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椁墓,李静训墓的石椁中的宫殿

Posted 李静训墓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石椁墓,李静训墓的石椁中的宫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石椁墓,李静训墓的石椁中的宫殿

2、盗墓笔记:唐代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被盗案秘闻

石椁墓,李静训墓的石椁中的宫殿

中国古代西汉墓葬的葬法及陪葬品

秦、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後普及到各地。

在贵族大墓中,河北省满城汉墓和山东省曲阜九龙山汉墓可以作为西汉中期新兴的横穴式墓的代表。它们是在山崖中穿凿巨大的洞穴,作为墓室,故称“崖墓”,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房屋。

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一般的横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规模较小,构造较简单,墓主属于下层地主阶级。

中国古代棺椁并称,都属葬具。西汉中期以後的各种横穴式墓,特别是东汉的砖室墓和石室墓,墓室本身就起了椁的作用,可称“砖椁”和“石椁”,而墓室内的葬具则是有棺无椁。

西汉前期和中期,夫妻合葬仍然采取“异穴合葬”的形式。西汉中期以後,制度一变,帝陵以外,一般都是夫妇同墓合葬。横穴式的墓室,为同墓合葬提供了方便。

谁给说说 唐墓的结构

唐墓结构大体如下:

1、地面结构:覆斗形封土堆,旁边多有成对土阙、石羊。外面有围墙。

2、地下结构

(1)墓道:一条墓道,则墓室平面为“甲”字形,两条对称墓道,则墓室平面为“中”字形。

(2)过洞:一般有多个。帝王墓过洞前两壁绘有城墙、阙楼、宫城、门楼及车骑仪仗,象征帝王都城、宫殿景象。过洞顶部绘有天花彩画。

(3)天井:一般有1-4个。帝王墓葬天井两壁绘有廊屋楹柱及列戟,与宫门、殿门制度相同。

(4)小龛:根据墓葬规模数量不一。

(5)甬道:可分前后甬道,帝王墓葬甬道的壁上绘有侍女图。

(6)墓室:方形,可分前后墓室,其中后墓室置石椁,帝王墓葬其石椁造型为庑殿式。墓室四壁为弧形结构。唐代上流社会墓室多有壁画。

帝王墓室其实是唐代宫廷建筑的缩影。

扩展资料

隋唐五代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於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龕。

墓穴多采用砖室,土洞墓已降为低级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的官僚,其墓室都为单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时还设简单的前室。成王李仁墓、章怀太子墓及“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则都有前後两室。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

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墓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关中十八唐帝陵

公墓常见的几种墓式该如何正确选择

(1)普通墓

普通墓最为常见,即地面用石板铺就,墓穴在中间,墓穴后树石碑,后方和两边用石板围起,成为一块半封闭的墓地。人们看到的一排排兵营式墓即是。 (2)草坪墓 草坪墓是不树墓碑,不围墓地,直接将套骨灰盒的石椁埋入地下,石椁上方盖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铺,上刻碑文,周围种上绿草。整个墓地看上去是绿草一片。 (3)艺术墓 艺术墓很多是根据死者的生平而专门设计的墓型,是艺术化与个性化的高度结合,文化品味很高,充分体现了家属的一片深情和设计者的匠心。如滨海古园中艺术家白杨、蒋君超夫妇的合葬墓是用矩形平台象征舞台,以一大块汉白玉为背景,寓意银幕;音乐教育家范继森、范大雷父子的墓碑是树起的一架钢琴;用"一本被打开的书"来概括知识分子的一生等等。

秦始皇墓内部机关图之谜?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创立者秦始皇,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秦始皇的身世、生平、功过引人注目,连坐落在骊山脚下的始皇陵也因众多未解谜团而备受关注。

  秦始皇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史学大师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160个字的记录,记载始皇陵“坟高五十余丈。”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82年测得结果是坟高55.05米。两千余年来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来下降了1/2多。   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地宫是什么样的结构?地宫内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宝?地宫内有没有防盗机关?地宫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铜棺石椁还是木棺木椁?始皇帝的尸骨是否完好无损?……这一系列的悬念无不困扰着专家学者。目前只能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做初步的探讨和推测。   谜团一: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地宫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为竖穴式。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3位科学家研究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现在看来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假定地宫挖至1000米,它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侧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谜团二:地宫设有几道门?   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清楚的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谜团三:“上具天文”作何解释?   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谜团四:地宫埋“水银”之谜   始皇陵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地质学专家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谜团五:地宫珍宝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八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谜团六:使用棺椁是铜还是木?   《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谜团七:地宫有没有空间?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   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还是个谜。   谜团八:自动发射器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谜团九: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那么,秦始皇的遗体也会保存完好吗?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正值酷暑时节,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9月,尸骨运回咸阳,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秦始皇遗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世界经理

明代墓的特点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时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见的多是土葬。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时期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一经发现都要及时上报。

明清以前的墓则很难在墓地表面分辩出来,因此在开发推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葬,又叫二次葬。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 墓葬多有随葬品,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陪葬,有的有专门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汉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猪等;明、清时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一般以装饰物如玉器、金银器为主。 明清代墓葬最大的特点,就是显现了墓场构建布局的民间石雕文化。石雕文化体现了各个朝代不同风格的社会民俗状况以及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和匠心,是弥足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互融合的载体资料。一是历史见证,如墓 志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墓主的姓名、籍贯,事迹、仕宦、婚姻、亲友、丧葬等,其中不少出自著名艺术家、书法家、文学家、史学家之手,如西棠新村子李氏赵太孺人墓碑就是清朝嘉庆年间中国著名书法家、四库全书总纂之一的陈昌齐的作品。清翰林检讨苏其章的墓志铭即为清乾隆年间名人刘墉的门生、举人何斯懋的作品。这些墓志铭石雕纹饰华美、书法精湛、文字洗炼、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二是精美的工艺品,徐闻古墓石雕,有一种特定的品味,它把江淅、闽南、雷州地区的艺术作品熔于一炉,石雕的美术底本以及制作技巧,雕刻工艺精美绝仑,刀法娴熟,线条酣畅 ,冲切得体,形象生动鲜明,寓意深刻感人,富有强烈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 明清代墓葬吸收了我国东南地区古风水学说的布局,在墓场的营造中糅进了古风民情,崇尚了古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人生孺慕之诚”的风气。采用了民间建墓工匠的组合标准,由“墓庭”入口到“手”的入深,分别为中三步,大太极等布局,以墓前的栏杆望柱的柱数而定,望柱越多,墓场规模就越大。如墓前栏杆设置十枝望柱的属大太极,设置四枝望柱的属中三歩布局。

我想知道一个最标准的古代陵墓的内部结构图

地下结构

(1)墓道:一条墓道,则墓室平面为“甲”字形,两条对称墓道,则墓室平面为“中”字形 (2)过洞:一般有多个。帝王墓过洞前两壁绘有城墙、阙楼、宫城、门楼及车骑仪仗,象征帝王都城、宫殿景象。过洞顶部绘有天花彩画。 (3)天井:一般有1-4个。帝王墓葬天井两壁绘有廊屋楹柱及列戟,与宫门、殿门制度相同。 (4)小龛:根据墓葬规模数量不一 (5)甬道:可分前后甬道,帝王墓葬甬道的壁上绘有侍女图。 (6)墓室:方形,可分前后墓室,其中后墓室置石椁,帝王墓葬其石椁造型为庑殿式。墓室四壁为弧形结构。唐代上流社会墓室多有壁画。

唐太宗墓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扩展资料

因病去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总评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

宫殿(3)李静(1)

盗墓笔记:唐代贞顺皇后武惠妃石椁被盗案秘闻

2010年6月17日,被盗卖美国的唐代贞顺皇后(武惠妃)陵墓石椁由警方移交给文物部门,这是中国首次成功追索回国的体量最大的、色彩最好的国家珍贵文物。

该案早在2006年就已告破,并依据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主犯杨彬被判处死缓。而鉴定最主要的依据竟然是警方查获的犯罪嫌疑人自拍的盗墓现场照片。各种迹象显示,从杨彬盗墓团伙手里流出的文物绝非仅限于此。

一个无名冢的主人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惠妃,有何依据?犯罪分子为何目标选得如此之准?杨彬案又带给田野文物保护哪些启示?

6月17日中午,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组长呼林贵请组里几位同仁吃饭。下午2时,他将在石椁移交仪式上宣读正式的鉴定结论。压在他们身上三年多的这块“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

路过一小饭店时,大家进去看看有没有包间。鉴定组徐涛说,正好是饭点,找包间可能危险。“那就碰碰运气吧!”呼林贵说。

进去一问,正好有一间。大家欣喜若狂,坐定后一看,包间的名字竟然是“敬”,顿时连呼:“缘分啊!”这几年,鉴定组不就在跟这个字打交道嘛。贞顺皇后陵墓,正是“敬陵”。

敬陵此前多年来只是个无名冢,因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而被称为庞留村古墓。如果不是这块流失海外的巨大“石头”——贞顺皇后石椁,或许这个无名陵冢还会继续沉寂。

被追回的石椁是近年来陕西省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唐代文物珍品

一个移动硬盘,披露盗墓全过程

2006年2月,西安警方在侦破一起普通文物案件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牵出了堪称西安地下文物走私“大哥”的幕后老板杨彬。

在搜查杨彬住处时,警方意外发现了一个移动硬盘,里面竟然有杨彬团伙盗掘庞留村古墓的全过程。照片上一个巨大的石椁,让警方判定这个墓肯定不一般。从照片可见,犯罪嫌疑人已将石椁分割打包。还有其他一些珍贵的壁画照片都足以证明这个墓的主人一定身世显赫。

2006年7月,杨彬落网。俗话说,捉贼拿赃,没有现场人赃俱获,甚至没有赃物,仅凭照片如何判断这起盗掘古墓案的真实性?而杨彬也拒不承认,这让警方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尽管明知这事就是他做的,但如果没有证据,只有将他放掉。

2007年1月,负责办案的西安市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正式委托省文物局鉴定组对这些照片进行鉴定。

呼林贵说,他们当时就感觉这件事非常棘手,依据照片进行鉴定,本身就不合常规,为此他们专门向国家文物局做了报告。

经过艰辛的努力,鉴定组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依据犯罪嫌疑人所拍摄的照片以及后来文物部门的勘察资料,并多次到现场比对,证明确系同一墓葬;同时经过大量的研究也确定了石椁的真实性及其价值。

当年年底,主犯杨彬被判处死缓,面对鉴定结论,杨彬无话可说。

“没有武惠妃就没有杨贵妃”

鉴定组根据封土的规格、墓室的残留壁画、周边的文物调查、文献记载、后来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及从犯罪嫌疑人手中截获的证据等确定,该墓墓主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武惠妃。

唐玄宗一生风流成性,嫔妃无数,但万千宠爱中只有两个最爱,第一个就是伴随他走过开元盛世的武惠妃。她容貌娇美,性情乖巧且通音律,深得玄宗宠爱。

为了能让儿子寿王李瑁继承皇位,武惠妃不择手段,但自己却没能长寿,很早就死去,并被追谥为“贞顺皇后”,以皇后之礼葬于敬陵。随着她的死去,儿子李瑁的太子梦也随之破灭。而武惠妃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儿媳妇后来竟成了丈夫的女人,这就是著名的杨贵妃,唐玄宗的第二个最爱。

徐涛说,音乐上的相通相融,让武惠妃和唐玄宗感情深厚,其去世几年后,玄宗才找了杨贵妃。杨贵妃在音乐舞蹈上的天赋,让唐玄宗在她身上看到了武惠妃的影子,也许这才是唐玄宗喜欢杨贵妃的真正原因,而并不仅仅是美貌。“可以说,没有武惠妃就没有杨贵妃。”

武惠妃的敬陵虽在文献上有所记载,但一直没有找到具体位置,直到这次被杨彬团伙光顾后方才知晓。

石椁内雕刻精美的侍女图

6月17日下午2时许,呼林贵代表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在移交仪式上正式对外宣读了最新的文物鉴定结论书,称该石椁“确系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唐代贞顺皇后(即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盗墓很“专业”,建有文物修复厂

杨彬归案后,有人开玩笑说,他给其他犯罪分子最大的启示就是,以后盗墓再不能把过程拍成照片了。

记者在采访警方和文物部门人士后发现,杨彬俨然已是文物犯罪的“大哥”级人物,其特殊的举动除了利益驱动(健全资料、增强文物来源的说服力,以图卖个好价钱)外,更来源于他本人对文物的痴迷。

知情人士透露说,杨彬出生于1963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杨彬从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师位置上“下岗”,走上文物犯罪道路。

据了解,2004年6月到2005年5月期间,杨彬团伙对庞留村古墓进行了疯狂盗掘,陵墓内的文物基本被盗掘一空。该团伙非常狡猾,每次挖墓,都要派人到当地派出所和公安局门口守着;同伙派人开着车在现场附近的公路上巡逻,发现情况就用对讲机报信。

实际上这还只是小儿科,杨彬最大的“本事”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专业化的文物犯罪网络。

警方透露,早在十年前,杨彬就被警方打击处理过,那时羽翼还未丰满。十年后,杨彬团伙日渐庞大,已经形成了一个集文物盗掘、倒卖、修复、贩运、走私一条龙作业的特大犯罪团伙。2006年1月,陕西省委领导收到一份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批示的密电,称陕西田野文物犯罪日渐猖獗,其中就点到了杨彬的名字。

侦破杨彬案的西安市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教导员韩育林说,杨彬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团伙成员配备着轿车,并且在西安租了好几套房作为落脚之地。杨彬在西安还建立了自己专门的文物修复厂,很多原材料都从美国直接进口。在他的概念里,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专业。

鉴定组徐涛说,杨彬团伙已经把盗墓做到了专业层面,并且还有“学术”支撑。在杨彬的藏身之地,警方发现大量的文物图文资料,而且进行了档案化的管理,一些关于壁画揭取的方法、文物色彩保护的资料,令专业人士也惊叹不已。

据悉,杨彬本人经常研读文物考古方面的专业书籍杂志。北大出版的大型学术专刊《唐研究》,杨彬就买了厚厚的一摞。这本定价百元的期刊,连很多专业人员都舍不得买。

在外逃期间,杨彬曾到网吧给美国的女友发邮件,说这次事大了,让她在美国不要换地方,自己去找她。然而这个约定并没有实现。

下手前,显然做足了功课

石椁追回来了,犯罪嫌疑人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这件事情似乎可以结束,但事实远非如此。

有人质疑,贞顺皇后的墓冢并非远在荒郊野外,距旁边村庄也就四五十米,盗墓分子竟能在一年中先后6次盗掘而无人发现?如此巨大的石椁从墓冢中吊运而出,切割吊装,这么大的动静竟能不被觉察?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杨彬案也使田野文物犯罪的新动向更加凸显。韩育林说,现在田野文物犯罪团伙越来越专业化、分工明确、装备精良,盗掘针对性越来越强。比如敬陵周边,墓冢就有好几个,而且敬陵当时还是无名冢,可犯罪分子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它,盗得那么准,其前期一定是做足了功课。

2008年年底侦破的北宋吕氏家族墓盗挖案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整个家族墓地共20余座古墓,犯罪分子只盗了其中一座,盗走文物100多件,恰恰这座墓出土文物的数量和质量,几乎可以同后来其他二十余座墓出土的文物总和相媲美。“有时候你觉得是偶然,但好多的偶然连在一起,可能就不是偶然了。”韩育林说。

据业内人士称,盗墓贼一般下手前都会做大量走访,搜集信息,确定目标。其中主要一个办法就是寻找附近村中的老者,探问坟冢几十年前的情况。比如墓门在什么方向,有无石人石马,有无碑石,当年墓冢底座有多大,当年平田取土有无挖到东西等。然后再用洛阳铲取土定位,寻找墓道入口,再挖掘十几米深直井或斜井进入地下,然后平行挖掘,找到墓门后爆破进入。最初盗墓贼只对金银玉器感兴趣,近年壁画、陶俑、丝帛也成为目标。盗取石椁尚属罕见。

警方透露,这次追回的石椁,仅是流失文物的凤毛麟角而已,这个案子并没有结束。

在查获的犯罪嫌疑人硬盘中,警方还发现了大量非敬陵被盗文物的照片,让看过的文物专家非常震惊。通过照片比对,其中一件石床,与前不久比利时拍卖会上的一件十分相似。犯罪嫌疑人交代是在洛阳挖的,显然杨彬团伙的行动轨迹并非局限在西安附近。

警方还在硬盘中看到几幅唐墓壁画的照片,壁画精美绝伦,据交代是在西安市长安区挖的。从壁画可见,这座唐墓肯定级别很高,如果发掘,一定会让人震惊。

泱泱大唐,不知又是哪位能在史书上写下厚厚几页的先贤被后人所惊扰,这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长吁短叹?

过程:秘密布控抓到盗墓贼从摄影师到盗墓大盗

揭秘:唐玄宗宠妃石椁被盗卖国外5年

回顾:唐贞顺皇后石椁被盗卖国外5年 西安警方从美追回

早先报道:唐代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被西安警方追索回国

下一页:专访“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石椁案件”文物鉴定组组长呼林贵

一次冒险的鉴定

鉴定结论让主犯服帖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第一次看到石椁的实物是什么时候?

呼林贵(以下简称呼):今年5月21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很震撼。我们原来掌握的石椁资料,也有带颜色的,但多是星星点点,没有这么大面积,这是第一次发现。

记:当时有没有冒出一个念头,就是它!毕竟2007年的鉴定主要依据的是照片。

石椁

呼:我们第一要做的事,就是看是不是它。6月17日宣读鉴定结论,我第一句话就是它是,然后才是它的价值。其实2007年鉴定结论出来后,我们就一直期盼见到实物,只有见到实物才能证明当年所做的鉴定结论的逻辑性、严密性还有它的准确性,现在看来,完全正确。

记:照片也可以作假,你们如何将照片变为可用的铁证,从而让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惩处?

呼: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以往还没有做过。按常规,必须是见到实物再做鉴定,面对空空如也的被盗现场,要依据由犯罪嫌疑人拍摄的照片来断定石椁的真伪,是一次极大的冒险和挑战。鉴定其实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过程。一个环节理由不充分,主犯杨彬也不会那么服帖。

记:他也认可了?

呼:对,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没有见到实物,论证石椁为真

记:你们具体怎么论证的?

呼:省文物局文物鉴定组尹夏清女士、徐涛先生都参与了鉴定工作,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组成了一个鉴定班子,实际上是在没有见到实物的情况下,通过知识和逻辑推理、分析、比照,最后得出了石椁为真的结论。

首先,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2005年6月30日对庞留村古墓进行了现场勘察,所摄照片与犯罪嫌疑人家中搜查到的盗掘该墓的照片相一致,特别是壁画部分,人物、景物等十分吻合;

其次,犯罪嫌疑人所拍的照片,从盗石椁到盗掘壁画、到盗石椁底座,直至装箱运输,均系列完整,过程清楚,可以证明相关情况的真实性;

第三,石椁的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仅仅流行于唐代一个特定的时段,如果不对相关的文物考古、美术史有较深的了解,就难以制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造型与纹饰。并且这些纹饰造型优美、刀法流畅,非普通工匠所能完成。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依据,它们都是石椁真实性的有力证明。

当年我们穷尽所有的信息,就是要做到一个事情,就是证明石椁是存在的。只有这样,犯罪嫌疑人才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记:但毕竟实物未在。

呼:对,所以5月21日去看实物,(笑)当时头上是冒着汗的。诚如你所说,尽管2007年已经做了结论,其他部门也是据此去办案判决的,但毕竟实物没见到,一切皆有变数。

记:所以这次“看”实物,其实也是鉴定的一种延续。

呼:对。文物鉴定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是一种动态的,也许昨天认为是一般文物,今天通过证据,它又被鉴定为珍贵文物。

盗墓贼拉石椁时,少拉一个角

记:最终印证是怎么做的?

呼:比如我们在棺椁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关键的侍女图,然后进行了核对。这幅侍女图是我们此前看到的最清晰的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的背后恰恰露出了墙壁上的壁画,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形成空间上的印证关系,经过比对,和实际完全正确。另外犯罪嫌疑人在拉走石椁时,少拉走了一个角,后来考古发掘找到了这个角,经印证完全重合。还有其他一些证据都得到了印证,我心里现在才真正踏实了。

记:你们怎么认定墓主人就是贞顺皇后,而不是别人?

呼:2005年有关部门对庞留村被盗古墓进行了勘察,当时的结论是,从墓葬的形制及现存情况看,墓主人的地位应为皇室成员,并根据相关资料推测可能是武惠妃的敬陵。从文物鉴定方面我们认为,发现的石椁其艺术水准比此前出土的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让皇帝李宪墓所出的石椁还高,体量更大,所以规格应更高一些。后来的考古发掘还出土了哀册,上面讲到了追谥贞顺皇后。另外我们还征集到其他一些重要的旁证,现在我肯定地说,它确系唐代贞顺皇后敬陵。

关注文物价值,更要关注文物本身

记:能简单评述一下这件石椁的价值吗?

呼:不论高度还是宽度,这件石椁都是目前所知唐代石椁中最大的,也是颜色保存最完好的,它所反映的内容也是最为丰富的,这对研究唐代的建筑、绘画、陵墓制度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根据它所具有的高度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把它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武惠妃剧照

记:2007年的鉴定结论说,“如果能追回,完全有理由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对实物鉴定后,你们又正式宣布“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那么关于已服刑的主犯,会不会再改刑?

呼:我认为不会,因为当年已经敲死了,否则主犯也不会提供一些关于文物下落的信息。

记:我发现很多人老爱问你们,这文物能卖多少钱?杨彬卖了100万美元。

呼:现在很多人最关心的已经不是文物本身,而是能卖多少钱,他们的心态已经很浮躁了。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烧制出白瓷的是谁?

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

《长安十二时辰》之小人物李静忠,后来玩转整个大唐帝国

李静忠,在《长安十二时辰》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截止到目前他也只不过露了一次脸而以!剧中,他以太子李亨的心腹太监出现向靖安司司丞李必传达命令,那会儿他只是个小人物,李静忠五十岁之前毫无作为,基本没啥存

杯酒释兵权的石守信辞官后咋样? 帝王权术

古代帝王权术向来阴狠,权利上位者一般都会不有余力的整死肱骨之臣。石守信是大宋开国元勋之首,与宋太祖赵匡胤是异性兄弟。他是当初与宋太祖打天下的“义社十兄弟”中的一个,也是最受宋太祖信任的人。石守信在大宋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安史之乱,李静忠跟着太子李亨跑路。跑到一半,李静忠跟太子李亨说咱不跑了,咱们回头跟安禄山干。干了两天,李静忠又说,咱上班不能没有上岗证,既然皇帝已经脱岗,就失去了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咱们另起炉灶吧。于是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安史之乱,李静忠跟着太子李亨跑路。跑到一半,李静忠跟太子李亨说咱不跑了,咱们回头跟安禄山干。干了两天,李静忠又说,咱上班不能没有上岗证,既然皇帝已经脱岗,就失去了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咱们另起炉灶吧。于是

因宫殿失火被惊吓而死的君主

  古代宫廷火灾现象屡有发生,可谓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长河。我国古代正史《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灾火》,对古代火灾案例记录颇为精确,尤其以宫殿火灾记载最为详细。在中国历史这条5000多年奔流不止的长河

清太宗皇太极死因:三高症患者 死于心梗

导读:沈阳是清朝留都(陪都),沈阳故宫是“大故宫”姻系中最北边的一座皇家宫殿。清初在山海关外,有三组宫殿,就是兴京汗王宫殿、东京后金宫殿和盛京清初宫殿,依次展现清初历史演进中的三个时代坐标。第一,兴京

皇太极死因揭示:为什么会存在病死和毒死两说

沈阳是清朝留都(陪都),沈阳故宫是“大故宫”姻系中最北边的一座皇家宫殿。清初在山海关外,有三组宫殿,就是兴京汗王宫殿、东京后金宫殿和盛京清初宫殿,依次展现清初历史演进中的三个时代坐标。第一,兴京汗王宫

珍稀貴州龍化石堪稱最美麗的石頭

美麗的石頭有很多種,如優雅高貴的翡翠、熠熠生輝的鑽石、「天外來物」隕石……,當然還有一種石頭不能忽略,它沒有婀娜的身姿、沒有嬌艷的色彩,卻能在拍賣市場中搶盡風頭,成為焦點,它就是貴州龍化石。禦寶軒展出

这些位于山顶的石寨,很多是土匪或农民起义军修建的据点

在山东中部的山区,许多村庄附近的险峻山顶之上,散落着一些用青石堆砌而成的石寨,有方有圆,或高或矮。图:从高空俯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九龙寨,如同一艘巨型航母。在它的右下方,还有一座小型石寨如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