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真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

Posted 诸葛亮 魏延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延真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魏延真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

2、诸葛亮为何一定要设计在自己死后杀魏延

魏延真有反叛之心吗? 诸葛亮死前为何要设计杀魏延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有一员大将,就是魏延了,诸葛亮在临死前担心在自己死后魏延会有反叛之心,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威慑魏延,自己一但去世了,掌有兵权的魏延就会造反,于是诸葛亮就给马岱留下一条计策,与杨仪配合一起诛杀魏延。魏延在刘备落魄的时候投靠了他,为什么会造反呢,魏延谋反是三国众多不解谜团之一了,而诸葛亮也一直未信任魏延。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刘备入蜀之时,魏延就率兵投奔,深的刘备的喜爱,成为最为刘备信任的大将之一,魏延个人能力还是挺强的,在刘备做了汉中王后,需要有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来镇守重中之重的汉中,多数人都以为这个人非张飞莫属了,张飞自己也这么以为的,结果刘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提拔魏延为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而魏延在汉中一守就是十几年,为刘备大大的稳固了后方,随后曹操派郭淮率兵进攻汉中,魏延带兵和其会战,大败郭淮,随后刘备封其为征西大将军、南郑侯。

刘备死后,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六出祁山,魏延多次跟随,曾向诸葛亮提出子午谷计划,自己带领一部分精兵穿过子午谷直插曹魏的都城许昌,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同意,情急之下说诸葛亮胆小,自己得不到重用。在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死前对杨仪马岱说:在我死后,魏延一但有反叛之心,就立即诛杀他。而在诸葛亮死后没多久魏延就被马岱杀了,造成蜀汉后期再无大将。

其实从诸葛亮亮的遗言上看也没说要绝对性的诛杀魏延,部分人把这个罪名安在了诸葛亮头上有俩个原因:首先就是魏延的子午谷计划被诸葛亮否决,说诸葛亮胆小之类的话,子午谷计划兵行险招和一向稳中求胜的诸葛亮不符合,所以诸葛亮要杀他。其次就是魏延勇冠三军,单性格孤傲,诸葛亮胆小自己死后无人能威慑的了魏延,一但魏延有反叛之心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其实魏延的死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杨仪,诸葛亮死后,蜀汉只有魏延和杨仪把握大权,而除掉魏延,杨仪就独揽朝政了。而魏延与杨仪向来不和,在诸葛亮死后杨仪率军后撤,只有魏延说:丞相虽然病逝了,但是还有我,北伐要继续,不能因为丞相一个人的死而荒废了北伐的大业,再说了我魏延是什么人,怎么能受你杨仪的摆布呢?而马岱趁其不备突袭将魏延斩首。

魏延没有反叛是肯定的,只是与杨仪的想法不一样,说起来魏延只是一心要完成诸葛亮北伐的愿望。三国志记载:愿意随我北伐者请和我来,但是想要诛杀杨仪,杨仪这样的小人不死,蜀汉定会毁于他手,可惜却被杨仪反杀。最终杨仪回去诬告魏延谋反,还灭其三族。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设计在自己死后杀魏延

原标题:诸葛亮为何一定要设计在自己死后杀魏延

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魏廷究竞有没有谋反?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他死后,蜀汉政权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首先是马谡被斩,然后是李严被废,接下来的魏延谋反更是震动了蜀汉当局。魏廷是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多次委以重担。关于魏延谋反,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描绘,说他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而谋反也在意料之中。那么魏延谋反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诸葛亮和魏廷谋反有什么关系?魏延谋反为什么会触及到诸葛亮呢?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最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据《三国志·魏廷传》的记载,临终前,诸葛亮召开了一个机密的榻前会议,参与会议的有杨仪、姜维、费祎等人,诸葛亮遗命.他死之后,不要继续北伐了,全部撤回蜀国,撤离的时分,让魏廷断后,姜维次之。并且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即假如魏延不服从命令,你们不要管他,军队本人开拔。做了这个布置后,诸葛亮就病故了。费祎向魏延传达了丞相的命令,果真魏延一听就跳起来:“让我断后?不对吧。丞相逝世了,可我魏廷还活着,还能够率领部队继续北伐,为什么由于一个人死了就把天下的大事都耽搁了?再说,我魏廷凭什么要给杨仪断后?”坚持要跟费祎继续部署北伐,费祎借口要去劝说杨仪,跳上马,掉头就跑。

魏延才知不该放走费祎,赶快派探子去刺探,探子报杨仪准备依照诸葛亮的部署,先带着部队撤回成都。魏延怒火万丈:你撤我也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前面往南撤,而且还走一路烧一路,把桥、路都给毁了,不断撤到了南谷口。杨仪带着部队往回撤的途中,发现路桥都被破坏了,两个人的积怨更深,于是都上书朝廷告对方谋反。

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两封告状信前后送到了刘禅的御前。刘禅看不明白,就把董允、蒋琬找来磋商:到底谁反了?董允和蒋琬说:“陛下,臣等敢担保,杨仪是不会谋反的,而魏廷谋不谋反,不好说。”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宿卫营北上拦截魏廷,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去追击魏廷,两路军队把魏延堵在南谷口。魏廷带着几个心腹逃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把魏廷的首级送到杨仪的面前,杨仪把魏廷的脑袋扔到地上,用脚踩,然后诛杀魏延三族。

为什么说无缘无故呢?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既然诸葛丞相下令魏延断后,就该服从,怎能擅自行动,挥师南下呢?是撤回成都还是想回去推翻蜀汉政权呢?百口莫辩。而且为什么要断掉杨仪的路?这样很容易被人误解为魏廷谋反,为避免杨仪救驾才破坏沿途的路桥。所以魏延被诬无缘无故。

不合逻辑是说以魏廷当时的才能、实力缺乏以自立山头称王称帝,他要造反只要一条出路就是投诚曹魏,假如他要投诚曹魏的话,应该就近投诚,没有理由南下。所以陈寿就揣测,魏廷的本意不是去投诚曹魏,而是想诛杀杨仪。以魏廷当时的位置、声威、功劳,假如杀了杨仪,接诸葛亮班的应该就是本人:这样就能够继续北伐了。据此能够判别,魏延一案不是谋反案,是内江,是魏延和杨仪的内部矛盾。

杨仪撤回成都后十分自得,他以为他把丞相留下来的军队平安地带回来了,还除掉反贼魏延,劳而无功,应该给他加官进爵。但是接替诸葛亮职务的是资历比他浅的蒋琬,杨仪被闲置起来,没有任何权利也没有军队,所以他怨言满腹,费祎去抚慰他,杨仪就大发怨言,说:“早晓得这样的话,我还不如跟着魏延一块儿造反算了。”费祎将此话照实报告给朝廷,朝廷就把杨仪而已官。杨仪却还不安分,在放逐的中央还是继续发怨言,诽谤朝廷最终自杀身亡。所以杨仪和魏廷内江的结果是两全其美。

魏延一案到底是谁的义务呢?

历史学家的见地多半倾向于是杨仪的义务,杨仪出于个人的恩怨,杀了蜀国一员大将.他的罪比魏廷的罪还大。况且魏廷毕竟为蜀汉政权立下丰功伟绩,有大功无大错,蒙大冤遭大诬,何至诛灭三族?量刑如此之重完整是杨仪的缘由。可是杨仪也冤枉,杨仪是执行诸葛亮的命令撤离。

那么,是魏延的义务?依据《三国志·魏廷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诸葛亮还下了一道密令给魏廷,让魏廷代理他的职务,扶丧回成都。义务就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两道命令一下,不是居心要让他们内讧吗?所以就有历史学家以为,魏廷的冤案是诸葛亮一手筹划。

《魏略》的说法不牢靠,裴松之也说“此乃敌国风闻之言”,敌方的行动是不可信的,由于魏延不在诸葛亮身边,魏延怎样能够扶诸葛亮的灵枢往南走呢?而且《魏略》记载,魏延到了南谷口以后,杨仪上疏说魏廷准备向北投诚曹魏,投诚曹魏往北走,魏廷为什么要往南行呢?因而,不能说诸葛亮一手筹划了这个冤案。

魏延谋反一案到底是怎样回事,我们还得把视野再次回到诸葛亮的遗命上,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一个让魏延断后的遗命呢?有人又提出说是由于诸葛亮与魏廷在军事道路上有分歧。

魏延曾经向诸葛亮倡议过子午谷奇谋,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具应战性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没有区别,全都风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干制胜。但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最终却没有采用。北伐,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最重要的事业。但是他的北伐,正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言,是“积年无成”。

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不可能胜利的。缘由有三个: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这三个缘由诸葛亮心知肚明,他坚持北伐是想把蜀国内部的矛盾转移到战争上,然后靠北伐来振奋蜀国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诸葛亮不断对他的政管理想耿耿于怀,不肯罢休。而作为蜀国后期独一的猛将魏廷,很可能就是他死后的北伐继承人。

魏延是个坚持不懈的抗曹分子,诸葛亮料定他不会放弃北伐,他一定还要坚持打下去。而且诸葛亮很理解魏廷,他自高自大,自视很高,诸葛亮在世的时分,他总觉得不得志,但是碍于诸葛亮的声威。他也不敢胆大妄为,如今诸葛亮病故,杨仪等人哪里还镇得住魏延?没有方法,只能随他去了。由于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把大军撤回成都,捍卫蜀汉政权。只要保住了蜀汉,未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才有希望。这就是诸葛亮的一片良苦用心。他临终时想到的就是保住蜀汉,但是,诸葛亮逝世30年后,蜀汉还是亡了。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 一定要姜维设计杀悍将魏延

诛魏延,终究谁人之过魏延谋反,这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疑案,关于这一段历史,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魏廷忠心耿耿,无故受害;也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更有人说,这是诸葛亮一手筹划的圈套,那么哪一种说法更

诸葛亮死后设计杀魏延,真的是因为魏延要反蜀吗

老孺说名著第13期,欢迎您的关注评论。三国中,蜀汉政权一直颇为大家喜欢,不仅仅是因为有刘关张、诸葛亮等人物,更有一批为蜀汉建功立业的将领们。魏延无疑是蜀汉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跟随刘备从入川直至跟随诸葛

魏延为了蜀汉"出生入死",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要设计除掉魏延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有转载,敬请标明据小说《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曾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故临终前授马岱密计,嘱咐马岱待魏延造反证实后,趁他毫无防备时出其不意将其斩杀。魏延一死则叛乱可熄,而汉祚可续也!

诸葛亮为何设计杀掉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更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力的局面,这段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混乱,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当年在蜀国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要设计除掉魏延的真正原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刘备在成都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杀魏延

三国时代风起云涌,人才辈出;提到三国蜀汉名将,大家最直接的反应一定是五虎将,但除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外,还有一位耳熟能详的大将叫魏延。在三国历史当中,关于魏延的死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觉得魏延被

三国猛将魏延和张飞谁厉害

魏延反骨提到魏延这个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反骨”,这个典故还是要从诸葛亮见到魏延开始说起,诸葛亮对于魏延的印象是不好的,认定了魏延是有反叛的心思,那么魏延反骨是确有其事吗?>魏延画像魏延本身是很有才能

诸葛亮为什么让马岱杀魏延 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

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诸葛亮为什么让马岱去杀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见到魏延第一眼时,就认定魏延时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其脑后长有反骨,自己在世可以震慑住他,但如果自己不在了,魏延必反。所以,他预

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

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诸葛亮为什么让马岱去杀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见到魏延第一眼时,就认定魏延时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因其脑后长有反骨,自己在世可以震慑住他,但如果自己不在了,魏延必反。所以,他预

新三国魏延性格特点是什么

新三国魏延在历史上魏延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最终到底有没有反叛的心思,在诸葛亮死后被杨仪斩杀之前他所做的毁路断桥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又是怎样的,这些年来这是一个史学家们研究了很久的问题,而在新版的《三

为何魏延宁愿被冤杀,都不选择投奔曹魏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蜀汉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谋反事件,那就是魏延反叛。在此之时,诸葛亮刚刚病逝,朝中由刘禅做主,而魏延是当时军界第一大将,蜀汉的中流砥柱,因与同僚杨仪水火不容,在诸葛亮病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