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物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
Posted 国民军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化人物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文化人物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
【文化人物】
他与这片土地的情缘
衡铭文
冯 勇
“中山桥”“中山林”“中山路”……当我们在兰州的大街小巷漫步,会惊奇地发现,兰州城市建设中保留着“中山印记”。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既是对他的崇敬与纪念,更是对他思想与精神的继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孙中山思想的追随者与践行者——杨慕时。
杨慕时,字斌甫。1889年出生于直隶省(现河北省)盐山县。清末考入张之洞创办的汉阳武备学堂,后又考入直隶高等商学堂学习。杨慕时求学期间勤勉刻苦,追求进步,与李大钊亦有交往。辛亥革命时期,接受革命思想,参加北方同盟会的活动。他于民国初年从军,在陆军部队中担任文职,后在冯玉祥所部任书记官、军需官。1921年起,历任潼关禁烟局长、河南省豫泉官银钱局(河南省银行)局长、北京育德学校校长、崇文门税关会办兼正阳门税务局总办、京汉铁路管理局局长等职。
1925年底,杨慕时跟随国民军来到甘肃。历任甘肃省省府委员、财政厅厅长、民政厅长、建设厅长、民众运动讲习所所长、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兰州中山大学筹委会和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
“莽权是国家珍贵的文物”
1925年秋,甘肃定西一名农民发现了极其珍贵的新莽时代的全套铜制度衡器(也称莽权),此套新莽度衡器当时共出土八件,其中度器一件,即铜丈,铜丈出土时已经断成两截。衡器有七件,包括铜权五件,分别为三斤权、六斤权、九斤权、二钧权和石权;铜衡一件;铜钩一件。村民用小车推至兰州求售,被一位古玩商按碎铜价格以60块银元全部买去。后来北京古董商人以140块银元收购了铭文较多的铜衡和一件铜权。其余六件因铭文模糊无人识货,仍留在兰州的古玩商人处无人购买。这时有从北平来的几名外国人到兰州,有人向他们介绍这几件文物,他们有询价购买之意,此事被杨慕时闻知,深知这六件古器是我国珍贵文物,遂出银元800元,将这批文物全部买下,交存兰州民众教育馆,以供民众观赏与研究。此套新莽时期度衡器的出土,是中国考古史上一大发现,后引起考古文物界的关注。杨慕时及时收购莽权阻止其外流,捐献给国家,实为保护中华文物的义举。他曾对家人言说:“莽权是国家珍贵的文物,不能私人占有。并且出土于甘肃,应该留在甘肃,供甘肃民众参观和研究。”现在这套新莽度衡器分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二权一衡)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三权一钩一丈)。
“以兴利除弊为己任”
1926年,杨慕时任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北方国民军的军需供给主要靠甘肃(甘肃省当时还辖有宁夏以及青海西宁等地)。他一方面整顿地方财政,厘定税制,强化管理,以保障北伐军需。为了革除赋税弊病,减轻人民负担,他主持编修《财政全书》,正如其在序言中所言“慕时起自田间,知其弊而不详其所以弊。民国十四年来甘,长财政厅事,即以兴利除弊为己任”。为了计划甘肃省财政收支,在主政甘肃省财政厅期间,他力推压缩公职人员津贴和办公经费,以保障北伐军需。
另一方面,他又尽量照顾当地民生。在财政奇绌的情况下,按省府决定,克服重重困难拨款支援开办粥厂,赈济受灾群众。张寿龄老人在回忆杨慕时此时的工作时说:“当时国民军的饷糈全靠甘肃负担。斌甫先生担负此项重任,宵旰从公,筹办粮饷,繁而不乱,井井有条。因为他一向秉公办事,所以在如此军需浩繁之际,在财赋征集中,绝无苛求。这样,在他克尽厥职的同时,也保持了国民军的声誉。”他任甘肃造币厂会办时,注重造币质量,将银元含银量提高到82%。
九斤权
兴建“中山林”
孙中山生前曾积极倡议植树造林,他不仅提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还提议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6年春,杨慕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即于当年3月12日开始,动员全体机关职工和在校学生,并用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大量民众在五泉山一带清理贫民窟,平整坑洼,垦荒植树,按“中山林”三字的笔画,种植大量榆树和刺槐约三万株,首开在西北黄土高原大面积植树造林之先例。他以身作则,每日黎明,即带领民众上千人担水浇树,其景蔚为壮观。
杨慕时十分赞同孙中山先生“开发西北”的倡导。他身体力行,在甘肃任内,曾多次到各地探查矿藏、道路、山林、农田以及人口分布现状,花很大心血,制定了一项开发甘肃、建设西北的计划方案。在任建设厅厅长时,亲自勘察兰平(兰州至平凉)汽车路。当时兰平汽车道路关系到西北政治、军事、民生各项事业。勘察期间,他对兰平路各段路幅、路身以及坡度桥梁进行的情况作了详细记录,并形成报告书呈报省政府,同时他通令兰平路沿线各县负责修筑维护。由于当时定西、会宁、静宁灾情较重,他协调拨给以上三县工赈专款,用以修筑道路桥梁。此外,他还积极筹设民生工厂,发展甘肃工业。积极扩充农事试验场,征集各省特异农产种子及改良农具,试种红薯、荸荠,补助农民兴修水车并掏泉开渠掘井,购办抽水机等,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免于贫寒。
真诚的朋友
杨慕时在甘期间,正值国共合作,共同北伐。杨慕时与共产党人积极真诚合作,宣侠父在甘肃工作时,杨慕时与他互相支持,关系融洽。杨慕时与宣侠父、刘伯坚、刘志丹等中共党员还成为了朋友。
20世纪80年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在接见冯弗伐(冯玉祥将军之女)女士时,曾深情回忆道:部队有一个时期物资、军需匮乏,有一天忽见刘志丹同志在西北军中结识的杨慕时(字斌甫)带人送来了粮食、马匹和布匹,解了部队燃眉之急,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慕时一生不断追求进步,像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那样,在内忧外患的岁月中,他满怀救国之志与爱民情怀走上了为民族独立奋斗的道路。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未能改变他的志向。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甘肃(3)兰州(2)甘肃省(1)中国文化 ”十六字心传”,说尽人间道
这个时代,早已遗忘一个对我们这片土地和千古繁衍的族群至关重要的东西,道统。当太多人听到这个词脑中画出问号、生出冷漠,悲哀便愈发明确。 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曾绘出中华道统的传承谱系,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召公,皋陶伊尹傅说,孔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那时已近千年,后世的圣贤固然也有,近代以来呢? 何为道统,要回答便要回到源头与根本。好在那里还在,即使蒙了厚厚的尘。 此时方知,我们曾有过「 ”十六字心传”。它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道统之源,开启后世百代传承;凡论道统,无论如何也绕不过这十六字,有如标示本源来处的祖宗牌位。因为这种分量,又被称为「 ”中华心法”。 这便是尧舜禹三代圣王禅位之时所授受与托付,《古文尚书·大禹谟》中那句: 朱熹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诘屈聱牙是因古老,不明觉厉是因分量。因为太过精深凝练,千年来解读各异,却千年未息。既是心传与心法,或许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诠释,更切真味。 在《重修山阴县学记》文中,他以大段文字专说这十六字: 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 ”允执厥中”矣。 王阳明 不必全读懂,阳明先生仅告诉我们看去寻常的几件事—— 道心,不过率真赤诚;人心,只是欲心杂念。同情帮助别人是道心,求取赞誉是人心;饿了吃渴了饮是道心,追求吃香喝辣是人心。前者因为诚而开放活泼,后者因为欲而扭曲自封;道心因此精微而无所不在无时不起,人心所以而走向虚伪与危机。 道心人心,是说因果。 惟一,庄子言「 ”道通为一”,道心即是一心;惟精,怕此心不一而修专一工夫,佛家所谓「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抱朴守一,正是工夫落脚处。 惟精惟一,是谈修行。 「 ”道无不中”,即是中庸;得中庸在心,依而行之,不偏不邪,能出能入,方能「 ”一于道心而不息”,便是「 ”允执厥中”。「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最能比肩佛道的精深概念,最是中庸;十六字心传,则是中庸总源。 允执厥中,是言境界。 寻常之中,最不寻常;寥寥四句,堪破人间;十六字里,说尽所有。终究,只落在一个「 ”心”字。我们于是才懂得,阳明所说「 ”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是何真意。 尽心,却是多么难;躁动不止,所求无数,如何可尽。欲望是人千年的绝症,如今则正步入膏肓。「 ”人心惟危”还有另一种解释,人心险恶;这说的,便是症状。 这个时代,有人叹国人失了根。何为根,怎失去,终究模糊。当这「 ”根”具象为十六字,我们才摸到实在,却已斑驳枯冷。道统曾是颗颗滚烫的心,如今已成块块冰冷的石。十六字心传说尽人间道,人间道中又有这时间流转后更甚的言外之意。 这个时代,有人呼唤回归传统。如何回归,回到哪里,也是模糊。十六字心传则明白告知我们,传统不在心外,只在自己心中与依行。看得到,便知来路;做得到,面见先圣。 其实这十六字还可更凝练、具象、可触,便是阳明心学归根到底教人的三个字,致良知。良知在内,便是清明;良知现外,乃成和合。只是这二字古来稀缺,从前摸到一手血,如今已是烂见骨。 说来无用,而撞破南墙,也只能回到这句:道统,是华夏族群的最终依止;良知,是国人的最后归宿。十六字心传未曾失传,就别让成了绝学。 人间道,道人间;人道间,无间道。佛言无间地狱,又说立地成佛。相关参考
这个时代,早已遗忘一个对我们这片土地和千古繁衍的族群至关重要的东西,道统。当太多人听到这个词脑中画出问号、生出冷漠,悲哀便愈发明确。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曾绘出中华道统的传承谱系,尧舜禹汤,文王武王,
江西这片古老的土地,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名人,现在一一给大家介绍!春秋战国秦代名人:澹台灭明:春秋末鲁国孔子学生,教育家陈婴:秦末筑南昌城为郡治所曾据:西汉曾氏南迁之祖灌婴:汉初大臣筑九江城梅福:西汉南昌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大人物,其为纵横家鼻祖,可以说鬼谷子的存在,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先不说其弟子是怎般的厉害,但从鬼谷子一人来看,就已经相当霸气了。鬼谷子参透人生总结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虽然说已
谁知道甘肃省平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
业余撰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榆次的历史源远流长,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发生过许多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这些人物和事件又与榆次的古代城池、古老村落、历史遗迹等息息相关。《
一、呼和浩特市的起源及历史故事呼和浩特虽然仅有400多年的建城史,但却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阴山脚下、黄河岸边这片神奇、丰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它真实
导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在过去。俞大猷就是这样一位被历史遗忘了的将领,就算他与戚继光齐
...在过去。俞大猷就是这样一位被历史遗忘了的将领,就算他与戚继光齐
传奇人物纪昀(字,晓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那就是在1768年到1770年期间曾在新疆任职,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纪晓岚见闻了很多奇闻趣事,这让他大开眼界,也丰富了他的想象,拓宽了他笔下的世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