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海南将领排名榜,为什么薛岳、白崇禧两位国军名将守不住海南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海南将领排名榜,为什么薛岳、白崇禧两位国军名将守不住海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国民党海南将领排名榜,为什么薛岳、白崇禧两位国军名将守不住海南
国民党海南将领排名榜,为什么薛岳、白崇禧两位国军名将守不住海南
为什么薛岳、白崇禧两位国军名将守不住海南岛?
一、留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十余万。但大部分为粤军余汉谋集团的残部,建制不全,士气低落。薛岳遂将其整编为十九个师,但兵力仍显不足。
二、白崇禧所率领的新桂系部队,并未撤到岛上,其联合余汉谋残部,企图固守广西。在1949年11月至12月,主力被全歼(约十七万),残部(约两万)逃往越南,被缴械。 三、岛内有已成气候的琼崖纵队存在,兵力相当可观(战前约1.5万),在牵制国军的同时,还引导解放军先遣队登陆。 四、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平均宽为29.5公里,最宽处直线距离为33.5公里,最窄处直线距离仅18公里左右。 五、参加海南岛战役的解放军为第四野战军,兵力十余万。在拿下广西后,士气大振。国民党当年为什么不逃到海南岛?
因为海南岛的经济环境差台湾太多了。
台湾因为从清末之后大量建设,并且也因为远离战乱 所以吸引大量内地移居到台湾 例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营运的铁路是在台湾 在大陆被拆掉,结果在台湾营运为什么当年国民党撤退的路线是台湾而不是海南
海南离大陆太近,不安全。
当时国民党为什么不说退守海南岛
单从地理上来说,海南岛也确实不如台湾岛适合国民党生存
1 面积比台湾岛小 2 离大陆更近,而且没有澎湖等缓冲岛屿 3 离美比较远,到时候大陆控制了台湾岛,国民党就困死在南海了 4 发达程度不如台湾岛,国际贸易的区位优势也不如台湾岛为什么国军守住了台湾和金门,却守不住海南岛
金门主要是解放军打了一次失败后就不想再打了,不然不存在打不下来的问题。海南岛那么快的被攻下来,主要是有海南地方武装的接应。
国民党为什么不逃到海南而是台湾
可以从这几个原因来解释:
1、台湾的基础比海南好。台湾在日本统治的50年间,基本实现了当时意义上的工业化,当时在全国,除了东北和华南沿海,是发展最好的地方。事实上,二战刚结束前的东北是亚洲最发达的地区,这也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要抢下东北的原因。东北没保下来,蒋介石就只能看着台湾了。海南当时则是工业基础很差,事实上就是到了今天,海南在东部沿海也算是欠发达的。 2、台湾基本没有共产党的活动。归功于日本人的残酷统治,二战结束前,东北和台湾基本都没有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活动。二战结束后,共产党抢先进入东北还被当地人看不起,觉得不是正规政府军,要不是国民党实在不像话,没人会去投靠共产党。而在台湾就更是没有共产党的活动了,至少没有武装斗争。而海南就有共产党的游击队,红色娘子军就是描绘海南游击队的。 3、海南没有台湾好守。这个看看地图,量一量两个大岛离大陆的距离就知道了。 4、台湾有着割据的基础。毕竟跟大陆分离了50年,台湾跟大陆的经济联系远没有海南紧密,隔断联系更有可能生存下来,事实上陈诚主政台湾后第一件事就是废止法币,发行新台币,一下子就从经济上隔离大陆和台湾。 5、台湾没有国民党其他势力。二战结束后,作为国民党中央势力代表的蒋介石事实上能实际控制的大多都是从日本接受的土地,而其他地方都有当地势力,如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桂系,西北的三马,而日本人则帮助蒋介石把原有的当地势力全部清除干净了,如东北的张学良,在台湾,可以说当地是决定听命于蒋介石的。而在海南则有着广东军阀,蒋介石能不能指挥得动是个大问题。 6、台湾的战略地位比海南重要,这是蒋介石对美的一个重要砝码。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中国的沿海除了台湾都不是直接面对大洋的,要想封锁中国的出海口,最好的地方就是台湾。此外,台湾还是日本到马六甲的必经之路,是从南边进攻日本的重要跳板。无论从封锁中国的角度,还是保卫日本的角度,台湾都不能被美国人轻易放弃。而海南则是被放在南海这个袋子里,战略地位远没有台湾重要。国民党统治时期西藏,新疆,青海,云南,海南都是归国民党管吗?
那时候,西藏实际上是自治,由拉萨的噶厦政府实际统治。名义上,是归南京政府管辖,遇到重大事项,如达赖喇嘛转世,必须要得到南京政府承认才算数。
盛世才统治了新疆11年,1944年,盛世才被蒋介石调任农林部长,后来张治中任新疆省主席。1949年,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通电起义,王震率部入疆,新疆解放。此时“新疆王”盛世才已经去了台湾,1970年病逝于台北。 青海一直由马步芳管辖,有意思的是,解放前班禅的总部也驻在西宁,受马步芳管制。兰州战役后,马步芳逃亡台湾,任台湾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后离职,1975年病逝于沙特。 云南则是滇军将领龙云的地盘,抗战期间,云南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伤亡10多万,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龙云被蒋猜忌而软禁三年,重获自由后,加入民革,拥护GCD领导.1957年划为右派,1962年在北京去世。 海南一直是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的后院,1949年,海南岛兵败,白崇禧逃亡台湾,1966年台北逝世。李宗仁则赴美国流亡,1965年回国,1969年北京病逝。为什么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海南岛战役,国军会一败涂地,到底是什么原因?
首先,国军的构成虽然和解放军一样,都是征召来的农家子弟和城市平民,但是问题是国民党军队抓壮丁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不是虚构和抹黑,因为我家的一位长辈就曾经被抓过),所以军中根本不打算为蒋介石和各系指挥者卖命的人大有人在。而解放军一方自愿参军的比例明显大于国军,因为中共非常直接的在农村解决了土地问题,而国民党在这方面就薄弱很多,所以在军心上,国军不如解放军。
另外,战略上,国民党的军队派系较多,而且并不都是听从蒋介石指挥,蒋介石可以把中央军和桂系军甚至湘军放到北方,但是他们不一定都听话,各系军阀各自为阵,军队之间的配合和调度就容易效率低下,这就完全无法抵御共产党统一核心的指挥机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决策层面一般只有一到两人,而且命令执行率比较客观,但是国民党很可能有好几个高级指挥官,外加蒋介石本人在盯着战局。 还有比较明显的问题是,虽然很奇怪,但是科班出身的国民党指挥官们就是战败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战争不是靠洗脑和宣传就能打赢,到头来打得是实力和策略,国民党实力很强,但是输就输在了策略上。 再来看看军队实力,军队人数上两方开始相差很大,但是国民党一开始并没有全面铺开战局,这就让解放军有了发挥他们围点打援,局部多打少的战术的优势,加上大量的民夫的人力支援,共产党军队的补给能力和支援能力并不比机械化的国民党差太多,因为国民党能用一架飞机运输的物资,共产党就能动用几百人运输一样的物资。 两位(7)海南岛(2)历史人物 哪一位国军将领敢在22年里三次逼蒋介石下野
导读: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爆发后,白崇禧受 之命,于3月17日飞抵台湾平息了危机。返回南京后, 拟让白崇禧任行政院副院长,仍兼国防部长,以酬其功,白崇禧认识到行政院副院长乃一虚职,便拒绝了 的一番「好意」。是年11月10日,蒋介石召见白崇禧,要他在九江设立国防部九江指挥所,以对抗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11月中旬,国防部九江指挥所正式成立,这是白崇禧自任国防部长以来蒋介石首次给他以部队的指挥权。> 白崇禧借此之机,忙向蒋介石提出了他酝酿已久的「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原则,主张华中只能成立一个战区,以期兵力能够集中使用;主张华中「剿总」总部设在蚌埠,以重兵运动于江淮河汉之间,巩固南京这个政治中枢的防卫。但蒋介石不同意,而坚持在徐州成立另一个「剿总」,以刘峙为总司令;华中「剿总」不设在蚌埠而设在武汉,也仅指挥江北上游部队。白崇禧以为中原划分两个战区,缓急不能相顾,根本违背了他的「守江必守淮」的战略方针,如此分兵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但蒋介石恐怕白崇禧兵权太重,尾大不掉,难以控制,不许所请,反而免去了白的国防部长职位而将其调往武汉任华中「剿总」。但白崇禧不肯就任,并在自己的寓所里宴请李宗仁借机诉一下冤,说他将赴上海住一个时期,如蒋介石不答应其「守江必守淮」的原则,决不接受蒋介石的任命。> 不多几天,蒋介石派吴忠信到上海去劝白崇禧接受任命,白崇禧仍不为所动。后来又叫黄绍竑去劝他,黄一到上海就打电话给白崇禧。白说:「你如果代表那个人来劝我,那我们便没有什么好谈。」黄说:「当然是那个人叫我来,但我自己还有别的看法。」等到两人一见面,黄绍竑就开门见山地说:「人家都说你是小诸葛,现在我看你这个诸葛亮,实在太不亮了。这些年来你在南京,不过是笼中之鸟,既然蒋介石要放你出去,你何不借此机会远走高飞。你到武汉之后,把广西部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到时机成熟,就可以制造形势,迫蒋介石下台,让德邻出来代理总统,开创一个新的政治局面,岂不是一举而数得吗?」白听此说竟然茅塞顿开,随即回南京,同李宗仁面谈一切。1948年6月28日,白崇禧在汉口就任华中「剿总」职务。「守江必守淮」的主张也就随之搁置不谈了。> 是年10月19日,锦州被解放后,何应钦等预感到淮海会战可能随即展开,决定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所属部队,以期集中兵力,保卫南京中枢。这本来是白崇禧当初提出过而被蒋介石否决了的计画。此次又由何应钦旧事重提。24日,何电告白崇禧由白统一指挥大军的决策,但白崇禧自有自己的考虑,此次虽让他统一指挥两个战区的大军,但兵力布置与其「守江必守淮」的主张大相迳庭,他怕蒋介石造成圈套,让他上当。同时,他发现沪宁一带政治气氛有点异样,呼吁和谈的声浪正在兴起,觉得还是在汉口静观风向为好。因此白崇禧没有接受任命,把蒋介石气得不轻。> 随后,蒋介石电令将华中「剿总」所辖的黄维兵团和张淦兵团调到津浦路段去参加会战。黄系蒋的嫡系,白自然同意黄东调参战,还希望看到其溃灭,而张淦兵团是白的老本,无论如何不让调去。为此白崇禧和蒋介石在电话里吵起来。蒋介石说明东线战况的需要,白崇禧则以武汉重要,说华中地区部队太少,不能再调。双方交锋了几十个回合,争吵半个多小时毫无结果。蒋介石指责白崇禧不服从命令,白崇禧说:「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不能接受。」气得蒋使劲摔电话机,大骂「娘希匹」。> 在淮海战役高潮时,白崇禧已预感到了国民党将要覆灭的危机。白与其作战处长覃戈鸣讨论前途时说:「蒋快完了,我们不能为他陪葬,要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转,李任潮(李济深)或许可以作桥梁,可以试一试。」从这时起便开始了「备战求和」和「求和备战」两手活动。白崇禧于12月末迭次致电蒋介石,建议与共产党谈判。白的电报是促使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第三次辞职下野的因素。白崇禧听到蒋介石下野的文告后,从汉口打电话到南京,非常激动地对李宗仁说:「全文没有『引退』这个词,蒋既不『引退』,你李德公怎么上台呢?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设法补救。」李宗仁说:「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蒋走得很干脆,不会拖泥带水。」两人因看法相左而争吵起来。最后李宗仁说:「算了吧,你这一套我已经听够了,我不要听了。」说完就把电话挂断。李、白感情自此出现了隔阂。> 4月上旬,当和谈代表刘斐由北平返回南京报告毛泽东和周恩来「无论战和,人民解放军都要渡江」的决定,并幻想江南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同广西部队合作,以守卫长江。白崇禧自恃有三四十万能战之兵,为华中擎天一柱,且西南、西北还有半壁河山。又大反前态,反对和平谈判,准备通盘重新调整部署,与「共军」作有计画的长期作战,划长江而南北分治。> 但白崇禧并没有完全看清形势。1949年4月21日凌晨,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23日解放了南京。白崇禧率部至以衡阳、邵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解放军乘胜追击,在衡宝战役中重创桂系主力,后又组织广西战役将白崇禧和李宗仁多年经营的桂系武装基本歼灭。至此,白氏的政治本钱已经输光。1949年9月下旬,蒋介石抵达广州,他一反过去先召见李宗仁的常态,而是先单独召见白崇禧,并闭门密谈。蒋介石说:「民国十六年我们两人精诚团结,所以能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嗣后不幸为奸人挑拨离间,以致同室操戈。但后来卢沟桥事起,我两人又复衷心合作,终于把倭寇打败,收复国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党虽极猖狂,国势虽极危险,只要我两人能一心一德,彻底合作,事尚有可为。」一席话使白崇禧受宠若惊,心中的天平慢慢倾向了蒋介石,后来他对李宗仁谈到此事时,不禁感慨地说:「蒋先生这次倒很诚恳。」> 11月份,蒋介石想复职「总统」,见逼李「劝进」不行,他转过来又要逼他下野的头号人物白崇禧对李施加影响。吴忠信受蒋之托与白崇禧商洽,吴忠信说:「蒋先生说你不仅长于军事,政治也很内行,如今局势这么严重,非你出来不可。」白崇禧被捧得晕晕乎乎,假装推辞:「哪里,哪里,本人不才,只愿为总裁效犬马之劳。」这时,他正窥视著「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宝座,不过他知道要想谋得个一权半职,没有蒋介石的点头是不行的,所以他虽然仍与李宗仁维系著老关系,但同时对蒋又暗送秋波。经过这次恳谈,白崇禧转而声称:「蒋之复出已成定局,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亦必力促实现。」> 同时,白崇禧对李宗仁的所为也日益不满。他曾对程思远说:「过去三个月,德公不知谈了多少事,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扶不起来的人。他不听我的话,以致陷于今日无所作为的境地。」他还抱怨说:「总结李宗仁上台十个多月来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教训,那就是蒋既不肯放手,而我们也搞不通。如果长此僵持下去,断非善策……只有蒋、李妥协,才能有利于挽救西南危局。」于是,他决心劝李让步,放弃「代总统」的名义,让蒋介石复出主政,消除当前危机。> 此时,重庆迎蒋复职已如箭在弦上,白崇禧乘机劝李:「我建议德公去昆明休息一个月,由我出来调处,看看是否能够达成妥协,然后,德公再定行止。」在蒋介石的逼迫之下,李宗仁嘱托白崇禧见机行事,遂飞往昆明。李宗仁走后,11月3日,白崇禧与程思远等商量拟出了一个蒋、李妥协的方案:蒋介石宣布复职;李宗仁回任「副总统」(但因李患胃病,急需赴美就医,并借此在美进行「外交」活动);白崇禧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11月7日,吴忠信将此方案转达到台北,蒋介石认为李宗仁不是真心求退,而是形势所逼,知难而退。吴忠信也说:「不应以研究李之有否诚意为出处之基准。」蒋介石感到此言甚是切中要害,遂对此方案作如下答复:蒋介石同意复职;李宗仁出国之议此时不能提,一提就表明蒋、李不能合作;白崇禧出任「行政院长」一事,不能作为蒋、李合作的条件。蒋介石不同意李宗仁出国,那么李氏凭什么答应蒋介石复职呢?至此,白崇禧的调停活动宣布失败。> 11月10日,程思远从重庆飞往昆明,向李宗仁汇报白崇禧的调停及结果。李宗仁借此向程思远倾吐他的想法。他说:「白健生(崇禧)的一些做法过于天真率直,他还指望同蒋介石合作,我则对蒋介石不寄予任何希望,因为我太了解他了。蒋对人毫无诚意,唯知玩弄权术,当他要利用你时,不惜称兄道弟,歃血为盟,一旦兽尽狗烹就要置人于死地。记得1928年9月,蒋介石一面命健生代行总司令职权,用兵冀东,一面派刘兴北上夺军,并授刘兴密令:『如果抓到白健生就把他杀了。』其人阴险狠毒,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台湾我是不去的。目前唯一的一条退路就是去美国,我将为此做准备。」> 11月11日,李宗仁自昆明飞往桂林,而蒋介石则由台北飞抵重庆。行前,蒋亲自电告白崇禧:「昨闻贵阳垂危,川东吃紧,已于本日飞渝,甚望德邻即日飞渝,策划全局,请兄力促命驾。」蒋介石还说:「余为革命历史及民族人格计,实不能不顺从众议,决心飞渝,竭说人事。明其不可为,而在我更不能不为也……乃决心飞渝,尚期李能彻悟回头也。」> 李宗仁对蒋不予理会,决定先飞赴香港。白崇禧见李决心已定,知多说已无用,但他还是禁不住问:「你还是『代总统』,中枢重心所寄,可否先在政治上部署一番,然后再行出国?」李宗仁回答:「不必,依法『代总统』离职时可由『行政院长』代行。我到香港后当将此意电告阎百川(锡山,此时为『行政院长』)。」白崇禧最终同意了李宗仁的这一做法。11月20日,李宗仁包机自南宁飞往香港,当日白崇禧即往重庆拜谒蒋介石,报告李宗仁已飞抵香港。蒋介石听后不胜骇异,他实在料想不到李宗仁如此孤注一掷。> 11月21日,蒋介石再约白崇禧在重庆「林园」谈话,谓:「我已决定派居正、朱家骅等4人赴港挽留德邻,请你告诉他,我不在此时『复行视事』,但必须德邻立即回到重庆来,待商定对内对外大计后未尝不可以出国。」白崇禧应承转达此意,但不能强迫李宗仁返渝。他知道,李宗仁已坚拒同蒋氏合作了,这时让李再回重庆那将意味着什么。作为患难兄弟,他还不忍心出卖朋友。> 28日,居正、朱家骅等到香港,带去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决议:「以当前国家局势之严重,西南战役之艰危,中枢不可一日无人主持。仍望『代总统』宗仁同志迅返中枢,力疾视事。万一为病势所不许,再请总裁复行『总统』职权。」李宗仁接此决议后严肃声明:本人具有「法统」地位,不受中央常委会决议所限制。朱、居等人无可奈何而归。不久,解放军相继解放桂林、柳州、梧州等地,桂系精锐大部被歼,白崇禧退守海口,李宗仁赴美就医,蒋介石回到台北。12月10日,蒋介石命前军政部军需署长陈良和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到海口白崇禧住处。他们两人各有使命:陈良带去金砖数万两,说是清发所欠华中部队军费;罗奇则请白崇禧去台北与蒋共商大局,并暗示蒋有意让他出任「行政院长」一职。对于蒋介石的恩宠,白崇禧自然心知肚明:老蒋与他「共商大局」是假,到台北「劝进」是真。因为蒋氏的复职活动一直没有停止,现在李宗仁在美养病,蒋就更振振有词了。但是,不管怎样,做「行政院长」组阁是极具吸引力的一件事,他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12月15日,白崇禧联名李品仙、夏威等桂系将领致电李宗仁:「蒋曾劝禧往晤,意在劝进。仙不日赴台谒蒋,劝蒋稍待公治病结果对自身问题有所表示后再谈复位问题。」李宗仁复电云:「请总裁考虑复职事不必提出,因复职无法律根据,理由是:子、总裁既已引退,即为平民,决不能恢复已放弃之职位;丑、仁之代理,非代理总裁个人,乃代理『总统』之职位;寅、依照宪法,缺位为死亡,总裁非死亡,亦非因故不能行使职权,第49条全不适用,故用代理字样;卯、『代总统』引退,则由『行政院长』代理,3个月后另选,不能由前任『总统』任职。」> 白崇禧接电后左右为难,一个要夺回「总统」之职,一个死活不让,他既曾是李宗仁的患难兄弟,又是蒋介石的一个马卒。权衡利弊,蒋氏「复职」是早晚的事,不如投靠蒋罢,或许能弄个「行政院长」当当。为了探清蒋介石邀他赴台的真实意图,白崇禧特派李品仙飞台谒蒋。李品仙抵达台湾后不久致电白崇禧,说总裁请白先生组阁出于至诚,具体情况请到台后一叙。12月26日,白崇禧收到李品仙的信息后再次致电李宗仁,他想劝李宗仁回心转意以博取蒋介石的欢心。处于李品仙、罗奇、陈良包围中的白崇禧在蒋介石函电交驰的催促下,终于在12月30日乘专机飞台。> 对白崇禧的这一轻率举动,程思远后来说:「白崇禧在过去22年中,曾经3次逼蒋下野,蒋介石对他自然恨得刻骨铭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蒋介石所以不立刻对他下手,是因为李宗仁在海外进行反蒋活动,白崇禧还有可供利用的余地,但这一次进入台湾就休想再出来了。」「白诸葛」算计种种不及蒋介石,最终自投罗网。>相关参考
白崇禧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保定军校名将众多,而拥有顶级军事人才的只有这两位保定军校可是名将众多:如张治中,叶挺、薛岳(肄业),顾祝同、邓演达、黄琪翔、余汉谋、赵博
导读:他问林彪对白崇禧的评价。林彪回答:我认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而这句话可以说并非过奖。他不用说有多年的军事经验,他的指挥也比其他国民党军将领高明。 林彪与白崇禧分别是人民解
李觉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此人是何键的心腹爱将,曾连胜张云逸和萧克,但最终却败给了粟裕其是在国军中,除了蒋介石滴系外,还很大一批名将像白崇禧,李玉堂,孙立人等等,而
抗日时期国共20位将军排名1、孙立人:抗日名将,青天白日勋章,新一军军长,陆军中将(战后晋升为二级上将),孙立人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被打败的日军尊称为战神。2、薛岳:抗日将领,青天白日勋章,,第9战
国军上将连发多枚炮弹差点将白崇禧座机打落,张治中将其五花大绑
蒋介石的麾下有五人屡被老蒋重用,人称「”五虎上将”。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指的是:「”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福将”刘峙。五人都担任过战区司令以上高职。其
1949年12月,国共内战胜负已定,白崇禧退至海南岛,李宗仁已经由香港飞往。12月30日,白崇禧在海口飞往台湾,去台之后仅得闲职,最终死在台湾。白崇禧和李宗仁一向合称“李白”,李宗仁最后完全与蒋介石决
原题:蒋介石麾下将领中,号称西北王,中原王的分别都是谁?虽然蒋介石的军事才能不怎么的,但是他麾下将领中确实有一些能打的将领,像典型的白崇禧,王耀武,薛岳,孙立人等等一大批名将,同时也有个别将领担任地方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