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王朝为什么覆灭,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
Posted 清廷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满清王朝为什么覆灭,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清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时的清人经过半个世纪才找到
满清王朝为什么覆灭,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双重困境,清王朝统治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但是事与愿违,它并没有达到挽救清王朝的目的,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政权。
1.借改革之名,行专权之实,激化了中央与地方,满汉矛盾;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延续其反动统治。
为了加强统治集权,在1901-1905年的行政改革中,满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新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和财政处等5个中央机构,其目的是逐步将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的外交权、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1906年开始仿行宪政,“立宪非中央集权不可,实行中央集权非剥夺督抚兵权财权、收揽于中央政府则不可”。这就激化了中央和地方巡抚的矛盾,严重挫伤了巡抚对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满清政府的离心力。
满清政府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为由,再次实施了削弱地方权力的举措,其目标不仅要收回督抚的权力,而且也要收回汉人的权力。在接下来的中央官制改革中,清廷借机打击排斥汉族官僚,如岑春煊的被罢免、张之洞明升暗降。在新设立的各部中,虽然规定满汉不分,实际上是满族亲贵占了绝大多数。满汉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政府新政的失败和政权的败亡。
中央与地方矛盾,满汉矛盾的激化,使得清末新政实施受阻,最终统治集团也因矛盾尖锐分崩离折。
2.立宪一拖再拖,改革措施良机;
洋务运动、特别是戊戌变法,正是历史赋予中国改革的最佳时期,此时西方列强或忙于自己内部的统一、或致力于领土的争夺、或忙于制度的修补,清政府尚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主导社会的变革。清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个立宪方案,却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为了巩固皇权,迟迟不肯答应立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最后迫于压力成立的“皇族内阁“,”实为军机“。对立宪一拖再拖,致使改革错失良机,进一步激化的社会矛盾,最终让满清政权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土崩瓦解。
3.立宪派反对,满清政权信用破产,众叛亲离;
清政府不仅拒绝了立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国会请愿活动,同时不断借立宪之名加强皇权。最后成立的责任内阁也是黑幕笼罩,立宪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参与政权的愿望落空,对清廷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其初恐清廷不立宪,其继愤清廷假立宪,其后乃不欲出于和平立宪,而思以铁血立宪”。立宪派彻底抛却了对清廷的幻想,相继从事革命反清的斗争。清政府信用破产,众叛亲离,改革后遭到立宪派在内的众多势力的反对,宣告破产。
4.统治集团内部贪污腐朽
改革措施的裁决权为最高统治层特别是皇帝、皇太后或其他专制者垄断,而统治阶层内部就贪污腐朽成风,要真正触动满清专制皇权,建立宪政,无异缘木求鱼。从责任内阁的成员组成就能看出,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可见,统治集团内部的贪污腐朽,是改革不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回望历史,清末改革中清政府内部占主导地位的是洋务派官僚,他们与外国密切联系,这些人往往更多希望自己能够对清政府取而代之。因此清末新政的内容普遍对清政府不利,确实是有内部人想架空清政府,最终打倒清政府,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末新政对清政府是很不利的。
历史启示:
清末新政的失败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错误性互相作用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改革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既合乎规律性,也合乎目的性,在尊重历史必然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
为什么说满清王朝给中国带来了300年的灾难
1644年,李自成率领20万农民军攻入了明帝国的首都北京。但是李自成并没有在北京呆多久。短短40天以后,他就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狼狈逃回西安。而多尔衮统帅着满洲八旗进入北京,满清王朝的统治开始确立。但是这个王朝大开历史倒车,中国从各方面开始全面倒退。客观的说,截止1840年鸦片战争时 ,清朝与西方的差距已经十分明显。
一、全面推行海禁,对海外侨民遇害不闻不问 明朝中期也能进行海禁,但当时主要为了对付海上的威胁。在隆庆皇帝在位时期,明朝恢复了海上贸易。到了万历时期,中西贸易已经十分的繁荣。进出口的关税成为明朝政府很大的一笔收入,但是好景不长,1644年。满清王朝确立了自己在中原的统治。由于南方各地还在南明势力的控制之下,为了防止北方民众与南明政权联系,清廷首先在山东等北方沿海地区进行了绝对的海禁。南明永历王朝灭亡之后,台湾的郑成功成为清廷最大的威胁。为了困死郑成功,清廷命令所有的沿海地区全部进行海禁。一艘船、一块木板也不准下船,而且沿海50里的百姓全部迁走,这一政策一口气执行了39年。 到了雍正时期,虽然开放了海禁,但是出口的种类十分简单,就连出口的船只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于那些出海谋生的人,清廷的态度是不闻不问。1740年,印尼爪洼岛上发生了对华人的屠杀事件,一共造成了2万多华人遇难。当时的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荷兰驻印尼的总督十分恐慌。他派出了代表团,诚惶诚恐的向中国致歉,并表示愿意赔偿。但是中国方面的态度,让荷兰人前所未闻。当时乾隆皇帝刚刚登基,这位年轻的皇帝说出了让荷兰人不敢相信的话。乾隆皇帝说:“对于这些远离祖国贪图发财、舍弃自己祖宗的不肖臣民,我大清并无丝毫的关怀。”意思是杀了就杀了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规定通商口岸,限制船只吨位 乾隆初年,曾经开放了一些关于出口的限制。这极大的刺激了江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苏杭一带的商品大量出口海外,这一繁荣延续了将近10年的时间。1757年,乾隆皇帝南巡。精明的乾隆皇帝发现苏州每年就有1000多艘船只运往海外,而很多西方船只则留在宁波一带装货。作为最高统治者,乾隆的心中开始恐惧。一旦江南地区的百姓与西方交流日久,很可能再次造反;即便是国人无事,那些洋人一直停留在宁波,宁波早晚成为第二个澳门。清朝明显对自己的统治很不自信,1757年年底,乾隆下达了命令,命令关停除广州以外的所有口岸。在此之后,外国商人再想进口中国商品只能通过十三行。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达到了顶峰,在断绝与西方经济交流的同时,也断绝了文化交流,这才是最要命的。 中国的造船技术本来是非常先进的,但是由于清廷的高压政策,中国的造船技术在不断的退步。雍正皇帝刚刚即位之后,就宣布对出海船只的限制,具体要求是:船头不得超过5尺,舵手不能超过5人。而且只能在朝廷规定的海域内航行,如果私自驶入深海,以忤逆罪论处。为了防止商船走私武器,1719年,清廷严禁商船携带任何武器。乾隆皇帝上台之后可真是变态,他把目光盯上了用来增加船只配重的石头上。乾隆认为石头内也可以携带武器,因此又一次命令出海之人只准使用土块压舱。对于那些改进航海技术的行为,清廷会进行严厉的处罚。而在遥远的英国,一项新发明已经足以让一个人一辈子吃喝不出。但是在中国,等待发明人的只有牢狱之灾。 三、中国的造船业和文化被彻底扼杀 1766年,清廷又想出了一个坑爹的变法。由于船只携带的橹桨会增大航速,因此清廷规定内河船只只准使用双橹双桨,这就意味着和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在乾隆的儿子嘉庆在位时期,清廷进行了一次船只大普查。普查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船只的规格和吨位,凡有违犯朝廷规定的船只全部拆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清朝的造船业被压制到了极点。清朝除了能够制造那种小的可怜的渔船之外,几乎什么也无法制造。明朝时期那种航海巨舰成为清朝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怪物,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乘坐狮子号出访清朝。狮子号的排水量为1200吨,被清朝人称之为巨舰。这些人不知道,早在2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出了7000吨级的巨舰。满清王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贩售鸦片导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继位的咸丰帝所面对的时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又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时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人多数未明当时的国际形势,少数人的急迫性并无法改变多数官僚的旧思维,清朝的维新运动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19世纪末,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列强纷纷在中国强行取得“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如俄国的势力范围是长城以北和新疆,英国的是整个长江流域,法国的是云南和两广,等等),大有一举瓜分中华之势。因此,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高涨,引发义和团运动仇杀洋人,八国联军入侵。1901年因此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为了拢络人心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科举在内等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瓦解。满清王朝为什么会落后?
1,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了解世界,发展的机遇。
2,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3,文化专制政策的实行,大兴文字狱,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满清王朝十二帝王的画像究竟有何端倪,竟能折射出清朝必然会灭亡?
其实人们之所以认为从清朝十二位皇帝的画像中就可以看出清朝的灭亡的原因,多多少少是有一些迷信的。而原因就是我们古代以及现在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面相。有人认为,之所以能够从清朝各位皇帝的画像的演变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清朝时代慢慢走向灭亡。就是因为在这十二幅画像当中,清朝皇帝的面相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好的。
从最初的几位皇帝,人们认为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他们的面相可以说是非常的符合我国古代对于一个人有能力或者说对一个人将来能够成大事的面相的认知!人们认为他们的面相都是天圆地方,自身的气质更是气宇不凡,可以说天生的就是一副帝王之相。因此人们就把清朝前一段时期的鼎盛的现象归功到这几位帝王自身的长相上说这之间的一些关系。
而到了清朝比较衰败的后期,人们认为当时的几位的帝王的长相并不像他们的先祖一样,那么的气宇轩昂,或者说那么的有龙颜反而是越长越贴近于尖嘴猴腮,可以说是一个在我国古代人心中一种比较不理想的长相用现在的词来讲是一种比较猥琐的长相!
我们从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的画像上可以看出当时对于这几位皇帝的画像的脸部的轮廓可以说是方方正正的,但是当画像画到了道光皇帝的时候,他的脸部的轮廓就偏向于比较尖,而到了咸丰皇帝以及同治皇帝的时候,他们的画像就已经开始在面部轮廓上面偏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瓜子脸,甚至于咸丰皇帝的以及同治皇帝的画像给人的感觉阴阳怪气的。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为什么存在了两百多年?
因为清朝统治者刚开始几位还是很有能力的 皇太极 康熙 都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 特别是康熙 除鳌拜 平三藩 统一台湾 统治阶层的强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国家国泰民安 并能不避嫌疑的重用有才能的汉臣 并推行汉文化,重视汉文化 对于孔子等儒学大家很是推崇 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实施满汉一家的政策。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满清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在他当政期间,大清帝国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成就卓越。其后雍正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 乾隆也算不错的皇帝 除了败家 后面就是衰败了
满清王朝要求汉人剃发为什么不剃光头
满族人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便已要求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改变发式。
满人男性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此种增加头皮面积的发型有助于打仗时佩戴头盔与军帽,头皮面积增多摩擦力增加,可减少打仗时头盔或军帽歪斜遮眼或掉落的机率,增加安全性也避免被友军误杀。 满清统治者推行“剃发令”的原因是: 将剃发作为汉人是否接受清朝统治的重要身体标志。 满族为少数民族,突然统治拥有高深文化而且人口众多的大民族,一时有无法胜任之感。 害怕汉族抵抗。 确立满族的统治地位,确保满族不被汉族同化。 满族统治者希望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汉族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 王朝(119)清末(5)清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时的清人经过半个世纪才找到
满清王朝覆灭的原因是很多的。那么,哪一个原因,才是满清王朝覆灭的最重要的原因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清朝晚年的历史再捋一捋。在捋的过程中,我们就肯定能找到清朝灭亡的那个最重要的原因了。
清朝在嘉庆年间就有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国内出现了非常多的矛盾,与试图进入中国的外国列强在观念上也尖锐对立。不过,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还是比较稳固的,没有出现大的风波。
(中英战争)
最初对清政府的统治产生巨大动摇的,是两次中英战争的失败。中英战争之所以会打起来,根本的原因是外国列强工业商贸经济与清朝传统农业经济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这种冲突和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的南北矛盾是不太一样的,解决的手段显然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当时的清政府对这种新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依然用“华夷”的老眼光来看待问题,因此手足无措,被打得大败。
中英战争的失败,给民间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就在这时候,催生了民间的不稳。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以及回民暴动和阿古柏在新疆闹独立这样的事情,如火如荼地爆发起来。
不过,虽然民间已经不稳,但是清政府在地主豪强及官僚集团的心中,地位依然是相当尊崇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当时最重要的地主官僚,在清朝八旗军已经自废武功的情况下,自己想办法,筹钱组织了强大的私人武装,帮助清政府打败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平定了回民暴乱,收复了新疆。
按照古代王朝的经验,当豪强地主把私人武装组建起来的时候,虽然这些武装会参与平定农民起义,但是他们常常也会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比如东汉末年,因平定黄巾军起义,形成了众多的割据势力。唐朝末年,因平定黄巢起义,也出现了非常多的割据势力。然而,清朝末年,在平定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以后,竟然没有出现割据势力,这在之前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清王朝的统治,还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
(太平天国运动)
国内的统治虽然还比较稳固,但是清政府依然一直没有找到解决国际争端的办法,外国列强持续不断地打击着清政府。中英战争、中法战争、中国与英法联军的战争、中俄战争、中日战争……清朝在与列强的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每次失败,清政府都会和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地割地,一次次地赔款。在割地中,清政府的版图面积越来越小;在赔款中,民间的灾难越来越深。
之所以会每次都打败。当时的有识之士,总结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武器太落后。因为武器落后,于是奕䜣、李鸿章等官僚致力于开展洋务运动,生产先进的武器,发展海军,组建北洋舰队。
然而,这些都没有用。化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也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于是,有识之士又总结出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清朝观念太落后,制度太落后。因此,大家又积极译介外国书籍,开办新式学堂,派学生出去留学。到了后来,地主官僚们甚至积极鼓动朝廷,开展维新变法。希望观念和制度的改变,从顶层设计开始。
(维新变法)
可是,维新变法也失败了。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变成了权力争斗。到那时候,有识之士才认识到,当时清朝存在的问题,其实是皇权政治问题。因此,当八国联军再一次入侵的时候,地主官僚才开始不服中央的命令,拒绝联合义和团打洋人,拒绝进京勤王保护中央政权。
同时,延续了太平天国传统的革命党人,认为中国要改变,就必须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年的皇权制度,改成大家共同治理国家的共和制度。而这种认识,也迅速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时人的普遍认识。
也恰好在那时候,皇权政治最典型的代表慈禧去世,皇权交到才三岁的宣统手里。皇权政治本身就是需要强力中央集权的,当皇帝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自然就无法再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最终,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朝迅速就全面崩溃,土崩瓦解了。
相关参考
满清王朝覆灭的原因是很多的。那么,哪一个原因,才是满清王朝覆灭的最重要的原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清朝晚年的历史再捋一捋。在捋的过程中,我们就肯定能找到清朝灭亡的那个最重要的原因了。清朝在嘉庆
摄政王载沣为什么没能挽救没落的清朝摄政王载沣是我国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清朝末年新政改革的领导者之一。晚清时期,大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摄政王载沣加入改革为何没能将清朝挽救于风雨飘摇之中?摄政王载沣
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总共存留了两百多年,后来经过辛亥革命后被推翻掉。大清王朝的覆灭,也正式意味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可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存留几百年的朝代,虽然
满清王朝谁推翻的?袁世凯”窃国“指的是洪宪称帝,以及当大总统期间为准备称帝而破坏共和之举。袁世凯在1912年当总统是合理合法的。满清从程序上讲不是被革命推翻的,而是逊位诏书,主动退位。主动终结清王朝,
满清王朝谁推翻的?袁世凯”窃国“指的是洪宪称帝,以及当大总统期间为准备称帝而破坏共和之举。袁世凯在1912年当总统是合理合法的。满清从程序上讲不是被革命推翻的,而是逊位诏书,主动退位。主动终结清王朝,
需要指出的是,清廷本应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开始仿效西方的改革。而洋务运动是1860年代也即第一次鸦片战争20年后才开始,改革已丧失了最佳时机。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理性、冷静地思考:在当时条件下,要
清朝索额图:满清王朝传奇人物 自秦始皇开创中国封建帝业以来,每朝每代都不乏权臣垢相左右朝政,明君者用之,而 昏君者则被毁之。在政治清明但却跌宕起伏的康熙王朝中,虽然名主玄烨尽力控制局面
揭秘:满清王朝时期的十二个汉奸的最终下场? 满清王朝汉奸下场:清朝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汉奸,而小编今天要说来说的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十二大汉奸。 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1652年)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最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壶公、无竞居士、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曾祖父张怡(yí)叫熊,官浙江知县,祖父张廷深(shēn),官福建知县,父亲为贵州道员。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