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常服上經常會掛一個黃繩子,這東西到底有何意義

Posted 士兵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軍人常服上經常會掛一個黃繩子,這東西到底有何意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軍人常服上經常會掛一個黃繩子,這東西到底有何意義

我們觀看閱兵式的時候,可能有很多網友注意到一些細節,就是在軍人的衣服上面好像有一個黃色的繩子,掛在胸口上面連接著肩章。對於這樣的一個物件,可能很多人很好奇是做什麼用的。
因為按道理來說,軍裝一直追求越精簡越好,而加上這幾道繩子只會給軍裝增加一些負擔,那麼這個黃繩子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這個繩子的名字叫做綬帶,目的就是為了彰顯作為一個軍人的榮譽,和軍裝上面的肩章的意義相同。而有關於綬帶的起源,一共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就是用來綁筆的。
當年在作戰時期,指揮官需要結合地圖進行作戰的指揮計劃,而且很多都是野戰狀態下隨身帶著筆做標記,隨身帶的筆非常容易丟失。一些軍人為了防止筆掉落或者說弄丟,也就將筆拴到了自己的肩膀上,用完之後則就將筆放在了上衣的這個兜里。
這樣的方法確實非常的好用,所以迅速在軍隊中傳開了,大家紛紛效仿。
於是用繩子綁筆也就成為了高級軍官一個通用的方法,剛好每次筆用完放在兜里的時候其樣子和現在的綬帶非常的相似,後來逐漸也就發展成了軍裝上的一個裝飾品。
第二種說法則是當年沙俄士兵用來捆綁東西區別兵種。
外出打仗的時候當兵自然要隨身攜帶物資,所以就有一些士兵會將鋪蓋直接背到自己的身上,在非作戰的狀態下將這些槍支彈藥捆在一起比較方便,東西捆好之後,背到自己的肩膀上。
當時俄羅斯軍隊為了區別兵種,也就給不同工作的士兵發上了不同顏色的繩子來捆綁東西,因此在戰爭狀態下,大家根據不同顏色的繩子就知道這個士兵具體是哪一個兵種,方便統一的協調和安排。
後來隨著一些戰車的投入以及更方便的背包發明出來了,這個東西也就逐漸的被取代了,不過將繩子作為區別兵種的一個習慣就留了下來,因此後來直接將繩子作為了一個具體的裝飾品掛在了上身上。
不過現在這個繩子已經失去了其具體的意義還有作用。
最後一種說法則是士兵為了自我包紮拴馬使用。
在古代的時候士兵大多都是以騎兵為主,在外出打仗的時候,如果直接將雙馬繩捆在馬身上則會影響到馬奔跑,所以這個繩子會經常拿下來直接拴到騎兵自己的胳膊上面。
為了讓這個栓馬繩更好帶,後來大家也就使用這種編織的小繩子,拿起來既非常的結實拴馬的時候又很實用。如果要是打了勝仗的話,讓馬馱著戰利品也不太方便,自然也需要擁有一個繩子將這些戰利品給捆起來再放到馬背上。
打仗的時候萬一士兵出現了流血,可以用這根繩子進行臨時的包紮止血,以防失血過多而死。
總的來說,縱觀以上的所有說法,無論是出於哪一個說法,現在的綬帶已經沒有實際的效果了,它更多的作為一個榮譽的象徵和裝飾品,而且每個國家綬帶樣式還有掛法都不一樣,因此各國現在的綬帶也就發展出各自的獨有特色。

相关参考

王羲之教你筆斷意連

在進行書法藝術創作時,我們經常會聽到“筆斷意連,字斷氣連”,這是何意呢?其實,它是字的結構和章法佈局的一個原則,遵循這個原則,一個個毫不相干的點畫纔能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神特立的字;而一

王羲之教你筆斷意連

在進行書法藝術創作時,我們經常會聽到“筆斷意連,字斷氣連”,這是何意呢?其實,它是字的結構和章法佈局的一個原則,遵循這個原則,一個個毫不相干的點畫纔能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神特立的字;而一

真有這東西

倚天劍屠龍刀,多數人都以為是金庸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東西,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一起鑒寶節目中,一位女子就帶著一把貨真價實的「屠龍刀」來到了節目現場。這位女子所帶的這把刀,樣子造型都和影視劇中的屠龍刀幾乎

實話說,那些很俗的書法作品,就是一堆廢紙,沒有任何意義

評論一幅書法好不好,在書法史和歷代書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醜”與“妍”兩個形容詞,比如明代,傅山被人說成“醜”,董其昌被人說成“妍”。現在我們更多談論的是“雅”與“俗”。當代的“醜書”是否醜,要用醜與

老師個人行為

在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面臨一種尷尬的處境,那就是老師總是會要求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些東西,帶到學校。有的老師讓孩子帶金魚去學校做解剖,有的老師讓孩子帶報紙去學校做手工,有的老師讓孩子帶自己的玩具去學

日語中的“八嘎呀路”是何意

嗨,大家好,我們閱盡繁華,只爲呈現不一樣的歷史!進入正題,二戰中日本鬼子的形象大多數人是通過影視劇等了解的,而演繹中的日本軍官經常在憤怒或者不滿時脫口而出“八嘎呀路”,這究竟是什麼意思,通過直譯之後,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進士到底有多難嗎

當我們參觀考察一些古民屋的時候,經常會在一些規模較大的老建築廳堂上看到門額上懸掛著「進士及第」、「探花及第」「榜眼及第」甚至有時可以見到「狀元及第」的牌匾。此時大多數人心中都油然而升起崇敬之感,或讚歎

理髮店門口的旋轉三色柱,到底有何含義

理髮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裡面不但有「技藝精湛」的托尼老師,甚至還有幾個手法不錯的「按摩小哥」,雖說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理髮,但總能讓顧客有一種煥發新生的感覺。迄今為止,理髮店幾經更迭,傳統的剃頭師傅也退

沆瀣一氣——成語背後的小故事

現在經常會用到這個成語——沆瀣一氣,用來形容臭味相投的人混在一起。這個成語的出處,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發生在晚唐時期,崔沆,唐代宰相崔鉉之子,出自“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是真正的根正苗紅,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