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皇室族谱,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扩展资料: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清朝王室族谱

清朝:1644--1911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1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0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1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1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清朝皇族族谱

显祖塔克世:

宣皇后喜塔腊氏:努尔哈赤的母亲,都督阿古之女,显祖塔克氏的嫡妻。顺治五年追谥为宣皇后。生努尔哈赤、舒尔哈齐、雅尔哈齐。 继妃纳喇氏:哈达部长万之族女。显祖的继室。生子巴雅喇。 李佳氏:生子穆尔哈齐。 努尔哈赤的后妃 一、正妃(5人) 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名孟古哲哲。子一:皇太极。 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子二:褚英、代善。女一,东果格格。 继妃,富察氏,名衮代。子二:莽古尔泰、德格类。女一,莽古济。 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子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 二、侧妃(4人): 伊尔根觉罗氏, 子一 阿巴泰。女一。 纳喇氏。女一。 睚 三、庶妃(5人): 兆佳氏。子一,阿拜。 钮祜禄氏。子二,汤古代、塔拜。 嘉穆瑚觉罗氏。子二,巴布泰、巴布海。女三。 西林觉罗氏。子一,赖慕布; 伊尔根觉罗氏。女一。 四、德因泽。(《清史稿·后妃传》中未记载。) 五、回族-李惠霞,乐妃 皇太极后妃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名哲哲。正宫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生一子,顺治帝。女三,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衍庆宫淑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生一子,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侧妃,叶赫纳喇氏。生一子,硕塞。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生两女,下嫁夸扎、哈尚。 庶妃,纳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生一女,下嫁吴应熊。 庶妃,颜扎氏。生一子,叶布舒。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顺治后妃 1.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为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之侄女。后丽而慧,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时,为世祖顺治礼聘。顺治八年八月,册为皇后。十年十年八月,被废,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2.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之女。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为汉军旗,上命改为佟佳氏,入满洲旗籍。 4.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之女。十八岁入宫,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晋封皇贵妃,行册立礼,颁赦。上皇太后徽号,鄂硕本以军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进三等伯。十七年八月,薨,上辍朝五日。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5.贞妃,董鄂氏,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女。殉世祖。圣祖追封为皇考贞妃。 6.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皇后之妹。顺治十一年,册为妃。康熙十二年,尊封皇考淑惠妃。妃最老寿,以五十二年十月薨。 7.恭靖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 8.端顺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 9.宁悫妃,董鄂氏,在世祖时号庶妃,生一子,名福全。 10.恪妃,石氏,滦州人,吏部侍郎申女。世祖尝选汉官女备六宫,妃与焉。居永寿宫。康熙六年薨,圣祖追封皇考恪妃。 4为福晋为笔什赫额捏福晋、唐福晋、牛福晋、塞母肯额捏福晋; 17位格格是京及格格、捏及呢格格、塞宝格格、迈及尼格格、厄音珠格格、额伦珠格格、梅格格、兰格格、明珠格格、卢耶格格、布三珠格格、阿母巴偏五格格、阿几格偏五格格、丹姐格格、秋格格、瑞格格、朱乃格格。 三妃前,世祖庶妃有子女者,又有八人:穆克图氏,子永干,八岁殇;巴氏,子钮钮,为世祖长子,二岁殇,女二,一六岁殇,一七岁殇;陈氏,子一,常宁;唐氏,子一,奇授,七岁殇;钮氏,子一,隆禧;杨氏,女一,下嫁纳尔杜;乌苏氏,女一,八岁殇;纳喇氏,女一,五岁殇。 康熙后妃 孝诚仁皇后为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温僖贵妃:钮钻禄氏 宜妃:郭络罗氏 慧妃:博尔锦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入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锦吉特氏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噶布拉女,为孝诚仁皇后之妹,也是康熙帝的妻妹。 良妃: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 荣妃:马佳氏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即康熙帝的表姐妹。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宣妃,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薨。 成妃:戴佳氏 顺懿密妃:王氏 纯裕勤妃:陈氏 惠妃:纳喇氏 僖嫔:赫舍里氏 端嫔:董氏 穆嫔:陈氏 熙嫔:陈氏 道嫔:色赫图氏 通嫔:纳喇氏 襄嫔:高氏 静嫔:石氏 贵人十位。有马贵人、尹贵人、勒贵人、新贵人、文贵人、蓝贵人、伊贵人、布贵人、常贵人、袁贵人。 常在九位。有尹常在、色常在、路常在、寿常在、常常在、瑞常在、贵常在、徐常在、石常在。 答应九位。有灵答应、春答应、晓答应、庆答应、秀答应、治答应、妙答应、牛答应、双答应。 雍正后妃 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乌拉纳喇氏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敦肃皇贵妃年氏 纯懿皇贵妃耿氏 齐妃李氏 谦妃刘氏 赠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女。雍正十二年甲寅五月二十四日卒,追封为宁妃。 懋嫔宋氏 贵人李氏 郭贵人 安贵人 海贵人 张贵人 老贵人 那常在 李常在 马常在 春常在 高常在 常常在 顾常在 吉常在(原称吉官) 英答应(原称兰英) 德答应 汪答应 苏格格 张格格 伊格格 张格格 云惠 乾隆后妃 孝贤皇后 富察氏 孝仪皇后 魏佳氏 废后乌喇那拉氏 慧贤皇贵妃 高氏 哲悯皇贵妃 富察氏 淑嘉皇贵妃 金氏 纯惠皇贵妃 苏(佳)氏 庆恭皇贵妃 陆氏 忻贵妃 戴佳氏 愉贵妃 珂里叶特氏 循贵妃 伊而根觉罗氏 颖贵妃 巴林氏 婉贵妃 陈氏 舒妃 叶赫那拉氏 豫妃 博尔锦吉特氏 敦妃 汪氏 芳妃 陈氏 晋妃 富察氏 容妃 和卓氏 仪嫔 黄氏 怡嫔 柏氏 恂嫔 霍硕特氏,亦作郭氏 诚嫔 钮祜禄氏 慎嫔 拜尔葛斯氏 恭嫔 林氏] 白贵人 金贵人 慎贵人 新贵人 瑞贵人 索淖洛氏 福贵人 秀贵人 寿贵人 柏氏 顺贵人 钮祜禄氏 鄂贵人 西林觉罗氏 武贵人 陆贵人 张常在 张氏 宁常在 揆常在 揆氏 平常在 嘉庆的后妃 孝淑皇后喜塔喇氏,喜塔腊氏 孝和皇后钮祜禄氏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恕妃完颜氏 华妃侯佳氏 庄妃王佳氏 信妃刘佳氏 恩嫔乌雅氏 简嫔关佳氏 逊嫔沉佳氏 淳嫔董佳氏 安嫔苏完尼瓜尔佳氏 荣嫔梁氏 两位贵人:玉贵人、芸贵人。 另:昌陵妃园寝中一共有十七座墓券,除孝淑、孝和皇后之外的所有妃嫔安葬在这里。有三座墓券葬者身份未知。 道光后妃 宣宗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彤贵妃,舒穆噜氏 佳贵妃,郭佳氏 成贵妃,钮祜禄氏 和妃,纳喇氏 祥妃,钮祜禄氏 常妃,赫舍哩氏 豫妃,尚佳氏 恒嫔,蔡佳氏 顺嫔 贵人李氏,那氏 咸丰后妃 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徼懿恭天赞圣显皇后萨克达氏 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钮祜禄氏 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叶赫纳喇氏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 端恪皇贵妃佟佳氏 婉贵妃索绰络氏 玫贵妃徐佳氏 璷妃 吉妃王氏 禧妃察哈喇氏 庆妃张氏 云嫔武佳氏 容嫔伊尔根觉罗氏 璹嫔那拉氏 玉嫔那拉氏 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 瑃常在 鑫常在 同治的后妃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淑慎皇贵妃,富察氏 庄和皇贵妃,阿鲁特氏 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 荣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 光绪后妃 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叶赫纳喇氏 温靖皇贵妃他他拉氏 瑾妃 赠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亲妹也。珍妃。 溥仪 皇后 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号植莲。父:荣源 淑妃 文绣(1909-1953)镶黄旗,又名惠心,自号爱莲。溥仪的淑妃。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 祥贵人 谭玉龄(1920-1942),满族贵族出身,原姓他他拉,辛亥革命以后,改姓谭。明贤贵妃。 福贵人 李玉琴 妻子 李淑贤

清朝皇室家谱

清朝皇室家谱:又称《爱新觉罗宗谱》、《清玉牒》。

《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集庆》册为直系皇室册,甲、乙、丙、丁册为宗室册,戊、己、庚册为觉罗册。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

清朝皇室家谱分册目录如下:

一、甲册

1-4: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二、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三、丙册

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之子孙。

四、丁册

1-5: 显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贝勒穆尔哈齐,第三子亲王舒尔哈齐,第四子郡王雅尔哈齐,第五子贝勒巴雅喇 之子孙。

5:玉牒之末:

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愍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

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觉罗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

子[此支宗谱未记载,记载对象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间黜宗室]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第二子爱度礼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一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九子脑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

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五、戊册

1-2: 景祖翼皇帝位下 第一子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第二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第三子多罗宣献郡王斋堪,第五子多罗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之子孙。

2-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库 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谭图,第三子尼扬古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刘阐 第一子陆虎臣,第二子玛英格,第三子门图 之子孙。

六、己册

1-5: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长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务泰,第三子绰奇阿注库,第四子龙敦,第五子飞永敦 之子孙。

七、庚册

1-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 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孙巴图鲁,第三子对秦,第四子郎腾 之子孙。

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宝实 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纳,第三子阿笃齐,第四子多罗郭齐 之子孙。

索引1-2: 爱新觉罗·常林主编。

付录: 星源吉庆

扩展资料:

清朝皇室家谱历史意义及价值:

1、意义:我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不过,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只有清代玉牒。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2、价值:

(1)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字依据 。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来说,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岁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

5岁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数死于40多岁的中年期。 寿命在70岁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岁)、皇十六子允禄(73岁)、皇二十三子允祁(73岁)。皇女中寿命最长的是第六女格靖固伦公主,也只活到57岁。

而顺治皇帝情况更糟,8子6女中,8岁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寿命最长的当数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享年69岁,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仅活了33岁。

由此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员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为短,这和现代社会女子人均寿命普遍高于男子的现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

(2)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最后一次修订的清代宗室玉牒多达7000页,其中仅详实记录的宗室男性就有10余万人,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

(3)审美价值。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碟(皇族族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宗谱

清朝的族谱 详细的

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皇帝、雍正皇帝。

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扩展资料: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家谱为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

家谱为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族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求清朝皇室的家谱

一、清皇子全表:

1、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三子 爱新觉罗充善 爱新觉罗褚晏 兴祖直皇帝 爱新觉罗福满 2、兴祖直皇帝六子 爱新觉罗德世库 爱新觉罗刘阐 爱新觉罗索长阿 景祖翼皇帝 爱新觉罗觉昌安 爱新觉罗包朗阿 爱新觉罗宝实 3、景祖翼皇帝五子 武功郡王 爱新觉罗礼敦巴图鲁 慧哲郡王 爱新觉罗额尔衮 宣献郡王 爱新觉罗齐堪 显祖宣皇帝 爱新觉罗塔克世 恪恭贝勒 爱新觉罗塔察篇古 4、显祖宣皇帝五子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诚毅勇壮贝勒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 庄亲王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通达郡王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 笃义刚果贝勒 爱新觉罗巴雅喇 5、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十六子 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褚英 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代善 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汤古代 多罗贝勒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辅国懿厚公 爱新觉罗塔拜 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阿巴泰 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黄台吉 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巴布泰 和硕贝勒 爱新觉罗德格类 镇国将军 爱新觉罗巴布海 英亲王 爱新觉罗阿济格 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赖慕布 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尔衮 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 皇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 6、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十子 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豪格 皇子 爱新觉罗洛格 皇子 爱新觉罗洛博会 辅国公 爱新觉罗叶布舒 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硕塞 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高塞 辅国公 爱新觉罗常舒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辅国公 爱新觉罗韬塞 襄昭亲王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7、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八子 皇子 爱新觉罗牛钮 裕宪亲王 爱新觉罗福全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荣亲王 无名 恭亲王 爱新觉罗常颖 爱新觉罗奇授 纯靖亲王 爱新觉罗隆禧 皇子 爱新觉罗永干 8、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三十五子 直郡王 爱新觉罗允禔 理密亲王 爱新觉罗允礽 诚隐亲王 爱新觉罗允祉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恒温亲王 爱新觉罗允琪 皇子 爱新觉罗允祚 淳度亲王 爱新觉罗允佑 廉亲王 爱新觉罗允禩 多罗贝子 爱新觉罗允禟 辅国公 爱新觉罗允[礻我]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禌 履懿亲王 爱新觉罗允祹 怡贤亲王 爱新觉罗允祥 恂勤郡王 爱新觉罗允禵 愉恪郡王 爱新觉罗允禑 庄恪亲王 爱新觉罗允禄 果毅亲王 爱新觉罗允礼 皇子 爱新觉罗允祄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禝 简靖贝勒 爱新觉罗允祎 慎靖郡王 爱新觉罗允禧 恭勤贝勒 爱新觉罗允佑 诚郡王 爱新觉罗允祁 諴恪亲王 爱新觉罗允秘 皇子 爱新觉罗承瑞 皇子 爱新觉罗承佑 皇子 爱新觉罗承庆 皇子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皇子 爱新觉罗长华 皇子 爱新觉罗长生 皇子 爱新觉罗万黼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禶 皇子 爱新觉罗允礻爰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禨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禐 9、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十子 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晖 皇子 爱新觉罗弘昀 皇子 爱新觉罗弘时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昼 果恭郡王 爱新觉罗弘适 皇子 爱新觉罗弘昐 皇子 爱新觉罗福宜 怀亲王 爱新觉罗福惠 皇子 爱新觉罗福沛 10、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十七子 定安亲王 爱新觉罗永璜 端慧皇太子 爱新觉罗永琏 循郡王 爱新觉罗永璋 履端亲王 爱新觉罗永珹 荣纯亲王 爱新觉罗永琪 质庄亲王 爱新觉罗永瑢 哲亲王 爱新觉罗永琮 仪慎亲王 爱新觉罗永璇 皇子 无名 皇子 无名 成哲亲王 爱新觉罗永瑆 贝勒 爱新觉罗永璂 皇子 爱新觉罗永璟 皇子 爱新觉罗永璐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 皇子 无名 庆僖亲王 爱新觉罗永璘 11、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五子 穆郡王 无名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敦恪亲王 爱新觉罗绵恺 瑞怀亲王 爱新觉罗绵忻 惠端亲王 爱新觉罗绵愉 12、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九子 隐志郡王 爱新觉罗奕纬 顺和郡王 爱新觉罗奕纲 慧质郡王 爱新觉罗奕继 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 敦勤亲王 爱新觉罗奕誴 恭忠亲王 爱新觉罗奕欣 醇贤亲王 爱新觉罗奕譞 锺端郡王 爱新觉罗奕詥 敬亲王 爱新觉罗奕譓 13、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二子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 悯郡王 无名 14、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无子 15、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无子 16、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无子

请给我清朝皇帝的家谱

1、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玄烨尽管是以为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当然,作为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引导国家,民族快速进步的伟大人物,他则逊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5、嘉庆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6、道光 道光帝绵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7、咸丰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着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去了那个没有忧虑的世界。 8、同治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9、光绪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0、宣统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1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1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爱新觉罗宗谱的皇室辈分

爱新觉罗家族,生子取名成了一件复杂的事情,不过这也仅限于近支宗室。至于远支宗室和觉罗,相对较少受到束缚。

在《爱新觉罗宗谱》中,乳名和小名随处可见。像小明、小喜、小群、小桂、小柱、小贝、筱鹤;大力、大喜、大林子以及落柱、老疙瘩、老生打。人名中的数字,多数反映的是排行,如小四、小五、小九、二小、二福、二锁、二喜、二秀;二庆、二肥、二胖、二铁、三锁、三福、三秀、三宝、三泰、三德、三寿、三珠、四保、五福、五全、五德、五龄阿、八宝、九龄。希望生女儿,就干脆给男孩起名叫二凤、芯莲、牛妞。 有些名字,反映出长辈对子女夭折的忧虑,如钉铸、铁锁、所林、拴柱、留住、保住。还有如汉人叫“狗剩”的,是想过往的妖精对这条小命不屑一顾。希望孩子长大结实、勇猛、有福气,就叫石头、石柱、铁山、铁柱、虎哥、顺哥、远福。 在远支宗室和觉罗中,使用数字取名也是一个特点。多以孩子出生之时家中老人的年岁来取名,如五十九、六十八、七十二、八十三,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的愿望。同时,这种方法无需高深的文化,简便易行,琅琅上口。在《宗谱》中这类名字在300个以上,从五十起,一直到九十,九十以上较少。这些人也多数是无爵无职的,即使有爵职,爵不过奉恩将军,职不过参领、佐领。 入关前,爱新觉罗家族按满族习惯,从名字上分不出辈分。入关以后,康熙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给子孙取名也采用辈分字。他生有35子,除夭折的11子外,24个儿子一律使用“胤”字作辈分字,还规定儿辈为“胤”字辈,孙辈为“弘”。字辈,曾孙为“永”字辈。 1722年,按照避讳的规矩,雍正帝的那些兄弟,再用“胤”字作辈分字就不合适了,于是一律改为了“允”字。惟一的例外是,后来怡亲王允祥病逝,雍正帝说他“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所以,特地恢复他的名上的“胤”字。 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瑢画了一幅《岁朝图》,进呈给孝圣皇后,乾隆帝的题诗中有“永绵亦载奉慈娱”一句。后来,他取其中的“永绵亦(奕)载”4字为近支宗室的字辈。1776年,又规定以后皇嗣取名,永、绵二字改用颙、旻,而别的人仍用永、绵作字辈。 1825年,从大臣选出的10个字中,道光帝钦定了“溥毓恒启”4字,作为“载”字以下的字辈。1857年,咸丰帝又续拟了“焘闿增祺”4字,作为“启”字以下的字辈。 清朝宗室的字辈,前后计有14字: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如果以努尔哈赤为第1代的话,那么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以后玄烨这一支系,胤 (允)字辈是第5代,弘字辈是第6代,永(顒)字辈是第7代,绵(旻)字辈是第8代,奕字辈是第9代,载字辈是第10代,溥字辈是第 11代,毓字辈是第12代,恒字辈是第13代,启字辈是第14代,焘字辈是第15代,闿字辈是第16代,增字辈是第17代,祺字辈是第18代。 1937年,溥仪又增: “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那些支派较远的宗室,往往也有自己的字辈。如豫亲王保泰的后人,“载”字辈改用“常”字,“溥毓恒启”字辈,分别用“松柏清国”4字。 在宗室中,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出生后,要奏请皇帝来取名。还有奉旨改名的,如清高宗第七子爱新觉罗·永琮出生时,清高宗将同名的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孙改名为爱新觉罗·永瑺。至于对废宗室的改名,则具有惩罚的意味。雍正帝下旨八弟允禩改为“阿其那”(意为俎上之鱼”,即砧板上的鱼,比喻任人宰割),九弟允禟改为“塞思黑”(意为“讨厌鬼”),胤禩的儿子弘旺改为菩萨保。对原废太子允礽的儿子弘皙,乾隆帝把他开除宗籍,还改名为四十六。 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族失去了统治民族的地位,爱新觉罗家族的特殊地位动摇了。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下,民国初年出现了满人改姓易族的现象。老舍、侯宝林等都改成了汉族。 是怎么(177)家谱(23)

相关参考

清朝皇室群聊,清朝皇室陵墓群有几个

清朝皇室陵墓群有几个?清朝皇帝的陵墓群有三处:北陵、东陵和西陵。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统治全国267年,共有十个皇帝,除宣统溥仪未建陵外,九个皇帝分别葬在东、西二陵。清西陵位于保定

家谱族谱制作,那什么是家谱,族谱

那什么是家谱,族谱?怎么制作?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

清朝皇室有多少爵位

這幾年清宮戲頻繁上演,親王、郡王、貝勒、鎮國公之類的稱呼常常被大家聽到。那你知道清朝皇室有多少爵位等級嗎?親王比貝勒高多少級?今天,小編帶你理清楚。《欽定大清會典》是朝廷典章制度的匯編,其中規定了皇室

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室为何不退回东北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最近有人说,清朝在1912年灭亡后,满清皇室其实是可以退到东北,在那继续当皇帝的。这次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满清皇室到底能不能退到东北当皇帝?关于清朝时期的

清朝皇室美女样貌曝光

最美的满清皇室格格盘点:众所周知,格格是历史上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是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据《清史稿》记载:太祖初起,诸女但号格格。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

清朝皇室奇葩“试婚”制度,试身体而不是感情

清朝皇室奇葩“试婚”制度,试身体而不是感情 清王朝自夸是马背上打下的全国,这一说我们天然能够有两种了解,一是他们骁勇善战,再之就是他们文明不化,不懂进步的文化礼节,入关之初,他们虽开端竭力改

关于清朝皇室的家族脉落

我想知道一下清朝所有的皇帝皇妃他们所在位的期间还有他们在理历史上做了什么哪个皇帝册封第几阿哥为太子谁册封谁为皇后总之就是有关清朝皇室家族的脉落比较著名的嫔妃和一些奸臣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

清朝皇室为何喜欢跨族联姻

皇家婚姻制度是皇族宗族史、宫廷史的重要内容,清代皇家婚姻制度因为实行以政治目的为主的“指婚制”,因而也是政治史研究的特殊内容。清王朝作为“满洲帝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何独到之处?其皇室婚姻在多民族国家

清朝皇室为什么是镶黄旗,为何清朝已镶黄旗为贵

为何清朝已镶黄旗为贵?清朝以“上三旗”为贵,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清朝初年,清太宗皇太极即位以后,为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八旗增设管旗大臣,由大臣牵制八旗诸王。皇帝自己直接统辖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

金榜、国书、诰命:清朝皇室档案文书曝光

清代内阁秘本档案(原件)  1999年,清代内阁秘本档中一组24件有关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档案文献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秘密立储朱谕  秘密立储是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建立的一种皇位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