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族多少代,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孔子家族多少代,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孔子家族多少代,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
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
现在的掌门人是:孔德成(1920—)是 孔子的第77代嫡传孙。
孔子第80代嫡长孙2006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考试院长”孔德成经过一个半月的考虑,为曾孙命名为孔佑仁。
10代人跨越266年
据媒体19日报道,由于“奉祀官”为世袭,孔家将于最近向“内政部”报告孔子第80代孙孔佑仁已诞生。
他在台大医院出生时重3400克,十分健康,孔家已于几天前向户籍地台北县新店户政事务所报了户口。
帝制时期,孔子家族嫡长孙(第46代)自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起世袭爵位“衍圣公”。
第50代孔拯于金熙宗时(1142年)袭封“衍圣公”、60代是明成祖左右的孔承庆(早死未袭爵,追封)、70代是清雍正帝时的孔广(1731年),每十代相隔约300年。
孔佑仁的出生,距70代孔广袭爵有266年。
孔子家族现在第几代了?
孔垂长,1974年出生在台湾, 孔子第79代嫡孙 ,末代衍圣公、台湾前“考试院长”孔德成之长孙。2009年9月28日在台湾举行的“中枢祭孔大典”仪式上,接替孔德成担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记得采纳啊孔子家族现还有多少人?
据新华社电经过10年续修,新版《孔子世家谱》昨天在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孔庙举行颁谱仪式,标志着这部传承2500多年家谱第五次大修最终完成。 这部耗资千万元续修而成的新版《孔子世家谱》再次打破由其自己保持的世界最长家谱纪录,将续修前家谱记录在案的孔子后裔代数向后延续1代至83代,并将在册后裔人数从56万增加到约200万人。
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它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曾、颜三族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 - 第74代衍圣公 孔繁嘉、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圣公 孔祥壮、孔祥娜(南宗) - 第76代衍圣公 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 - 第77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2008年) - 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维益 - 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垂长 - 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佑仁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子后人的辈份是怎么排的?
孔子后人的辈份依次是: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扩展资料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
明崇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衍植)奏准。后续十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再添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
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
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家族
为什么孔子家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人们将其住宅改为祭祀他的孔庙,后代帝王对他的思想观点大为推崇,不断对其加封?熏不断扩大祭祀他的孔庙,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现存的孔庙面积约有327亩,建筑物466间,前后共有9进院落。藏有历朝皇帝赐书的奎文阁在第4进院落中,第7进院落的“杏坛”为传说中孔子为弟子讲学的地方。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孔庙主殿是大成殿,高约32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还有28根云龙雕柱。孔庙中还有大量的碑刻和画像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资料。孔林又称至胜林,面积约3000多亩,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处的汜河南岸,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子的坟墓封土高达6米。林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墓碑前的各种形象石刻,都是根据其生前的爵位而雕成的。整个孔林延用时间长达2500年,是世界上延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也是遍布世界各国2000多座孔庙的始祖。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朝,历经扩建形成今日规模,面积约有200多亩,房间480多间。官衙和住宅修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孔府后有一座花园,清幽典雅,布局别具匠心,是园林建筑的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典范。孔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以及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历代帝王多对孔子嫡系后裔封官进爵,以示恩泽,一直延续至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历时880多年,使孔子家族成为中国最大的贵族世家,有“天下第一家”之圣称。
孔子家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俄语:Конфуций.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据《史记》记载,孔子并非婚生子。他母亲生他时只有18岁,而父亲已经70岁了。孔父在孔子三岁时去世,从此他跟随妈妈过上了贫穷的生活。孔子曾作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牧牛羊、记账的以及图书管理员。22岁时,孔子的母亲去世,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53岁时晋升为大司寇,在鲁国服侍两年后孔子辞去职务,因为他对诸侯的政治极为不满。 据《论语》记载,鲁国当时在孔子的管理下非常繁荣。但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孔子没有在鲁国或别的国家担任过重大职务。传说鲁国的邻国齐国 担心鲁国太过强大会威胁到齐国,于是为了破坏鲁国的改革,送了上百匹好马和八十位美丽的舞女给鲁国诸侯。鲁国诸侯遂沉溺于安逸享乐之中,对政务不闻不问,甚至有一次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孔子极为不满,踏上了长途之旅(周游列国),拜访中国中北部的一些小国,包括卫、宋、陈、蔡。他宣扬了自己的那些政治信仰,但并没有哪国去实施。孔子68岁回到家乡教书,收了不少弟子。晚年的他和弟子一起编纂了传承先哲智慧的结晶——《五经》。由于不能承受失去儿子和自己的心血的双重悲痛,孔子于72岁(或73岁)与世长辞。孔子家族的家谱历史
孔孟后人自明朝初起开始使用由中央政府颁布的字取名,并区分家族内部辈份。
明建文二年,惠帝赐孔氏八字行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以供取名。由于56代及57代衍圣公孔希学及孔讷先后于明洪武时袭封,所以“希”“言”亦用他行辈,排在“公”前。明崇祯元年,原行辈已经不够用,经65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续十字,取名行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而据《阙里志》载,此十字行辈亦连同十个表字辈:“起钟振体京,显法泽羽瑞”。 而“弘”字避清高宗讳改为“宏”;“胤”字避清世宗讳改为“衍”,又有改为“荫”、“允”、“坛”,但较少见。清同治二年,75代衍圣公孔祥珂袭封时因原有行辈经已用尽,故奏准新立行辈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曾拟二十行辈,但未及上呈而逝世。民国九年十月由其遗孀陶夫人召集合族,议定先公所拟二十行辈,咨请北洋政府内政部核准公布。新拟行辈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有文献将“懿”字改成“彝”,“长”字改成“常”,“绪”字改成“续”。 另外,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赐孔、孟、颜、曾四裔十字行辈:“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但此不为四裔后代所承认。 孔子后裔自56代起至于105代行辈如下:“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此,用于孔子家族的辈份排定的字数共计50个。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曾对外介绍说,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孔子世家谱》的第五次修订,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在中国辽宁省。 由于孔氏谱系的完善,有时孔姓人也会遇到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之处。如若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称呼,往往出现年龄相仿者辈分相差数辈甚至十数辈的情形。另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原因就是衍圣公很可能比多数同宗人辈份要低,导致主仆关系和辈分关系发生尴尬。一些孔姓贫穷人家可能会先改名姓再进府为仆。 孟、曾、闵、冉(伯牛)、冉(仲弓)、端木、仲、言、卜、颛孙、有、东野等孔子弟子或其他先贤之后亦用孔姓行辈排序,唯开始时期和严格程度各有差异。唯有颜氏,因与孔子有亲缘(孔子母亲颜征在),另用字派。 有多少(23)孔子(76)孔子有多高?孔子的身高到底是多少?
孔圣人孔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关注点,都在孔子的思想上,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都在影响着我们,现在也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思想。而孔子的形象,在任何画像上,都是一种慈眉善目的样子,散发着一种很平静安宁的气息,但是对于孔子的身高,或许画像和雕像就没有那么直观了,我们没有办法从这些上面去看出孔子到底有多高。那么,圣人孔子的身高究竟是多少呢?
说到孔子,几乎很多人都会想到学校门口那个双手交叉,露出两个大门牙的孔子形象,大家认为,古代的读书人都弱不禁风,孔子也不例外吧?
《史记》里记载了孔子三个形象:“生而首上圩顶”(头顶中间凹陷)、“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周代度量衡,1尺23厘米,孔子身高是2。2米)、“如丧家之犬”。
总的来说,孔子在那个时代简直是异人,光是身高,可以赶上姚明了,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这样算法不对,也有人认为这是夸张描述说法,把孔子美化了一下,因此,几十年来关于孔子的身高一直争论不休。
2017年,考古专家在江西发现了海昏侯墓,除了一墓的黄金之外,还出土了一些重要参考文物,包括失传了1800多年的《齐论语》、屏风等等,其中,屏风上面画了孔子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孔子像,屏风用一句话记载,孔子身高七尺九,按照西汉尺计算,孔子的身高就是1.89米或1.91米,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夸张的2.2米,这才符合实际。
海昏侯墓下葬时间比《史记》要早几年,更接近孔子的时代,屏风的出现结束了争议了几十年的孔子身高,它一锤定音,让一些迷信《史记》的专家闭上了嘴巴。
人们为了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经常会在主要内容前面加一句话,我堂堂七尺男儿,后面是怎么样怎么样,把想说的话说完。后来现代人也用这句话。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按照古代的标准,一尺是23.1厘米来计算的话,七尺男儿,也就是一米六一。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身高确实不适合在。
我们来说说一位圣贤,这位是咱们非常熟悉的人,那就是孔子,孔圣人。孔子到底有多高?孔子的身高在司马迁《孔子世家》里有一个数据,称孔子长九尺又六寸,人都说他是个长人。那么九尺六寸有多高呢?
同样按西汉尺计算,那应该是2米21,和姚明的个子差不多,这在NBA球员里面也算是大个子了,想想一边背着轮椅一边扣篮的场景,感觉篮球队员档次都提升了。古书上形容男儿,经常会用堂堂七尺男子汉这样的词,这证明在古代七尺应该算平均身高以上。可见,如果孔子果然是身高九尺多,那他教书的时候要是坐着,学生看他像是站着,他要是站着,学生看他像是飞着,估计所有学生听孔子讲课都得踮着脚尖儿听了,孔子站着讲课,声音跟从天上传来的一样。
之前见过一个雄伟的孔子雕塑,原来觉得好大呀,现在想想可能是按照1:1的比例。想一想在大家平均身高1米61的情况下,孔子长成这样,应该是很了不起得的一件事了,可是《论语》里面一点痕迹都没有,至少也应该有一段学生问孔子“老师,你为什么这么高”的对话才行啊?可是不管是《论语》里面,还是在先秦的典籍当中,都不见有这个孔子长九尺六寸的记录,子贡那些门徒要把孔子视为圣人,假如孔子的确是身高九尺六寸,他们一定会有所提及。
关于这个数据,是什么时候开始提的呢?大约是在他老人家逝世300年之后,这种记载才开始慢慢出现。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和神仙沾上了关系,传说他母亲有一天出去游玩,梦见了大神仙,然后神仙告诉她,你怀孕了,然后母亲就生下了孔子。
在孔府的档案里,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还说到孔子的腰围,说先生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所谓的围,《辞海》里面的解释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也就是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也指两臂合抱的长度,这里显然是前者。结合古代成年男子的这个身材比例,我们按一围是30厘米计算的话,孔子就有三米粗的腰,要是让孔圣人听到了,脾气再好也得急。
真实的孔圣人,也许确实是个头不小,但并没有九尺六寸那么高。为了提升孔圣人的形象,汉代的文人就对孔子的身材进行了一定的夸大。
相关参考
孔子家族现还有多少人?据新华社电经过10年续修,新版《孔子世家谱》昨天在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孔庙举行颁谱仪式,标志着这部传承2500多年家谱第五次大修最终完成。 这部耗资千万元续修而成的新版《孔子世
孔圣人孔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关注点,都在孔子的思想上,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一直都在影响着我们,现在也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思想。而孔子的形象,在任何画像上,都是一种慈眉善目的样
孔子活了73岁,到现在约2562岁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2]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集华夏上
提起孔子,恐怕在国内没有几个人不知晓的。孔子,是我国鼎鼎有名的大圣贤,与他相关的故事不胜枚举,但有一件较为稀奇的事就是,根据相关资料的记载,如《史记》、《战国策》、《三字经》等,皆有提及孔子曾经拜了一
孔子身高到底有多高?《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据古书记载,春秋时的孔子身长九尺六寸,邹忌身长八尺余,优孟身长八尺,就连著名的矮子晏婴的身长也有五尺多。若用今天的尺
孔子后代家谱一、孔子家谱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
孔子研究院怎么样我在曲阜想求副字画,被拉三轮的大爷拉到了这里。说有个他的认识人,是什么第多少代的孔子后人,是什么文联的什么什么。本来这里是要门票的,大爷带我直接就进去的。略去写字的过程不过,大爷在里面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他不仅知识渊博,他的身高也是让世人惊叹。在司马迁的《孔子世家》里,称“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按西汉尺23.1厘米计算,是221.76厘米,他的身高差不多和姚明一样了。那么
孔子家谱辈分排序 家谱一、孔子家谱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
爱新觉罗现在姓皇,爱新觉罗现在姓什么在哪儿 爱新觉罗家族后代还有
爱新觉罗现在姓什么在哪儿爱新觉罗家族后代还有多少爱新觉罗氏的近支从康熙年间开始采用汉人按辈分取名的方法: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圣、志、开、瑞、锡、英、源、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