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满清王朝谁推翻的

Posted 太后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满清王朝谁推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满清王朝谁推翻的

2、清朝历史 货币推翻了满清!

满清王朝是怎么被推翻的,满清王朝谁推翻的

满清王朝谁推翻的?

袁世凯”窃国“指的是洪宪称帝,以及当大总统期间为准备称帝而破坏共和之举。袁世凯在1912年当总统是合理合法的。

满清从程序上讲不是被革命推翻的,而是逊位诏书,主动退位。主动终结清王朝,交中华于袁世凯(这在中国很罕见,但国外的例子不胜枚举)。 实际上是辛亥革命,主要是武昌首义(文学社等)和江浙联军光复江宁(同盟会)。袁世凯作为清廷臣子在当中不作为,但也没有像义军那样反攻清廷。

满清王朝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贩售鸦片导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继位的咸丰帝所面对的时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又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时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人多数未明当时的国际形势,少数人的急迫性并无法改变多数官僚的旧思维,清朝的维新运动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19世纪末,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列强纷纷在中国强行取得“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如俄国的势力范围是长城以北和新疆,英国的是整个长江流域,法国的是云南和两广,等等),大有一举瓜分中华之势。因此,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高涨,引发义和团运动仇杀洋人,八国联军入侵。1901年因此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为了拢络人心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科举在内等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瓦解。

清朝是被谁推翻的???

清朝整体来说是辛亥革命推翻的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各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朝 清廷独木难支 这是外因。

内部的袁世凯的逼宫这是内因。

严格来说当时还没有国民党 国民党是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扩展资料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清代是历史上回族反抗统治者最频繁的一个朝代,回民起义“从清朝初年继续到它的复灭的那一天,方告停止“ 。回族人反抗清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清朝推行歧视回族的法律法规,是引发回族起而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政府对穆斯林,由歧视而压迫,清律上有若干条文,对穆斯林之犯罪者,特别加重处罪。” “从1762年起,清帝颁发了歧视他们(回族)的严厉的法律,使得回族人在一些情况下所受处罚比同类案件中的汉族人要重得多”

参考资料:孙中山_百度百科

清朝怎么被推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是怎么灭亡的

1840年来,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战败,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惨败,被迫开放门户,西方先进的思想、制度和技术开始影响国人,内部历经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还有几次天灾,统治集团对外的软弱妥协也招致国人不满,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清政府在内部进步官员的争取下,打出预备立宪的旗号,宣称要在20年内实现君主立宪,但是阻力重重,最终只搞出一个大部分成员为皇族的“皇族内阁”。后来为了保护对铁路的自主权,在四川又发生了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不得人心。

最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随后各省相继爆发革命,宣布独立,巨大呼声下清政府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革命军,实际上朝廷大权完全由袁世凯把握,整个清政府名存实亡。革命党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实力不足,不得不向袁世凯妥协。

南北谈判中,南京方面提出若袁世凯使清帝退位,可以保举他为大总统。于是袁世凯经过劝说(没有传说中逼宫那么夸张…),使溥仪(当时是孩子,太后以他的口吻)下诏退位。

清朝是从1936年开始,毁于1912年。

拓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清朝是如何灭亡的??

清朝的灭亡过程:

在清朝后期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去过的外国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丧失严重,清朝政府被迫开始了变法革新,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由于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在后期又相继爆发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彻底的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912的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引诱之下,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正式宣布退位,溥仪退位以后随即中国成立了民国政府,实现了五族共和,大清王朝从此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公元一九一二年为民国元年。这一年的一月一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随后,袁世凯与孙中山秘密协商,孙中山表示同意让位,由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二月十二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绵延了两百年多年的清朝统治从此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也结束了。隆裕太后授权袁世凯全权代表清廷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出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随后,南京临时参议院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了清廷提出的条件,并提出了清帝退位条件的修正案。

袁世凯再次提出清帝退位条件,南京临时政府随即提出了清帝退位条件的最后修正案。袁世凯召集内阁各部大臣及宗室王公会议,讨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最后修正案,并最终通过了该修正案。二月十二日以宣统帝奉隆裕太皇懿旨的名义,颁布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1912年,隆裕太后偕同皇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了 退位诏书。各位国务大臣在唐在礼、姚宝来、刘恩源、蔡成勋四个侍卫武官的护卫下,参加了接奉皇帝退位诏书的仪式。接受退位诏书那天,袁世凯并没有进宫,而是由胡惟德代替他带领各国务大臣入宫。

这是因为袁世凯在东华门发生遇炸事件,此后他就称病在家办公,暂不入朝,任何需入朝办理的事务,均由外务大臣胡惟德代表。二月十二日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各位大臣就聚集在乾清宫宫内东南角上的廊子里。过去大臣们就在这个廊子里候旨,廊子相当大,有几间屋那么长。

这天,整个紫禁城戒备森严,奉命进宫的大臣们都担心闯出几个宗社党人来拼命。这些历经政治风云的大臣们不禁感叹道,诏书一下,淸朝的天下就只限于紫禁城里了。大臣们进宫后,就坐在廊子里等候,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表面上和往常一样,但内心中却忐忑不安,感叹很多。

不久,有人通知太后就要上殿了,请各位大臣上殿。胡惟德马上带领众大臣向殿里走去。胡惟德在距宝座约一丈远的地方站住,其他几位国务大臣按秩序在胡惟德的左右排成一列,面向宝座站定。另外四名武官站在大臣们的身后。此外,还有四名太监站在两旁侍候。

随后,有两个太监从后面走出来,分站在两边,走在后面的是隆裕太后,溥仪走在最后。胡惟德领着全体大臣向皇帝、太后行礼,但不是跪拜礼,而是连鞠了三个躬。隆裕太后则以点头作为还礼。礼毕,又有几个随扈的太监从后面走出。

隆裕落座在正中宝座上,溥仪坐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胡惟德先开口解释袁世凯未能出席的原因。隆裕太后点头称是,接着说道:为了使国家早一天得到统一,全国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顿,过上没有战争的太平日子,我和皇上决心按照议和条件把国家大权交给袁世凯,由他来筹备共和政府。

今天,颁布诏书,宣告退位,也可以叫袁世凯早点出来,为天下的安宁做些事情。隆裕说完就慢慢站了起来,把预先写好的诏书拿在手里,慢慢递给了胡惟德: 你把这道诏书交给袁世凯吧,务必要把我的意思转告他。

胡惟德连忙走到隆裕座前,毕恭毕敬地鞠着躬,伸出双手把诏书接了过来,并说:“太后睿明鉴远,顾全皇室的体面和百姓的安危。 太后的这份苦心,袁世凯和各位大臣、世间百姓没有不知道的,绝不会辜负太后的一番慈衷善意的。

况且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必然做到五族共和。如今大局已定,今后的天下就是太平的天下了。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胡惟德说完话后,太后脸上露出凄惨的神情,溥仪冷冷地呆在旁边,现场气氛肃穆。隆裕太后不想多待,草草地就退朝了。胡惟德又领着大臣们走出乾清宫。一路上,大臣们都无话可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政权。(50分)

1.借改革之名,行专权之实,激化了中央与地方,满汉矛盾; 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延续其反 动统治。 为了加强统治集权,在 1901-1905 年的行政改革中,满清政府将总 理衙门改为外交部、新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 练兵处和财政处等 5 个中央机构,其目的是逐步将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的外交权、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央。 1906 年开始仿行宪 政,“立 宪非中央集权不可,实行中央集权非剥夺督抚兵权财权、收揽于中央政 府则不可”。 这就激化了中央和地方巡抚的矛盾,严重挫伤了巡抚对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满清政府的离心力。 满清政府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为由,再次实施了削弱地方权力的举措, 其目标不仅要收回督抚的权力,而且也要收回汉人的权力。 在接下来的中央官制改革中,清廷借机打击排斥汉族官僚,如岑春煊的被罢免、张之洞明升暗降。 在新设立的各部中,虽然规定满汉不分,实际上是满族亲贵占了绝大多数。满汉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政府新政的失败和政权的败亡。 中央与地方矛盾,满汉矛盾的激化,使得清末新政实施受阻,最终统治集团也因矛盾尖锐分崩离折。 2.立 宪一拖再拖,改革措施良机; 洋务运动、特别是戊戌变法, 正是历史赋予中国改革的最佳时期,此时西方列强或忙于自己内部的统一、或致力于领土的争夺、或忙于制度的修补,清政府尚有充裕的时间和能力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主导社会的变革。 清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个立宪方案,却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为了巩固皇权,迟迟不肯答应立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最后迫于压力成立的“ 皇族内阁“,”实为军机“。对立宪一拖再拖,致使改革错失良机,进一步激化的社会矛盾,最终让满清政 权在武昌起义的炮声中土崩瓦解。 3.立 宪派反对,满清政 权信用破产,众叛亲离; 清政府不仅拒绝了立 宪派提出的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国会请愿活动,同时不断借立 宪之名加强皇权。最后成立的责任内阁也是黑幕笼罩,立宪派通过政治体 制改 革参与政权的愿望落空,对清廷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其初恐清廷不立宪,其继愤清廷假立宪,其后乃不欲出于和平立宪, 而思以铁血立宪”。 立宪派彻底抛却了对清廷的幻想,相继从事革 命 反 清的斗争。清政府信用破产,众叛亲离,改革后遭到立宪派在内的众多势力的反对,宣告破产。 4 .统治集团内部贪污腐朽 改革措施的裁决权为最高统治层特别是皇帝、皇太后或其他专 制者垄断,而统治阶层内部就贪污腐朽成风,要真正触动满清专制皇权,建立宪政,无异缘木求鱼。从责任内阁的成员组成就能看出,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可见,统治集团内部的贪污腐朽,是改革不能顺利实施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史论述题精解》 请采纳,谢谢

清朝在哪一年被推翻?

历史老师告诉你

看了楼上的回答,这道题怎么有不同的答案? 就是1912年,具体时间是2月12日。 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满清(18)王朝(119)

清朝历史 货币推翻了满清!

货币推翻了满清!?晚清最后救危图存的币制改革

  也说道光的「败由俭」

  中国有一句名言:成由俭,败由奢。

  农耕民族,因为一年有四季,偶然还会有水旱蝗灾,节俭不但可以越冬,而且可以保证在灾难来临时,有抵御灾难的能力,这本无可厚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这种「俭」只是一种持家的原则,而不是治国的理念。我们知道,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是万万不能「俭」的,在不该省钱的地方省钱,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道光皇帝,就是这样一个人。

  嘉庆帝驾崩后,道光帝即位。此时的大清王朝,已经在诸列强面前显示其落后、孱弱的一面。在治国理政方面,他盲目推崇「节俭」之风,甚至连军费开支都大大缩减。造成举国上下一片积贫积弱的景象。朝野上下表示出了严重的不满:乾隆皇帝时,东伐西征,兵强马壮,耗费银两无数,相反还是太平盛世。而如今崇尚节俭,老百姓却越过越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更可笑的是,道光帝到了国家生死关头时还想着「节俭」二字。当时林则徐奉命查禁英国商人的鸦片,英商允诺,他们的鸦片也是从批发商处抵购的,因此,只要清政府以茶叶来抵扣这些鸦片,让他们对自己的批发商有个交代,他们就立刻回国,并保证不再往中国销售鸦片。且不论这些商人是否在扯谎,但清政府只要马上拿出足够的茶叶,并把这些商人驱逐出境,至少为「鸦片战争」的爆发争取到控制局势的主动权。

  面对这个消息,林则徐满心欢喜以为道光帝会答应,结果道光帝看到奏折之后,心头不悦,竟然不准──此时英国商人已经等得不耐烦。林则徐无可奈何,情急之下只好让地方筹措经费,迅速礼送这些商业侵略者出境。结果,等林则徐筹措到了经费之后,英商们的求援电报早已发到伦敦,英国议会已经决定派军舰前来。

  历史地看,道光帝的节俭反映了他不自信的内心世界。到了道光一朝,清王朝虽然还是大清王朝,但世界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世界。不知名的小国葡萄牙、英吉利、法兰西接踵而至,道光帝自己也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笔者认为,在殖民与被殖民的世界格局下,以及源源不断的鸦片交易,中国的白银不断外流,而且,当时的中国人还沉浸在昔日的「康干盛世」的大梦中,道光帝的祖父乾隆皇帝所开创的「千古伟业」,还不足五十年就快到他手上一败涂地,国库入不敷出。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道光帝想不节约都不行。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光帝陷入了「越穷越俭,越俭越穷」的恶性循环。他没有跳出简单的、对于自身道德的叩问,走向世界、人类与历史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个国家,而是不断在礼仪伦理上做过度的阐释。

  作为一位来自于金戈铁马游牧民族的皇帝,道光帝的身上显示出了近似于晚明诸帝一般的无能与懦弱,这是非常遗憾的。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光帝是从中国古代跨向近代时期的执政者,因此,他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性遇到世界性、现代性时的尴尬。笔者以为,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林珍珠(Jane Kate Leonard)曾写过一本书,叫《遥控:道光皇帝对大运河危机的治理,一八二四——一八二六》(Controlling from a far: The Daoguang Emperor's management of the Grand Canal crisis, 1824-1826),里面就提到道光帝既想节约,又想办事的两难尴尬,导致大运河的漕运危机贻患后世。而清史泰斗蔡东藩先生对道光帝有更为客观的评价:「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我收藏了一枚「道光通宝」,轻薄质朴,犹如道光帝本人的执政风格。比起「康熙通宝」与「乾隆通宝」的厚重来说,「道光通宝」确实逊色一筹。据野史记载,道光帝为了贯彻其「俭风」,甚至要求铸币局要减少用铜量,结果导致「道光通宝」成为了清史上最轻薄的钱币之一。无怪乎历史学家孟森先生曾以「庸暗」来评价道光帝执政时的中国,窃以为,此两字虽不中听,但却贴切。

  咸丰重宝:晚清危局自此始

  历史学界有个词,叫晚清。

  这些年,这个词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被认为是研究中国与全球化、世界性与现代性关系的重要时代。但是,「晚清」却不是一个好听的词汇,意味着大清国的基业摇摇欲坠,「晚」即「末」也,反映了清王朝江河日下、走向衰颓的历史必然。

  笔者认为,「晚清」之「晚」,应从咸丰皇帝说起。

  自咸丰帝开始,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一批汉族知识份子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李鸿章及其后的盛宣怀、唐廷枢等人,开始大量进入朝廷中枢机构与地方政府。与此同时,清廷开始进行「洋务运动」,这些汉族知识份子又成为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心骨。

  清朝建立后,从来未曾忽略过汉族知识份子的重用,但与此同时的是,一批满族贵族却因为政权的建立,而疏于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到了咸丰年间,八旗、绿营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与治国参政的能力,汉族知识份子成为了晚清历史舞台的主力军。

  这当然是好事,见证了汉族知识份子的能力,也反映了多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大历史观。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暴露出「晚清」的历史特征:即对于满族这个

  民族精神、文化的戕害。自道光以降,满族贵族多半吸食鸦片或狎妓、酗酒,甚至盗卖家当以换来鸦片,早已失去了「马背上的民族」这一彪悍的秉性,而是沦为了卧榻上吞云吐雾的浪荡公子。无怪乎一位历史学家曾感叹:「亡清者,非革命党也,乃满(族贵族)也」。

  这种令人惋惜、忿恨与不甘衰退,从咸丰始,一直延续到清朝覆灭。「八旗子弟」从曾经令人惧怕的金戈铁马,沦为了后人用来形容纨绔浪荡破落户的代名词,这不但是一个王朝、时代的悲哀,也是满族这个民族的无奈。

  在这种语境下,满族官员与汉族官员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汉族官员主张革新、改良、兴洋务,除却恭亲王奕欣等少数改良派官员之外,大多数满族贵族都是顽固守旧派。主张固守「祖宗成法」,对于舶来的商品、文化与思想可谓恨之入骨。甚至明里暗里对汉族洋务派官员指指点点,或是背后「打小报告」,他们逐渐构成了束缚整个晚清走出困局的最大障碍。

  满汉冲突爆发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咸丰年间的严重通货膨胀,这是清朝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前面说过,康熙年间,政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开始允许各省铸币,用来平衡省内通货。这本是一个创举,但到了咸丰年间,局势发生逆转,东南沿海战事不断,割地赔款是家常便饭,太平天国风起云涌,白银哗哗外流,国内税赋难以为继。而且,国内铜矿的铜都优先供给军需。国内铸币的铜不但不够用,而且原来的面额也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满族贵族、大理寺卿恒春提了一个方案:铸造大钱「咸丰重宝」。

  所谓大钱,就是比原来的钱要大一些,但是背后所标注的面额却吓死人。不但有「当十」而且还有「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甚至用铁和铅来冒充铜,成为了全天下的大笑话。这样滥发钞票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节省不少贵重金属,但却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通胀灾难。

  这种做工粗糙,没有丝毫审美价值的「咸丰重宝」,让中国农村市场的米价大跌,使得咸丰一朝民不聊生,但却大大促进了白银的外流,构成了「宁与外邦,不给家奴」的真实写照。分管粮税的户部侍郎王茂荫先后向咸丰帝递交了《条议钞折》与《再议钞法折》,意图叫停大钱铸造,改发行国家信用的纸钞,采取强制性的「良币驱逐劣币」措施,进以平衡白银外流这一问题。果不其然,这条折子引起了满族贵族的集体抗议。

  王茂荫无可奈何,只有向咸丰帝求饶。「请旨将臣交部严加议处,以谢天下」。当然,咸丰帝也没有惩处王茂荫,但大钱还在铸造,仅咸丰一朝,中国经济就从康干盛世打下的老底子,跌落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而朝廷上的满汉之争还在持续,形成了蔓延晚清半个世纪的「党争」,这为今后戊戌变法的失败、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打下了政治基础。

  「咸丰重宝」反映了咸丰年间的时代变革与政治乱象,是晚清中国社会的缩影。我有不少枚「咸丰重宝」,刚开始收藏古币时,我总怀疑这样粗糙的钱币是后世仿造的赝品。但当我读到这段历史时,对于「咸丰重宝」的这种粗糙做工,亦不再怀疑了。

  Top

  光绪的「币制改革」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的钱币有过几种形态。一种是原始社会的贝币,即用贝壳代替货币,进行交易;到了奴隶社会,根据日常生活的农用器具如刀、铲的样子,铸造出了刀币、铲币(又名布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始铸方孔圆币的「半两钱」。这样的方孔圆币,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两千多年。

  终于,它们在光绪年间,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只是这种退出的样态,有点悲壮。

  晚清洋务运动愈演愈烈,到了光绪年间,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已经占据了相当的一席之地。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改良时局、呼吁君主立宪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了与「国际」接轨,一八九八年,光绪帝终于决定币制改革,在全国推行英国机器铸造的「铜元」和「银元」,逐步替代流传几千年的方孔圆币。当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方孔圆币也照常发行,只是数量大不如前。

  为什么光绪帝会进行币制改革呢?

  前面我们说过,咸丰朝做过一次荒唐的「币制改革」,在满族贵族王公大臣的推动下,发行「咸丰重宝」大钱,导致银价上涨,米价下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到了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祸国殃民的「咸丰重宝」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抵制。因此,同治年间又恢复小面值方孔圆币制钱的使用。但是由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租界经济的繁盛,大量白银外流,国民经济始终在崩溃的边缘游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建、广东两省曾在铸钱时减少铜的添加,铸造「光绪通宝」小制钱,但这对于整个帝国的经济危机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铸了几年后,不得已,相继关闭了铸钱炉。

  如何平衡银本位制下的货币流通,提高官方货币的购买力,进而缓和社会矛盾?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着光绪帝,也困扰着朝堂上所有的满汉大臣。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重新改革币制,以实现这一目的。

  二十世纪末,福建、广东与江苏三省又走到了币制改革的前面。当代的地方官员认为,与其铸小钱或粗劣的「重宝」,不如与国际接轨,铸造精美的机铸铜元。果然,精美的机铸钱「光绪元宝」铸成之后,在当地流通甚广,民众也相当认可。光绪帝遂下诏:「近来各省制钱缺少,不敷周转,前经福建、广东两省铸造铜元,轮廓精良,通行市肆,民间称便。今日江苏仿照办理,亦极便利,并可杜私铸私销之弊。着沿江沿海各督抚筹款仿办,即就各该省搭铸通行,至京师制钱亦应照办」。

  这篇篇幅不长的圣旨,却在中国经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意味着方孔圆币即将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中国将采取西方的标有面额的现代金属铸币模式,与国际接轨。虽然这难以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通货膨胀,但是这却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变革中缓慢前行的趋势。

  「币制改革」是以「洋务运动」为主体的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的产物,也是西方工业文明、经济制度在中国的投影。据不完全统计,光绪年间,全国各省铸造的铜元、银元累计百万枚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白银的外流,提高了货币的兑换率,也在客观上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历史地看,铜元对于制钱的替代,反映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从古代进入到了现代,「面额」这一概念首次真正地引入到了中国,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督办这件事情的,恰是一代名臣张之洞。他既是「洋务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汉族知识份子的杰出代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之洞不但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着深谋远虑的经济学家──「铜元」这一新生事物一直沿用至今,即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硬币。

  在光绪年间,除了币制改革之外,也有许多其他可圈可点的现代变革,譬如废除科举考试,实行「预备立宪」,建立员警制度等等,这些都为后来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提供了丰富而又切实的经验,如果我们跳开单纯的王朝历史,而是进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大历史来看的话,这些都是有积极借鉴意义的。

  不信汉,并不信满

  宣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年号,看过长篇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或电影《末代皇帝》的人,对于这个年号,应不陌生。一个几岁的小孩子,被抱上了金銮殿,皇位坐了刚满三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而这个小孩子,也在人生中经历了张勋复辟、驱逐出宫、伪满洲国等一系列变革之后,终于洗心革面,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并应邀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从皇帝到公民」,既是溥仪的转变,也见证了整个中国现代史的风云变幻。但是宣统帝在位的三年里,中国社会还是发生了不少变革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大变革。无论是各地的「革命党起事」,还是「皇族内阁」,实际上都反映了一种现代化的尝试。

  我们知道,「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是洋务运动以来,清王朝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但是可惜的是,经历了洋务运动之后,中国的经济、军事确实有了现代化的影子,但在甲午海战中,依然一触即溃,沦为「三岛倭奴」日本的手下败将。对于朝野上下而言,这是一件「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

  因此,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成为了当时清王朝不少有识之士的主张。尤其是日本通过王政复古、废藩置县与内阁制一系列政治革新,迅速成为亚洲强国的经验,为清王朝所钦羡。

  早在光绪年间,清王朝就逐步实现了一系列的「立宪运动」。包括「五大臣出洋考察」、「下诏预备立宪」并颁布《宪法大纲》等等,到了宣统元年,各省咨议局开始选举,资政院也开始「开院」,全国一片要求「开国会」之声,一切有模有样,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到了一九一一年,也就是宣统三年,清政府决定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按照日本、德国的模式,来进行中国的立宪探索。从准备至实施,一共仅六年时间。内阁学士文海与内阁中书王宝田就共同认为,中西风俗、国情不一样,如果照搬照抄,必然会引起排异现象。对于「立宪」是否能救国家于危难,应从长计议。

  裁撤军机处之后,清廷慌不择路地宣布了「内阁名单」,其中十三名大臣中,满族九人,汉族四人,而且其中还有总理大臣、民政大臣、度支大臣、海军大臣等七人实权者是皇亲国戚,消息传出后,举国公愤。舆论称其为「皇族内阁」,认为此内阁的「立宪」有名无实,与当年的军机处无异。譬如《申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新内阁不过为旧日军机处之化名耳」。

  平心而论,这些官员也尽非颟顸无用之人,譬如司法大臣爱新觉罗‧载昌是积极的立宪推行者。但清廷这样的人事布局,却在社会矛盾高度激烈的当时激起了共愤。这反映了,清廷到了历史关头,都保持着狭隘民族主义甚至「家天下」的思想,关键时机仍以「宗室」为主,不但排斥了汉族知识份子,甚至对满族知识份子也是「谨慎使用」。这无疑失去了全国各阶层的信任与认可。

  御史胡思敬曾批评「皇族内阁」的虚伪:「其小人无知者,疑皇上以天下为一家之私物,不信汉,并不信满,各怀一自外之私心,由是国家渐成孤立之势」。在这样的语境下,一大批满族知识份子、官员与有识之士也都对宣统帝离心离德,认为这种「内阁」连康熙、乾隆年间的「满汉一体」的内阁都不如。

  错误的民族政策与狭隘的民族观,导致了「皇族内阁」的迅速破产。就在「皇族内阁」粉墨登场不久之后,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清王朝走向了末路。起义军攻城克地一路,「满洲世仆望风而逃,弃城守如敝履,视朝命如弁髦」,可见清廷离心离德到了何种地步。

  「不信汉,并不信满」是「皇族内阁」的本质,也是晚清政局的一个特征。晚清是汉族知识份子唱主角的时代,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盛宣怀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为延缓清政权的垮台,确实殚精竭虑,做了不少贡献。但是清廷的皇亲国戚对他们并不信任,而且更有什之,连满族官员也受到保守派皇亲国戚的排挤,这不得不说是清廷的悲哀。

  我曾经有幸获得一枚「宣统通宝」的机铸钱,好端端的方孔被图方便凿成了圆孔,结果成了一枚看起来有些滑稽的货币,如当时的「皇族内阁」一般不伦不类。

  「五族共和」开新面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告别了封建王朝,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虽然成立得非常仓促,但却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新的中华民国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和国,首次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里面有这样一段: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这样的论调,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包括孙中山自己。早年孙中山发动革命时,曾因为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一度提出过大汉族主义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随着自身革命阅历的增长,孙中山不但不再主张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口号,相反,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还主动表示与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决裂。他认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五族共和」是由孙中山提出的、全新的民族主义观,深刻地反映了孙中山的政治思想,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对晚清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的一次清算。意味着孙中山从狭隘的暴力革命与大汉族主义转向了国家建设的「三民主义」,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并没有「五族共和」一说,只有「华夷之辨」,中国的民族主义产生,既与人类学、人种学与民族学等现代科学传入有着必然联系,也与西方列强的入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英、法、美、日等列强的进入,使得中国人不再纠结于狭小的「民族」区分,而是作为中华民族这个整体,集体向列强发出「东方醒狮」的怒吼。

  在这样的政治理念上,中华民国政府破天荒地成立了「蒙藏事务局」(后更名为「蒙藏委员会」),相对于清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而言,「蒙藏事务局」则在法理上与科学上更进一步,反映出了中华民国政府对于民族问题更加具有现代意识。

  而且,蒙藏事务局刚一成立时,班子成员就体现出了「五族共和」的特点。其中包括蒙古族的「总裁」贡桑诺尔布、汉族的「署理副总裁」姚锡光与满族的「副总裁」荣勋。虽然他们三位都是清廷的旧官僚出身,但是都是「五族共和」的拥护者。以「总裁」贡桑诺尔布为例,他做了十六年的「蒙藏事务局」的总裁,期间做了不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工作,不但身体力行团结蒙古族、藏族的佛教领袖,而且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了白话报,在基层民众中宣传「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

  拙友刘大先博士对贡桑诺尔布的历史功绩有过专门的考证,早在一九二○年代,贡桑诺尔布就在西单石虎胡同兴办了「北京蒙藏学校」,自任校长。期间,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共产党人曾在此学校授课,而乌兰夫、李裕智等进步学生,也是该校的杰出校友。从这点来看,「蒙藏事务局」的历史功绩,理应被后世所铭记。

  当然,相对于「五十六个民族」来说,「五族共和」显然有其局限性。但作为一个现代国家,这却是对于自身民族的先进认识。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直在努力践行「五族共和」的理念,并且对于清朝王室,一直采取优待政策。

  在中华民国的国旗上,「五色旗」意味着「五族共和」。在政权初肇的一九一二年,民国政府发行了一套「开国纪念币」,钱币的正面就是「五色旗」。「五族共和」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民族学、政治学专有名词的范畴,成为当时举国上下念兹在兹的一个概念。

  这里有个值得一提的小插曲,颇为有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曾专程去了清廷「摄政王」载沣家中,拜访载沣。这让载沣受宠若惊,而且孙中山还赠给载沣一张自己的照片,上面写着。「醇亲王惠存,孙文赠」。

  据说,一九五一年载沣去世前,床头书桌上一直摆放着这张照片。

  本文节录自《读钱记──谁把历史藏在钱币里》,作者韩晗

相关参考

满清贵族流传下来的明星后代,你都知道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总共存留了两百多年,后来经过辛亥革命后被推翻掉。大清王朝的覆灭,也正式意味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可是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存留几百年的朝代,虽然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后,为什么不推翻满清自行称帝呢

文/赵心放消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为啥不推翻满清自行称帝?是不少文史研究爱好者的一个感兴趣话题,见仁见智,历来看法纷纭。笔者在此聊聊一己管见,相信能引起读者们的兴趣。(一)不少人认为曾国藩有推翻满清的军

孙中山究竟在推翻满清方面有何作为?

 孙中山究竟在推翻满清方面有何作为?  看到有人说国父这么多年除了创建同盟会外,一出事就跑路,辛亥革命纯粹是靠名气捡了便宜。现将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贴出来,国父为唤醒民众所做甚

末代皇帝溥仪是如何被逐出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嗣后移居颐和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废帝溥仪依然保持着帝王气派。 

李自成必然失败

作为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封建王朝,明朝延续了276年,这期间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在很多人看来,明朝是因为满清的进攻才灭亡的,其实真正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明朝末期社会早已一片混乱,各地的起义不断,其

满清王朝为什么覆灭,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

清末新政为什么没能挽救满清王朝?《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社会陷入了民族危机加深和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双重困境,清王朝统治出现了功能性障碍,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满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

有多少满族人要推翻清王朝

揭秘:有多少满族人要推翻清王朝?  1911年11月17日,以镶黄旗人张榕为首的革命派在沈阳成立了“联合急进会”,作为进行革命活动的领导机构,明确提出“响应南方,使

变革为何最终未能拯救大清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终结方式跟别的朝代不一样。其他王朝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而清朝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可是它并没有推翻清朝,相反,清朝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延续

满清王朝传奇人物

 清朝索额图:满清王朝传奇人物  自秦始皇开创中国封建帝业以来,每朝每代都不乏权臣垢相左右朝政,明君者用之,而  昏君者则被毁之。在政治清明但却跌宕起伏的康熙王朝中,虽然名主玄烨尽力控制局面

满清王朝时期的十二个汉奸的最终下场

揭秘:满清王朝时期的十二个汉奸的最终下场?  满清王朝汉奸下场:清朝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汉奸,而小编今天要说来说的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十二大汉奸。  定南王孔有德  孔有德(?—16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