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各王直属兵力,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共有多少兵力
Posted 军师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各王直属兵力,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共有多少兵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太平天国各王直属兵力,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共有多少兵力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共有多少兵力?
鼎盛时期:定都天京(南京),兵力五十万人。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裹挟难民)。
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武装力量鼎盛发展到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福建、浙江、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诸省,攻克过600余座城市。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对日后反清革命有一定影响。
由于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即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同时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1、东王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秦日纲。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万胜。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洪仁发。
8-1、信王洪仁发。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9、福王洪仁达。
9-1、勇王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10、恤王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11、巨王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
12、宗王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
13、元王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
14、长王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
15、见王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
16、唐王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
17、同王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
18、次王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
19、定王洪钰元。
封“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
20、汉王洪釪元。
封”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
21、封王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封王猛千岁“
22、请王李开芳。
封”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
22-1、请王李永保。
袭李开芳爵。
23、求王林凤祥。
封”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23-1、其子袭求王爵。
24、祝王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
25、嘏王庐六。
封”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
26、勤王林启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
26-1、其子袭勤王爵。
27、光王洪天光。
28、明王洪天明。
29、瑛王洪春魁。
30、琅王洪魁元。
31、英王陈玉成
32、干王洪仁玕
33、请王(威王)林凤祥
34、求王(毅王)李开芳
35、辅王杨辅清
36、赞王蒙得恩
37、幼赞王蒙时雍
38、章王林绍璋
39、侍王李世贤
40、顺王李春发
41、补王莫仕睽
42、戴王黄呈忠
43、首王范汝增
44、正王徐广琛
45、佐王朱一波
46、慕王谭绍光
47、遵王赖文光
48、纳王郜云官
49、诸王黄文金
50、烈王方成宗
51、宁王张学明
52、随王杨柳谷
53、听王陈炳文
54、庄王(祝王)吉志元
55、翰王项大英
56、奖王陶金曾
57、以王陈金刚
58、顾王吴汝孝
59、松王陈得风
60、慰王朱兆英
61、扶王陈得才
62、康王汪海洋
63、宁王周文康
64、对王洪春元
65、襄王刘官芳
66、奉王谷隆贤
67、来王陆顺德
68、护王陈坤书
69、启王粱成富
70、导王陈仕荣
71、孝王胡鼎文
72、航王唐正财
73、相王陈潘武
74、古王蓝成春
75、比王钱桂仁
76、从王陈得德
77、康王汪安钧
78、保王康容海
79、归王邓光明
80、会王蔡元隆
81、谐王谭体元
82、淮王邱远才
83、敬王林大居
84、畏王秦日南
85、直王林得英
86、趋王黄章桂
87、爱王黄崇发
88、善王陈观意
89、匡王赖文鸿
90、循王魏超成
91、梯王练业绅
92、金王钟万信
93、荣王廖发寿
94、挺王刘得功
95、佑王李远继
96、乐王谭应芝
97、享王刘裕鸠
98、昭王黄文英
99、感王陈荣
100、潮王黄子隆
101、凛王刘肇钧
102、拱王杨张安
103、湘王黄子澄
104、广王李恺顺
105、武王汪有维
106、纪王黄金爱
107、祥王黄隆芸
108、贵王陈得胜
109、扬王李明成
110、守王方海宗
111、利王朱兴隆
112、显王袁得厚
113、志王陈志书
114、然王陈时永
115、粱王凌国钧
116、邹王周林保
117、柬王赖桂芳
118、怀王周春
119、献王王文发
120、养王吉庆元
121、佩王冯真林
122、跟王蓝仁得
123、沛王谭星
124、誉王李瑞生
125、稽王吴玉堂
126、陪王谭富
127、幼陪王谭标
128、赞王赖阿养
129、报王秦日富
130、奏王苗沛霖
131、端王蓝大顺
132、文王蓝二顺
133、周王汪麻子
134、卫王杨雄清
135、成王陈聚成
136、贡王粱凤超
137、穰王黄绍忠
138、列王黄明厚
139、萧雅泗黄宗保
140、奋王罗大纲(追封)
141、沃王张乐行(捻军)
142、鲁王任化邦(捻军)
143、荆王牛宏升(捻军)
144、魏王李蕴泰(捻军)
145、粱王张宗禹(捻军)
146、勇王龚德树(捻军,追封)
扩展资料:
1、天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原名火秀 ,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
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天王。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
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
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洪秀全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历时十四年,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先后攻占六百多座城市,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太平天国革命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巅峰,与洪秀全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乃至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自诩“洪秀全第二”,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东王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1856年9月,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害,家人僚属几无幸免。
3、西王
萧朝贵(约1820—1852),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
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
4、南王
冯云山(约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
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5、北王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明末清初,其先祖迁广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资富有,少曾读书,知文义,有才华,遇事能见机应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会,不久成为中坚,与洪秀全、冯云山结为兄弟,称天父第五子。金田起义后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官封北王,称六千岁,地位次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太平天国各王实力排行,哪一个人才是太平天国第一名将?
个人以为太平天国第一名将非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达开莫属。
石达开,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父亲石昌辉,但在石达开幼年就去世,幼年丧父的石达开八九岁即独撑门户,13岁时就因处事稳重、侠义好施,被乡人尊称为“石相公”。16岁被洪秀全、冯云山求访出山,19岁统兵,20岁封王,牺牲时年仅32岁。
自金田起义开始,特别是1852年西王萧朝贵牺牲后,石达开率部屡当先锋,围长沙,夺岳阳,占武汉,略金陵,曾经28天挺进600公里,战胜攻取,所向披靡,清军闻风丧胆,称之为“石敢当”。
建都天京后,翼王更是成为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顶梁柱。西线战场危急,他奉命主持西征,湖口一战逼得曾国藩跳水,遂困湘军于江西,并遣军西进三占武汉,使西征达到全盛。
天京危急时,又是翼王率军往救,与秦日纲等攻破围困天京3年之久的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危。旋即武汉告急,他又奉命往解武汉之围。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发现韦昌辉杀戮太重,就进行劝阻。已经杀红了眼的韦昌辉顿起杀机,石达开虽然得以逃出天京,但其在城内的家人与部属却惨遭杀害,于是他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要求诛杀韦昌辉以平民愤,并得到全体军民支持。洪秀全只得下诏杀掉韦昌辉,并于1856年11月诏石达开回京主持军政大计,尊其为“义王”。
然而,经历变故之后的洪秀全,疑心更重。对石达开并不信任,洪秀全因此对他处处提防、事事掣肘。石达开不得不于1857年5月再次避祸离京,前往安庆。之后,他率部独立作战,转战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但战事并不顺利。1863年5月,兵败大渡河畔,面对骆秉章的诱降,石达开舍一己性命以保全部属,后被押往成都施以凌迟酷刑。在刑场上,石达开从容就义,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在天国领袖之中,石达开是少见的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务实的政治头脑的人物。他在主政安徽期间,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试,招揽人材,建立地方行政体系,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
李秀成在被俘后总结太平天国“十误”时,把石达开率军出走作为一项极大的失误。但是在当时的情势下,石达开又能如何?在出走与坐以待毙之间,这其实是最好的抉择了。
天国诸将中,石达开声誉极隆,不论敌友,都给他以很高的评价。李秀成在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陈玉成认为太平军将领“皆非将才,独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左宗棠也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者”。直到石达开死去近40年后,“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
太平天国里有几王??都是那几王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六人:天王、东西南北翼五王,“天京事变”后,封王达两千七百多人。
1853年太平军攻占清朝南方重镇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国都,之后的太平军相继北伐和西征,实力和地盘不断扩大,但是真正的危机也在逐渐逼近。
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看到形势一片大好的东王杨秀清便开始另有图谋,频频假装天父下凡挑战洪秀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已愈发不可收拾。最终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无奈率部出走,后在大渡河被清军杀害,这便是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之后,洪秀全一度宣称永不封王,但是却又屡屡食言,他的族弟洪仁被封为干王后,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有功的将领也被一一封王。为了平衡内外权力,洪秀全又相继加封了自己的一批亲属为王。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是清朝道光年间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自1851年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到1864年首都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共历时十四年。
到了1861年春天,太平天国的封王有十几个之多,后来更是越封越多,到天京失陷前太平天国的封王达到了惊人的2700多人。太平天国的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混乱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从而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给腐败的清王朝送出了一记致命的打击,对于这次农民起义运动的失败存在着很多的观点和说法,比如农民起义本身的局限性、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等等,其中封王过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破,被俘的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在自己的自述中也说“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各王
不是,太平天国的王都住在天京(南京),除了自己的王府和管辖的军队,没有藩国。
太平天国一开始是五个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后来又封了燕王秦日纲和豫王胡以晃。到后期太平天国封了三千多个王,最有能力的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像干王洪仁玕、赞王蒙得恩和侍王李世贤都是洪秀全的心腹。太平天国的各个王都是什么王,叫什么?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政权的代表。
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天王五子洪天佑承嗣,称幼东王九千岁,天京陷落后,下落不明。
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西王长子萧有和袭爵,称幼西王八千岁,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前导副军师南王:冯云山,西王二子萧有福承嗣,称幼南王七千岁,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后护又副军师北王:韦昌辉,以罪诛,爵除。
左军主将翼王:石达开
燕王:秦日纲,以罪诛,爵除。
豫王:胡以晃,豫王长子胡万胜袭爵,称幼豫王强千岁。
扩展资料
太平天国前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神权与政权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太平天国起义前夕,杨秀清与萧朝贵分别取得了代天父上帝与天兄耶稣传言的宗教特权,从此,如同希伯来人须通过摩西之口来聆听上帝的指示那样,太平天国包括君主洪秀全在内的全体君民须通过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口来聆听上帝和耶稣的指示。萧朝贵战死后,仍有东王杨秀清能“代天父传言”。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政权的代表。天王是上帝教的教主,但却没有天父或天兄附身下凡、代天父或天兄传言的宗教特权。当东王作为天父下凡的时候,杨秀清就是天父皇上帝,就是最高神权,天王须跪在东王之前,俯首听命。
从上帝教理论和教义说,只要东王愿意这样做,他就可以随心所欲。从形式上看,太平天国前期确实表现出神权政治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就是东王握有神权,而天王为一国之君,东王所掌握的神权却凌驾于天王代表的政权之上。
太平天国忠王是谁?
太平天国忠王是李秀成。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汉族,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这年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
这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李秀成的家乡,沿途召集拜上帝会人马,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
扩展资料:
李秀成被俘后,被人送至曾国荃的清军兵营。因为自己的亲兄弟曾国华在与李秀成作战时,战死在三河镇,故而对其痛恨有加。曾国荃动用割其臂股肉的残酷刑罚,李秀成痛楚斥他:“两军对战,各忠其主,当有损伤,何如此?”,英雄之气丝毫未减。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南京就义,终年42岁。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十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李鸿章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曾表示在阅览完《李秀成自述》后,也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秀成
太平天国所有封王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1、东王。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秦日纲。 7、豫王。胡以晃。 7-1、幼豫王。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洪仁发。 8-1、信王。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9、福王。洪仁达。 9-1、勇王。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10、恤王。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11、巨王。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 12、宗王。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 13、元王。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 14、长王。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 15、见王。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 16、唐王。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 17、同王。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 18、次王。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 19、定王。洪钰元。 封“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 20、汉王。洪釪元。 封”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 21、封王。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封王猛千岁“ 22、请王。李开芳。 封”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 22-1、请王。李永保。袭李开芳爵。 23、求王。林凤祥。 封”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23-1、其子袭求王爵。 24、祝王。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 25、嘏王。庐六。 封”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 26、勤王。林启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 26-1、其子袭勤王爵。 27、光王。洪天光。 28、明王。洪天明。 29、瑛王。洪春魁。 30、琅王。洪魁元。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东王 杨秀清 南王 冯云山 幼南王 冯炳文 西王 萧朝贵 幼西王 萧有和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英王 陈玉成 忠王 李秀成 豫王 胡以晃 燕王 秦日纲 干王 洪仁轩 安王 洪仁发(后改封信王) 福王 洪仁达(后改封勇王) 恤王 洪仁政 巨王 洪和元(洪仁发之子) 崇王 洪利元(洪仁发之子) 定王 洪钰元(洪仁达之子) 请王(威王) 林凤祥 求王(毅王) 李开芳 辅王 杨辅清 赞王 蒙得恩 幼赞王 蒙时雍 章王 林绍璋 侍王 李世贤 勤王 林启荣(追封) 顺王 李春发 补王 莫仕睽 戴王 黄呈忠 首王 范汝增 正王 徐广琛 佐王 朱一波 慕王 谭绍光 遵王 赖文光 勇王 罗大纲 纳王 郜云官 诸王 黄文金 烈王 方成宗 宁王 张学明 随王 杨柳谷 听王 陈炳文 庄王(祝王) 吉志元 翰王 项大英 奖王 陶金曾 以王 陈金刚 顾王 吴汝孝 松王 陈得风 慰王 朱兆英 扶王 陈得才 康王 汪海洋 宁王 周文康 对王 洪春元 襄王 刘官芳 奉王 谷隆贤 来王 陆顺德 护王 陈坤书 启王 粱成富 导王 陈仕荣 孝王 胡鼎文 航王 唐正财 相王 陈潘武 古王 蓝成春 比王 钱桂仁 比王 伍贵文 从王 陈得德 康王 汪安钧 保王 康容海 归王 邓光明 会王 蔡元隆 谐王 谭体元 淮王 邱远才 敬王 林大居 畏王 秦日南 直王 林得英 趋王 黄章桂 爱王 黄崇发 善王 陈观意 匡王 赖文鸿 循王 魏超成 梯王 练业绅 金王 钟万信 荣王 廖发寿 挺王 刘得功 佑王 李远继 乐王 谭应芝 享王 刘裕鸠 昭王 黄文英 感王 陈荣 潮王 黄子隆 凛王 刘肇钧 拱王 杨张安 湘王 黄子澄 广王 李恺顺 武王 汪有维 纪王 黄金爱 祥王 黄隆芸 贵王 陈得胜 扬王 李明成 守王 方海宗 利王 朱兴隆 显王 袁得厚 志王 陈志书 然王 陈时永 粱王 凌国钧 邹王 周林保 柬王 赖桂芳 怀王 周春 献王 王文发 养王 吉庆元 佩王 冯真林 跟王 蓝仁得 沛王 谭星 誉王 李瑞生 稽王 吴玉堂 陪王 谭富 幼陪王 谭标 赞王 赖阿养 报王 秦日富 奏王 苗沛霖 端王 蓝大顺 文王 蓝二顺 周王 汪麻子 卫王 杨雄清 成王 陈聚成 贡王 粱凤超 穰王 黄绍忠 列王 黄明厚 徐朗 林彩新 金友顺 傅振纲 李万才 刘得义 邱国文 萧雅泗 黄宗保 洪桂芳 李清青 朱义得 沃王 张乐行(捻军) 鲁王 任化邦(捻军) 荆王 牛宏升(捻军) 魏王 李蕴泰(捻军) 粱王 张宗禹(捻军) 勇王 龚德树(捻军,追封) 太平天国(26)兵力(6)太平天国实力相比清朝,太平天国与清朝哪个兵力多
太平天国与清朝哪个兵力多
从整个过程来看,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较落后于清军。
太平军,典型的农民军。所有的士兵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他们抱着一个信念,就是为自己争得一个天下平等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这些农民在战场浴血拼杀。让自己使惯了锄头、镐头等农具有手习惯了大刀和长矛。当然,这个希望也是支持他们去拼杀的最有效的力量。所以他们在战争中可以说是为了自己而去奋战,为了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而奋战。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也是不可战胜的。当然,这些农民兵从一个农民转变也一名合格的战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农民都是从最初的不适应到适应,再从适应到精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死去了。这些死去的人又成为活着的人成长的动力。当然这些农民也会在无战事的时候,在营地里进行训练。但这些训练对于那些相对正规性的训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再说,太平军自举事起,清军就一直没有放弃围剿。在人数众多的清军不断的攻击下,实战是最好的训练。那些能在实战中生存下来的士兵,决对有其自己独到的一面。所以,我们不可否认太平军是一支精兵,是一支强有力的战斗力量。 湘军。是清王朝绿营军没落时的顶替产品。也是那个时代比较有特点的军队。这支军队与太平军一样,也都是由农民组成。但在曾国藩的精心训练下,也称的上是一支精兵。当时清王朝的军队已经不能称其为军队了,那些各省治下的绿营军不仅兵员不足,训练无法,而且吸食鸦片。这样的军队平时耀武扬威还行,真要到战场上血战,那只有溃散的份了。湘军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组建的。曾国藩在了解了绿营军的种种不是之后,组建了这支当时只有少数能与太平军相抗衡的军队之一。也正因为曾国藩了解了绿营军的不足,湘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那些影响军队的事物。并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战斗力。比如不仅传授对战的技巧,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加强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加以改造;比如通过合理编制,把同乡组成一队,这样在战斗力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扶,提高战斗力;比如厚给奖赏,以足够这养家糊口的军饷促使士兵卖命;比如选择当兵时,只选择那些勇武有力的朴实农民汉子,兵油子之类的根本不要。虽然这支军队在与太平军的交手中,几次败退,伤亡惨重。但不得不说,湘军还是给太平军带来相当的麻烦,也是被太平军称其为敌手的军队。 这两支军队都是由农民组成,其训练方式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支是通过实战,一支是经过系统的训练。但这两支军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思想上,在精神上都进行了鼓动。尤其是湘军利用士兵的切身利害和父兄教子等方式进行切入。这种精神上的“训练”使士兵不畏战,不惧战,能够在战斗力发挥十成以上的战斗力。当时太平天国实力强大,深得民心,为什么打不过清朝
太平天国只是前期深得民心, 定都天京后就变质了, 天京事变后, 洪秀全提拔自己的两个哥洪仁达,洪仁发为王掌大权,牵制石达开。石达开被迫出走。
之后太平天国比大清还要腐败,洪家兄弟为了捞钱出洪氏票,进城门要买票才能进, 如果拉的有货物钱之类的,买的票也相应的高。 洪秀全为了制衡将领。分封了两千多个王。名额由他两个哥提名, 洪仁达的一个马车夫平时很会说话讨好,所以也封王。 每个王都要修建王府,大兴土木。 曾国荃攻下安庆,陈玉成的王府的珍宝拉了几大船。 李秀成的王府,李鸿章看了都吓一跳。比紫禁城还牛。 洪秀全的天王府,是在以前的总督署扩建的, 一期扩十里。 又修二期外扩三十里。 没修完天国就完蛋了。 太平天国统治期间,实行圣库制度,老百姓所以东西都要上交。 镇江还发生了农民起义, 李秀成派兵镇压。这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农民起义镇压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对文化的管制比大清还严,大清搞文字狱。 太平天国称呼大清为清妖,把所有书都称为妖书。人们只能看洪秀全编的那几本书。什么天父天兄之类的。 太平天国是自己把自己整垮的, 由于洪氏兄弟的洪氏票, 本来以前有很多洋人到南京来卖军火粮食。因为门票太贵, 都不来了。被围困后城内很快就弹尽粮绝。 因为封王太多。 李秀成手下有一百多个王。这些人手下都有兵,但是相互之间都管不了 ,安庆告急,洪仁玕命李秀成,李世贤兄弟分兵救援。李秀成当时一心想拿下上海。不愿分兵。随便找个借口推了。 洪仁玕也没办法。然后安庆失守了,天国大门大开。 天京被困,李秀成组织另外几十万部队来救援, 他率领本部进城, 其他王都借口兵少粮缺,撤走了。 李秀成救援不成,把自己也陷进去了。 太平天国完蛋的时候,还有几十万部队呢。 后来都变成土匪,流寇,到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好多地方老百姓吓唬孩子就说,长毛来了。太平天国为什么没能推翻清朝?
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可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1)从客现上分析,主要由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所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因此所遇到的敌人相对来说说比较强大。 (2)从主观上分析,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在民阶级受着严重的剥削,要求解放,而且敢于用武装斗争来争取解放。但是农民毕竟是分散的小生产者,他们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这个纲领来团结所有的革命群众;他们不可能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借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他们缺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革命经验并用这些经验来指导革命实践的能力。 此外太平天国自身的战略也存在问题,孤军北伐就是军事上的大忌。 刘邦、朱元璋他们能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像外国资本主义这样外来势力的干扰,另一方面当时改朝换代已经是大势所趋,此外他们两位作为领袖能力要远超洪秀全。太平天国到底有没有灭亡清朝的实力
没有。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太平天国兵力比清朝还多?还有它的历史
太平军起兵时编为五个军,每军编四个先锋长共2500人,理论上应有12500人,但实际上不足此数,后来屡次扩编,到天京时陆军扩编为前、后、左、右、中第一到第19共95个军,按照《太平军目》,每军辖13125人,合计1246875人,加上总制、监军、典官和水师9个军、土营两个
太平天国天京事变那么大的动静,为什么清朝没有能趁机
太平天国运动,那是发生在咸丰年间,历史上有地方和中央的矛盾,如果地方势力大就有军阀割据,中央集权削弱。清朝按照明朝方式军权归中央,清朝中央军是纯八旗和蒙古铁骑,鸦片战争时中国的地方军事力量相当差被英国打得节节败退,清朝唯一依靠的是满族八旗和蒙古铁骑,军队争斗力差,二次鸦片战争,三万蒙古铁骑被三千英法联军击败,几十万八旗军不堪一击被打入圆明园,灭太平天国是曾国藩的淮军,地方军事力量,淮军战斗力往往比清朝中央军强多了。清朝皇帝自己也拿不出兵去攻打,雇外籍军团和地方淮军来成功镇压太平天国,清朝的中央军很烂。
如果当年太平天国战胜了清朝,结局会是什么样?
太平天国闹出的动静确实不小,在占领南京后的一段全盛期给了清王朝巨大的压力。最后还是因为自身的?嚷壹扒逭?府重用曾国藩等汉族武装才解决了问题。但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也弄得清王朝元气大伤。不考虑天平太国那套信仰口号是否荒谬,如果太平天国不?嚷遥?舅?谡剂炷暇┖笳莆盏恼?治军事资源,它是否有彻底灭亡清王朝的潜力和实力?
这种可能几乎是没有,就算太平天国北伐成功攻陷北京,满清政府也会退据东北坚持抵抗。即使清朝灭亡了,太平天国也难以统治中国,外国势力虎视眈眈,中国能否完整的走到今天也是未知数,情况一定会比真实的历史差很多。
看到强悍的太平军,他们就想着能不能骗这些长毛贼呢?于是太平天国还没刚刚定都,闻着肉味儿的英国驻华公使文翰就来到了南京。假借游玩之名,和洪秀全商议说,只要洪秀全等人承认已经签署的这些不平等条约,他帮太平天国推翻清王朝。
后来太平天国因为天京事变,力量被严重削弱,大不如前。这时风雨飘摇的太平天国又迎来了一个可以转变的契机。英国海军的两位将领找到了天王洪秀全,他说若太平天国愿意与英国平分中国,他们就帮助虚弱的太平天国打败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迫切希望外界帮忙的洪秀全断然拒绝了英国人的提议。即使天国即将灭亡,天王洪秀全也不愿"引鬼入邦",不接受与英国共分天下,令国人耻笑。在天国灭亡与国家分裂中,洪秀全断然选择了前者。
被洪秀全断然拒绝的英国怀恨在心,转而向清政府寻求合作。纵使清政府早先知道英法列强曾与洪秀全见面商议推翻清政府,但依旧与其勾结,一同将太平天国剿杀。
那么,如果太平天国转移到中原地区又会如何呢?如果太平军进行战略转移,虽说不一定能够推翻清朝的统治,但是多支撑几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中原和关中地区民风相对彪悍,太平天国可以组织战斗力较强的军队。请大家联想历史,这像不像当年的李自成。当然再怎么折腾,这还是属于农民起义的范畴,即使推翻了清朝,那也是换汤不换药。
太平天国只存在了十几年,但有人说它的治理水平强于清朝,这是为什么呢?
在世人的印象中,晚清的统治是非常差劲的。当然,这不是对晚清有偏见。从时人来看,几乎无人会否定这一点,就连李鸿章也自嘲为“裱糊匠”(当然他也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南方的这些人与同时期的清朝相比,治理水平也要强出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是人才很多。连清方人物也普遍承认军政人才很多,有人甚至认为杨、韦、石等人的能力要远强于清朝一般的封疆大吏(总督、巡抚)。而事实上,石达开、胡以晃、陈玉成、李秀成、钟良相等一大批人物确实都是娴于政事的,也都善于发展经济。当然,如下几点也很值得注意: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科举功名,在金田起义前都没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基本上都是底层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而且普遍年轻(绝大多数去世时小于四十五岁)。
第二个就是他们的领导人能做到以民为本,能更多地看人民脸色行事。在他们的辖区内,上规模的农民抗争活动极少,也很能说明问题。实行的政策比较有利于农民,毕竟,他们也是农民出身的,感受颇多!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着想。
第三个是人视野开阔,理念更先进。与清方人物的顽固守旧不同,他们的各级官员普遍具有先进的经济理念。当在19世纪60年代初,控制江浙时,虽然还在战时,那里的对外贸易竟然比清朝的和平时期高出若干倍:这一点非常能说明问题。
他们出身草根,没有多少官场气息,尚不具备高超的赚钱手段,不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更大的危害。
客观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励精图治。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劣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远不如清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治理不善,导致广大人民纷纷抵抗,那么该政权很快就会土崩瓦解。应该说,取得民众支持是争取生存的不二之选。在这种情况下,领袖们就只能会想方设法提高治理水平了。
太平天国(26)兵力(6)相关参考
太平天国与清朝哪个兵力多从整个过程来看,太平天国的军队实力较落后于清军。太平军,典型的农民军。所有的士兵都是从农民转变而来。他们抱着一个信念,就是为自己争得一个天下平等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这些农民在
三国赤壁之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人们开始玩一款叫做三国杀的游戏,不久之后,一系列类似的游戏就接种而来。看着在三国赤壁之战里杀红眼的那些游戏迷们,大家对三国了解多少,对赤壁之战了解多少?赤壁之战海报我一直
太平天国名将排行榜,太平天国各王实力排行,哪一个人才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各王实力排行,哪一个人才是太平天国第一名将?个人以为太平天国第一名将非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达开莫属。石达开,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父亲石昌辉,但在石达开幼年就去世,幼年丧父的石达开八九
1854年初,太平天国决定兵分两路进攻长沙,石祥贞、曾天养走北路,夺取靖港;林绍璋则率西征军主力2万余人绕道宁乡,奔袭湘潭,而后南北夹击湖南省会长沙,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很可惜,林绍璋在湘潭几乎全军覆没
1854年初,太平天国决定兵分两路进攻长沙,石祥贞、曾天养走北路,夺取靖港;林绍璋则率西征军主力2万余人绕道宁乡,奔袭湘潭,而后南北夹击湖南省会长沙,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很可惜,林绍璋在湘潭几乎全军覆没
宋朝历史上最强的军队有多少士兵前期有周世宗留下的和统一战争时期磨练出的禁军。但是在檀渊之战前基本都凋零了。中后期主要靠西北和西夏打仗的西军,压制西夏、平定方腊、抗击女真,都是西军的班底。宋元战争为什么
从正史上分析: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这时是蜀汉正处在历史的最鼎盛时期,因为那时荆州还未丢。而蜀汉全盛时期,军队兵力总共为15至18万之间,大致分配如下:荆州军团:兵力4.5万左右。司令官:关羽(
宋朝军队最多达到多少宋朝在皇佑元年(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9年),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的北宋军队,总计军队人员的数量达一百四十万人,为宋代的最高数字。宋朝用来养兵的费用,竟达全国财政收
93年前的今天,1925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所辖几种主要地方军名目取消,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学习苏联经验,在军、师设立了党代表和政
93年前的今天,1925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所辖几种主要地方军名目取消,统一组建为“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学习苏联经验,在军、师设立了党代表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