的。……宇文泰不仅是贺拔岳的左右手,而且也是这个集团中的核心分子,所以在贺拔岳死后由宇文泰领导这个集团,并不是偶然的。”13此后,宇文泰败杀侯莫陈悦,尽取关陇之地。是年十二月,宇文泰又鸠杀了西逃入关的北魏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自此,宇文泰掌握了西魏的军国大权,而随之入关的武川军官的地位因此水涨船高。 二 在东、西魏对峙的初期,东魏的是强于西魏的。高欢继承了大部分追随尔朱荣入洛的六镇军人。“寻而六镇扰乱,相率内徙,寓食于齐晋之郊,齐神武(高欢)因之,以成大业。”14而宇文泰的部下则“多是关西之人。”15 为了扩大军队规模,以与东魏抗衡。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三月,初置六军。”16初步建立了府兵制。关于府兵制的内容,《周书》一六《赵贵等传》末云:“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大统三年,魏文帝以太祖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以来任者凡八人。太祖位总百揆,督中外军。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又《北史》六十《李弼等传》末云:“(柱国大将军六人,各督二大将军)每大将军督二开府,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督十二大将军。” 八柱国和六军实际上是仿照鲜卑八部、八国之制与周官六军之制设立的。府兵制的建立使府兵将领与土地发生了关系,从而成为关陇地区的豪族,而关陇贵族集团也因之最终形成。陈寅恪先生说:“宇文泰以鲜卑部落旧制为依归,建立有贵族性质的府兵制,改易府兵将领的郡望与姓氏,并使之与土地结合,是要建立起一个足以与东魏、梁相抗衡的强有力的关陇集团。”17是很有道理的。而作为关陇集团核心的八柱国家,也开枝散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18到了唐时,时人仍有“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19的感慨。 三 关陇贵族集团的最终形成,与府兵制的建立息息相关。而集团内部核心人物间确立的姻亲关系,则更加关陇集团的凝聚力,保持其势力在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一直长盛不衰。这其中的代表便是独孤信。独孤信为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长女嫁与宇文泰的长子,即后来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与同为八柱国的李虎的儿子李昺,即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幺女则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的儿子,即隋文帝杨坚。“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20其他如杨坚长女嫁与北周宣帝宇文赟,李渊妻窦氏的父亲窦毅尚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等等,不胜枚举。 因此,关陇贵族集团虽然经历了频繁的朝代更替,但这些始终都是关陇集团内部力量的转换。当新的力量战胜旧的力量,成功的改朝换代之后,依然要借助关陇集团来稳定政局,维持其统治,并表明自己为‘正统’的一方。 试举例言。隋文帝杨坚依靠高熲、虞庆则、郑译、柳裘、李德林、韦孝宽、卢贲等人的支持而代周建隋。这其中,高熲“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21虞庆则“代为北边豪杰,父祥,周灵武太守。”22为关陇集团的下层力量。而郑译为荥阳豪族,柳裘为河东大姓,卢贲为河北望族,韦孝宽“世为三辅著姓。”23则是关中河东的汉族世家。但当杨坚受禅之后,除为高熲等人加官进爵之外,几乎还同时为关陇集团的上层,如李穆、窦炽、于翼、田仁恭、苏威等加封“三公三师”的荣衔。24安抚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关陇集团之所以强盛达百余年,这并不是偶然的。集团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府兵制而与土地发生关系,巩固了其经济基础与军事基础;又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姻,编织了一张几乎涵盖整个国家自皇帝以降的全部统治者的关系网。隋唐之际的几代皇帝(如隋朝文帝、炀帝,唐朝太宗),虽然都曾尝试过遏制关陇集团的势力,但均收效甚微。相反的,做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他们还要推行一系列政策,以维护本集团的根本利益。 四 关陇贵族集团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昌盛之后,至唐初已渐露败落之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东豪族与寒族的崛起。 前文已指出,隋朝的建立,河东世族是其主要支持者之一。到了唐王朝建立的时候,山东豪族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潜在力量。从晋阳起兵时的裴寂、刘文静、唐俭,到后来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勣等,均可为山东豪族的代表。虽然对于关陇集团来说,山东豪族集团仍处于长期受压抑的附属地位,但山东集团在不停的积蓄实力,随时都有可能将其摧毁。 隋末的大动乱,为寒族的崛起提供了契机。如后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勋臣的尉迟敬德“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25秦琼“大业中,为隋将来护儿帐内。”26都是下层军官出身;程知节“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27为乡里豪杰。此外,太宗时更加注重通过科举铨选人才。这使得更多的寒族子弟入朝为官,太宗因之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28的感慨。这些寒族的出身为关陇集团所不齿。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山东豪族集团。 其二,府兵制的没落与胡族蕃将的出现。 府兵制是关陇集团赖以存在的根本。自北周至唐,虽经过周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的改革,但府兵制已渐渐趋向瓦解。隋文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军队长期没有战事,军人得不到锻炼,每日养尊处优,军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到了唐太宗时期,府兵已不堪征伐。因此,贞观四年(629)之后,太宗引用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等)以增强府兵的战斗力。29而胡族蕃将力量的强大,逐渐削夺了关陇集团的军事力量。这成为其衰败的重要原因。 其三,关陇贵族集团的内部衰腐。 在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关陇贵族集团的上层逐渐失去了其游牧民族的骑射优势,为博大精深的汉族儒家文化所同化。尤其是在隋灭陈一统天下之后,擅长文辞之业的江左士族大量涌入关中,更加速了其汉化的过程。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于志宁和令狐德棻。于志宁的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于谨。其家族在隋时“大将军已上十余人,称为贵戚。”30而于志宁则为两代太子师,“雅爱宾客,接引忘倦,后进文笔之士,无不影附。”31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令狐德棻“代为河西右族”32,其祖父整“幼聪敏,深沉有识量。学艺骑射,并为河右所推。”33后为北周大将军,始、丰二州刺史。德棻则“博涉文史,早知名。”34为唐初著名史家,“暮年尤勤于著述,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35 关陇贵族集团之绝唱,当在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以皇帝元舅之贵,凌烟首功之望秉政,使关陇集团得以维持下去。然而此时的关陇集团已经是外强中干,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已遭破坏。倘使遇到强有力的外力打击,就会土崩瓦解。 高宗永徽六年(655)的废后事件,成为关陇贵族集团衰亡的导火索。其时,高宗欲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但是遭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为首的关陇集团的强烈反对。36高宗遂诏问山东集团的代表人物李勣,李勣不置可否,只说:“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37实际上表示同意。因此,高宗“竟不从无忌等言而立昭仪为皇后。” 38因为此事,长孙无忌为武氏记恨,后来被诬陷谋反,贬死岭南。关陇贵族集团自此遭受重创,在之后武氏内辅国政的数十年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陈寅恪先生说:“武曌则以关陇集团外之山东寒族,一旦攫取政权,久居洛阳,转移全国重心于山东,中进士词科之选举,拔取人才,遂破南北朝之贵族阶级。” 39是很有道理的。。关陇贵族集团是中国贵族政治的终结,又是官僚政治的开始。自此以后,平民寒族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 参考资料:://blog.sina/s/blog_62f417f50100qqsf.

关陇贵族到底是指那些人呢?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起源----西魏八大柱国!!!

  中国在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响当当的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他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曾外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他们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史曰:今(唐)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其中,宇文泰首创府兵制,虽说是柱国之首,但地位早已超然。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为六柱国,正合周礼治六军之意。 六柱国,各督二个大将军,所以有十二大将军了。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了。   府兵制由宇文泰首创,初唐时完善,高宗武后时衰落,玄宗时被彻底破坏。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北朝隋唐曾盛极一时,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同一之系统及阶级。而太宗时期,权力渐衰,与新兴的山东豪杰颇有争斗。而长孙无忌出任顾命大臣,是关陇集团最后的闪光,武后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辞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至玄宗尤称李唐盛世,然其祖母开始破坏关陇集团之工事竟其身而告完成。   根据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此集团有两大特征:   1.“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   2.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故此,研究初唐史,有必要对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发端——西魏八柱国家有所了解。   柱国,原意是北魏的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始封于尔朱荣,尔朱荣败亡后被废置,到宇文泰再兴东魏时又重新设立。在西魏大统十六年以前柱国大将军这一称号共封给八个人,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当时号称“八柱国家”,其中宇文泰总领诸军,而元欣为西魏皇族,兵权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统领两名大将军,即为府兵中的“十二大将军”。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而这些家族后来的盛况,都源于在南北朝最后的乱世中这些名将的丰功伟绩。   八柱国之宇文泰家族:   宇文泰是南北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所创建的功业深深的影响到了他以后的中国数百年的历史走向,他生于乱世,养成了冷静沉稳,豁达大度的性格,“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几乎是以非常理智的方式治理国家,他不尚虚饰,崇尚简朴,这与南北朝众多荒淫放荡的统治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这种执政风格也被后来的周武帝,隋文帝所继承。在数十年的军事政治生涯中,他勤修内政,建树颇多,首创的府兵制,后世向称良法,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影响,可以从隋唐的军事体制中找到,复古为今的六官制,也成为后世六部制的蓝本,是从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演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转折点,中国的行政体制由此又更加完善成熟。他率先废除了流行千年的宫刑,结束了这一不人道刑罚的历史,在与东魏,南梁的三国鼎立过程中,纵横捭阖,攻城拓地,先后袭取了蜀地和江陵,大大扩展了西魏版图,使西魏在军事政治斗争中逐渐转弱为强,为北周统一北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基础。功业若此,盛矣哉!   做为能与高欢抗衡的一世之英雄豪杰,可以说西魏北周的辉煌都出自他的手中,虽说他与另外七人并称八柱国,但实际上他是府兵乃至整个西魏的真正领导者。宇文氏在这一时期内也是人才辈出,除了后来独掌大权的宇文护和英明神武的周武帝宇文邕外,在十二大将军中也有宇文泰一族两人:宇文导与宇文贵。虽然最后宇文氏的北周为隋所灭,而后又代隋以唐,但宇文氏一族早就与杨氏李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当年的并肩共患难,或是后来的联姻,以至宇文氏后来虽经隋文帝大量捕杀,但仍有旁支以高门大族的形式繁盛不已,其中有许多人也继续担任显贵,如隋朝的宇文庆,宇文述,宇文化及,宇文恺,唐朝的宇文士及等。宇文泰及其子孙较为宽仁,在篡西魏之后并不是像历代那样杀尽先朝的皇族,反而与之以高官后禄,这种宽仁的风格也为隋特别是为唐所沿习,而宇文氏因此在后来被保存下来,可以说也是福报吧。   八柱国之赵贵家族:   赵贵字元贵,天水南安人,在战乱中逃亡到中山,被逼加入葛荣军,葛荣战败后投入尔朱荣麾下,后又跟随贺拔岳平定关中,以军功做到了镇北将军。侯莫陈悦杀死贺拔岳之后,赵贵诈降于侯莫陈崇,骗取其信任后为贺拔岳收尸,随后出奔平凉,拥立宇文泰为主帅。平定关中后赵贵又参加了宇文泰与高欢在河桥、玉璧、邙山的激战,而后在广武大败柔然,斩首数千。“寻拜柱国大将军,”“孝闵帝践阼,迁太傅、大冢宰,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宇文泰死后,宇文护辅政,而赵贵自认为当年于宇文泰平起平坐,而今却要居于宇文护之下,甚为不平,于是与独孤信密谋杀掉宇文护,但在即将动手之前被独孤信制止,随后为开府宇文盛告发,赵贵因此被宇文护诛杀。赵贵初期以德智而成其功名。   八柱国之元欣家族:   元欣字庆乐,其父为魏献文帝之子广陵王元羽,其弟为西魏节闵帝元恭,是地地道道的魏国皇室近支。元欣为人粗鲁率直,素以飞鹰走狗为乐,并不见得有什么大才,但当魏孝武帝为高氏所迫出逃关中投靠宇文泰时,元欣率先响应,这一步好棋给他带来了后半生的煊赫荣华,一下子成为西魏皇室诸王之首。“为大宗伯,进大冢宰、中军大都督。大统中,为柱国大将军、太傅。”。“后拜司徒。恭帝初,迁大丞相。”这一系列高位使他表面上几乎可与宇文泰平起平座,而这种封赏,大概是宇文泰认为他粗鲁率直没有野心才给予的。事实上,他在长安大置产业,特别爱好园艺,以至当时长安的好果子都是出自他的园中,他对宇文泰也表现得毕恭毕敬,而推荐的人也都是无能之辈。这样一个皇室首席亲王,对宇文泰当然是没有任何威胁的,他能成为八柱国之一并且后半生享乐而终,可以说是憨人有憨福了。十二大将军里也有元氏三人:广平王元赞、淮安王元育、齐王元廓。总体来看,从西魏到北周,一方面,元氏诸王甘于置身宇文泰之下,甚至是被篡位也没作出多大反抗,另一方面,元氏与宇文氏频繁通婚,所以到了北周,元氏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更加繁盛;而后,大将军元胄在隋篡周的过程中为杨坚立下大功;到了唐朝,元氏与崔、裴、卢三家并称四大宰相门第,更见其盛。   八柱国之李弼家族:   李弼字景和,辽东襄平人,为人沉稳,有远见豪气,而且膂力过人。最初投于尔朱天光麾下,后来跟随贺拔岳,在讨伐赤水蜀、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庆云的战斗中树立了骁勇之名。后来属侯莫陈悦,当宇文泰与侯莫陈悦争夺关中霸权之时,李弼的率众投奔宇文泰决定了宇文的胜利。而后李弼作为宇文泰的大将经历了平定关中、抗击高氏的诸次战役,特别是在宇文泰与高欢的沙苑大战中,当宇文泰的左军遭敌强攻之时,李弼果断的领轻骑向敌突击,将敌军横截为三段,由此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大统]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讨平之。迁太保,加柱国大将军。”李弼以将略见长,其大将风度在八柱国中鲜有能及。因为上述功劳,他在八柱国中的地位也首屈一指,到了北周之时与于谨并为元老,死后被追封魏国公。李弼之弟李丂也是北周名将,虽不过五尺,但骁勇过人,一度让宇文泰大为叹服,后成为大将军。李弼后代在周为魏国公,在隋世袭蒲山公,其次子李曜之孙就是在隋末乱时间纵横一时的枭雄自称蒲山公的李密。   八柱国之于谨家族:   于谨字思敬,河南洛阳人,早年以才名著称一时。与其它人不大相同的是于谨出身于北魏正规军,在镇压边镇大暴动出谋画策,立下大功,被魏帝封为积射将军,后一度位至北魏征北大将军,但他在尔朱天光与高欢之争中站在尔朱一边,不久尔朱大败,于谨逃入关中,向宇文泰献称霸关中之策。随后,于谨跟随宇文泰参加了诸次战役,并带领大将军杨忠攻下了梁都江陵。“俄拜司空,增邑四百户。十五年,进位柱国大将军。”宇文泰死后,宇文护受命辅政,而于谨在大多数人迟疑之际,说服大家服从宇文护的权威,化解了分裂倾向。后来北周尊三老,于谨即为三老之一,可见其威望之高。总的来看,于谨在八柱国中以谋略为优,凡宇文泰以后大方向战略的制定都有于谨的参与,而于谨也是以其谋略保自身功名在数次换主时不失。于谨诸子在周隋间皆位重一时,而又以于翼为最,其地位在北周与于谨类似,周武帝继位前于翼甚至受先帝托孤,周武帝灭齐时于翼领一军独当一面,灭齐后又主持了长城的修补。最后在杨坚代周之时,于翼与李穆一样起到了影响全局的作用,因而于氏在于谨死后历周隋两朝更显其盛。   八柱国之侯莫陈崇家族: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人,其祖先出自鲜卑别部。自十五岁起侯莫陈崇便随贺拔岳征讨葛荣、邢杲、元颢,在征讨万俟丑奴时,侯莫陈崇单骑冲入敌阵,于马上生擒万俟丑奴,因功被封安北将军。贺拔岳死后侯莫陈崇归入宇文泰麾下,随后“三年,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增邑二千户。四年,从战河桥,崇功居多。七年,稽胡反,崇率僸讨平之。”“十五年,进位柱国大将军,转少傅。孝闵帝践阼,进封梁国公,邑万户,加太保。历大宗伯、大司徒”,在宇文护掌权时因说出晋公宇文护必死之言被勒令自尽。侯莫陈崇三子皆为周将,而其兄侯莫陈顺更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侯莫陈崇一族以武猛而享威名,故能成一时之盛,而陈崇最终以言语鲁莽丧身,乃是脱不了轻率之道,一世英名也转眼云散,足以让人叹息。   八柱国之独孤信家族:   独孤信,出自云中的鲜卑别部,本名独孤如愿,少年时风度过人,任勇好侠,后投入葛荣帐下。独孤信在军中对着装修饰都非常重视,打扮不同于一般人,因此他又被人称作“独孤郎”。葛荣败亡后独孤信跟随尔朱荣征战各方,因功升至武威将军,甚得魏孝武帝看重。魏孝武帝入关之时,独孤信辞别家人单骑追上魏帝相随,成为一时间美谈。而独孤信与宇文泰又是同乡,自小就十分友善,故入关之后甚见重用。后来独孤信与杨忠攻下了东魏的荆州,随后东魏高敖曹以大军来攻,独孤信不敌,奔入南朝梁,三年后才回归西魏,其忠心如一得到了梁武帝称赞。“十四年,进位柱国大将军。”后来赵贵谋反事泄,独孤信受到连带,为宇文护所逼,自尽。独孤信一生都以德信著称,尽管战事非其所长,但凭其德信树立的威望,既使是偶有战败,也不损其名,他的功劳也多在安抚各方,深得民心,在陇右、荆襄地区都享有很高的声望,宇文泰因此命他将名字由“如愿”改为“信”。独孤信死后也因此常为时人所怀念,加之北周的两个皇后和隋文帝的皇后及李渊之母都是独孤信的女儿,因此他的名誉随后就得到了恢复。   八柱国之李虎家族:李虎为陇西成纪人,其祖先为晋末的凉武昭王,后为北魏所灭。李虎本人为宇文泰手下大将,后被封为柱国大将军,太尉,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大都督,陇西郡公。李虎于周篡魏之前去世,其子李炳也随后早逝,由时年七岁的李渊袭爵。李渊之母与后来的隋文帝杨坚之妻为姐妹,都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因此李渊深为其姨母即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喜爱,而且又与隋炀帝为表兄弟,故李渊一族在隋朝的显赫更盛于周,这也为后来李氏建立唐朝打下了基础。十二大将军中的阳平公李远同样也出身于陇西成纪李氏,不过这一支与李虎的一支关系较远。李远与其兄李贤并为周初大将军,李远在后来也被封为柱国大将军,不过较之早已成名的“八柱国家”晚了许多。另外还有一位名将李穆据言也出自陇西李家,其人最初为宇文泰手下小将,声望远不及前述诸人,但长寿确过之,凭着多年积功,在周末时已位居大将军镇守一方,杨坚攻灭尉迟迥篡周时李穆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到了隋更加显赫,隋末炀帝听信方士的“当有李氏应为天子”这一谶语而尽诛李穆子孙。   八柱国中赵贵成立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战立名,李弼将略能军,于谨以谋辅事,侯莫陈崇以勇纵横,独孤信以德抚民,正是由于这些人各显其才于宇文泰之下,才铸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辉煌。这些人能团结于宇文泰周围,也更显出宇文泰乃是英雄中的英雄。   另外,十二大将军具体为元育、元赞、元廓、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达奚武、侯莫陈顺、杨忠(杨坚之父)、豆卢宁、贺兰祥、王雄,皆世之名将,此外另有王思政,王罴等名将,其详细事迹不再一一列述,关陇集团中,其它后起将才如宇文宪(宇文泰第五子)、尉迟迥(宇文泰外甥)、韦孝宽、长孙晟(唐长孙皇后之父)、贺若弼、韩擒虎、李世民、李靖、侯君集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将,这么多丰富的人才,乃是北周统一北方,以至隋唐统一全国的基础   ://post.baidu/f?kz=15879184

什么是关陇贵族集团?

指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士族世家豪强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关中和陇西地区的几大贵族集团的统称。关陇和河东等地豪强地主的力量,在东、西魏的争夺战中,这些豪强地主都归附了宇文泰。为了把北方六镇武将和关陇豪族的力量统一起来,宇文泰组成了以八柱国为核心,以大将军、开府为主要成员,以府兵系统为基础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一般就称之为关陇集团。这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其鼎盛时期在北周、隋,到武则天时期基本结束。 关陇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或六镇胡汉关陇集团,陈寅恪所提出的学说,用以阐释西魏、北周、隋、唐三代政权的特点。

历史上强大的关陇集团有多强

北魏,北周,隋朝,唐朝,这四个朝代的皇帝都是这个集团出的。

“关陇集团”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公元533年(永熙二年),关中大行台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开始对抗高欢,并率部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这批军事贵族以贺拔岳旧部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到西魏时,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最显赫的家族是哪两个?

杨忠武艺绝伦,屡建战功,大统十六年(550)西魏府兵制初创时,独孤信名列八大柱国,杨忠也被授大将军勋衔,这两家都成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最显赫的家族。

杨广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杨广三征高丽的确是为了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当初征战高丽的大军,大部分都是从黄河以北地区征发的,这些都是属于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而江南的则几乎没有调动过。而修建大运河则是为了开发江南以便增强南方的实力,也是变相的削弱关陇集团的力量。当初,杨广甚至想迁都扬州,就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势力范围。可惜,他是操之过急了,最终失败了。唐朝的建立,李渊父子的上位,也是依靠关陇集团的力量。李唐建立后也一直试图削弱关陇贵族集团的实力,以增强皇权。只是李氏一直缓慢进行,一直到盛唐时期,关陇集团急速衰弱,山东文士集团迅速崛起。。。。。

关陇军事贵族为什么支持杨坚取代北周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武川镇就是其中之一)。初期六镇将士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这批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大作用,史学界对它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做“关陇贵族集团”。西魏完善府兵制,在府兵的顶端设置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在当时战火纷飞的状态下,西魏是军政合一的,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都是出将入相,不光是军队的统帅,同时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还是当时关中地区最显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处于社会的顶端。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

  虽然历史上称呼宇文泰和高欢建立的两个魏国叫做西东魏国,但是对于宇文泰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东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同样的,对于高欢来说,他的魏国才是正版的魏国,西边的那个魏国是冒牌货。 西魏和东魏隔着黄河和潼关对峙。两边都说自己是正版的北魏,但两边其实都是盗版的北魏,都是傀儡政权。原来的北魏的皇室现在只不过是个受人摆布的幌子。 幌子的背后是一个大的集团,这个集团叫做关陇集团,全称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集团(2)

历史人物 从北魏出现的关陇军事集团,为什么历经几个朝代,军事实力依旧那么强大

许多朋友大概对隋唐历史十分熟悉,想必听过关陇集团这一称谓。说起关陇集团,可是威力巨大,自从北魏末期以来,他们成为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王朝的核心组成,历久不灭,那么是什么让关陇集团如此强大且持久呢?> >关陇集团的诞生与北魏在边境地带布设的六镇防御体系密切相关。所谓六镇中与关陇集团最密切的,就是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这个武川镇作为北魏当时守边的要地,聚集了大量将领军队,许多武川镇军人出身的人物,在六镇之乱后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例如北周创立者宇文泰即为武川镇将,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祖父也曾为武川军人。>这些武川镇出身的军人担负着保卫北魏北方边疆的重任,在北魏前期地位很高,待遇优厚。但随着5世纪末北魏朝廷内部在冯太后主持下的太和改制和孝文帝元宏的改革,鲜卑族加速了汉化的脚步,对待驻扎在北塞的这些老兵族人产生了轻蔑的态度,这一切后来导致了著名的六镇起义,动摇了北魏统治。随着北魏末年的政治动荡,武川镇贵族因为军事征伐的需要逐步来到关中和陇山以西地区,成为关陇集团的前身 。>但关陇集团能凝聚成一个整体,在于实行了府兵制和胡汉融合的策略。宇文泰将出身武川的军人编成一军,又以武川人统领此军,使当时的西魏政权牢牢握在武川人手中。而由于西魏统辖关陇地区,所以又名关陇集团。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创设了府兵制,以十二大将军、八柱国为其将领,这些人都是武川出身,成为西魏以及后来北周的统治层。>比如八柱国中有后来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战功赫赫;有隋末李密的祖父李弼,精通战略;也有北周、隋、唐三朝帝后的老父亲独孤信。在当时他们都改为鲜卑姓氏,各自统领所部与东魏——北齐作战。>关陇集团最初是由陈寅恪先生提出,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言:“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说的就是关陇集团强大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奋进精神造就了灿烂的隋唐世界帝国。> >在西魏立国之初,国土狭小于西北一隅,面对强大的东魏,只能团结内部的贵族勋臣。因此宇文泰立八柱国,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在整个集团的外围,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镇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豪族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等所组成。鲜卑族武将、武川汉族将领和关陇豪杰等于统一在了西魏北周政权下,此举极大巩固了皇权,提升了军队战斗力。>到了隋末唐初,关陇集团的内部已经出现了裂隙。史学家黄永年认为关陇集团只是存在于西魏、北周和隋朝初期。到了唐高祖时期的功臣和宰相出身关陇的不及半数,并不能称之为一个集团。但无论如何这一强大的军事集团凭借军事、政治优势辅佐西魏北周统一北方,协助杨坚统一全国,意义重大。它长期存在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包容多元的民族风范。

相关参考

“关陇集团”是如何操纵朝政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关陇集团”是如何操纵朝政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陇集团,很多人对这个词比较陌生。这是一个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势力。不过这个军事势力影响非常大,和其他军阀势力完全不同。这个集团

关陇勋贵集团为什么造杨广的反

隋朝大业七年(611年),山东人王薄揭竿而起,点燃了反抗隋王朝的烈火,牵一发而动千钧,各地纷纷响应。参与起事者最初有农民、有富豪,后来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分化,逐渐有隋朝高级政府官员参与其中。据统计,隋

关陇,请问唐朝时期“关陇世家“是什么意思

请问唐朝时期“关陇世家“是什么意思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当时为了保障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内蒙古南

史上真正贵族

纵横中国近二百年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已经把持垄断了仕途;曹

明月出天山

唐玄宗李隆基上台,是身兼着李唐皇室和关陇贵族集团的两重身份。李隆基的母系姓窦,他外公叫窦诞,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婿(话说这算不算近亲结婚啊)。他的登基让旧势力一时欢呼雀跃。李隆基刚刚上台的时候二十七岁,非

宇文觉建立北周

  北周是在宇文泰时期奠基的。宇文泰在西魏时期掌握实权,他的统治集团虽以武川镇军人为核心,但他能够广泛吸纳鲜卑贵族和关陇士族为其服务。他在当政期间,非常注意改革。用人方面采用惟才是举的制度。经济方面,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年581年,杨坚夺得政党宣布创建隋朝。这都是完毕自晋朝至今,将近300多年的错乱時期。故此我国迈入了比较

侯君集的战绩 侯君集是谁

...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

侯君集的战绩 侯君集是谁

...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

隋朝50年科普,隋炀帝醒悟时已为时已晚

上篇文章我们聊了当时北周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隋朝的。其实先说一下隋朝,唐朝和北周是一脉相承,根本都是一个‘关陇贵族集团’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朝代,或者中国的王朝从秦汉开始一直到南边的南朝宋齐梁陈,中国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