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2、“闯王”李自成的名号是承继第一代闯王的威名

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李闯王是指明末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 闯王是指明末李自成。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1]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李自成是谁啊。

李岩,山东巡抚李精白之子,是天启丁卯年举人。娶了祁县豪门大户之女汤氏为妻。

李自成是什么人

一个为了打下开封,可以扒开黄河淹死几十万人的魔鬼。现政权由于起家和李自成差不多,所以李自成黄巢洪秀全这种魔鬼全成了“英雄”了。

李自成是个什么人?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 李自成童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在 崇祯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628年,陕西闹了一场大饥荒。老百姓没粮吃,连草根

  树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但是一些地方官吏,照样催租逼税,叫老百姓没法忍受   下去。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年冬天,明王朝从甘肃调了一支军队到北京去。这支军队开到金县(今陕西榆林),   兵士们领不到饷,闹到县衙门去。带兵的将官出来弹压,有个年轻兵士气愤地站出来,带领   兵士们把将官和县官杀了。这个兵士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   武艺。后来,父亲死了,家境穷困,李自成到银川驿站里去当马夫。他待人热情,驿卒们也   挺爱戴他。   李自成的家一向担负代官府收租税的差使。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拿不出租税。当地   有个姓艾的大地主,乘机放高利贷,想在农民身上盘剥。李自成看大家交不起租税,就自己   一个人借了债把税交了。过了一段时间,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   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还锁上镣铐,把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吃东西。百姓和   驿卒向县官恳求把李自成放在树荫下,让他吃点东西,县官也不答应。这一下把群众激怒   了,大家一哄而上,砸开李自成身上的镣铐,带着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到甘肃当了兵。   这一回,李自成在金县杀了将官,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当上   一名头领。   明王朝派出的总督杨鹤看到起义军越来越多,十分害怕。他一面派兵镇压,一面采用高   官厚禄招降农民军将领。王左挂禁不住诱惑,动摇投降了。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队伍。后来,   他打听到高迎祥领导一支队伍起义,自称“闯王”,就决心投奔高迎祥。   高迎祥听到李自成带兵来投奔,十分高兴,马上叫他担任一个队的将官,大家把他叫做   闯将。   高迎祥和别的起义军联合起来,转战山西、河北等五个省,声势越来越大。官军到处围   剿,遭到失败。最后,崇祯帝恼羞成怒,调动了各省官军,想把各路起义军全部包围,一口   吃掉。   为了对付官军围剿,高迎祥约了十三家起义军的大小头领在荥阳开会,商量对策。   荥阳大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认为敌人兵力太强,不如打回陕西老家避一避再说;   也有的不同意,但是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这时候,李自成站了起来说:“一个兵士肯拼   命,也能奋战一下;我们有十万大军,敌人能拿我们怎么样?”   高迎祥赞许地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办?”   李自成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起义军应该分成几路,分头出击,打破敌人的围剿。大   家听了,都觉得李自成说得有理。经过一番商量,十三家起义军分成六路。有的拖住敌军,   有的流动作战。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向东打出包围圈,直取江淮   地区的凤阳。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太祖死后,那里成为明朝的中都。农民军出击凤阳,就   是要打击明王朝的气焰。   高迎祥、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一路进军,势如破竹,不到十天,就打下了凤阳,把明朝   皇帝的祖坟和朱元璋做过和尚的皇觉寺一把火烧了。这一着真的震动了明王朝朝廷,崇祯帝   听到这消息,又急又气,下令把凤阳巡抚处死。   高迎祥和李自成又带兵回到陕西,来回打击官军,叫明朝的官员手忙脚乱,狼狈不堪。   崇祯帝和地方大臣都把高迎祥的队伍看成眼中钉,千方百计要消灭他们。有一次,高迎祥带   兵进攻西安。陕西巡抚孙传庭在盩厔(今陕西周至)的山谷里埋下伏兵拦击。高迎祥没有防   备,经过一场激战,被捕牺牲。   李自成带领留下的队伍杀了出来。将士们失去了主帅,心里十分沉痛。大伙认为闯将李   自成是高迎祥最信任的将领,加上他的武艺高强,打仗勇敢,就拥戴他接替高迎祥,做了闯   王。打那以后,李闯王的名声就在远近传开了。   李闯王的威名越高,越引起明王朝的害怕和仇恨。崇祯帝命令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   专门围剿李自成。李自成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但是因为起义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和李自成的足   智多谋,多次冲破官军的包围圈,活跃在四川、甘肃、陕西一带,打击官军。   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另两支起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都接受明朝招降,李自成手下   的将领也有人叛变。这使李自成的处境增添了困难。   公元1638年,李自成从甘肃转移到陕西,准备打出潼关去。洪承畴、孙传庭事先探   听到起义军的动向,在潼关附近的崇山峻岭中,布置了三道埋伏线,故意让开通向潼关的大   路,引诱李自成进入他们的包围圈。   李自成中了敌人的计。当他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开到靠近潼关的山谷地带的时候,两面   高山里杀出了大批明军。他们依仗人多和地势有利,向起义军发起一次次冲击。起义军经过   几天几夜的搏斗,几万名战士在战斗中牺牲,队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将刘宗敏等十七个人打退了大批敌人才冲出重重包围。他们翻山越岭,   克服了重重困难,到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隐蔽起来。   明军占领了潼关,派出大批侦骑,搜捕李自成,搜了几个月,毫无信息。后来听有人传   说,李自成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已经死去,明军才放松了搜捕。

李自成手下有哪些大将?

手下有袁宗第、李来亨、刘宗敏、田见秀、贺锦等大将,都没有明确分工,都在随李自成到处征战。

1、袁宗第(1617—1664)李自成部将。任大顺军右营制将军,封“绵侯”。弘光元年(1645),李自成遇害后,与何腾蛟、堵胤锡联络,走上联明抗清的道路。参加了围攻荆州、反攻重庆、夔东反围攻诸战役。永历十八年(1663年,清康熙二年)兵败被俘。永历十八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于巫山县遇害。

2、李来亨(?-1664年),米脂人,李锦义子。永昌二年(1645年)随李锦联明抗清。永历七年(1653年)出没于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又称夔东十三家。永历九年(1655年)立“圣帝行宫碑”。永历十年(1656年)十二月封临国公。顺治十六年清军深入云南追击永历帝,李定国势孤,他与诸将攻重庆,牵制南下的清军。

康熙元年(1662年)清军集中主力,分路进攻;他奋战数年,最后据守茅麓山九连坪(今湖北兴山西北);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围茅麓山,临国公李来亨举家自焚。

临国公李来亨的军事抗清生涯占据了他大部分领兵岁月,他的一生主要光阴都是在与满清作斗争中度过。虽然最后自尽,但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3、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三年助李自成突围巴西、鱼腹诸山,入河南,势复大振。

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率师出固关、下真定,与农民军主力会师北京,加左都督衔。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后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

4、田见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将。性仁厚,有儒将之风,从李自成征战,多有大功。明末清初人,号锁天鹞。李自成部将。崇祯十六年(1643),任提督诸营权将军,封泽侯。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遇害后,与吴汝义率一部分大顺军走岳州,后与李过、高一功部会师于松滋之草坪,奉李过为主帅。不久,即随李过与堵胤锡联明抗清。

5、贺锦(?-1645),号左金王(一说争世王为贺锦、左金王为蔺养成),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明末各路农民起义队伍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县)大会时,贺锦名列十三家之一。会后,在中原地区作战。1638年起义军受挫,他仍坚持斗争。

后与贺一龙、马守应转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县)、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太湖(今安徽省巢湖市西)一带地区,与刘希尧、蔺养成等合军,称“革左五营”。革、左五营的实力相当可观,当时任明朝安、庐、池、太巡抚(简称皖抚)的郑二阳在奏疏中说过,“革、左之狡横不下于献、操,善战者不止数万。”他们主要是依托大别山脉(史称英霍山区)开展战斗。

扩展资料

明朝天启年间,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粮差分文不减。李家生活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并给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文举人,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当边兵。当时,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兵士经常挨饿受冻。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

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李自成起事后转战汉中,参加了王左挂的农民军。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动,大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凌迟处死。崇祯三年(1630年),王佐挂被明廷招降,李自成转投奔张存孟(不沾泥),担任队长一职。

崇祯四年(1631年)四月,张存孟在陕北战败降明。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所以在崇祯六年(1633年),李自成率余部东渡黄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闯王高迎祥,称“闯将”。同年,曹文诏率千余关宁军击败山西境内的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均逃到河南之后被曹文诏、左良玉等多路明军包围。

然而,崇祯七年(1634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曹文诏被调到大同抗金,被围农民军从王朴处突围。是年六月,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误入兴安(今陕西省安康市)车箱峡(今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

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马乏刍([chú],喂牲畜的草)多死,弓矢皆脱”,情势危殆,李自成用顾君恩之计,贿赂陈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诈降。陈奇瑜释放李自成等人,派五十多名安抚官,将农民军遣送回籍,甫出栈道,自成立刻杀安抚官复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宗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来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宗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见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贺锦

李自成简介,我要正经的!!!

  先谈李和陈圆圆

  客观的讲,李自成推动了清兵入关,过于美化李自成,等于在伪造历史李自成在北京城里歌舞升平,忽略了内忧外患。即使没有吴三桂开门迎敌的原因,闯王的江山也不见得坐得牢。他的起义具备破坏性,却缺乏建设性;给风雨飘摇的明王朝“添乱”了,并施予致命一击——却没有收拾残局的本领。从客观的效果上来说,他推动了清兵入关、执掌天下的步伐。得矣?失矣?   闯王进京,陈圆圆算是一件特殊的战利品——正是这件战利品,导致他最终兵败,使唾手可得的江山美人全化为泡影。小小的一个女子,居然有这天大的本领?她甚至还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命运:北京被八旗子弟所占据,成了满清帝国的都城。   假如李自成与陈圆圆擦肩而过,那么吴三桂是否就不会因戴上“绿帽子”而恼羞成怒?不会借刀杀人了?那么,历史是否就要改写了?   其实不然。清军垂涎大明江山已久,吴三桂求援,不过给其提供了一个借口而已。因为多尔衮最初听见李闯王逼死明帝的消息,即起趁火打劫之心。八旗兵马早就整装待发。入侵中原,根本不需要什么通行证的。却未考虑那么多。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将吴三桂的亲属全劫作人质,以勒令其投降。审讯的时候,觉得吴三桂的“小蜜”确实光彩照人,于是充作自己的嫔妃。   屯兵山海关的吴三桂原本已臣服了,在回北京城“报到”的路上,听说爱妾被李闯王占有,忍无可忍,索性投靠关外的清兵——甘当急先锋,与李自成决一死战。此即“三军恸哭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典故。吴、李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政敌兼情敌。   吴三桂围城时,李自成将其父母全绑上城头,企图以此举退兵。吴不屈服眼睁睁地瞧着父母被斩首。   李自成突围,陈圆圆谎称:“大王若放我,三桂必不追也。”李依从其计。聪明的陈圆圆,就这样回到情人的怀抱。   还有另一种说法;并非李自成本人占有了陈圆圆,而是其手下的骁将刘宗敏抢了陈圆圆作“压寨夫人”。这是很典型的“为尊者讳”:生怕李自成的高大形象会因好色而大打折扣。这是在把领导者的失误推卸到部将头上——同时也推卸到叛徒(吴三桂)与女人(陈圆圆)的头上。好像李闯王不会犯这类低级错误的,都是别人惹的祸。   过于美化李自成,等于在伪造历史。我们需要肯定李自成身上的积极因素,但不能因此而掩饰他消极的一面。   方彪先生认为:“一些官兵的繁华的城市里,生活很快地腐化了,使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大顺军在北京虽然只有四十二天,这四十二天使大顺军变了。由一支所向披靡的雄师,变成了一支一蹶不振的弱旅,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也实在令人深思。”李自成作为首领,无疑应承担最大的责任,没必要回避这一点。   李自成缺乏的,是一种一鼓作气、扩大战果的雄心。他的失败,亦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不能汲取这前车之鉴,就无法超越李自成——以及他身上的局限性。   历史教授:金吉泰   :   上述众多的史书资料,其说法大体是一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基本相同。   李自成杀妻后曾在临洮强占民女做婿   《明季北略》上记载着:   “如岳(李自成所投靠首领)曾于临洮府城外,关厢人家,掠美妇五:邢氏、赵氏、余氏、安氏、邬氏,而邢氏尤绝色,如岳嬖之。妻鲍氏女石甚。适自成至(李自成刚投奔如岳),遂以邢氏配之……于是各统所部往渭原(源)、河州、金县、甘州等处劫掠,所至之地即起火,名放亮儿。”白纸黑字,言之凿凿,若非知情人提供素材,是不可能说得如此具体的。   可见李自成在甘肃是去过许多地方的,在榆中哗变,在洮河边被官军打败,并被“硬搡”给了一个临洮女邢氏为妻,做了临洮人的女婿。   看县志上怎么说   经查,清康熙年间修纂的《金县志》,对跟“闯贼”不合作的官员大加赞美,如:“蔡公宗孔……及闯贼安官时各官争迎于(此处似缺字)社(似应为杜)门不出。贼将贺锦欲授之官,公长往而去……”但崇祯二年的惊天大案,只字未提,这也正好反证了不能排除李自成在此“作案”的可能。   甘肃文史资料:   榆中纪事 榆中文史资料选辑 第一辑   明朝天启年间连续干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陕西米脂县是当时重灾区。米脂县双泉堡(今属横山县)人李自成(原名李鸿基),曾在宁夏当驿卒。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驿站撤消,李自成回到家中靠种地为生。因交不起举人艾诏的高利贷,崇祯元年(1628年)冬季,李自成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由亲友救出后,李自成杀死了艾举人。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儿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可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叔侄遂被收录在杨肇基麾下王国营中。李自成有勇有谋有战功,不久便提升为军中的把总。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明显,李自成在甘肃地面上所做的一连串事件中,榆中哗变、“叛乱”一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农民起义的闪光点,所以人们要争一争,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李自成掠劫甘肃州县,洮河逃遁,纳临洮妇为妻这些不大荣耀的事,就很少有人来相争了,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新民主主义道路和过去的农民起义相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新民主主义道路(革命)和过去的农民起义的联系和区别:

  1、革命背景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饥荒瘟疫肆虐、赋税繁苛,徭役沉重,生产资料严重匮乏,严法酷吏,直接影响到生存,广大农民被迫起义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苛捐杂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中国社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为主,阶级矛盾尖锐,旧民主主义行不通,五四运动时起中国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2、参与阶层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只有农民阶层,社会力量单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工人阶级领导,农民力量为主),小手工业者,小商小贩,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力量众多

  3、理论纲领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a、明末李闯王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太平天国时提出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政治纲领,要求废除旧有土地所有制。但是这部纲领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空想平均,根本无法实现

  b、《资政新篇》中国第一套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意愿的政治纲领,由于客观上所处环境的恶劣与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冷淡,而且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a、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国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个革命阶级)和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进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革命目的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减免税赋徭役,获得土地,推翻朝廷,当官发财,信念不坚定。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信念坚定。

  5、组织状况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几大起义力量并存,容易相互攻击,合力时也不同心,勾心斗角,有瓦解的危险,内部滋生自满、争权、腐败等消极因素,同时军队纪律不强,官兵思想觉悟性低,抢掠严重,对社会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总体来说,具有流氓性,帮派性,一盘散沙,管理方式落后。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在军队中实行政委制、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政策,加强纪律,加强官兵思想指导培训,官兵思想觉悟性不断提高,对社会具有一定保护性。总体来说,组织结构严密,纪律性强,觉悟性高,管理方式先进。

  6、社会影响

  ①过去的农民起义:

  是封建社会矛盾的自我调节,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了三座大山,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变革提供了保障。

闯王(10)农民起义(6)

“闯王”李自成的名号是承继第一代闯王的威名

各位看官应该都知道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吧?,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成为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而他的BOSS高迎祥才是第一代闯王的事情大家都不曾得知吧?下边让我来聊一聊闯王高迎祥的故事。

高迎祥在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当时各地农民大声疾呼:“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即起义)而死。”起义风起云涌,高迎祥揭竿于安塞,率部活动于延庆府。他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上阵时白袍白巾,身先士卒。

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与王嘉胤、王自用部会合东渡入晋。崇祯四年(1631)六月,义军首领王嘉胤被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杀害(一说为叛徒杀害),陕晋各路义军结成三十六营,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是时,李自成及侄李过、张献忠等部亦东渡与会,义军众20万。分道四击,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

崇祯五年(1632)王自用在河南济源病死。迎祥、马光玉、献忠、自成合攻蒲州、大宁、阳城。时年八月,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全晋震动。明廷朝罢巡抚宋统殷,以许鼎臣督贺人龙、左良玉军8000人进驻平阳;宣大总督张宗衡督张应昌、颇希牧、艾万年兵7000人堵汾州,妄图一举剿灭义军。义军入磨盘山,三路御敌。迎祥弃泽州、寿阳,率部南逾太行,攻济源、清化、修武,围怀庆,潜入西山,直捣顺德、真定,进逼京畿,京内大哗。

崇祯九年(1636)一月,迎祥、自成攻庐州,取含山、和州,杀知州黎宏业、在籍御史马如蛟等。继围滁州,与卢象升、祖宽、罗岱、杨世恩等部,激战朱龙桥。迎祥等北攻寿州不克,西入归德。二月,攻密县、破登州,击杀明将汤九州,进军邓州、郧阳。三月,迎祥与自成分兵,由郧襄入兴安、汉中与献忠会师。五月,迎祥复入湖广。是年七月,迎祥出南山,挥师直驱西安,军至周至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水库),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被俘,押至北京,凌迟处死。起义军复推李自成为“闯王”。

崇祯九年(1636)七月二十日,负伤的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与他一同被俘的,还有他的心腹将领刘哲、黄龙,他的几万大军,已在此前彻底崩溃。

纵横世间七年的闯王高迎祥,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在过去的七年中,他曾驰骋西北,扫荡中原,但终究未能成功。毫无疑问,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其部下李自成收拾残部,继续用闯王名号,最终打入北京倾覆了明朝!

相关参考

关于李闯王的电视剧,有关闯王李自成的电视剧

有没有李自成起义到失败的电视剧李自成起义到失败的电视剧有《闯王李自成》。该片讲述了闯王李自成本为义军首领,但是攻进北京后只知享乐,放纵手下掠夺,搞的怨声载道,后被独臂神尼(长平公主)所杀的故事。李自成

李闯王进北京的故事,李闯王进北京的故事

《李闯王》的大概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宁武关营地。顾君恩见吴老海打投降的方桂生忙拦住他,询问宁武关的战事,方桂生兴奋地说他们一定会打下北京。李岩和顾君恩谈论战争,说他并

简述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以及他与闯王李自成的关系

张献忠是明末与李自成齐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尽管在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作用上不能和李自成相比,但是张献忠仍是1644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起义有因张献忠,陕西肤施人,生于1606年,身材高大,长

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竟被民兵杀死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竟被民兵杀死【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公元1629年起义,李自

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撤离北京城

明末时期,号称闯王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经过长达15年的南征北战后,终于在1644年4月,将革命斗争推向到了高潮,那就是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了北京城,推翻了大明王朝,夺取了大明江山。起义大军胜

李闯王大顺军席卷天下为何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山海关下,李自成的大顺军,同吴三桂的明朝边兵,以及多尔衮的清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是当时最强劲的两大武装集团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战略总决战,关外的八旗精兵,和关内大顺军的百战之师...

李闯王大顺军席卷天下为何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山海关下,李自成的大顺军,同吴三桂的明朝边兵,以及多尔衮的清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这是当时最强劲的两大武装集团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战略总决战,关外的八旗精兵,和关内大顺军的百战之师...

“闯王”李自成为何神秘失踪?为何后世传其出家

“迎闯王,不纳粮”,这句歌谣深刻反映出广大民众对李自成的支持和拥护,亦成为李闯王传奇生平的最大亮点。入京后的李自成集团志得意满,在胜利的果实面前迷失,最终兵败如山倒,李闯王本人亦下落不明。一代英豪竟落

李自成神秘失踪后的终结局到底如何?

李自成,字鸿基,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又称李闯王。崇祯三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后来,又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是怎么死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爆发,最终埋葬了秦王朝。最初点燃革命烽火的是陈胜与吴广,他们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建立了张楚政权。不久,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