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夏朝存在吗
Posted 遗址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夏朝存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中国夏朝存在吗
中国古史辨派对夏朝的态度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中国最早成体系质疑夏朝是否存在的学派,是受西学东进影响后的“古史辨派”,其代表人物有: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等。这一派的观点一开始认为:周朝以前无信史,直到王国维从甲骨文中梳理出商朝存在的证据后,他们才肯定了商朝。
对于商朝之前的历史,这一派依旧保持怀疑态度。他的学术态度让往后的中国人对夏朝考据变得小心翼翼,提出“有条件的不可知论”,就是说:没有足够考古发现,则不能证明夏朝的政治属性问题。
日本学者对夏朝的态度
然而日本学者看待中国夏朝的问题,则要大胆得多。以学者宫本一夫为代表的大批学者,在二里头遗址挖掘以后,普遍承认中国“夏”的存在,他们探讨的问题是“夏”能否算是一个王朝。
他们认为:二里头文化足以证明“夏”的存在,与“二里头遗址”相对的是“二里岗遗址”,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年代却相差很久远。“二里岗遗址”在“殷墟”之前,“二里头遗址”之后,“二里岗遗址”的发掘,直接证明了“商朝”的强盛与发达。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共分为四期。在初期,文化中心位于颖河、汝河流域;二期之后发展到了伊河、洛河流域;三期开始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和陶器,同时文明的发展以及跨国黄河。日本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三期已经有了称得上国家的条件。
文明的辨别
那么一个遗址是否能够到达“文明”水平,要怎么辨别呢?
第一、文字;第二、非农业人口生活证据;第三、宗教礼仪。这是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提出来的,所以也被称为“雅斯贝尔文明三要素”,这“三要素”里面至少要满足一个,才能算得上“文明”和“国家雏形”。
我们拿商朝来举例:文字有甲骨文;“殷墟遗址”有明显的等级与分工迹象;宗教礼仪也没有问题,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算得上是世界顶级水平,青铜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于国家祭祀和宗教祈祷使用;所以商朝是“高度发达”国家的论断没有问题。
“二里头遗址”能证明夏朝的存在吗?
那么“二里头遗址”怎么样呢?
首先是文字:在很多陶器上出现了一些符号。不过这些符号是否能算作是文字,还不能确定,有待解读;文字是一个用于交流的系统,如果单独出现符号并不能算是文字。
第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痕迹,最直接的判断是有没有王墓。遗憾的是在整个二里头挖掘过程中并没有发掘出所谓的王墓,但是有很多墓室,在这些墓室里也没有棺椁的发掘,所以这里存在等级和阶级的证据是明显不足的。
第三、宗教礼仪。这应该是“文明”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环,在《左传》中就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就是宗教、首领、巫师对神秘力量的祈祷;戎,是有规模、有组织、有具体目标的战争,这两件事情构成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反过来说,一个“文明”越发达,他们的“宗教礼仪”也就越发达。日本学者宫本一夫在谈论商朝的时候,说道:“以祭祀仪礼和礼制为基础,诞生了维持社会秩序和群体组织的祭仪国家”,意思就说,商朝的宗教礼仪已经非常发达和完备了。
但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并没有发现人牲,就是将人作为殉葬品祭祀老天的仪式,这虽然很残忍,但是在史学角度上,一个“遗址”如果出现人牲,同样是一个“文明”拥有王权和扩张意识的证明。
在“二里头遗址”对面的“二里岗遗址”就发现了大量商朝中叶的人殉坑和牛殉坑,说明当时的祭祀十分盛行,国家的扩张意图也很明显。在“二里头遗址”里,并没有发现牺牲与祭祀的殉坑。
不过另外一点可以证明其“宗教礼仪”证据的是青铜器的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有:刀、锛、凿、锥、鱼钩、戈、戚、镞,可以说涵盖了当时人的生产工具与武器,另外还出土了一些礼器和乐器。从这一点来看“二里头遗址”虽然不满足“雅斯贝尔文明三要素”,但是也具备了一个“文明”初期的形态。
也由此可以证明在“商朝”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更古老的“文明”,这个“文明”就是传说中的“夏”,只是“夏”与“夏王朝”之间的过渡形态依旧有待考证。
好了,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二里头遗址”证明了在商之前中国存在一个文明,只是这个文明的状况依旧有待考证;第二、判断文明的标准叫做“雅斯贝尔文明三要素”,分别是:文字、非农业人口、宗教礼仪。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
商朝(8)夏朝(10)遗址(9)夏朝有文字吗?中国古代夏朝的文字存在证据
文字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是否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尚未明确证实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资料。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一起来看看夏朝的文字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夏朝有文字存在?
国内学者马贺山认为夏朝传世的官方文字是夏篆。这些文字主要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传统文字学所谓的“六书”在甲骨文中大多具备,是其文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决不会是从天而降的,在它之前应有其发生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先商时代,文明程度高于商族的夏族统治者,也应有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这才符合文字发生与演变的规律。
夏朝的文字存在证据
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已发现的一些陶器符号,具有明显的文字特征,有的还被释读。而龙山时代从年代学上看正处在夏朝之前,那么与其紧相连接的夏朝亦应有其文字使用,且应比龙山时代的陶符文字更为发展和进步。其三,在夏代的考古材料中,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亦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这些情况表明,夏朝有文字使用,当不是凿空之谈。
史书记载
关于夏朝文字的记载呢,请看如下史书: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都提到了“仓颉造字”。
尤其是汉代的纬书,也记载了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西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史皇产而能书。”高诱注:“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许慎《说文解字·叙》也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在《春秋元命苞》一书中,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相关参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夏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否存在之争议”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我们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个皇帝是启,他是治水的那个大禹的儿子,而最后一个皇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由大禹建立的夏朝,历史教科书也是这么写的。但是,西方历史学家却不承认中国曾经有过夏朝,认为这个朝代是后人杜撰的。那么西方人为什么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呢?其实西
4000年中国通史就在一瞬间,夏朝到底存不存在,两汉就像双胞胎
夏朝从来不被国际史学界承认,但我们中国人要坚信夏朝的存在,因此我们今天的极简历史从夏朝建立说道民国,正好四千年。大禹治水功劳太大,在族群中具备了尧舜所不及的威望,导致了他的儿子启承袭了他的地位,从此中
由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晚期的甲骨文,商代甲骨文中没有提及夏朝。所以很多人质疑夏朝是否存在。夏朝存在吗?夏朝是什么样的?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
纯个人见解,有误请指正首先指正一点,中国历史在秦始皇以前是没有皇帝的三皇五帝的说法虽多,但基本上可列为神话人物最少可比为希腊史的英雄时代==可能有其人其事,但不勉有夸大且时间难有定论相同的道理,中国朝
中国传说中的「”帝尧”一般认为是黄帝之后。根据郭沫若的看法,帝尧一族所居之处靠近黄帝族所居的涿鹿,大致是在河北唐县一带,后来沿太行山南下,途径太原等地,最后迁徙到了汾水平阳地区。《汉书·地理志下》就说
中国传说中的「”帝尧”一般认为是黄帝之后。根据郭沫若的看法,帝尧一族所居之处靠近黄帝族所居的涿鹿,大致是在河北唐县一带,后来沿太行山南下,途径太原等地,最后迁徙到了汾水平阳地区。《汉书·地理志下》就说
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时至今日依然是有争议的,不过争议夏朝存在不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外国学者。在《史记》中,司马迁是记载了夏朝的,《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详细的记载了夏朝的存在,以及发生的主要事情。时至今
中華文明綿延年,以夏朝為始,發展至今。我們一直認為夏朝是開端,夏朝一共經歷十四代,共四百一十七年,最後毀於商朝。可學者一直沒有發現關於夏朝的遺迹,夏朝就像謎一樣存在著。從世界歷史來看,夏朝並沒有記載,
1.夏朝应该是比较受到"质疑"的朝代!!不过目前史家也无法找到可推翻的证据!!1.夏朝存疑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夏朝?「疑古派」的史学家持否定态度,对于夏禹是否为实际存在的人,更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