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晏森怎么死的,晚清铁帽子王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他什么东西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志高品高,志下品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铁帽子王晏森怎么死的,晚清铁帽子王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他什么东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铁帽子王晏森怎么死的,晚清铁帽子王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他什么东西

晚清铁帽子王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他什么东西后,此人就了无音讯了?

在清朝铁帽子王属于亲王的一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这个官职可以继续传给下一代,从这里可以看出铁帽子王在清朝的特殊地位。清朝覆灭后皇亲国戚都开始了谋生的日子,其中就有一位铁帽子王因为迷恋上赌博,卖了房子还挥霍了自己全部的继续,在身无分文后开始以拉黄包车为生,溥仪知道后给了他一箱子金银想让能够维持生活,他就起身离开,去别处生活了。

当时溥仪向民众宣读了退位诏书,宣布清朝政府解散,随之而来的就是亲王们依靠朝廷生活的日子不复存在,都相继开始了平民的生活,其实按照当时皇亲国戚家中的摆件来看,就算没了政府的供养,也不至于出门讨生活,随便卖几件就够吃几年的,但是染上赌博就不一样了,一夜之间就能够倾家荡产,这位拉黄包车的铁帽子王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在没了钱之后,他为了活着只能去工作,但是又没有什么经验,只能选择出力的工作,也就是拉黄包车,曾经的亲戚们看到他过的这样落魄都时常会接济他,直到溥仪听说自己的亲戚沦落到这样子,才赶紧让人把他带到自己面前。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溥仪肯定是给他一箱金银,让他不需要为日后的生活奔波,虽然大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是溥仪不允许自己的亲戚过着这样艰辛的生活,他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所以给他钱让他去别的城市重新开始。

清朝灭亡后,那些落魄王爷们如何生活

1、树倒猢狲散,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2、297年的蠹虫生活,满清贵族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存能力。满清亡了,民国虽对皇室有各种优待政策,却也不够王爷们塞牙缝,后半辈子都在吃老本。奢侈挥霍惯了,再有多少老本,也不够吃。很快就困厄而死了,下以三个满清铁帽子王的下场为例: 3、铁帽子王睿亲王——魁斌,沦为盗掘自己祖上的坟墓的盗墓贼。 最后一位睿亲王魁斌也在1915年去世。睿亲王家由魁斌的儿子中铨接班。一旦人奢侈惯了再让他勤俭节约那是比登天还难,这个中铨就是这样。大清灭亡后他还是想维持王爷风范,到处讲排场,奢侈依旧(这个可以参照《老九门》里的那个王爷)。没多少年,家里的钱就折腾完了,然后就是卖房子、卖古董,这也维持不了几年(那年月古董的价格可不比现在)。最后中铨实在难以忍受贫穷,竟然盗掘自己祖上的坟墓,那会儿是民国时期,这是犯法的事。后来被发现了,他也被政府抓了起来判了刑,坐了七年牢。 4、铁帽子王——克勤郡王晏森,卖光挥霍完家产后,以拉黄包车为生。 清朝灭亡后,克勤郡王晏森高价出售了王府,也架不住挥霍。仅仅过了一年,晏森手里的钱就不够花了,没办法只好又把自己的祖坟那块地给卖了。当然在这期间晏森还把自己家中所有的财产和田地都卖了个一干二净。最后沦为黄包车夫,死后葬身处,被老北京人戏称为“车王坟墓” 5、铁帽子王——郑亲王昭煦 清王朝倒了郑亲王昭煦先将王府10万银元抵押给教会,挥霍一空。到期无力偿还被起诉,后被新创办“中国大学”收购为校园。昭煦只能以拉黄包车为生。后来,有一部电影以昭煦王府的背景展开拍摄,引起了昭煦的控诉,要求对方赔偿自己名誉损失费。在胜诉后,昭煦如愿得到了十三亿法币(那时候法币已经不值钱了),又走上了新一轮的挥霍生涯。钱没了,继续拉黄包车,终老一生。

他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大清灭亡之后他卖了整个王府还拉黄包车,这个人是谁呢?

是清朝第17位克勒郡王,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王爷,晏森。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晏森在成为克勒郡王之后没两年,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结束的不仅是大清王朝,也代表这些清朝的王爷们的优渥生活戛然而止。这些王孙贵族突然没有了每月的定时俸禄,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有的王爷站得高看得远,会理财,会投资,生活的倒也不错,每日逛逛园子,溜溜鸟什么的;再不济的没钱用了就卖卖古董字画,绫罗绸缎之类的, 勉强也可度日;最差的便是如同晏森这样的王爷了,毫无经营理念和长远眼光,直接一次性就把祖上留给他的大宅子以十万银元的价格卖掉了。

可是这十万银元没被他霍霍光了,前半生为大清的王爷,自然是大手大脚,毫无顾忌。可是要继续生活如何是好呢,这位王爷便想辙把祖坟旁边的上好树木卖给了木工坊,再最后甚至把祖坟这块风水宝地也卖掉了。然而这样卖来的钱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恶习不改,金钱难留。没多久,晏森又成为了两手空空的可怜人。

为了维持生计,没办法的他只好去拉起了黄包车,所幸这个人还有点能说会道,吃苦耐劳的劲儿,不至于饿死街头。再后来,这位铁帽子王拉黄包车的事迹被一位记者发现了并大肆报道,再也无人敢坐他的车。我们说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而来,这话丝毫不假。假若不努力,即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而我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保障,更体现的是生命的价值。

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

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时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时期)、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怡亲王胤祥(雍正时期) 、恭亲王奕欣(咸丰、同治、光绪时期)。

铁帽子王有12位,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一、六大亲王

1、礼亲王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天命元年(1616年),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名列四大贝勒之首,序称大贝勒。代善父子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天聪九年(1635年),被皇太极斥为轻视君上,贪财违法,虐待属人。

崇德元年(1636年),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次年,清太宗复斥为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

终皇太极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到压抑。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逝世后,为消弭内争,代善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顺治五年(1648年),病死于北京,终年六十六岁 ,赐祭葬,立碑纪功。康熙十年(1671年),追谥号为烈。乾隆十九年(1754年),入祀盛京贤王祠。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世袭罔替。

2、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

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3、安亲王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去世,年六十五岁,谥号和。死后因贝勒诺尼攻讦被夺谥降爵。

4、康亲王杰书

爱新觉罗·杰书(1645年—1697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重要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惠顺亲王祜塞第三子,清代六大亲王之一。

顺治六年(1649年),袭封多罗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封号为康。顺治十六年(1659年),追论伯父巽亲王满达海前罪,剥夺谥法及碑文,降爵为贝勒。

礼亲王世袭铁帽子亲王爵位,由满达海之子常阿岱转由杰书承袭,改封康亲王。

三藩之乱起,拜正白旗都统,授征南大将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平定浙江,直捣福州。

耿精忠大势已去,亲自前往投诚,平定耿精忠叛乱。同时,台湾郑经令部将许耀率军万兵攻打福州,为杰书所败。

康熙十九年(1680年),台湾郑经溃败后,清军收复沿海厦门、金门、铜山等地。郑经兵败,率领残部逃回台澎地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逝世,谥号为良。

5、怡亲王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4月16日—1730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

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5岁。

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

6、恭亲王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

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

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二、铁帽子王

1、礼亲王代善(六大亲王已介绍)

2、郑亲王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自小就生活在宫中,由努尔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皇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

从青年时代起,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

累封和硕郑亲王,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除多尔衮外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顺治十二年,薨,谥号为献,入享太庙。

3、睿亲王多尔衮(六大亲王已介绍)

4、豫亲王多铎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

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

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5、肃亲王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

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因为中伤多尔衮被削爵,之后跟随清军入关,清定都北京后,仍封肃亲王。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被授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同年十二月灭张献忠政权。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凯旋回京,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被幽禁,同年四月死于狱中,时年四十岁。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帝亲政之后为豪格昭雪,恢复其封爵。顺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谥为肃武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配享太庙。特诏改现袭爵位之显亲王,复始封王号曰肃,世袭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6、庄亲王硕塞

爱新觉罗·硕塞(1628年-1654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多铎率军南下,当时李自成据潼关,硕塞随豫亲王多铎进攻陕州,击败李自成部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亲自迎战,亦被击破。

随后向南进兵,击破明福王朱由崧,赐团龙纱衣一袭、金二千、银二万。后又跟从多铎征喀尔喀,随英亲王阿济格戍守大同。

姜瓖反叛期间,硕塞率领大军讨伐代州,为清军解围有功,晋升为亲王。顺治七年(1650年),降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晋封和硕承泽亲王。

掌管兵部、宗人府。同年十月,又与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同为议政王。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初五逝世,由他的儿子博果铎袭爵。

7、克勤郡王岳托

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1638年),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

早年投身戎马,跟随努尔哈赤攻辽沈,征蒙古,与父亲代善同掌两红旗,先后封为台吉、贝勒,后因军功被封为和硕成亲王,主管兵部。

努尔哈赤去世后,以大局为重,力劝父代善拥立皇太极。后因其性情耿直,引起皇太极不满,动辄获咎,屡遭贬至贝勒。

崇德三年(1638年),因天花病逝于济南。皇太极念其功绩,追封克勤郡王。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特为岳托立碑纪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克勤郡王之爵世袭罔替。

8、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第二子。

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继承了先辈们的勇猛果敢,在明清鼎革之际的烽火硝烟中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封顺承郡王。

顺治八年(1651年),奉命掌管刑部事务。九年,卒,时年三十四岁。康熙十年,赐谥“恭惠”,子孙世袭罔替。

9、怡亲王胤祥(六大亲王已介绍)

10、恭亲王奕欣(六大亲王已介绍)

11、醇亲王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

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

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

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12、庆亲王奕劻

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劻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

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帽子王

百度百科——清代六大亲王

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王府指的是哪些王府?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是指战功显赫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则是指无论是亲王或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爵位。就是袭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可以由家族其他人员袭封。"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其王府也比一般王府庄重气派。

礼亲王府

位于西四南大酱坊胡同,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王府规模雄伟,占地面积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该王府与其他王府总体布局大体一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后面有一个后罩楼。

20世纪20年代已荒芜。蔡元培于1927年在此开办华北大学。

50年代初民政部在此办公。现为国家经委的一部分及国务院宿舍所在地。

睿亲王府

位于东单外交部街路北。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初摄政王,死后被议罪革爵,王府被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爵位,在这里重建了府邸。

1929年后为私立大同中学校址。现在是北京市124中学校址。除神殿改为礼堂,似乎还遗留有旧迹,其余已难觅踪迹。旧府在南池子北,旧称"玛哈噶喇庙",后改为普渡寺。

郑亲王府

位于西单大木仓胡同。第一代和硕郑亲王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王府清代进关之初建造,因济尔哈朗建府逾越了当时的建制规定,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罢官,并罚款。

郑王府坐北朝南,建筑雄伟,占地面积大,被誉为京师王邸花园中最佳者就是郑王府的后花园"惠园"。

庚子事变中大部分建筑和花园被毁。辛亥后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后为中国大学校址,操场即是原来花园。

现在是国家教委所在地。府门、银安殿、东西配殿保存较为完好,重新修膳后,已焕然一新。

豫亲王府

位于东单三条。第一代主人是多尔衮的同胞弟弟多铎。20年代协和医院购得,改建大部分房屋,原貌已失。现在是协和医院所在地。

肃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王府于顺治年间创建,历代亲王都以此为府邸。

义和团运动时,肃亲王府成为洋人抗拒义和团的重要据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根据条约东交民巷使馆区扩大了范围,肃亲王府被迫沦为日本使馆。日本人大肆拆除,改建了王府,王府的原貌已很难辨认。现在这里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式楼房还保留在院内。

克勤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的长子岳讬。这座王府是岳讬的子孙在顺治年间创建的。原府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相符,但规模较其他王府小。

今府路南影壁和府前部东翼楼尚存外,其他已全部拆除。

宣统元年(1909年)袭封晏森是最后一代克勤王,民国后王府卖给了以兴办慈善事业著称的熊希龄氏作为住宅。

现为新文化街第一小学。仪门、三进庭院和两组殿堂建筑尚存。

顺承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第一代顺承郡王是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清代最后一个袭王爵的是光绪七年(1881年)袭封的钠勒赫,民国六年(1917年)逝世。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为三路,与其他王府形制相同。

1921年,皖系军阀徐树铮租住。军阀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为私有,作为自己的大元帅府。

现在是全国政协所在地,府内主要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全国政协的礼堂在原来的宫门位置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

庄亲王府

位于西四平安里太平巷。原来是清太宗第五子原为承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其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号称庄亲王府。庚子事件中被毁。

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李纯购为私宅,并拆除了王府建筑材料用于修建天津的李氏祠堂。

现在原府的东北角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住址。

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其中,爱新觉罗岳托和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另外,清朝中后期也恩封了几个铁帽子王: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

给他(5)车夫(2)

相关参考

清朝12名铁帽子王,溥仪退位,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反对?

从观看影视剧等著作,相信大家对清朝都或多或少有些许了解。我们也可以经常听到一个比较熟悉的词——铁帽子王,这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铁帽子王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

清朝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生平简介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的晚清名将,在道光年间曾袭科尔沁郡王爵。僧格林沁祠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幼年家境贫寒,曾和父亲为富人放牧,到12岁时被送到老城文

最后的“铁帽子王”奕粒和砬骞俪〉牡谝淮筇

奕林贪财,可谓骇人听闻,堪称“晚清第一贪”。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猎谛梁ツ甑乃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粒┦茉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潦掷铩薄奕潦锹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

清朝灭亡时有多少个铁帽子王

1912年,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退位诏书》,宣告清朝寿终正寝。我们知道,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2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他们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清朝

最后的“铁帽子王”奕粒和砬骞俪〉牡谝淮筇肮

奕林贪财,可谓骇人听闻,堪称晚清第一贪。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猎谛梁ツ甑乃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粒┦茉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潦掷铩奕潦锹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乾隆第

僧格林沁与苏乞儿的关系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的晚清名将,在道光年间曾袭科尔沁郡王爵。僧格林沁祠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幼年家境贫寒,曾和父亲为富人放牧,到12岁时被送到老城文

铁帽子王的后代,现代还有哪些铁帽子王后代,享受世袭的爵位

现在可能存在有爱新觉罗家族有八大铁帽子王的后裔吗?如果有,那八大铁帽子王具目前所知是谁?  礼亲王: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图鲁”

铁帽子王是什么,铁帽子王是啥意思

铁帽子王是啥意思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亦劻简介 亦劻是怎么死的

清朝入关之后,曾经降清的汉臣有功劳大的都分封王爵。然而自康熙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异姓不王已经成为默认的规则。能封王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弟,生来天王贵胄。  一般的王爵其实也不是最尊

铁帽子王什么意思,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什么意思?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整个清代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