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姚雪垠,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
Posted 土匪
篇首语:身不饥寒,天未曾负我;学无所获,我何以对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自成姚雪垠,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自成姚雪垠,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
李自成姚雪垠,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
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
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
不是正史,《李自成》基本上是姚雪垠根据历史史实写作的历史小说,在环境烘托、人物塑造上加入文学语言,同时为了符合小说创作的需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学创作,也更能提起读者的兴趣。
《李自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最为成功,不断是在情节的连贯性、小说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均体现了老一代作家认真严谨的学风,是中国历史小说上的经典之作。
扩展资料
《李自成》是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共有五卷,出版于1963—1999年。
《李自成》讲述李自成率起义军转战各地,受到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围剿,在潼关南原突围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门谷哗变,粉碎了官军围剿。李自成要求与张献忠联合未果,张反欲火并李自成。
为保存实力,李自成分兵潜伏于郧阳山中积极经营;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虚,疾驰河南,饥民从之如流,又拜宋献策为军师,收杞县举人李岩,随即破洛阳,杀福王,声势大振。起义军领袖罗如才亦离开张献忠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盟主。
他们在河南击溃明军主力,三次进攻开封;战绩辉煌,但也暴露不少弱点,孕育了最终失败的因素。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张献忠、崇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自成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
姚雪垠靠什么写成《李自成》
创作《李自成》的源泉
姚雪垠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邓县九龙乡姚营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上过开封优级师范。由于家境窘困,母亲准备在他出生时溺婴,幸为曾祖母所救。他从小爱听外祖母讲故事,由此激发了想象力和文学兴趣。 邓县地处豫西南,环境闭塞落后,水旱灾害与瘟疫频仍。加上封建军阀压迫,农民无以为生,或外出逃荒,或铤而走险。姚雪垠9岁那年,土匪攻破寨子,姚家房屋和衣物都被烧光,从此随父母逃到邓县城内县后街居住。在县城里,先读了一年多私塾,又上了三年教会办的高等小学,背诵过大量古文并习作文言。暇时爱听艺人说《施公案》、《彭公案》、《三国志演义》等书。 据《邓州市志》载,李自成曾三次过邓州,其中最后一次是1645年3月,在清军追击下,李自成残部从邓州西南下,一部分是从姚雪垠的家乡姚营村路过的,因而留下了大量关于李自成的民间故事。姚雪垠是听着李自成的故事度过幼年的,这也是他后来创作小说《李自成》的源泉。姚老说:“我幼年时听到李闯王的故事都是诬蔑李自成的,说他在河南杀得十字路上,搁金元宝没有人拾。大顺朝迅速灭亡,统治阶级把他当‘流贼’看待,在野史和戏曲中充满颠倒黑白的侮辱之词。我要做的工作就是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不是盲目随着前人的脚印走,否则就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今人。” 创作《李自成》的体验 1924年秋,14岁的姚雪垠和二哥在信阳读中学,假期回家,走到驻马店开始步行,在泌阳县突然遇上了土匪,他们被绑架做了“肉票”,从此开始了土匪生活。后来,有个叫王三少的杆子要姚雪垠做干儿子,姚雪垠只好答应。王三少离开后,土匪薛二少又看中了姚雪垠,他只好再做干儿子。后来,这股土匪被打散了,薛二少派人把姚雪垠送回老家邓县家中。姚雪垠在土匪中生活了一百多天,他看到了土匪们的抢劫、烧房、杀人,看到了土匪们由小到大的发展,看到了土匪间讲义气,作战勇敢,看到了土匪与军阀间的争斗和激烈战斗。这一切都增强了对农民起义军感性生活的认识。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长夜》,就是写的这些生活。 正因为有过土匪和军旅生活的阅历和体验,姚雪垠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写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这是姚雪垠创造《李自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创作《李自成》的功力 1929年夏,姚雪垠考入河南大学法学院预科。与此同时,在《河南日报》副刊用“雪痕”的笔名发表处女作《两个孤坟》和其他作品,这些小说写了下层劳动者受封建势力迫害致死的悲惨故事,表现了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1931年暑假,他被学校当局以“思想错误,言行荒谬”的罪名开除。从此结束学生生活,在北平等地以投稿、教书、编辑为生。到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发表了10多篇小说,这些作品展现了内地农村黑暗混乱的现实图景,和被压迫者奋力反抗的斗争画面。此外,他编过《大陆文艺》、《今日》两种刊物,在《芒种》、《申报》上发表杂感,还刊出散文、散文诗、文学论文多篇。由于受文艺大众化、大众语讨论的影响,1936年曾收集家乡口语,编为《南阳语汇》。 1938年春,姚雪垠去武汉,不久参加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从事抗日文化活动。在《自由中国》、《文艺阵地》上发表短篇小说《白龙港》、《差半车麦秸》。次年又在《文艺新闻》上刊出气氛悲壮的《红灯笼的故事》。后两篇曾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并被译为英、俄文。《差半车麦秸》和稍后的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之所以受到文学界的重视,是因为成功地运用活泼生动的群众口语,写出了农民在抗战中的觉醒与变化。1939年起,姚雪垠在辗转鄂、皖、蜀等地的过程中,以主要精力创作中长篇小说,写有《春暖花开的时候》、《戎马恋》、《新苗》、《重逢》等。这个时期,他也写了不少文学论文,如《论现阶段的文学主题》、《通俗文艺短论》、《文艺反映论》、《屈原的文学遗产》等,其中一部分曾集为《小说是怎样写成的》一书出版。此外,还印行了《M站》、《春到前线》、《差半车麦秸》等短篇集。 抗战胜利前后,姚雪垠转向故乡与童年的题材,完成了自传性长篇小说《长夜》,并写了《我的老祖母》、《外祖母的命运》、《大嫂》等一组散文。《长夜》以20年代军阀混战时豫西山区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李水沫这支土匪队伍的传奇式的生活,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强人”形象,真实有力地揭示出许多农民在破产和饥饿的绝境中沦为盗贼的社会根源,同时也表现了他们身上蕴藏着反抗恶势力的巨大潜在力量。 1948年以后,姚雪垠先在高行农业学校,继在私立大夏大学教书,同时发表了《明初的锦衣卫》、《崇祯皇帝传》等学术论著,这为他后来创作《李自成》准备了条件。 另外,姚雪垠有两次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书籍,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一次是1925年,邓州人胡宾周是二品道员,购买了十余万册书运回邓州,建了座公共图书馆,姚雪垠从中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另一次是1931年,姚雪垠到北平,在北平图书馆夜以继日的苦读,丰富了历史知识。这些历史知识和文学基础,是后来创造长篇历史小说不可缺少的功力。 创作《李自成》的成因 1932年,22岁的姚雪垠因失业住在开封,经常到河南省图书馆(龙亭湖畔二曾祠内)去看书,他看书比较杂,但较多的是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一天,他偶然发现记载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的两本书,一是李光壂的《守汴日志》,二是周在浚的《大梁守城记》。这两本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多年不能忘怀。这是姚老接触明末农民战争史料之始。 抗战时期,他又接触到一些明末史料,开始动念写明末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但力与心违,徒怀虚愿。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上海的大学里教书,着手研究明代以东厂和锦衣卫为镇压工具的“特务政治”,写了不少笔记,还发表了一篇历史论文《明代的锦衣卫》。同时他开始研究崇祯及其家族的政治生活,从明武宗研究起,还曾以《崇祯皇帝》为题撰写论文,这一切为他后来在小说中描写崇祯皇帝的生活、性格和必然亡国的历史命运,奠定了基础。李自成三打开封和所得史料是创作《李自成》的最终成因。 创作《李自成》的动力 姚雪垠从1957年起创作《李自成》,到病逝前的1999年还在创作第五卷,历时42年。 姚老说:“1957年我被打成‘右派’,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写《李自成》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书于1963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社会上立刻引起轰动,很快被判为大毒草,那些肯定过这部书的领导人都有一条罪状:包庇老右派姚雪垠,吹捧大毒草《李自成》。那时,抄家焚书在蔓延,随时都可能延及他家。正在这个时候,一道‘最高指示’救了《李自成》。1966年7月,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看见王任重列席,将他叫到身边,指示道:‘姚雪垠的《李自成》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经看了,写得不错。你赶快通知武汉市,对他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第二天早晨,王任重即打电话向武汉市第一书记宋侃夫传达‘最高指示’。这一指示既挽救了《李自成》,也保护了我的生命,使我免遭揪斗游行、打伤、关押,只是被抄了一次家,所幸的是稿子、卡片、大量藏书没遭被毁、被烧的厄运。” 姚老在“文革”中曾经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对他的信作了批示。毛泽东当时患病很久,又患眼疾,他看了姚老的信后,立即用铅笔在胡乔木转信的报告上批道: 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毛泽东 十一月二日“毛泽东适时地指示保护我,特别是要我将《李自成》一书写完,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在我的一生中却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一件大事。我终于在1975年12月下旬从武汉来到北京,从事《李自成》的创作。”姚雪垠写的《李自成》有多少本
李自成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9个义项 展开 《李自成》是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共有五卷,出版于1963—1999年。 《李自成》讲述李自成率起义军转战各地,受到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围剿,在潼关南原突围到商洛山中重整旗鼓,制止了石门谷哗变,粉碎了官军围剿。李自成要求与张献忠联合未果,张反欲火并李自成。为保存实力,李自成分兵潜伏于郧阳山中积极经营;冬天,乘中原官兵空虚,疾驰河南,饥民从之如流,又拜宋献策为军师,收杞县举人李岩,随即破洛阳,杀福王,声势大振。起义军领袖罗如才亦离开张献忠与李自成合营,奉李为盟主。他们在河南击溃明军主力,三次进攻开封;战绩辉煌,但也暴露不少弱点,孕育了最终失败的因素。作品细腻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张献忠、崇祯等一系列人物形象。[1]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有史实依据吗?
《李自成》是姚雪垠史学准备、生活积累、理论素养、艺术经验各方面集大成的产物,是几十年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正因为这样,《李自成》第1卷在60年代前期出版后深得好评;第2卷曾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第1卷译成日文后,荣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英、法文译本或节译本也正在译印中。
《李自成》一书是在近30余年中陆续创作成的,其间难免有文思不属之处,若干笔墨还有失之拖沓或现代化等缺点。作者生前表示待全书完成后,将统一再作修改,最后定稿。 然而,1999年4月作者却匆匆离世,只留给了人们由他本人在病榻上口述,再由家人整理完成的《李自成》第四、五卷(出版于1999年8月)。姚雪垠写的《李自成》有多少卷?
姚雪垠老先生的《李自成》一共是五卷。你朋友家8本的是1977年出版的三卷:第一卷上下册,第二卷上中下册,第三卷上中下册?问下不就知道了?还有人文的10卷本和长江出版社的4卷精补本。卷数是五卷,至于印多少本是版本不同。
想听听大家如何评价姚雪垠的《李自成》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共五卷,其中第二卷于1982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全书300余万字,自1957年10月动笔,历时42年完成,《李自成》的规模之大、创作时问之长。反映社会生活之广、刻画各阶层人物之多,在中外文学作品中部是罕见的。小说着力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语言形象生动、准确鲜明,以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开创性贡献享誉中外,被公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写了什么故事?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描写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并从中总结了其最终失败的历史经验。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中心,力图展示出一部气势恢弘、波澜壮阔的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采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及农民起义军内部矛盾等多条矛盾线索即复线的形式,把笔墨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领域,全面系统地反映“天崩地裂”时代的历史巨变,艺术地探索和表现了一个政权的衰败、农民起义力量的兴盛覆灭等历史规律。小说整体视野开阔、色彩斑斓丰富、布局大气稳重、注重协调平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三百人之多,“从皇帝后妃到豪绅役吏,从义军将士到巫婆乞儿,从绿林好汉到商贾市贩,三教九流,各式人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晚明社会人物全景图,而且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突出。在艺术结构上,作品采取“单元共同体”的组合方式,但都有机地服务于中心事件。在叙事描写上,追求历史事件与社会风俗面貌的结合,语言上注重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
也有观点认为,《李自成》虽然是一部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但在写作观念和叙事方式上,与同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不无相似之处,即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来“解剖”封建社会。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人民解放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确性和合理性。
真实(47)事实(3)历史人物 李自成之妻高氏最终死在哪里
姚雪垠同志在长篇历史小说《 》中,塑造了 妻高氏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否有「高、大、全」之嫌?人们是有议论的。但是,透过小说描绘的战马嘶鸣、旗鼓征尘,面对高氏的斗争业绩,我们不禁要掩卷遐想:三百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是否真的活动着高氏其人?她的真实的历史面貌,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是肯定的:在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中,确有高氏其人。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之际的史料中,有关高氏事迹的记载,却少得可怜。这里,就让我们摭拾史笈中的吉光片羽,看一看高氏的战斗生涯吧。> 高氏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历史上均无记载,已无从考见。随着 农民大起义的失败,在清初某些反动文人的笔下,李自成横遭诋毁,他的妻子也常被株连,脸上给抹个一团黑。有本叫做《甲申剩事》的书,说高氏是李自成掳掠得来的。这完全是诬蔑。有的史学家认为,高氏是明末农民军前期的著名领袖高闯王的女儿。高闯王,叫高迎祥,一名高如岳,陕西安塞人。迎祥有膂力,善骑射,早在天启末年,即竖起了起义大旗,称闯王。按照《明史》的说法,「高迎祥者,自成舅也」。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么自成与高氏,原是表兄妹结亲,真是亲上加亲了。自成与高氏,是何时成亲的?无从得知。不过,李自成正式投入高迎祥的大营,称为闯将,是崇祯四年(1631)。这年,李自成25岁。也许自成与高氏,正是在崇祯四年间戎马倥偬中结为终身伴侣的?亦不得而知。有了自成的辅佐,迎祥如虎添翼,革命声势,迅速壮大。> 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在盩厔遭到明孙传庭军的伏击,不幸被俘牺牲。此后,李自成继承高迎祥的名号,称李闯王。高氏一直随军征战。>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历经艰难险阻后,军事上转入优势,连获大捷,攻克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大概是顺天应民之意。据谈迁著《北游录》和其他一些史书记载,李自成曾聘请女诗人邓太妙,为「后宫内师,与妻女讲毛诗」。(按:毛诗,即《诗经》)看来,高氏和她的女儿(这位女孩子叫什么名字,同样也是史无记载,不得而知)都是识字的,而且有一定的诗歌素养。说到邓太妙,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精刺绣,工绘画,善书法,更擅作诗。她的丈夫文翔凤在世时,与她同游未央宫遗址,她曾赋诗谓:「诗人醉卧未央宫,笑弄晴霞映酒红。落叶渐随寒蝶舞,高秋爽气碧烟空。」高氏母女能与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师朝夕相处,实在是赏心乐事。后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被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绞杀后,邓太妙被清将强掳入京。路上,她口占一诗:「三峰一别不复还,□□□□和泪弹。妾与王嫱同薄命,学骑胡马度阴山。」字字血泪,显示了诗人的强烈愤懑。而据《明季北略》记载,邓太妙在「流离于幽燕」之际,「邮墙旅壁,泼墨留题」,其中的七绝《秋思》流传甚广。诗云:「蒹葭一望碧连山,袭袭轻风拂翠鬟。秋色亦知亡国恨,却教落叶尽成斑。」正是:天地改容后,草木亦知悲。在才华绝世的女诗人笔下,亡国之恨,一泻无余,感人至深。> 据《小腆纪年》等史书记载,李自成在北京称帝后,曾「立妻高氏为皇后」。显然,自成对高氏是十分敬重的。高氏也不愧是李自成患难与共的战友。1645年2月,当清兵穷追李自成,农民军处境险恶,被迫撤至武昌时,据《绥寇纪略》《甲申纪闻》等书记载,「自成与其妻高氏、李锦……高必正?诸将田见秀、袁宗第、刘体纯、刘芳亮、张鼐、吴从义、牛万才等犹从之」。而当自成壮烈牺牲后,高氏更团结农民军余部,举起联明抗清的旗帜,在抗清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645年夏,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惨遭地主阶级团练杀害。高氏与其弟高一功,从子李锦等,「拥众数十万逼常德」。南明永历政权的湖广总督何腾蛟,派人与高氏等联系。据《脱离实录》记载:「何公腾蛟遣人招安,皆被杀。后以郑公福、汪伯立前往,改招安二字为合营,乃允从而遂节制。」显然,高氏主张联明抗清,但坚决反对接受南明小朝廷的招安,向地主阶级俯首投降。这充分显示了高氏坚贞的革命品格。在「联营」后,永历帝「诏赐高氏命服」,并赐给李锦、高一功蟒玉、金银器。高氏教育李锦说:「既以身许国,当爱民,受主将节制,有 无二,吾所愿也。」何腾蛟对高氏颇为尊重;史载「腾蛟偶过其营,请见高氏,再拜,执礼恭。」永历帝「赐锦名赤心,一功名必正;他部封赏有差。号其营曰忠贞。封高氏贞义夫人,赐珠冠彩币,命有司建坊,题目『淑赞中兴』,嘉奖甚至。」但尽管如此,高氏等并没有因此而昏昏然,「不知今夕是何年」,而是仍然保持了农民军的独立性。李锦依然称自成为先帝,称高氏为太后。《永历实录》记载说:「忠贞营屯老营于草坪,粮饷不给,恣掠于民间。」所谓「恣掠于民间」,正是表明了,高氏等继续打击富豪,以解决军需;并不因为联明而改变了农民军的阶级路线,背叛了高迎祥、李自成所开创的革命事业。> 南明的几个小朝廷,无一不是崇祯王朝的翻版;内部派别林立,倾轧火并,极为腐败。「忠贞营」每被牵制,抗清运动难以展开。1649年正月,何腾蛟在湘潭慷慨就义于清军的屠刀之下。永历政权统治者内部的狗咬狗,愈演愈烈。驻防梧州的镇将陈邦傅,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竭力拉拢「忠贞营」。他拜高氏做干娘,叫高一功做舅舅,诱使农民军卷入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高氏等对这种弃失地不顾、忙于内争的卑劣行径,极为不满,痛斥了陈邦傅的罪恶勾当。陈邦傅恼羞成怒,用阴谋手段,挑唆孙可望与高一功等发生内战。当「忠贞营」由浔州退到庆远,李锦病 军中,高一功中途遭到孙可望的袭击,不幸战 。高氏是否也于此役遇难?不得而知。此后,记载高氏活动的历史线索就此中断,以致我们已无法进一步了解其下落,实在太令人遗憾了。> 高一功死后,高氏的孙子、李锦的义子李来亨,力战得脱,率「忠贞营」居四川、湖北间,耕田自给,与刘体纯等号为夔东十三家,继续从事扰清斗争,直至1662年,在茅麓山兵败后,全家自焚,壮烈牺牲。李来亨所以能够坚持抗清达十余年之久,英勇不屈,固然有主客观的种种因素,但这与李自成、高氏自幼对他的培养、教育,显然是分不开的。> 高氏——这位在三百年前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激流中涌现出来的巾帼英雄,是值得我们缅怀、纪念的。相关参考
有关李自成的电影有那几部闯王旗:根据姚雪垠小说《李自成》而改编的电影。由林农、高秉江、游于荃、杨谟超执导,杨士雄、胡和颜、童志、周家耀、杨谟超主演。双雄会:本片根据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片断改编闯王
李自成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李自成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李自成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牛金星又一次站起来把门帘子揭开一个缝儿向外看一眼,重新坐下,接着低声说
姚雪森毕业证书封面和第二页,下有“证书空字第壹号”字样。杨忠义摄我的传家宝是我的一份毕业证书。1950年夏天,我从陆军调往海军,被分配到青岛海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当时海军航校初建,生活和教学条件非常艰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自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桂英,李自成的第三任老婆,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李自成称帝后立其为皇后。在正史里,她们鲜有记载的。但在民间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宗敏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自成的爱将刘宗敏,多年来一直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那么他的真面目究竟是怎样的?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竟被民兵杀死【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公元1629年起义,李自
李自成VS张献忠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异同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一个
作者:丹华(媒体人)“四十里通惠河到了通县呐,与那千年的古河紧相连……”话剧《运河1935》一开场,就是铁片大鼓艺术家姚雪芬这韵味十足的演唱,将人们的思路带到了大运河畔北端,带回到狼烟连天的1935年
你真的了解阿济格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生母是大妃阿巴亥,多尔衮、多铎都是他的同母弟。不过,阿济格的名声却没有两个弟弟显赫,主要是因为阿济格有勇无谋,只会打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自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644年,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中,中国的土地上同时出现了三位帝王:一位是清朝刚登基的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