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2、历史人物 丁香花公案

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他是“彭城书派”创始人,与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

他是博古通今的学者,能诗擅文,学养深湛;

他长于行楷,亦擅篆隶,“笔阵曾教淮海惊”;

他出身名门望族,世代书家,自幼秉承国学文脉。

他就是民国书法大家、碑帖学家——张伯英。

张伯英像

幼承庭训 金陵中举

1871年7月24日,

张伯英出生于江苏徐州名门望族。

张家祖籍浙江绍兴,

明嘉靖年间,张伯英十二世祖张棋过江渡淮,

以徐州(古称彭城)铜山县风水上好,遂家焉,

自后子孙繁衍,成望族。

张氏诗书继世,斯文一脉相承。

其父张仁广、祖父张达,皆善词章,尤喜书法;

外叔祖陈逊齐精擅书画,

伯英生有异禀,幼承庭训,读书有癖,写字成瘾;

弱冠时诗文、书法皆已崭露头角。

1887年,清丙戌探花、翰林院编修冯煦,

应徐州知府桂履真之聘,任徐州云龙书院山长。

伯英时年17岁,遂为冯煦入室弟子,

受益匪浅,被誉为后起之秀。

1902年清廷补行“庚子辛丑恩科”考试,

张伯英与叔父张云生赴金陵应试,

叔侄同科中举,传为佳话。

是年,张氏叔侄为维持家计,开馆授徒。

张伯英像

弃官从艺 保护碑帖

1911年,张伯英设馆于南京下关铁路局,

曾南游广州,复返南京,设馆数年而北上。

1914年,段祺瑞任陆军部长,

聘张伯英为秘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段祺瑞为北洋政府临时执政,

张伯英任副秘书长。

清末民初,世值动乱,

国之宝物流于民间、厂肆甚多,

张伯英担任公职期间,

不惜重金,极力购藏保护。

搜集大量碑帖善本,

为以后的碑帖考证和研究积累了实物基础。

如国家博物馆藏的《牛耕图》和《纺织图》,

是现在保存的极为稀少的能够反映

汉代男耕女织农业社会的实物图像资料。

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乃张伯英先生当年购藏

王羲之的《此事帖》和《十七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纺织画像石

耕牛图拓片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

张伯英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毅然引退,

定居北京神武门烟袋斜街北官坊口,

开始了鬻字治印的书画金石生涯。

从此再不涉足政坛。

定斋号为“小来禽馆”和“东崖书屋”。

明书家邢侗,精于识帖,辑有《来禽馆帖》10卷。

张伯英翻阅王羲之《十七帖》时

又被“来禽”,二字吸引,

因此“小来禽馆”一者追慕邢侗,

二者表达对王羲之的崇敬。

“东涯书屋”源自书法家李东阳,

李东阳别号西涯,张伯英住其东侧,

心存敬意,故称“东涯”

张伯英像

彭城书体 闻名于世

张伯英于帖学研究有素。

早年习书从颜真卿入手,

后上起羲献父子,下迄宋元明清,

博览群帖,兼写北碑,

融会贯通,碑帖交融,卓然成家。

其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

字体规整端正而有洒脱之致,

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

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

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

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

遂以彭城书体名于当世,

为彭城书派接武前贤之盟主。

张伯英书德风堂横批

当年张伯英每日临写龙门造像之精品,

书写若干则札为一束,放置床下。

家人建议出售,伯英坚称不可。

后来北邙魏志出土愈多,

精美又过于龙门,伯英又终日摹写。

因其书碑之名远播,求写墓志者络绎不绝,

市场上多有伯英所书墓志拓本。

启功于厂肆得见,初以为乃新出土之物,

见得款字,方知乃伯英所书,大为钦服,

不禁赞之曰:“

可见北朝书家的八法之妙,

已融于先生指间矣。”

并拜其门下,得其真传,亦成一代大家。

至今,北京琉璃厂西大街“观复斋”、

东大街“墨缘阁”的牌匾,

皆为张伯英所书,依然高悬门前。

天津巨商常子萱将张伯英所书

《永宝斋》大匾携往台湾,珍之若宝。

张伯英题观复斋牌匾

碑帖之冠 辨无所失

张伯英博学好古,书艺卓绝,

且金石、字帖的赏鉴造诣极深,

是继宋金石学家赵明诚和清大学士翁方纲

之后的又一“金石”巨匠,

在鉴赏和收藏界亦享有极高声望,

名贯京师,时称“碑帖之冠”。

他辨析真赝百不爽一,素为学者所推崇。

自谓“平生无他技,惟承家训,辨书帖真伪无所失。”

张伯英收藏来源广,经手数量多、珍品多,

且善于将所经手碑帖予以著录。

但是他收藏碑帖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非据为己有。

张伯英收藏碑帖的标准比较高,

他在 《庚午消夏录·曹景完碑》里说:

“予收石墨必欲无上之品,

于普通者不复措意。故其价直亦大悬殊,

几不可以道里计也。”

这表示了他对于收藏的一贯态度。

1935年元月,

张伯英应邀参加《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法帖提要》的编著,

时年65岁。

耗时三年余,洋洋百数十万言,

仿四库提要之例,

列举自宋至清帖刻512种,

穷源别流,析论优劣,

为我国当代书法碑帖学界权威名著。

对后世影响深远。

德风堂考藏张伯英书法作品欣赏

晚年清苦 坚守良知

先生一生正直,颇有节行。

他不屑于和封建军阀同流合污,

抛弃官位,卖字卖文为生。

北平沦陷后,他隐居不出。

晚年贫病交加,生活清苦,

犹醉心于书画金石,节操高尚清雅。

1933年,

张伯英先生在一份卖字的润格上写道:“

鬻字为生无伸纸余地。

衰贫交至,经营补屋吁其艰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陷落,

敌伪要人王克敏屡邀张伯英就任伪职,

先生皆坚拒之。

日本人又曾打算以10万银元

购买先生所收藏的王羲之《十七帖》,

张伯英视若粪土,坚决拒绝。

张伯英还屡次致书

当时任徐州伪市长的叔父张云生,

劝他莫做伪事。

王羲之 《十七帖》

1949年,一代书法圣手,碑帖名家,

在贫病中逝于北京“小来禽馆”中。

可叹的是直到他逝世,

盖一间仅容伸纸的小书房

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令人不胜唏嘘……

张伯英殁后,齐白石曾有诗赞之云:

“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

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

足见其书法造诣之深。

影响及今,后学甚,

2001年启功撰文回忆张伯英时写到:

“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

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

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

可见,得其真髓且归纳、综合、

升华其特色者,代不乏人。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书法(9)碑帖(1)王羲之(1)

历史人物 丁香花公案

  是真名士自风流,龚自珍最知怜香惜玉。他收藏到一枚汉代美人赵飞燕的玉印,即视为藏室三大宝贝之一,赞不绝口。他见人起屋时用斧斤砍伐桃树、海棠,也不禁打动恻隐之心,立刻从刀下“救得人间薄命花”。他对同时代的美女、才女的呵爱就更不用说了。然而他风流过头,终不免死于花下,代价未免稍高了些。 龚自珍的情敌很不简单,是荣恪郡王绵亿的儿子,姓爱新觉罗,名奕绘,此人在文学上的造诣并不浅,著有《明善堂集》。奕绘受封为贝勒,其妻太清西林春(原位侧室,后扶正)则为福晋。太清本姓顾,是江苏吴门人,才色双绝。奕绘不仅会做官,还特别爱才,家中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十四岁时,龚自珍任职宗人府主事,是奕绘的下属部员,常去奕绘的府邸交差。贝勒从不把他当作下级看待,而是尊为上宾,随他在府中行走。时或与顾太清诗词唱和。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有“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的词句,浪费温馨,即真实写照。久而久之,两人通了情款,合手把一顶绿帽子悄悄扣在奕绘头上。 太清常穿白衣,披红斗篷,凌波微步,胜似天仙,手指洁白如玉,尤其喜欢骑在高头骏马上弹铁琵琶,见过的人都说她是王昭君再世。龚自珍有绝活,他与太清用蒙语聊天,用京语谈诗,用吴语调情,表面上看不出半点蛛丝马迹。但情之所至,神魂又为之巅倒,又怎能长期避人耳目?这事只可避瞒一时,到底还是被奕绘瞧出了破绽。贝勒虽爱才,却也不肯扮演活王八,于是,www.cha138.com暗中派人追杀龚自珍,一定要置他于死命。所幸太清的仆人忠心爱主,侦获这一阴谋,及时通知了龚自珍。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月二十三日傍晚,久任京官的龚自珍突然辞职南行,“不携眷属,独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夷然傲然,愤而离京”。他自谓出走理由是“罡风力大簸春魂”,意思是高空的强劲风力簸荡春魂,使之惊恐不安,借喻仕途凶险。有人说,这其实是打马虎眼,他逃之夭夭,是因为京城有人要索他的命。龚自珍孤身逃亡江东,路费不足,只好到处蹭饭,好在他文名大,朋友多,还不至于吃闭门羹。其《己亥杂诗》中有句“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即描写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龚自珍与顾太清的绯闻情事有个漂亮的名目——“丁香花公案”。传说中有好几个版本,写过《孽海花闲话》的晚清文人冒鹤亭言之凿凿,坚信认为奕绘用鸩酒攫取了龚自珍的性命。于是就有本站网学家跟他较真,煞一煞他好为武断的文风。1936年,清史专家孟森作《丁香花公案》一文,考证出己亥年(1839年)奕绘已死,地下枯骨何能寻仇?这样一来,冒鹤亭的断言便不攻自破。实际上,真正站得住脚的理由是:龚自珍为广东鸦片案极力主战,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后者炙手可热,势烟熏天,龚自珍惹不起,到还躲得起,于是乎逃之夭夭,跑得越远越安全。 龚自珍五十岁时(1841年)殁于浙江丹阳。《年谱》上说他是“暴疾捐馆”——当时他担任云阳书院讲席——此事令人疑窦丛生。传说更是节外生枝,称龚自珍是被美妾灵箫鸩杀的,只因灵箫移情别恋,与某生偷欢时被龚自珍撞见现场,好不羞愤,变心的妇人下手遂有如此之毒。这一说也没有站得住脚的资料支持,仍属臆测,不足为凭。

相关参考

杜牧的又一首 ”翻案诗”,这一次,主人公不是周瑜,不是项羽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杜牧的诗,除了满满的风流韵致之外,总也还夹着铮铮的剑气,所以我们说他是「”剑胆琴心”,是书剑风流的真名士。一、弟弟的眼病我们知道,杜牧有一个从小相依为命的弟弟叫杜顗,很可能是小时候

另类“逍遥”――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心灵境界追求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流自风流”谈到“风流”一词,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魏晋时期那些率真天然,超凡脱俗的绅士高士、如打铁的嵇康,嗜酒的刘伶等等一多量带有魏晋色彩的文人。固然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尖利,司马

另类“逍遥”――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心灵境界追求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流自风流”谈到“风流”一词,我们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魏晋时期那些率真天然,超凡脱俗的绅士高士、如打铁的嵇康,嗜酒的刘伶等等一多量带有魏晋色彩的文人。固然魏晋时期阶级矛盾尖利,司马

民国四公子

民国四公子民国四公子(或近代四公子)指民国时期四位有名的世家子弟。人谓近代四公子,一为寒云(袁克文),二为余(张伯驹),三为张学良,四、一说为卢永祥之子小嘉,一说为张謇之子孝若。又有谓:一为红豆馆主溥

民国风流欲女余美颜,写书自曝与3000男人上过床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民国风流欲女余美颜,写书自曝与3000男人上过床”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余美颜的一生可以说是民国时期风流女子的最佳代表,在她的著作《摩登情书》中曾写过她与3000名男

北京记忆丨闻名国内外的王府井大街

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起,外国在北京侨民,多到王府井大街购物。当时英美人称这条街为莫里逊大街。莫里逊(Dr、GeorgeErnestMorrison,莫里逊博士,1862-1920)是澳大利亚人,189

短史记丨三则谣言,深度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文|谌旭彬做历史工作的人,常喜欢说「”真相的力量”之类鸡汤话。其实,有意捏造或刻意误解而造成的谣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往往并不亚于「”真相”。以晚清民国为限,择其影响极深者,举三个例子。例一:形容晚清

民国第一风流奇女子, 其一生阅尽3000位男人, 堪称用身体写作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民国一个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涌现出了许多的美女和才女,她们一生皆可谓传奇,所以时至今日我们经常能够了解到林徽因、谢冰心等才女的故事。然而,她们虽然都是家喻户晓,名气如日中天的人物,但论起最传奇

巾帼自风流――平阳公主

在晋、冀两省交界处的山西平宁县城东北45公里处,屹立着一座巍峨的雄关。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而筑蜿蜒盘旋的万里长城,关城北面,是水流湍急汹涌的桃河。这座雄关,它襟山带水,可以称得上是金城汤池,而在峰峦如聚

一代儒宗

民国诸位名士中,很多都是一些风流人士,他们对于自己的感情,很是开放,婚后出轨的名人多不胜数,三妻四妾的更有人在,而在其中,单单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大师,他一生只有一位妻子,自19岁丧妻后,终身都未再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