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历史上 “改土归流” 和'摊丁入亩"是什么
Posted 制度
篇首语: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历史上 “改土归流” 和'摊丁入亩"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历史上 “改土归流” 和'摊丁入亩"是什么
摊丁入亩的历史意义,历史上 “改土归流” 和'摊丁入亩"是什么
历史上 “改土归流” 和\'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关于这两个和土地有关的历史名词解释如下:
一、改土归流: 1、简介: 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2、详解: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时期羁縻州县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实质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认各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位,给予其官职头衔,以进行间接统治,朝廷中央的敕诏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 有些土官以世袭故,恣肆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甚至土司家族内部发生械斗或是战争,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东川彝族禄氏家族因争夺土府继承权,互相残杀。 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封建王朝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 二、关于摊丁入亩: 1、简介: 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2、详 "摊丁入亩"政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国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摊丁入亩"政策没有处理好均匀分摊赋税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上自豪强富户,下至黎民百姓各阶层的利益。 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摊丁入亩政策有明显的局限性。它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讲,它维护的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长久统治,牢固统治的利益。它使封建统治更加牢固。事实上,摊丁入亩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首先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赋役不均所进行的激烈斗争的结果;虽然名义上陆续在各省实行,但不可能持久认真地贯彻执行。 解:免征农业税有何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废除农业税的意义:
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颁布了农业税条例,并实施至今。 “皇粮国税”牵动中国兴衰 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 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但历代封建统治者始终未能跳出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黄宗羲定律”。 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用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小推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农业税也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支柱。 转折始自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 中国农村将迎新一轮巨变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与世界惯例接轨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中国农民命运开始重大变化的标志性事件。 “废止农业税条例,标志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开启了一个不同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崭新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谢扬这样评价。 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首先,政府对征地范围做了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就等于用法律手段保护了农民的耕地,谁也无权强征农民的土地盖房、盖别墅、建公园。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期限也从长期改为长久。产权分明,责任到位。再加上一些更直接、更实在、更优惠的“三农政策”,农民种田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种田一样发家致富。看到新闻联播中播出的一位山东的农民包下几千亩地,一年就挣好些钱。我看着都想到农村去承包土地种了。农村空气好、吃的粮食新鲜,手里又有钱花。干嘛背井离乡的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一家人不团圆。第二,《决定》破除了城乡土地的二元分割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这说白了就是同地同价,再也不分城里的地和乡下的地了。农村的土地值了钱谁不赶紧回家经营自己的土地,都想方设法的投资、经营土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但农民自己不愁吃穿,我们国家的粮食也有了保障。全国人民安定团结的奔小康多好。第三,《决定》让农民和农民集体可以分享地租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这是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团结一心好好生产,多种经营,多种收获。这样一来,农村会高速发展,农民都富了,农村建设的跟城市一样了。城乡差距就没了,贫富差距也没了。都好才是真正的好,特别我们是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的现代化,才会有我们国家的现代化。 《决定》上还有很多措施都是突破性的,不仅是给了农民种地的理由。更多是实实在在扩大农民权利,增强农民发展动力,完善农民自主性。试论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明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顾名思义就是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须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雍正帝的“摊丁入亩”,是封建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其作用:(1)简化了赋税征收手续,客观上起到了均平赋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它不但限制官吏巧立名目,加征赋役,而且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其生产积极性。(2)它实行赋役折银征收的办法,适应和促进了明朝中期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交纳银两,农民、手工业者必然把大量产品投入市场,促进商业繁荣。徭役折银,农民可自由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创造条件。(3)它推动了中国封建赋役制度的进步,使两税法以来由人头税向土地税转化进程前进了一大步,为清初“摊丁入亩”的变革奠定了基础。2、清 摊丁入亩 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摊丁入亩”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自耕农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适应力,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的排斥性。首先,自耕农是封建政权各种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其数量的增长对封建国家政权起了稳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的:“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是捐税”。在封建社会里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自耕农人口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封建经济稳定程度的晴雨表。正因为这样,历代地主阶级改革者,总是主张用“均田”和“限田”一类办法来保护自耕农的大量存在。“摊丁入亩”的目的理应是有这层意思的,既然自耕农对封建经济有很大适应性,那么就无法与资本主义相并存了。实际上,新的资本主义萌芽所需的条件不能在自耕农中形成。因为自耕农生产规模狭小,其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社会分工极难发展。其土地只是零星小块,能成为自己生活的有限条件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成为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摊丁入亩”后,农民的赋役负担大致普遍均衡起来,人为地阻碍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这些被置于相同处境上的农民,其生活是相当痛苦的。 “摊丁入亩”对丁徭的取消助长了人口的增殖。以湖北为例,这以前每年人口的增长数字极小,甚至逐年下降。《黄冈县志》第四卷载黄冈县从康熙十年至五十年期间,平均每年只增一个半丁。这以后就绝然不同了,人口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指标。人口的急增不但不能反映生产力的提高,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为生产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就必然造成大多数人口忙于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就必然降低。 当然,“摊丁入亩”作为一项地主阶级的改良措施,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浙江《嘉兴府志》评价说:“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从康熙五十年到光绪九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摊丁入亩”在遇到各种非议和斗争之后,还是最终推行于天下,想必于统治阶级说来是得利无穷的。那么,“摊丁入亩”对资本主义萌芽有利无利不是一目了然了吗?清代地丁合一制度实施的意义
清朝初年康熙帝为了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于1712年(康熙51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就以上一年(康熙50年)的人丁数(24621324人)为征人口税的数额,以后滋长人丁,不再加人口税。因为丁税数额固定了,到雍正帝是,就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收,叫做“摊丁入亩”,征的税叫“地丁银”。所以,地丁银即不是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也不是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儿时把丁税(固定的数额)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就是说,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折成银两,按认定和田亩多少征银。摊丁入亩是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地丁银,废除人头税。 第一段中所说的“即不是取消了人头税”是说人头税并没有取消,而是摊入了田赋中,与第二段的“废除了人头税”并不矛盾,它是说不按人头征税。 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摊丁入亩的做法: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急求!!!高一历史小论文1500字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税费改革及其启示
我国行政性收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夏商两代,政简人稀,国用节俭,没有在正税之外另行收费。到了周代,因“政府组织扩大,职务亦较多,设官分职治军”,财政支出随之增加。兼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赋贡两项正税已不足支用,便在正税之外派征了“罚布”、“廛布”等10余种行政性收费,从而开启了我国行政性收费的先河。 自古以来,行政性收费一直是五花八门,名目繁多。行政性收费起初就带有税收的性质,实质上是税收的一种补充,但由于缺乏规范和有效的监督,乱收费、滥收费便相伴而生,往往遍及全国,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痼疾。到明代,全国的苛捐杂税已不下千种。 至于费大于税,费重于税的现象,历史上可谓司空见惯,即使在治理收费情况相对较好的“康乾盛世”时期,康熙皇帝也曾直言不讳地承认:地方的“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 历史上乱收费现象,有其体制上的原因: ——财权与事权不统一。最典型的是明清时期,实行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一方面中央要求地方政府按时足额完成朝廷赋税任务,另一方面本应由中央财政包揽的事务却要地方政府负担支出,这就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税外收费来弥补。 ——地方势力的膨胀,迫使财权下移,诸侯自行控制地方税费大权,横征暴敛,为所欲为。典型例证是南宋王朝,其政权在兵荒马乱中建立起来,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蜀州、楚州、鄂州等地的割据势力膨胀,财权甚重近乎独立。他们不但擅自截留国家正税,将应上缴税额及杂赋“留充赡军”,而且任意派征各种杂费,“殚竭民力”。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对此无可奈何,从而导致国力羸弱,最终被蒙古王朝所灭。 ——吏治腐败,无监督制约机制,收费者为所欲为,朝廷听之任之,中央与地方上下包庇,相互渔利,促使地方官吏肆无忌惮的苛派、勒索于民间。 乱收费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农民不堪重负,逃亡奔命,造成国家失去大量纳税户,田赋收入也随之减少;国家财力分散,扰乱分配秩序,终致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削弱中央集权,助长地方势力膨胀。唐代中叶以后,各地军政合一的藩镇群雄并起,不仅大量截留中央赋税,而且任意征收苛捐杂税,课无定额,无物不征,使中央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大为减弱。 中央确定在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改革试点,这是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上曾进行过若干次重要的税费改革。深入研究历史上的税费演变和改革,探讨其中的成因和经验教训,对当前各地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有所裨益。一般认为,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是历史上三次重大税费改革。 一、唐代后期杨炎推行的《两税法》。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实行“两税法”。两税法就是把当时混乱繁杂的税种合并为地税与户税两种税,所以叫两税法。其特点是:将过去以人丁为本征税、征收实物(产品)的税制,改革为以资产为本按照资产多寡征税、征收货币(钱)的税制。为了实施两税法,朝廷共采取了8条政策措施: 一是按各户资产定等级,依率征税。首先确定户籍,不管原来户籍如何,一律按照现在居住地点定籍;同时取缔主客户共居,防止豪门大户荫庇佃客;然后按照各户贫富分别列入各等级(三等九级)依率征税;现任官吏亦按官品确定等级纳税。二是为平衡负担,经商户也要在所在州县按照资产征课,税率三十分之一。三是量出制入。先计算出各种支出的总数,然后把它分摊到各等田亩和各等户头上,统一征收。四是征税分夏、秋两委。五是两税都以钱作为计算标准,折合实物。六是田税以唐代宗大历14年(公元779年)的垦田数为依据。同时保留丁额。七是租庸调及其过去的其他税赋项目全部废除。八是对多收滥征进行处罚。凡“敢在两税外加一文钱,以枉法论”。改革后,唐朝中央年财政收入由1200万贯猛增到3000万贯以上。 以今天的视角看,两税法改革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取的:一是对混乱繁杂的税收进行了整顿,归并了税收项目,统一了税种,简化了手续,集中了缴纳税赋的时间。二是扩大了税收面和税源,过去那些不纳租庸调的不课户和官吏也要纳税,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对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有积极的作用。三是按照资产多寡、贫富等级依率征税,有合理公平的倾向。四是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符合制度建设的要求(没有惩罚规则,制度就不能称为制度)。 二、明代后期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通令全国实行“一条鞭法”的新税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是继唐代“两税法”实施800年后又一次较大的税费改革。总体上看,“一条鞭法”改革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五条。一是量地计丁。清查土地与户丁,掌握基本税源情况。二是赋役合并。把原来田赋的正税、附加、各种形式的徭役、杂项等负担合并成为一项,折成银两,分摊在田地上,按田亩征税。改革了历朝历代赋与役平行征收的税制。三是取消力役。把原来按户丁征派的办法,改为按照丁粮派役,差役都由政府用货币雇佣。四是一律征银。用征收货币的税赋制度取代了以往征收实物和力役的赋役制度。五是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征税解运。 “一条鞭法”的主旨是使多占田的人多交税,这是针对当时土地兼并盛行、力役使用无度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的确减轻了负担。“一条鞭法”化繁为简,征收项目和数字简单明了、易知易晓。既规范了税收制度,同时对那些弄虚作假借权捞钱的官吏是一种限制,减少了乱征滥派的机会。新法还改过去由粮长、里长等民间办理税赋为官府直接办理,使那些仗势欺人的粮长、里长,不能再额外勒索贫苦农民。“一条鞭法”取消了力役,有利于农民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田地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收入。“一条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户丁的基础上实行的。田赋与役银都是按地亩分摊,土地多的人负担的田赋和役银也就愈多,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一条鞭法”对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一条鞭法”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围绕着扩大税基、增加财政收入、把“费”改成“税”而进行的,没有触动导致土地兼并集中、赋役负担不均的封建土地制度,再加上处罚监督不力,其结果还是弊病丛生,重演正税之外又加杂派,且愈演愈烈。到万历27年,“天下赋税之额,比二十年前十增其四”,明中后期全国到处有农民起义就很自然了。 三、清代前期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 清朝初期沿袭明代的税制,以田赋和丁役为主要的税赋收入。田赋即土地所有者按照占有土地的亩数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一般是征收实物。丁役即年满16岁到60岁的男子(也叫壮丁),每年每丁要向国家负担一定日期无偿的徭役,丁役原是征收劳役,后来征收货币,俗称丁银。清朝规定,丁役或者丁银按照户籍征收,凡在册的壮丁都沿袭旧簿,再加之户籍往往“老不除籍,壮不加丁,亡故者仍在册不减”,征收的丁银都加在了在册壮丁户的农户身上,农民负担沉重不堪,农民被迫逃亡。农民的逃亡使税源减少,税源的减少加剧了向在册农户收缴税赋的力度,从而导致农户逃亡更甚,于是陷入了恶性自欺欺人循环。到康熙执政的后期,河南、四川、湖北、山东的一些地方为了保证税收,已经不得不试行“丁随地派”、“丁银摊地”等办法。雍正皇帝继位后,于1724年(雍正2年)在直隶(今河北省)开始正式推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到公元1777年(乾隆42年)贵州省最后实行,其间经过了半个世纪。 “摊丁入亩”的主旨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解决税赋不均。主要的政策措施就是“摊丁入亩,地丁和一”,即将各省的丁银之赋摊入地亩,随田赋征收。丁银摊入数额各省并不相同,如直隶是每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山东每田赋一两摊入丁银一钱一分五厘等。 “摊丁入亩”的办法实际上是明朝“一条鞭法”税制改革的继续,它统一依据占田多少来征收税赋,这不利于占地多的地主,而有利于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农民负担因而减轻;更重要的是对于清朝政府来说,摊丁入亩后能够保证国家税赋的增加,逃亡隐匿农户也大大减少,对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摊丁入亩”继承了“一条鞭法”中赋税征收简单易行等等切实可行的做法,彻底废除了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性质的丁役,使全国的税赋正式归并为单一的田赋,实现了税制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财政体制与统治政策,为后来所谓的“乾隆盛世”奠定了经济基础。“摊丁入亩”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到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两由康熙末年的800万增加到6000多万两。 四、历史上三次税费改革的启示 归纳起来,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税费改革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是改革的背景相似:大都是由于原有的财税体制弊病丛生,难以为继;收费名目繁多,数额巨大,管理失控;贪官污吏滥用职权,坐收坐支,中饱私囊,国家财政状况危机日深;农民不堪重负,破产逃亡。其次是改革的内容相似,基本上是改费为税,统一税制,化繁为简,官收官解。第三是改革效果大体相似,既省费便民,规范了收费管理,扩大了税基,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财权的集中统一,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权越权收费和地方官吏巧立名目,强取豪夺的腐败行为,有利于整顿吏治。 然而,这三次税费改革由于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局限性和法制的不健全,加上改革措施本身的一些不科学性和不完善,最终都未能彻底解决乱收费和滥收费问题。 反观我国当前现状,农村费改税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近几年来,面对农村,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一直十分严重,给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消极影响。乱收费不治不行,费改税已成为当务之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认真研究其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现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启示之一:当正税之外的杂派已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费和财政制度,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秩序时,就必须下定决心进行整顿治理,实施税费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启示之二:历史上的税费改革都是以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而我们现在的税费改革确定的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这与过去有本质的不同,是非常正确的,为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既然税费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应该享有的利益,因此就必须斩断向农民的乱收滥征的魔手,给农民这一基本的社会细胞以稳定感。深刻地认识到,农民不仅是生活单元,同时也是生产单元;不仅是生产主体,同时也是财产主体。随意向农民伸手,岂止是多收少收钱的问题,主要的是打乱了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减轻农民负担,给农民以稳定感,这是根本上恢复经济秩序,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也是涵养税源、稳定财政收入的要求。考虑到当前国家总体的财政收入状况,更加不能把增加或者满足财政收入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基层政府财政不足问题应该通过其他途径或者办法解决。 启示之三:历史上税费改革的方向都是按照财产的多寡分担税赋,既扩大了税基,也增加了税源。体现了公平赋税的原则,客观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特别是收入和财产都比较少的农民,负担更轻。而我们现在的改革设计以土地为依据,多多少少忽视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财产占有不均的状况,造成了试点地区出现了部分种田农民负担反而加重、城郊收入高的地区赋税反而比偏远地区税赋轻的现象。 我认为,税费制度的形成与土地制度和财产的产权制度以及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税费改革要适应家庭承包制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产权的明晰,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有利于各产业间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或者保护农业的竞争力(加入WTO就更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应当特别重视税种的设计,要跳出按照土地或者人头征收固定税费额的框框。税种设计及其税费制度安排要符合现代经济运行规律,这是防止出现反复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以为至少要考虑几个因素:第一,增进秩序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因此新的税制必须能够维护经济秩序。第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选择发展的机会很多。决不会因为税收的理由而违背经济上有利的理由,就是说决不会因为要纳税而去做没有效益的事情,那种认为农民不会抗拒“皇粮国税”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因为农民可以选择放弃土地、放弃农业生产来避税。因此,新的税制要能够在实施中不出现扭曲或者最少扭曲。第三,税收是政府得以运作的源泉,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因此新的税制要税率低、税基广,既要有利于税收的稳定,也要做到税赋公平,有利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从试点地区看,由于税费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实际上仍然延续了历史上固定于土地的思路,所谓农业税与历史上的田赋没有本质的区别,既不是现代意义的所得税,也不是现代意义的资源税或者流转税,因此出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就不足为奇了。 启示之四:税费制度是一项重大的经济制度,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量,完备的经济制度必须有严肃的惩罚规则和措施相匹配。这首先是因为惩罚规则是构成制度的要件,没有惩罚,一系列的政策设计充其量只能算是规则的罗列,而不能算作是制度(或者说至少制度上有重大缺陷)。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执行新制度中严肃的惩罚措施,才能消除旧制度下税外加征、税外杂派等“路径依赖”问题,否则只能“破旧”,却无以“立新”。因此,农村税费改革一定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和规则,对实行改革后,在税外仍然巧立名目、乱收滥征的,必须严惩不贷,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规范并建立起新的税费制度,恢复经济秩序。 启示之五:历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税费改革都辅之以吏治的整饬,因为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制度的落实维系离不开各级官吏。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不能仅仅限于对官吏违法乱纪的惩处。我认为,整饬吏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坚决遏制“委托——代表问题”中的“败德”现象。二是下决心精兵简政,精减机构和人员。三是要建立起与农村税费制度和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机构和运作模式。领导新西兰税制改革的前财政部长里查德森说,当你开始设计新的税制时,你的起点是要重新反思政府的角色。这话值得我们深思思高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紧急!!!!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分封制 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 A.春秋争霸 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 一: 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 立: A. “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 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 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 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 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 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 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 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 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 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 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 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 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 中央机构特点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秦 传承开创 三公九卿 郡县制 汉 汉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国并行 隋唐 承前启后,有所创新 三省六部 道州县三级 宋 进一步加强 二府三司 路州县三级 元 有新发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 明 空前加强 废丞相、设内阁 省府县 清 达到顶峰 设军机处 省府县 6.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现代史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和西征《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 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黄海、辽东、威海之战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3)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4)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辛亥革命的爆发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4.北洋军阀的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北洋军阀政权;“二次革命”;“二十一条”;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5.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北伐战争北伐军胜利进军及其原因;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2)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 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和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和皖南事变;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一党专政和官僚资本的膨胀(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和"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 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 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关于真理标准同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现代史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2)文艺复兴 2.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欧洲启蒙运动(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革命的进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4)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亚洲革命风暴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2)亚洲的觉醒(3)列宁主义的诞生(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5.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2)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建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 8.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后的国际关系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矛盾与问题(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5)亚洲经济的发展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10.世界格局的变化(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3)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4)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6)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初一历史题 急~~~~~~~~~~~~~
中国古代的经济
洛阳一高高级教师 张忠淼 一、相关知识链接 1.主要相关内容:古代农业的发展,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交通、商业、城市经济的发展,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古代经济制度,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古代的工程建设,古代边疆经济发展(参看民族关系)等。 2.知识体系整合 革新生产工具 ①商周:懂得施肥 ②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普遍使用铁农具,推广牛耕,创制桔槔 ③魏晋南北朝:曹魏创制翻车、水碓、水磨。深耕细作,积粪肥田 ④隋唐:创制筒车、曲辕犁 兴修水利 ①战国:修建芍陂、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 ②魏晋南北朝:曹魏兴修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水田之处通渠灌溉 ③隋唐:隋朝大运河可用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 农作物新品种和种植面积 扩大 ①商周:“五谷”都已种植 ②西汉:西域的葡萄、苜蓿等传到内地 ③唐朝:茶园规模大,茶成为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④明清:从国外引进高产的玉米、甘薯;棉花普及南北,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垦荒扩大耕地 ①春秋战国:大量垦荒,私田不断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江南大量垦荒,水田扩展;北方农田缩小,畜牧业扩展 ③隋唐:江南围湖造田、烧山造田,圩田、梯田扩展 各时期农业发展特点 ①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新兴的封建农业生产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士族庄园、寺院农业发展,南北农业趋于平衡 ③隋唐:南方农业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明清:粮食产量大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产品专业化、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重要农学著作:北朝的《齐民要术》和明朝的《农政全书》 主要手工业部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造船、煮盐、印刷、酿酒、制漆等的发展(略) 革新生产技术和工具 ①夏商周:称为“青铜时代”。商朝青铜业规模大;西周青铜制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更加精美。商周出现原始瓷器 ②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发明铸铁柔化技术。青铜制造业工艺创新,发明金银错技术和雕铸技术。漆器中采用夹苎技术。学会用曲造酒 ③汉代:发明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书,纸的产量大增 ④魏晋南北朝:孙吴培育八辈之蚕;冶铁业发明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造纸技术进步,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⑤隋唐:冶铁业采用切削、抛光、焊接技术,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和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陶瓷业创制唐三彩和秘色瓷。发明雕版印刷术。丝织业学习波斯先进技术 ⑥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⑦明清:丝织业使用“纱绸机”,印刷业推广双色套印技术,出现彩色印刷品 著名产品和产地 ①商周:商朝的司母戊方鼎和人面纹方鼎 ②春秋战国:春秋的莲鹤方壶;战国的随县编钟,山西的池盐、四川的井盐、山东的海盐 ③魏晋南北朝:曹魏的丝织业中心襄邑和洛阳;北魏的相州以造军刀著称;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白瓷;洛阳、长安、建业、扬州是造纸中心 ④隋唐:丝织品有绫、绢等十几类,每类又有许多品种 ⑤明清: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松江是棉织业中心,芜湖是染织业中心,佛山是冶铁业中心 ①商周: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青铜业发达 各个时期发展特点 ②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冶铁业兴盛 ③隋唐:分布广,规模大、产量高,分工细、品类繁,技艺高 分工细密,促进了地区和行业的社会分工 ④明清 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丝织等行业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发展 总结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战国的《考工记》,明代的《天工开物》 ①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者称为商人。商的都城商业繁荣 ②春秋战国:中原成为商贸中心,中原市场可以买到四方的物资。诸侯国都城临淄、邯郸等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 ③魏晋南北朝:南方商业相对活跃,北方商业因战乱一度遭到破坏,北魏以后有所恢复发展 市场发达 城市有政府管理的市场“市”,市中有柜房和邸店 唐后期城市出现夜市 农村普遍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 城市繁华 ④隋唐 长安、洛阳是全国商业中心,城中有东西两市,营销全国各地,物资,还有许多外商。 扬州、益州是长江流域商业中心,唐朝后期扬州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洛阳 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 ⑤明清 北京、南京是全国商贸中心,出现几十个大的商贸城市 商品生产向农村延伸,江浙工商业发达的市镇兴起 ①汉朝:开辟丝绸之路后,同亚、欧各国的丝绸贸易发展起来。长安、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城市。同邻国朝鲜、越南贸易频繁,先进的铁器等输到朝鲜、越南 ②隋唐: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许多波斯、新罗商人来华经商,对外贸易超过前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聚集大量外商。登州、扬州、广州是著名的外贸港口 ③明清:明朝郑和下西洋进行的海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难以持续进行。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保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阻碍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货币的演变:商代的贝币——秦朝半两钱——汉代五诛钱——唐代开元通宝——明清纳银代役,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魏晋南北朝:南方商业相对活跃,北方遭到破坏 各时期事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隋唐:商业全面繁荣 明清:国内贸易繁荣,对外贸易萧条 ①夏商周都城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修建通往各地的大道。商周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②秦朝兴修灵渠5,沟通长、珠江两大水系。统一车轨,修建弛道 ③两汉开辟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了对外贸易 ④隋朝开通纵横南北的大运河。扩充弛道,北方修筑两条大道 ⑤唐朝以运河、长江为中心的水运发达。交通要道上的私家店肆发展起来。对外交通发达,除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外,还开辟了通往朝鲜的陆上交通线,通往韩国、日本的海上交通线 ①战国兴修都江堰、郑国渠、芍陂等大型水利工程 ②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灵渠、弛道 ③隋朝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大运河,扩充弛道。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④金代建造卢沟桥,闻名中外 ⑤元朝都城大都气势宏伟 ⑥明朝修筑长城,兴建三重城墙的北京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原因:①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③南方统治者劝课农桑的政策 表现:①江南农业进一步开发,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湖、鄱阳湖、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②南方商品经济比北方相对活跃 影响:为后来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社会秩序稳定 表现:①江南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江南成为重要产粮区;②江南商业繁荣,扬州、益州商业地位超过北方的长安、洛阳 影响:为后来实现经济重心南移创造了条件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北方。江浙长期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①西周实行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其特点是土地归周王所有,奴隶主贵族享用、经营土地,井田上奴隶集体劳动 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技术推广,生产力显著发展,导致井田制瓦解,以土地贵族私有、封建地租剥削、农民家庭个体生产为基础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起来。秦国商鞅变法首先确立了土地所有制 ③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的土地所有制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④北魏、隋唐为限制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恶性膨胀,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其特点是政府把手中掌握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但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体地位 ⑤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恶性发展,导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⑥明清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空前发展,土地集中十分严重,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表明 封建制度的衰落腐朽 ①春秋: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开始征收土地税,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 ②汉代:实行严密的编户制度,规定平民百姓向国家承担土地税、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其中土地税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即代役税)较重 ③隋唐:实行与均田制相联系的租庸调制,其中的“庸”允许农民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生产发展 ④唐后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开始实行新税制——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口税为主的赋役制度 ⑤明代:通过“一条鞭法”改革,对赋税制度进行了两项重大改革,一是赋役征银,二是将人丁银的一部分分摊在田亩中,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⑥清朝:先后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最终废除了人头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其特点是士族地主和佛教寺院凭借政治特权,强占大量土地,控制大量依附农民,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和兵源,威胁中央集权。南北朝后期,随着士族地主势力的下降和灭佛斗争,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逐渐衰落下去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发展 大量产品投放市场 国内市场扩大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出现数十个较大商贸城市 农村工商业发达的市镇兴起 手工业的行业分工、生产规模扩大、旧的手工作坊难以适应 表现 明朝丝织业中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机房)产生 清朝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增多 特点:发展缓慢,仍处于萌芽状态 发展缓慢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从各方面阻碍其成长 儒家、法家都提出“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仁政”; 春秋战国 商鞅“重农抑商”) 秦国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隋唐:以“重农”、“富民”思想为指导,沿用北魏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减轻了农民赋税徭役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唐太宗提出“存百姓”的思想,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促进了唐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武则天、唐玄宗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北宋:王安石变法提出了新的“理财”思想,以限制特权地主的势力,改善农民处境,发展农业生产为突破,以克服财政困难。变法实行的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措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封建统治者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设置关卡、征收重税,限制手工业的规模,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震动了思想界,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 ③开明政治家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了“一条鞭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农民要求平均财富和获得土地的愿望,表明了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 二、学习方法指导: 1、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要求是:探究古代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状况、特点及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唯物观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生产力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则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社会经济发就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近年来的高考强调考察学科主干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中国古代经济史既属于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又与当前的热点现代化经济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的高考中,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有关内容就成为经常涉及的考点,我们在高考备考中,对于中国经济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中国古代经济中的知识多而杂,尤其是各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很多涉及学生平时不熟悉的事件,需下大力气牢记知识,切忌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为提高记忆效果,还需要在记忆基础上归纳分类,前后联系,应特别关注先进生产工具、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方式的创新。 3、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发,应坚持唯物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原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应正确把握经济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互相联系,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各个环节(如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效益等环节)之间的联系,正确把握经济各个部门(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联系,从联系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前因后果和客观规律。 4、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经济制度对经济发有重要影响。古代封建社会的农本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本质上反映封建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土地私有、地租剥削、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因此,正确认识上述经济思想、政策、制度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封建生产关系的上述特点。抓住这个关键,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提出农本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根源及历史作用,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封建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规律。 5、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应特别关注与我国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联系密切的如下问题:古代的生态环境变化、古代商品经济、古代的农业发展、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 三、重点难点突破 1、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必然引起新的先进生产关系,取代旧的落后生产关系,而新的先进生产关系确立必然又会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包括中国古代史在内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中国古代经历了以下三次生产关系的变革:(1)第一次是父系氏族到夏制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显著发展,迎来了青铜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生产关系难以生产力发展,先进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发展并确立。奴隶制生产关系虽然以黑暗的奴隶制度剥削代替了氏族公社的平等合作关系,但是打破了氏族公社狭隘闭塞状态,组织起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实现了体力与脑力劳动分工,大大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夏制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农业文明的时代。(2)第二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显著发展,迎来了铁器时代,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逐渐瓦解,以土地私有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地租剥削为主要剥削方式,以农民家庭生产为经营方式的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发展并确立,封建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提高了劳动者农民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战国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以后一直到宋元,封建生产关系对经济发展主要起推动作用。(3)第三次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社会衰落,商品经济显着发展,封建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在上述历史条件下手工业的丝织业等部门产生了以商品生产力为目的,以雇佣关系为剥削公式的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生产关系相比,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一是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工人的地位和生产积极性;二是它所进行的商品生产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摧残,明清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在萌芽状态,发展十分缓慢,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和自然经济依然占优势地位。 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除了上述三次生产关系变革所起的推动作用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王朝推行的开明经济政策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对封建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调整和改革。如商秧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了封建经济,为秦的统一打下了经济基础,隋唐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缓解了土地兼并,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和劳动时间,为了隋唐经济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劝课农桑,轻役薄赋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辟了正确方向;明朝的一条鞭法丁役分摊在田亩和纳银代役,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农业生产,对商品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封建王朝的“大一统”和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安定了社会秩序,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如秦、隋、元结束长期分裂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影响,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有什么区别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有什么区别?
一、背景不同
1、一条鞭法
随着明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日益资本化,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同时朝廷开支逐步加大,财政十分困难。商品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明政府为解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改弦更张是一条鞭法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明代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封建徭役经济的衰落、解体则为其产生准备了基本的但也是决定性的物质条件。
2、摊丁入亩
丁银制度即人头税制度,弊端不断显现。官员绅衿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而丁银项目仍然存在,结果便落在贫苦农民的身上。其中在实行户等编审制的地区,出现了利用户等进行放富差贫的现象,使阶级矛盾更趋激化。
二、内容不同
1、一条鞭法
主要内容就是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并且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同时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2、摊丁入亩
主要内容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三、时代不同
1、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
2、摊丁入亩是清代时期的政策,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雍正时期开始实行。
四、意义不同
1、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一条鞭法虽有其进步意义,但它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仍然是为封建社会的基础服务的。它的实行是为了整理封建政权的财政。一条鞭法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政策,是含有专业主义政权和豪种地主斗争的性盔。但是这个“改良”和“斗争”也是极其微弱的,连对当时豪绅地主优免权也要“除外”。
2、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摊丁入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条鞭法
举例区别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赋,服徭役,交杂税,又是记粮,又是记服役时间,又是记银两,很麻烦。张居正分析认为百姓于朝廷的义务有两点:一种田交税,二有人丁服徭役帮忙干活。所以就改按照田地多少和人丁多少来收,并且只收银两,就设计按照一定标准把以前的田赋,徭役,杂税折算成银两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减少。比方以前朝廷要求每人丁要服役2个月,新政后这两个月就折算成银子比方10量。综合以前三项收入换算成田地和人丁计量数,朝廷只收钱不收粮食了什么的了,然后用钱雇佣老百姓干活,买粮食。
摊丁入亩:就是把前面那个按人丁数计算的人丁银即人头税取消。因为清政府看到当时土地集中,很多人家没地,人很多,根本没什么收入,让他们交人头税很难。还不如不征收,让他们自由被地主雇佣。只按田地征收,其实不会全部取消只是减少大部分并入田赋。所以到最后每年农民只交田赋就可以了。为什么说一条鞭法部分废除了人头税,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摊丁入亩的做法: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同时,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赋役制度改革的“摊丁入亩”,是当前史学界讨论得十分热烈的一个问题。许多论者认为:“‘摊丁入亩”废除了编审制度,解除了许多世纪以来加在农民身上的一条锁链;政权通过赋役制度实现的人身控制削弱了;数千年的人头税至今基本废除”。言下之意是说:“推丁入亩”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笔者不敢苟同。本文试就几个根本性的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土地兼并是实行“摊丁入亩”的催化剂 “摊丁入亩”是清统治者用以缓和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早在满清入关之初,他们的皇室、贵戚和大大小小的官吏就疯狂地圈占汉人土地,土地兼并由此一发而不可遏止。后来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他们对土地的兼并更加狂妄之极。或购买、或奏讨、或投献,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时代,土地也被纳入商品的范畴进行交易,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千年田八百主”。土地集中已达无可复加的地步。于是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 其次,丁役负担的严重不均。封建国家征收赋役的原则是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的,人口大量流亡势必引起丁役负担不均。 最后,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又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第一,“以田为经,以丁为纬”征收赋役会影响政府收入。因为“丁额无定,丁银难征”造成不少的钱粮亏空。从康熙五十年到雍正四年之间,大多数省份,百年积欠钱粮都达几十万至儿百万。第二,丁役负担沉重地压在无地少地的农民身上,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当时结成党类围攻城府的事件时有发生。 以上的论述说明,“摊丁入亩”的推行最终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危害性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有的论者把丁役不均说成是“摊丁入亩”最主要的催化剂,恐怕失之偏颇。 “摊丁入田”以后,地主的利益不象明代以前那样优厚,土地的负担大幅度加重。“摊丁入亩”的原则是“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而地主田多丁少,农民田少了多,于是“富户也困于役,而置产困也。”当然,地主政权的这种作法,并非超脱于他们的阶级利益之上,恰恰是为了挽救其临近灭亡的命运,才如此破釜沉舟的。 二、“摊丁入亩”使人身控制进一步加强 中国的农民同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农民呢?只会固守土地。那些“舍本逐末”的农民完全是在破产和失业的威迫下采取的无可奈何的行动。 其实,一种被强化了的人身控制政策实行起来了。保甲制度在许多方面比以前的禁令严格多了:凡天下之人“出注所往,入注所来”,“稽察盗贼、逃人、奸究、窃发事例。”那么,“摊丁入亩”后的人身控制之严就略见一斑了。 “摊丁入亩”使得农民更牢固地束缚于土地,也就稳定了地主经济,强化了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一道障碍。 三、“摊丁入亩”以后的某些情况 “摊丁入亩”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中自然有生产力发展的惯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生产力的发展,“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飞跃。农业上只是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加,这正好说明农村控制了比以前更多的人口。手工业上只是工艺和专业化方面的某些改进。作为生产力诸因素中较重要的一环——生产工具却没较大突破。可见这时生产力的发展是十分有限的。 “摊丁入亩”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自耕农对封建制度有很大的适应力,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的排斥性。首先,自耕农是封建政权各种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其数量的增长对封建国家政权起了稳固的作用。正如马克思说的:“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是捐税”。在封建社会里农业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自耕农人口的多少,往往被看作是封设经济稳定程度的晴雨表。正因为这样,历代地主阶级改革者,总是主张用“均田”和“限田”一类办法来保护自耕农的大量存在。“摊丁入亩”的目的理应是有这层意思的,既然自耕农对封建经济有很大适应性,那么就无法与资本主义相并存了。实际上,新的资本主义萌芽所需的条件不能在自耕农中形成。因为自耕农生产规模狭小,其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社会分工极难发展。其土地只是零星小块,能成为自己生活的有限条件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成为剥削他人劳动的手段。 “摊丁入亩”后,农民的赋役负担大致普遍均衡起来,人为地阻碍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这些被置于相同处境上的农民,其生活是相当痛苦的。 “摊丁入亩”对丁徭的取消助长了人口的增殖。以湖北为例,这以前每年人口的增长数字极小,甚至逐年下降。《黄冈县志》第四卷载黄冈县从康熙十年至五十年期间,平均每年只增一个半丁。这以后就绝然不同了,人口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指标。人口的急增不但不能反映生产力的提高,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为生产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就必然造成大多数人口忙于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农产品中的商品部分就必然降低。 当然,“摊丁入亩”作为一项地主阶级的改良措施,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浙江《嘉兴府志》评价说:“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不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从康熙五十年到光绪九年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摊丁入亩”在遇到各种非议和斗争之后,还是最终推行于天下,想必于统治阶级说来是得利无穷的。那么,“摊丁入亩”对资本主义萌芽有利无利不是一目了然了吗?中国古代明清时期 统治者推行的"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晋中之窗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晋中之窗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晋中之窗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晋中之窗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晋中之窗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晋中之窗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晋中之窗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晋中之窗但是由于封建制度本身的局限,此法虽有良好初衷,晋中之窗却最终残民害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摊丁入亩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晋中之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晋中之窗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分条列出,万分感谢
一。两税法:
(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 唐中央是以779年(大历十四年)各项税收所得钱谷数,作为户税、地税的总额分摊各州;各州则以大历年间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作为两税总额分摊于各地。因此,户税、地税全国无统一的定额。 (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按九等分摊),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 (6)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7)如在两税外擅自加征者,以违法论处。 二。一条鞭法: (1)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负相对均平。针对当时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仅据部分清丈的结果,就增加了土地2.8亿亩,使不少地主隐瞒的土地缴了税。 (2)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实行一条鞭法以前是赋役分开。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实行一条鞭法以后,全部简并为一体。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农民得以稍安。 (3)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我国封建田赋,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实。唐代两税法虽以货币计算,但缴纳仍折实物。宋代征税,只是偶有折银。元代科差虽行色银,但积粮仍为谷粟实物。唯自明代一条鞭法实行以后,不仅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而且田赋除苏杭等少数地区仍征实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余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为色银。与此同时,赋役征课也不再由里长、粮长办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从此,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臻完善。 三。摊丁入亩: (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2)政府也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 (3)明代行一条鞭法,清代继续施行,部分丁银摊入田亩征收,部分丁银按人丁征收。到乾隆时通行全国,摊丁入亩后,地丁合一,丁银和田赋统一以田亩为征税对象,简化了税收和稽征手续。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内容
晋中之窗提醒您
一条鞭法即把原来的里甲、均徭、杂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将部分丁 役负担摊入田亩之中, 把过去按户丁出办的徭役, 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 并入田赋的夏、 秋二税一起征收 摊丁入亩就是把人头税加进农业税中,古代收税种类很多,人口也要收税,摊丁入亩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税,而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制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摊丁入亩的实施,使得无产者没有纳税负担,而地主的负担增加,对于清代人口的持续增加、减缓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进步,以及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雍正的摊丁入亩,有什么区别?
一、实施内容不同。
1、一条鞭法:
(1)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2)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摊派;
(3)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
(4)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
(5)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2、摊丁入亩:
(1)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2)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3)各省地方政府,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4)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二、实施结果不同。
1、一条鞭法:
据史料记载,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295. 7116万两,隆庆元年(1567)23万两,万历五年(1577)435. 94万两,天启时327万余两。
一条鞭法的实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经济危机,缓和了政治危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给处于走下坡路的明王朝一线曙光。
2、摊丁入亩:
雍正皇帝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扩展资料:摊丁入亩的影响: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百度百科_摊丁入亩
有什么区别(17)摊丁入亩(6)相关参考
清朝推行摊丁入亩制度的皇帝是哪个是雍正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有什么区别?一、背景不同1、一条鞭法随着明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日益资本化,土地兼并也逐渐加剧,同时朝廷开支逐步加大,财政十分困难。商品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明政府为解脱日益严重的
清朝雍正皇帝登基后,改革时弊,在内政治理方面颇有一番作为,例如他推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官绅一体纳粮”等政策,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雍正元年,雍正创立了「”养廉银”制度,成功缓
历史上的摊丁入亩,又被称作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最初是创于明代时期,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并且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得到了普遍实行。那么摊丁入亩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据
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朝廷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什么叫做“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肖军伟所谓“改土归流”是指改土管制为流官制,即将掌土治民的方式由当地少数民族的土司进行管理的土官治理模式转变为由朝廷委派的政府官员进行管辖的流官治理模式,包括一系列地方治理措
清朝的边疆政策: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内容大体有以下几项:从政教制度方面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开发和建设;从国防方面加强对边疆地区的保卫;上述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围绕这些内容,
去过丽江的朋友一定亲眼目睹过丽江木府的巍峨壮丽,这座富有「”北故宫、南木府”之称的庄园别墅其实就是「”丽江军民府衙”的俗称,它坐落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而它原来的主人便是纳
摊丁入地(汉语拼音:tɑndinɡrudi),中国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又称“摊丁入亩”、“地丁合一”、“丁随地起”,通称“地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
...、《蛩吟集》等。岳钟琪担任总督期间,在陕甘两省推行摊丁入地,又对四川乌蒙等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曾静向他进言反清,而岳上奏于雍正帝,引发了吕留良案,但雍正已对他起疑,后下狱险死。乾隆时复用,平大小金川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