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名将威犹在 抗美援朝颜伏率炮7师入朝参战
Posted 炮兵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炮兵名将威犹在 抗美援朝颜伏率炮7师入朝参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炮兵名将威犹在 抗美援朝颜伏率炮7师入朝参战
文章:解放军报,作者:周克玉
从一阵隆隆的炮声中醒来,才知道原来是个梦。我经常进入这样的梦境,这是60年代我在济南军区炮兵24团当政委时,我们部队的老司令员颜伏同志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造成的。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诸多战役中有勇有谋地指挥炮兵,屡屡克敌制胜的战斗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颜伏
1937年12月的一个夜晚,新四军军部来了一位26岁的作战参谋。明亮的眼神没有一丝疲惫,挂着汗珠的额头还微微冒着热气。他就是颜伏,刚刚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从延安赶来。精力旺盛,工作勤奋,敢于战斗,机智果敢是战友们对他的评价。
抗日战争期间,颜伏同志在苏南、苏北的多次战斗中展现了英勇奋战的雄风和神威。我首次接触他是在1946年两次涟水保卫战中,他时任华野6师48团新四军著名的“老虎团”团长。我带领民工担架队直接支援他指挥的部队作战并随同北撤山东。不久,中央命令我们北撤的干部一律返回原地,坚持敌后斗争。临行时他和彭冲同志(时任新四军6师52团政委)送给我们几挺轻机枪、步枪和部分弹药,这些帮助对我返回家乡坚持敌后斗争是有力的支持和鼓舞。淮海战役后,他是华野六纵18师副师长,我在纵队政治部当干事。60年代他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时,我在其所属炮兵24团当了5年政委。他的言传身教亲切关怀,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颜伏同志是战争年代我军基层指挥员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之一。他1911年出生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县),幼读私塾,1929年考入成都民立大学政治系,1931年到北平读书。在校期间,他受进步思想影响,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梁平两地从事革命活动,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在白区工作时,他曾3次被捕,意志坚强,英勇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机智地逃出敌人的虎口。1937年,中共北方局决定选派一些政治上可靠、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由他带队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从抗大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先后任新四军军部、第三支队司令部作战参谋,军部参谋处3科科长,6师作战科长,18旅54团、52团参谋长,苏浙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6师48团参谋长、团长,16师、18师参谋长、副师长。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1946年7月,在攻打泰兴城的战斗中,颜伏同志指挥部队第一个从东城门冲进泰兴城,为整个战斗打开了突破口,与兄弟部队一道为七战七捷打了漂亮的第一仗。粟裕同志在回忆录中写道:“泰兴之敌,对我威胁最大……这是苏中战役的首战,也是华东我军在解放战争还击蒋军大举进攻的第一个胜利的战斗。”1947年2月20日,莱芜战役打响,颜伏同志率领48团主攻吐丝口镇,趁夜色强攻,带伤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作战,大大鼓舞了全团士气,巩固了既得阵地并乘胜扩大了战果,为莱芜战役首立战功。淮海战役攻击碾庄外围据点彭庄战斗受阻,他审时度势,提出良策,被纵队王必成司令员采纳,顺利攻克彭庄,歼灭了敌第100军。他因此被誉为“特别能打硬仗”的团长。
抗美援朝期间,颜伏同志率炮7师入朝参战。在粉碎敌“秋季攻势”中,他任战役炮兵司令员,统一指挥支援五圣山前沿作战的各配属炮兵部队,协同12军、15军粉碎敌人向上甘岭地区的疯狂进攻。“将在谋,兵在勇。”颜伏同志尊重科学,注重调查研究。他利用战斗间隙,组织学习或以会代训、轮训等方式培训干部战士,有效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他要求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去,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并带头深入连队,听取干部战士的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战场练兵。为确保每一次决策准确无误,他不住指挥所而是住在一线团队,经常冒着危险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和地形,正确果断地指挥每一次战斗;他战前多次强调“以保证步兵的胜利为最高原则”,“要满足步兵的要求,密切步炮协同,保障作战胜利”。
在历时43天、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先后投入作战的炮兵部队有:炮兵第2师、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以及抽调的地炮和高炮营连,共有山、野、榴炮114门、火箭炮24门和高射炮47门。颜伏同志指挥这些建制不同、炮种不一的庞大炮兵群,在整条战线上实施步炮密切协同,根据敌情变化及我军步兵请求,支援步兵实施反冲击43次,阻击敌人39次,袭击敌集结的有生力量6次,与敌炮战16次,毁伤敌炮112门、坦克28辆,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摧毁地堡279个,击毙敌人达13000多人,占歼敌总数的58%,80%被敌占领的我军坑道是依靠强大的炮火夺回的。美军不得不承认,“战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写道:“此战火之密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军所进行的最猛烈的炮战,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时任15军军长的秦基伟指出:战役中“形成炮火优势,发挥炮火威力是取胜的关键”。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12月上甘岭战役胜利后指出:“我军取得如此胜利,除由于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制胜的要素。”并称赞:“这是奇迹!”颜伏同志就是创造这一奇迹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他被誉为我军炮兵名将是当之无愧的。
抗美援朝回国后,颜伏同志调任山东军区炮兵司令员、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为军队和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功勋卓著,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他耿直爽朗,是位可亲可敬的长者。颜伏同志讲原则,重团结,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都倍感温馨。他虽是知识分子,但从没有瞧不起工农干部。他虽是一团一师之长,但向来同基层干部打成一片。他正直无私,对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他鼓励孩子们:多吃苦,多锻炼;先成人,再成才。“文革”中,济南军区炮兵机关是“开展四大”试点单位,颜伏同志作为主要领导坚定不移地把握军队必须稳定的方针,顶住重重压力,排除种种干扰,保持了机关和部队秩序的正常运转。期间,他的家被“抄”,夫人陈真被“隔离审查”,但他毫不消沉,坚持到部队了解情况,反复强调部队要稳定,要坚持训练。
颜伏同志对革命先烈和人民群众有着极深的感情。他为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开工复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说:“活着的人不能忘记牺牲的先烈,忘记他们就是忘本。共产党人不能忘记老百姓,忘记老百姓就成了无水之鱼。”工作之余他常看望驻地生活困难的乡亲们。1965年冬的一天,在去仲宫镇于家洼村的路上,他看到放羊的马永贵大爷的鞋子前露脚趾后露脚跟,用很多线绳子捆着。他就有意识地和马大爷聊天,用手量鞋的大小,暗记心中。回家后立即按尺寸买来一双新鞋,第二天亲自送去。马大爷感动得咧着嘴笑,抹着泪哭,逢人便讲他穿上了“司令鞋”。消息传遍周边几个村,大家齐赞共产党的干部一心为民,是好样的。如今,羊倌与“司令鞋”的故事成了赞扬他和他所代表的共产党干部的一块丰碑,巍然屹立于人们的心中。直至离休后,人们仍能看到颜伏同志忙碌的身影及其身上所体现的革命军人的战友之情和公仆之心。
颜伏同志离开我们已18个年头了,但他那高大魁梧的身影犹在,他那亲切和蔼的面容犹在,他那洪钟般的声音犹在,他那锐利坚定的眼神犹在,尤其是他那与隆隆炮声相伴的名将之威犹在。
作战(7)同志(3)炮兵(1)历史人物 吴成德是谁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爆发,至1953年7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持续3年的战争宣告结束。>这3年中,先后有240余万志愿军入朝参战,战后统计,志愿军牺牲约18万人,被俘2.2万余人。在被俘的2.2万志愿军中,有7000余人出自60军180师,占被俘人数的1/3,180师代政委、政治 部主 任吴成德也成为志愿军被俘的最高将领。>>在誓死不降的传统中,180师为何有如此多人被俘呢?说来也是决策失误。>180师是在第五次战役打响前入朝的,由于时间紧迫,参战将士仓促之下便被拉上了战场。1951年5月中旬,由于后勤供应不上,敌人又占据优势兵力,180师陷入困境,形势发生逆转。>60军军长韦杰命令吴成德率180师务必阻敌3-5天,掩护主力撤退。主力部队撤出后,180师陷入敌人的合围之中。起初吴成德接到命令固守待援,然而没多久上级又来电,命令吴成德率部突围。朝令夕改,令180师的战役布置措手不及。>>180师被逼近春川一带的山沟里,陷入绝境。吴成德组织全师官兵商讨突围对策,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实施分兵突围。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敌人占据着兵力和地形优势,如果硬碰硬,很大概率会全军覆没,若集中突围,也可能被一锅端。分兵突围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吴成德想的是能保一个是一个。>突围开始前,吴成德带着警卫员到各个团查看,确保能做到充分准备,当他视察到伤兵营时,犯难了,按照当时的情况,带着伤兵突围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但看着战士们渴望回家的眼神,吴成德决定自己带领伤兵突围,为了给大家吃定心丸,吴成德将自己的战马击毙,誓与伤兵同进退。>当安排好伤兵后,师部已经突围成功,吴成德与师部断了联系,只得自行带领警卫员和一群伤兵突围。然而美军的兵力、武器都占据绝对优势,伤兵又延缓行军速度,吴成德率部顽强战斗,打了一整夜,弹尽粮绝,还是没能突围出去,被困死在山沟里。>自那以后,吴成德和志愿军大军失去了联系,他带着散兵游勇,在朝鲜的山沟里,打了14个月的游击,直到最后被俘前,他已骨瘦如柴,胡子拉碴,身边只剩3个人。>>很难想象,吴成德是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才能在美军眼皮底下,坚持了14个月。吴成德被俘后,由于他是被俘的志愿军最高将领,美军与台湾敌特用尽各种手段,企图让他投降,但都被吴成德断然拒绝。>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双方交换战俘,吴成德因是被俘的最高将领,最后一批被遣返。当中方人员看到吴成德时,已经认不出这位180师的将领。吴成德体重从130多斤掉到仅剩90斤,全身皮包骨头。>回国后的吴成德被送往被俘归来人员管理处,虽然他从未叛过祖国,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吴成德也不可能再回到军队了,1955年吴成德被免除了一切职务,安置在辽宁盘锦农垦局的大洼农场,担任副场长。>吴成德自然十分委屈,可他又能怎样呢,很多人虽然表面不说,但看他的眼神总归是有异样的,为什么没有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被俘?是不是因为怕死才会被俘?这些流言一直困扰着吴成德。>直到1982年,等待了27年的吴成德,终于盼到了恢复一切名誉和待遇的通知,接到通知时,吴成德已是位70岁的老人了,他像个孩子般哭成了泪人,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带着孩子回到故乡了。晚年的吴成德回到家乡定居,1997年3月,吴成德老人去世,享年84岁。>>在战争中,对于不战而降的士兵,自然应该重罚,但对于那些因种种原因成为俘虏,但从未背离过祖国的人,我想我们应该更宽容一些。相关参考
冯•勒布冯•勒布(1876一1956)出生于平民家庭中的勒布中学毕业后加入了德军炮兵团,并随团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后其回国到总参谋部任职,一战时其随巴伐利亚军开赴前线参战,因其作战勇敢成绩卓著被晋封
二野的三位兵團司令員,兩位參加過援朝戰爭,一位擔任過炮兵司令
第二野戰軍簡稱二野,是由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原野戰軍改編成的一支鐵馬雄師。在解放戰爭時期,該部隊戰淮海,揮師渡江,直搗蔣介石的老巢南京,對蔣家王朝實行雷霆之擊。讓蔣介石率軍撤退到西南,想依靠西南四省為基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支持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当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至此,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首批進入朝鮮的志願軍有6個軍,分別為第38、第39、第40、第42、第50、第66軍。那麼,這6個軍的政委分別是誰?
格莱姆格莱姆(1892一1945)出生于德国军人世家中,父亲是名陆军军官。其少年时就到巴伐利亚的学生团中受训,后到炮兵团中服役,并随军参加了一战。战时其考入航空训练班,执行搜索和观测敌军的飞行任务。1
核心提示:青杠坡战斗也被称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战斗”,这是为什么?这是我党有史以来参战人员“级别”最高的一场战斗,可谓将星云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和国3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
历史原型是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时,松骨峰阻击战。1、战斗背景:志愿军入朝后,在靠近中朝边界地区与北犯的美韩联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遭遇,爆发第一次战役,消灭了部分敌人,随后严密封锁志愿军已经入朝的消息,
在中共中央决定抗美援朝时,毛泽东与林彪有不同意见。当年,毛泽东和中央确曾考虑由林彪带兵入朝,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没有去,改由彭德怀带兵。后来,对这一问题有种种说法,广为流传的是:林彪在抗美援朝问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以十三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1950年7月7日下午,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保卫国防问题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聂荣臻、林彪、谭政、罗荣桓、萧华、李克农、杨立三、李涛、许光达、萧劲光
中越战争老照片:图6看着让人心酸,图7野战医抢救伤员让人泪目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炮以猛烈的火力轰击越军的阵地、指挥所、炮兵孟、步兵集结地域、通讯设施等。图片为我炮兵正在开火,炮阵地上火光闪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