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儿子,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太极的儿子,清朝皇太极的儿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皇太极儿子谁继承皇位,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皇太极的儿子,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清朝皇太极的儿子
皇太极的儿子有:
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同皇长子,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5、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纳喇氏,镇国悫厚公。
7、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9、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10、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扩展资料:
1、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2、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3、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4、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死后葬于清孝陵。清孝陵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皇太极 百度百科_福临
清朝皇太极的儿子有哪些?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1609年—1647年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 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天聪元年(1627)10月18日生。初封镇国将军。康熙8年,晋封辅国公。29年(1690)去世,时年64岁。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生于天聪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十一年十二月,薨,年仅27岁,谥曰裕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品级。明年,卒。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1638年—1661年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几个儿子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
爱新觉罗·皇太极出生在1592年11月28日,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清朝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的第二位大汗、清朝的开国皇帝。
皇太极小时候经常跟随父亲努尔哈赤涉猎和打仗,对骑射非常熟悉。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以后,皇太极受到众位兄弟们的推举袭承了大金国的汗位,改年号为天聪。皇
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对明朝则以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明朝时期的臣子,削弱明朝实力,立志要打进北京城从而夺取全国的政权。
扩展资料:
皇太极当年留下一块碑,如今被韩国视为国耻。1636年,皇太极为了彻底解决来自后方的威胁,他趁着明朝战乱之际发动了征服朝鲜的战争。
这次的战争要比九年前的丁卯胡乱要猛烈的多。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进攻,而朝鲜国王李倧在皇太极的强攻之下,最后被迫逃离王宫在三田渡渡口渡过汉江,逃到汉城东南一个叫南汉山城的堡垒中窝着不敢出来。
但是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被清军围困在南汉山城长达四十五天之久,迫使李倧出堡投降,这就是丙子虏乱。
经过丙子虏乱之后,朝鲜从此便成为了清廷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虽然朝鲜屈从清朝的武力,但是对清朝很是反感,称其是没有文化的胡虏。
1637年2月,清军接受朝鲜的受降仪式在田渡渡口汉江东南岸一侧举行,皇太极赦免了李倧,而朝鲜则答应改奉大清国为正朔宗主国。
为了表示恭顺,朝鲜方面在皇太极驻跸的三田渡树立大清皇帝功德碑,为清朝皇帝的此次出征歌功颂德,这就是今天在韩国首尔矗立着的三田渡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皇太极
皇太极各个儿子的下场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为继妃乌拉那拉氏。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子时生。顺治五年三月卒。肃武亲王。 皇次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幼殇。 生母为继妃乌拉那拉氏。万历三十九年生;四十九年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幼殇。生母为元妃钮祜禄氏。万历三十九年生;四十五年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为庶妃颜扎氏。天聪元年十月十八日子时生。康熙二十九年卒。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为侧妃叶赫那拉氏。天聪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亥时(1629.01.29)生。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卒。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为庶妃那拉氏。崇德二年二月十六日子时生。康熙九年卒。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崇德二年四月十九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八年卒。辅国公。 皇八子(1637-1638),未命名,幼殇。生母为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亥时生。崇德四年正月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1638.03.15)生于盛京盛京皇宫的永福宫。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崩于北京紫禁城的养心殿。顺治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生母为庶妃克伊克勒氏。崇德四年二月初八日戌时生。康熙三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卯刻卒。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1-1655)。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 尔济吉特氏。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申时(1641.01.20)生。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卒。襄昭亲王。
皇太极的父亲是谁 皇太极的儿子是谁
皇太极的父亲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皇太极的儿子是福临,即顺治皇帝。皇太极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有11个儿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扩展资料: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儿子叫什么名
皇太极子嗣一览: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同皇长子,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庶妃纳喇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懿靖大贵妃,襄昭亲王。皇太极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
有11个儿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扩展资料: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在崇德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生俘洪承畴,自此明朝关外精锐丧失殆尽,宁锦防线彻底崩溃,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 。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朝(423)太极(166)皇太极儿子谁继承皇位,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清朝的规矩是即位之前“子以母贵”,即位之后“母以子贵”。
在宫中,皇太极的正式皇后哲哲,是庄妃(孝庄文皇太后)的亲姑妈,无子。 宫中四大妃之首的海兰珠和她的儿子早就死了。 四大妃之二 林丹汗的囊囊太后,叫娜木钟,生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娜木钟的地位其实比福临要高,所以继承顺序也高。 四大妃之三 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无子。 四大妃排位最后的才是庄妃,和她所生的顺治皇帝福临。庄妃身后是她自己的亲姑妈哲哲。所以如果娜木钟提出说自己的地位比庄妃高,所以博穆博果尔也就应该比福临更应该继承帝位,那么庄妃就会让自己的姑妈哲哲皇后认领福临为子,这样福临的继承顺序就又可以当皇帝了。所以娜木钟干脆就没提让自己儿子即位的事来白白的得罪人。 所以宫里就只能是庄妃之子福临即位。皇太极是怎么继承皇位?
皇太极是大清朝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开国皇帝,他的皇位是自封的。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按照汉制,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是为清太宗,建国号大清。
国号之所以选择清,是因为部族原本叫女真,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
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
扩展资料: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人,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
对明朝,皇太极全力以赴发动战争。1635年(崇德元年),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人畜十八万。1638年(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
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生母不得宠,为什么皇太极继承了皇位?
虽然说皇太极的生母没有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皇太极这个人还是很受努尔哈赤喜欢的。当时努尔哈赤的儿子是非常多的,他的长子褚英曾经就被立为太子,但是褚英自己由于战功赫赫,年少轻狂。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更加的猖狂,看不起任何人,
竟然逼着开国臣们和众贝勒一起向天发誓,他们会效忠自己,这个时候,大臣们就纷纷上书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废除褚英的太子身份,从那以后,努尔哈赤在太子的人选上就极为谨慎,皇太极是当时特别有实力的一个人,因为当时我们要知道,努尔哈赤是一个特别喜欢打仗的人,皇太极也跟随着努尔哈赤了不少战功,
而且皇太极是受大众所推崇的,等到皇太极上到皇位之后,他所做的也没有让其他人所失望。他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也疯狂的对外扩张。他命令军队建造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骑兵兵种改成一支由骑兵,炮兵和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将降官的作用,对他们采取的贿赂收买的政策,不仅招募了很多人,同时也为他的皇位巩固做出了不少的基础,皇太极的种种行为都在预示着,当时努尔哈赤选他为下一任皇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皇太极继承皇位后,为何非要将两个哥哥干掉?
因为他刚继承王位需要在臣子门面前树立权威,而那些在众人面前当刺头的人肯定要被挑出来杀掉以敬效尤,其实也就是杀鸡儆猴。他杀掉的其中一个哥哥是他的堂哥阿敏,其实阿敏是推崇他做君主的,而且阿敏刚开始也对努尔哈赤非常的忠心,而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阿敏肯定也是愿意效劳的,但是他之所以死就在于他的性格太莽撞有时候不知轻重,这也为他的死埋下了祸根。
也许是因为刚开始他追随的是努尔哈赤,看皇太极就像是小孩子一样,所以有时候把皇太极的话不放在心里,最重要的是在皇太极刚继位后,阿敏就想自己成立一国,这肯定让皇太极不舒服,因为他想的是统治的地方越多越好,所以虽然阿敏比较能打仗,而且非常的强悍,但依然不能留,因为他对皇太极是一种威胁。
而他之所以杀自己的哥哥也是因为莽古尔泰对自己大不敬,这其实就是挑战天子权威,对于皇太极来说肯定不能忍受。对于刚登上皇位的君主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稳定人心,当然也是收买人心的时候,而他最不放心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兄弟们,所以在他登上王位之后发现莽古尔泰对自己不敬,他心里是非常恼火的,因此即使在莽古尔泰死后,他也依然不放过对他的处罚,这也能够看出君王的狠心。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对于当时刚登上王位的皇太极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斩草除根。不然以后可能会更加后患无穷,而且他这样做也是给其他的兄弟们看,尤其是当时代善和多尔衮也都非常的有才能,他这样做大概也是想警醒他们不要和自己对着干。
皇太极把皇位传给谁了
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了死后豪格与多尔衮两派的斗争。当时皇太极嫡出的子女只有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九子福临和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其余的都是庶子。清朝初期大福晋和侧福晋都是妻子,所生子女都是嫡出。只有庶福晋才是妾,所生子女是庶出。长子豪格生母为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后来因为获罪被休弃,早死,豪格军功卓著,但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放弃地位,导致后来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硕塞生母为皇太极侧妃叶赫那拉氏,此女也是皇太极的表妹,后来因为调整后宫关系被改嫁他人,硕塞势单力薄。这就只剩下了福临和博穆博果尔。福临当时6岁,博果尔2岁,首先福临年龄上占优势。其次,福临的生母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归降已有二十余年;而博果尔生母贵妃来自蒙古阿霸亥部,归降仅九年,人心不稳,且贵妃前夫是蒙古林丹汗,并未林丹汗生有一遗腹子阿布鼐,当时已9岁,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朝中大臣怕博果尔当上皇帝他同母异父的哥哥阿布鼐会权倾朝野、颠覆大清的基业,后来阿布鼐在康熙年间果然获罪,因此权衡之下拥立了福临为帝。
一般来说皇位都是由长子继承,为什么次子福临却继承了皇太极的位置呢?
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一年皇太极突然驾崩,没有确定储嗣,所以,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他的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关于皇位的争夺。他们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
豪格虽然是皇太极的长子,但并不是嫡长子,所以地位并不是很高。而多尔衮虽然身为皇上的弟弟,但是皇太极的儿子还在,如果登上王位会被人认为有篡位的嫌疑。所以多尔衮放弃了自己登上皇位的想法。因此在当时年仅六岁的福临登上了皇位。
当时顺治皇帝虽然才六岁,但是他的性格十分好胜。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对于他的现状感到不满,觉得他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不满被多尔衮所左右的局面,但年纪尚小也无可奈何。所以在北京被攻陷的时候,顺治皇帝让多尔衮带队,让他对外出征。之后在多尔衮那派大臣的劝进下,定都北京。没过多久,多尔衮抓住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把柄,借机罢免了他的权力。从此之后国家朝政由多尔衮一人总揽,并且自封为摄政王,不对皇帝行跪拜礼。
有一次豪格犯错被判罪,但是福临念及旧情,不忍心处置他,只将他囚禁起来,但是却被多尔衮害死。一直到福临14岁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在出去打猎的时候逝世,从此福临开始亲自管理朝政。他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一步步除去了多尔衮那一派的许多人,废除了他们的权利。
皇太极死后,为何作为长子的豪格没有能继承皇位呢?
首先就是因为豪格自己的母妃的身份不是特别的崇高,特别是跟福临的母亲大玉儿以及海兰珠等人比起来,豪格的母亲的身份算是比较的低下了。而且古代的皇位一般都是由帝王的宠妃的儿子继承的,豪格的母亲比起海兰珠而言,也不是最受宠的,当然更不是皇太极深爱的女人,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豪格没有登帝成功也是情有可原的。
另外古代虽然提倡嫡长子继承制度,可是自从清朝之后,这一规则却体现的并不是那么明显,似乎已经被人们逐渐的淡忘掉了,所以作为长子的豪格没能因为长子的身份占到便宜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就连豪格的父亲皇太极都不是嫡长子,就更没有人会关心豪格的长子的身份了,再加上豪格的出身并不是非常的显贵,只是在年龄上具有优势。
还有就是豪格想要登上皇位还面临着很多强大的竞争者,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多尔衮了,多尔衮在清朝的实力不容小觑,这一点豪格不是不知道。皇太极突然去世以后,如果豪格坚持要坐上皇位的话,就意味着他一定会公开和多尔衮为敌,但是多尔衮可不是好欺负的人,他手上的兵力也足以与豪格匹敌,如果开战,双方的损失都会非常严重。
最后就是豪格自己的原因了,豪格的支持者不乏少数,但是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人保持着观望的态度,加上豪格的决心不是很够,这其实也间接造成了豪格没能够继承皇位。最后经过多方势力的角逐,还是年纪尚小的福临登上了皇位。
太极(166)皇位(20)相关参考
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清朝的规矩是即位之前“子以母贵”,即位之后“母以子贵”。在宫中,皇太极的正式皇后哲哲,是庄妃(孝庄文皇太后)的亲姑妈,无子。宫中四大妃之首的海兰珠和她的儿子早就死
清朝所有皇帝的称号分别是什么?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稹(雍正)、弘历(乾隆)、喁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的儿子
清朝最享福的女人,活到86岁,当40多年皇太后,儿子非常孝顺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大孝子,他对自己的母亲崇庆太后(钮钴禄氏)非常好,不仅物质条件没话说,六十、七十、八十大寿的庆典办的一次比一次隆重,乾隆一即位就为母亲特意建造了寿康宫,而且乾隆每次出巡都带着皇太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在今沈阳)清宁宫,年52岁。皇帝去世从来都是引发政权动荡的一大原因,尤其在储君未定的情况下,政局混乱的概
清初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的国策。皇太极时,蒙古族女子几乎垄断后宫,仅科尔沁贝勒寨桑一家,有封号的就有三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姑妈)、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的姐姐)及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
皇太极的儿子是谁皇太极的儿子有: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同皇长子,幼殇。3、皇三子:爱新觉
皇太极的儿子:皇太极的儿子有哪些?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女真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清太宗皇太极简介皇太极最爱的女人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1.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
康熙是谁的儿子?康熙父亲简介康熙是顺治帝的儿子,顺治帝名福临,爱新觉罗室,崇德三年(1638年)出生,在位十八年,享年二十四岁。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一位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顺治帝有多少个儿子?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