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南阳人民的精神高地熠熠生辉
Posted 忠义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让南阳人民的精神高地熠熠生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江西省井冈山市财政局离休干部毛秉华——井冈山精神的守望者
让南阳人民的精神高地熠熠生辉
本文配图由 潘晓 提供
1
南阳的精神高地
作家李远说,南阳城西,有一道贯通南北的神奇高岗,它承接八百里伏牛山之余脉,起于紫山之巅,止于淯水之滨。一条高岗,孕育出秦相百里奚和蜀相诸葛亮。
我站在如今南阳城的高楼之下,处在日常的繁忙之中,已然无法望见这条高岗,更不见伏牛山的这条余脉,这条高岗在现代生活中的隐没,似乎是一种必然。
因为现代的南阳人太忙了。君不见夜色之下,南阳城各大酒店里的觥筹交错。君不见城市扩张,南阳城干道的川流不息。君不见仕途经济,多少南阳人奔波在路上,为现实心中的那个梦想而执着用智,甚至勾心斗角。
1961年,姨婆以诸葛庐为背景的结婚照
这里来过英雄豪杰,来过文人墨客,来过显赫官员,也来过慕名寻访的无名氏。这里经历过抗战的厮杀与时代的动荡。
2600多年前,虞国大夫百里奚,在这条高岗上成长。亡国之后,他以奴隶之身,逃回这条高岗隐居。
秦人思贤若渴,却又担心南阳人不给,遂开价五张羊皮,要求南阳人送回“奴隶”百里奚。被送还的这位“五羖大夫”,此后为秦穆公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1800多年前,丧父丧母,失去族叔依靠,家道中落的诸葛亮,来到了南阳的这条高岗,耕读之余,结交八方名士。南阳的这块儿高岗,为他引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从此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
这是张衡笔下的南阳城。张衡生活在明章之治以降的东汉,此时国运已经开始衰落,但此时的南阳却依然保持着帝乡的辉煌:
光武故宅在这里巍峨挺立,四方宾客在这里觥筹交错,青年壮士在这里放马驰骋,百姓在这里渔猎桑种。
90年代,卧龙岗是单位职工周末团建的好去处。我还有一口健力宝没喝完,被拍下了。
千年之后,南阳曾经辉煌的宅第,都已不复存在。南阳曾经显赫的家族,都已被一块块青砖埋在地下。南阳留下的,只有这么一条高岗。
历史上,每当南阳发大水,老百姓都往这条高岗上跑。高岗在地理上,为南阳人提供了庇护所。每当这里发生战乱,南阳人也会想到这条岗,因为守住这条岗,就守住了南阳的地利。
南阳历史上发了多少次洪水,有过多少次战乱,就有过多少次南阳人来到这条岗上,经过这岗上的诸葛庵。
历史的细节在这里回眸。辛亥之际,南阳的总兵谢宝胜去卧龙岗检查防务,不忘去诸葛庵里算一卦,卦辞这样写道:
你问我,我问谁?你屁股底下坐着五百个贼。
原来这诸葛庵,早已密布了革命党的人。
1939年,日军来袭,南阳人与国军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取得了新唐大捷。河南全省教育界,将抗战纪念碑,立在了这条卧龙岗。
1945年3月,日军集结五个师及骑兵第四旅共7万多人向南阳、老河口、襄阳进犯,与中国军队开始争夺这条高岗,卧龙岗上的道士和村民,与黄樵松部一道抗敌,无奈敌强我弱,南阳失守。
仿佛卧龙岗的诸葛庵,冥冥之中,决定着南阳的命运。谁守住了卧龙岗,就守住了南阳城。
2
文字里的信仰
在这条高岗之上,是如今的武侯祠。李远在书中,讲述了武侯祠的由来——
公元234年秋,黄权在南阳得知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便来到卧龙岗上,在诸葛庵前追思战友,遂有了武侯祠最早的祭祀。
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刘备要倾国之兵讨伐东吴,黄权劝谏,但刘备执意要进攻东吴,伐吴失败,黄权被阻断退路,“降吴不可,还蜀无路”,被迫投降曹魏。
魏文帝曹丕素来赏识黄权,拜黄权为镇南将军,封淯阳侯。但作为客居他乡的异国之将,黄权壮志未酬,骨肉分离,不受信任,心中苦闷。1780多年前,他不能率领众将士隆重祭拜诸葛亮,只能在这条高岗上举行私祭,寄托一位军人的家国之感。
历史里,有两个诸葛亮。
一个是起于南阳,纵横疆场,忙于国务,鞠躬尽瘁的历史人物。
一个是料事如神,眼辨刺客,草船借箭,空城退兵,夜观天象,木牛流马,被后世神化了的诸葛亮。
在真实与神话之中,两个诸葛亮,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忠义”二字。
李远在他的书中,详细记述了历代祭祀诸葛亮的事件。从黄权的私祭,到天子的官祭,再到历代文人墨客、征战将领、大小官僚的祭祀和拜访,为世人展现了千百年来,诸葛亮祭祀背后的历史细节。
儿时的卧龙岗
李白来到南阳,他追思陶朱公和百里奚,更向往诸葛亮:“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李白说,谁认识我这诸葛亮般的人才啊?长吟一首《梁父吟》,让人愁啊。李白自比诸葛亮,他希望能够像诸葛亮一样,与豪杰一同建功立业。当李白受到玄宗召见,仰天大笑出门去之时,诸葛亮的功业,一定在他心中澎湃。
刘禹锡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到和州,受尽刁难。
他也想到了诸葛亮,遂写《陋室铭》以明志:“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时的失意不算什么,终会有云开雾散之时。
所以当刘禹锡被贬23年后重回长安,他不忘再写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意思就是,那些保守派,我刘郎又回来了!我初心不改!
岳飞北伐经过南阳,拜谒武侯祠,遇上下雨,留宿在祠内。深夜秉烛观看先贤在武侯祠内的诗文和前后出师表,竟然泪如雨下,不能成眠。遂挥涕走笔,手书《出师表》一吐心中抑郁。岳飞从武侯祠的诗文碑刻里,看到了“忠义”二字的分量,触动了他内心的苦闷。
清朝的知府罗景来到南阳,也要修建武侯祠,彰显忠义。知府顾嘉蘅还要手书对联,以断南阳与襄阳的躬耕地之争:“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在二月河还是凌解放,卧龙岗还是道观的年代,在这块高岗上撒欢的他,发现了卧龙岗一块石碑上镌刻的10个字:“务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遂激励他在读书无用的年代,把读书当成了要务。
李远用细致的考证和生动的叙述,串联起了历朝历代的有关武侯祠的文字和碑刻,为我们勾画出武侯祠前,中国人流露出的信仰和追求。
中国人没有西方式的宗教,中国人的宗教,藏在对信义的推崇之中,隐含在对先贤的祭祀之中,表现在诗词、书法、碑刻的立意之中。诗言志,书传情,碑刻铭记。
在南阳城西的这条高岗上,李远访古寻踪,搜集起这些散布在尘土里的文字碑刻,将他们摩挲,重现了中国人所崇尚的精神。
3
虚与实的辉映
中国人纪念一个人,要为他建庙、立祠。南阳诸葛庐,老百姓口中的诸葛庵,是诸葛亮躬耕过的地方。从黄权的私祭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心中的崇敬和信仰,都寄托在武侯祠里。
武侯祠里有荷,中空外直,出淤泥而不染。武侯祠里有古柏,那是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武侯祠里有宁远楼,乃诸葛亮读书处的旧址,宁静以致远。武侯祠里有书院,传承耕读精神……
李远择取了卧龙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遗迹,讲出了背后的典故,也讲出了中国人对武侯的敬仰和神化。
诸葛亮在这条高岗上见到的一草一木,住过的草庐,汲水的石井,都让中国人的追思找到了归宿。
卧龙岗的胜景,构建了一套信仰系统,让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切身体会到武侯祠在中国人精神中的分量。
孰非过客?花是主人。千年来,多少人来过这里,发出感慨,洒下热泪,立下志向,但都匆匆而过,只有这里的树、这里的花、这里的井、这里的遗迹依然如故。
旧时的南阳,独山脚下有黄权墓,沿白河而上,有上下关帝庙,城西有百里奚墓和武侯祠,这些遗迹,构成了南阳的一套信仰系统,南阳崇尚忠义淳厚之人!崇尚有个性、不安分的豪杰!
如今的南阳,黄权墓被毁,百里奚墓不存,关帝庙不在,历史的厚重,都凝结在了卧龙岗上。只要这条高岗还在,那些记录南阳人特质、中国人精神的文字,就有了可以触摸的存在。
李远在书中引用了河大文学院教授王立群的话: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南阳好像杠杆的一个支点,只要得到这个支点,就能撬动历史的进程。”
为什么曾经失意的人,要来到南阳隐居?为什么那些从南阳走出去的人,能够称王拜相?为什么古今名士,都会提及南阳?为什么南阳人总是有种不安分?答案就在这条卧龙岗。
卧龙岗对于南阳人来说,是南阳历史的一个支点,是南阳人的精神高地。有了这条高岗,就可以撬动南阳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可以窥见南阳人的特质和中国人的精神。
李远说,多年以来,他珍惜在卧龙岗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并深爱这赖以生存和心灵慰藉的卧龙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为卧龙岗留下点什么。于是,他为卧龙岗写下了这本书。
李远的《访古寻踪卧龙岗》写出了在虚与实的构建之中,卧龙岗绵延千年的信仰脉络。
尽管这条高岗,如今被现代生活所遮蔽。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没有间断过对这条高岗的书写。
作家李远,让许多善忘或迷茫的中国人,在繁忙之中,记起了这条高岗的分量,在高楼的影下,看到了这条高岗熠熠发光。
2017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书讯,并称“《访古寻踪卧龙岗》是首部解读南阳武侯祠、关注三顾躬耕地的文化散文集。”向海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宣传。
(三国梦华录)
南阳(5)卧龙(5)这条(1)江西省井冈山市财政局离休干部毛秉华——井冈山精神的守望者
人民日报
“我这辈子对井冈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要让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圣火永不灭。”这是毛秉华(见图,新华社发)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
毛秉华,1929年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成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从那时起,怎样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时时在他脑海中萦绕,他也由此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井冈山精神宣讲之旅。
“一定要让人们记住红色故事,记住红色历史。”离休后,毛秉华自费赴湘赣边界农村,走访32位老红军及家庭,收集21件革命文物,把生动故事融入历史史料,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不接受宴请、不收取讲课费、不参加当地安排的观光旅游、不收受任何礼品。”这是毛秉华一直坚持的原则。50年来,毛秉华义务作井冈山精神宣讲报告1.5万余场,平均每年讲课300次,覆盖听众达220万人次。
是宣讲者,更是践行者。毛秉华的离休工资大部分用于义务宣传所需开支。此外,他为支持灾区建设、井冈山茅坪脱贫攻坚工作及上交特殊党费等累计捐款20多万元;累计筹集500余万元支持地方建设;先后为15所中小学筹款1100多万元,累计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
毛秉华立志让井冈山精神传遍大江南北。“三代讲党史,一生忠革命。”2003年毛秉华带头成立了“井冈山精神宣讲团”,2014年扩充为“毛秉华工作室”,成员达60人以上。工作室创新课程形式,辐射面更广,影响力更大。毛秉华就这样一个人带出一个工作队。问及未来规划,他们表示,将续写新的荣光,传承好井冈山精神,讲述更生动的时代故事。
2018年7月23日,毛秉华因病逝世。毛秉华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编了《天下第一山》《井冈红旗谱》等著作。井冈青山巍巍不倒,老人的故事亦如他所守护的初心那样,言犹在耳,为人传颂。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21日 07 版)
这是(32)井冈山(7)精神(11)相关参考
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由15军和12军之31师、34师102团,在上甘岭村附近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侧无名高地(即北山)约3
陈列于南阳人民革命斗争纪念馆外的荔枝炮仿制品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唐述权、符武平,原题为:《荔枝炮、箭毒木、毒鱼藤:海南南阳抗日的三大“神器”》海南省文昌南阳地区(原南阳乡,现文昌市文城镇南新村、南
璿经公众号「”重析抗战史”授权转载摘要:十一长假期间,广西的朋友去昆仑关周边高地探访当年昆仑关战役的痕迹,顺便给笔者发来了许多昆仑关旁441高地的照片。笔者忍不住提笔,记录下曾在这个高地上发生的激烈战
人民日报“我这辈子对井冈山有着深厚的感情,要让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圣火永不灭。”这是毛秉华(见图,新华社发)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毛秉华,1929年出生于江西省泰和县,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
1952年10月14日凌晨,美军和韩军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代号为「”摊牌”行动的进攻,举世闻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防御战役就此拉开帷幕。经过为期一周残酷而激烈的反复争夺战,呈现
原题:国军精锐VS日军王牌:血战西山高地。作者:杨晓辰 西山阵地的战事惨烈程度不亚于紫金山,并涌现出无数英雄。为了让网友更好了解当时战况,我们来看看日军战史是怎么记载西山高地争夺战的。日军第
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中,有几部分队伍与敌浴血奋战,这就是: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
上甘岭战役,美军打了近200万发炮弹,志愿军为何还能坚守阵地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于上甘岭村附近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进行的山地坚守防御作战。此次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开始,经历了争夺表面阵地、退守
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单是古代女子乌发间的学问便能说上三天三夜。历代聪慧爱美的女子们研究出种种别致精巧的发髻、发簪,感谢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古人的浪漫和智慧得以流传下来,今天小编为您介绍的便是一些珍藏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曾在栖霞办学,形成了“在熔炉中锤炼,向斗争中学习”的伟大精神。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栖霞市依托抗大旧址,聚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建成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