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趣的历史故事,500字清朝历史故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有趣的历史故事,500字清朝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有趣的历史故事,500字清朝历史故事
500字清朝历史故事
一、逃跑的咸丰皇帝
外国侵略军还没到北京,咸丰皇帝就吓得逃到了热河,美其名曰"巡狩"。咸丰到承德做什么了?咸丰在逃跑之前,早已经安排了后宫美女让她们先逃,先把她们运到承德,所以一到承德就继续歌酒相狎,花天酒地。
逃往热河,咸丰帝竟然命令带着生平署唱戏的戏班,把戏台挪到承德,上午"花唱",下午"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兴之所至,咸丰皇帝还要装扮亲自登台表演。
第三贪美酒。咸丰皇帝好喝酒,逢酒便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耍酒疯。他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曾经因他醉酒而受过打骂惩罚。
最不可容忍的是,咸丰贪食毒。清代历来禁烟,多少忠臣义士为禁烟事业丢了性命,可这逃跑的皇帝竟然不顾家国,躲在承德悠哉悠哉地抽着毒烟!
咸丰三十岁大寿的时候,王公大臣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典礼,百官朝贺,演大戏四天。咸丰不是利用这个时间好好召集大臣商量国事,相反,条约签订了,奕诉等上奏折请他回来,他竟还赖在避暑山庄不肯回京。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咸丰皇帝病重,死之前他召集八大臣到他病榻前,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即同治帝。七月十七咸丰一命归天。
二、康熙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
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
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
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
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
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
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三、慈禧看戏众人遭殃
慈禧太后酷爱看戏。在看戏时,慈禧往往要"请"一些官员陪看,叫做"赏戏"。这些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常常是跪着听戏,其苦可知。每逢慈禧"赏戏",就成了太监勒索官员的良机——太监们给大臣送垫送茶,官员们则回报以白花花的银子。
光绪六年慈禧45岁寿辰时,在故宫畅音阁看戏,下令让进京贺寿的官员陪看。宁夏固原提督雷正绾毒瘾特别大,怕在看戏时烟瘾发作,抽不到烟。在得知太监有提供烟泡儿的"特别服务"后,他才转忧为喜。结果他看了三天戏,花掉白银万余两。
其实,最怕慈禧看戏的是那些艺人。光绪年间,有一次,艺人王荣山给慈禧演《取帅印》。这出戏说的是瓦岗寨徐茂功偷印的故事。按照剧情要求,徐茂功先手持帅印唱上一段,下场时连帅印带印匣一块儿取走。
王荣山唱着唱着,忽听"老佛爷"大吼一声:"王荣山,你把印匣放在哪儿了?"王荣山一怔,心想:"我还没唱完下场哪,怎么拿印匣呢?"
可是已经晚了,老佛爷下令:"杖责王荣山二十。"原来,这是慈禧故意找碴儿。前不久,王荣山得罪了一个向他敲诈勒索的太监。
这名太监就向慈禧打小报告:王荣山开了一个羊肉铺,每天宰羊卖羊肉。这触犯了慈禧的大忌。慈禧生肖属羊,一生最忌讳"羊"这个字,连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称"福肉"。王荣山挨打,还不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呢。
四、同治皇帝的爱情悲剧
载淳的18岁生日即将来到,两个老妈——圣母皇太后慈禧(生母)和母后皇太后慈安开始为他的婚姻大事忙碌起来。精挑细选后,慈禧看中了凤秀家的闺女,慈安则喜欢崇绮的女儿。
慈禧看中的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崇女长得差点儿,但"雍容端雅",一看就是有德多福之人。到底选谁做皇后?二位太后征询载淳的意见,少年天子扭捏半天,说出三个字:阿鲁特。阿鲁特即崇绮家的姓氏。
皇帝开口说话,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大婚之后,小两口甜甜蜜蜜,如胶似漆一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再说慈禧,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自己的意图而生闷气,如今发现儿子整日只新妇缠绵厮守,再不像以前那样整天围在自己身边了,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
38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的寡,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陡然发现儿子心有他属,不由得她不丧失理智,施行粗暴残忍的干涉。她甚至还曾为此打过载淳一个耳光。
慈禧欲挽回儿子心意,首要之计便是设法令其疏远皇后。因此有一天,慈禧给载淳下了一道口谕:"皇后年少,又不熟悉礼节,儿不应该过于耽迷误了政事。"
同时,嘱咐宫监严加限制帝、后相处的时间,终至于断绝往来。载淳识破了她的伎俩,却又无可奈何,一怒之下,卷起铺盖搬到乾清宫一人独居。于是就有那些"懂事"的太监带他到宫外去花天酒地,终日沉湎于此道,于一年后得病暴毙。噩耗传来,阿鲁特氏当即自杀而死。
五、曾国藩击退天平天国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
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
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灭口。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历史故事:
1、康熙时期,智除鳌拜
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2、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
康熙帝于继位之初,三藩势力如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等涵盖全国之半,他们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当时部分大臣担忧三藩叛变而反对,最后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无惧三藩而同意撤除。这使得三藩与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与台湾明郑的郑经联合发动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入云南,继承吴三桂之位的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平定。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亡。
3、雍正时期,内部革新
雍正帝获得隆科多的协助继位,赖年羹尧平定青海乱事以稳固政局,然而后来因故赐死年羹尧、幽禁隆科多。雍正帝在位时期,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
4、雍正时期,对外政策
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
5、嘉道时期,民变不断
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这时期还爆发了白莲教、天理教等农民抗争,社会冲突激化,鸦片流入中国、八旗的生计问题、钱粮的亏空、河道漕运的难题,清朝国势日非。清朝倾全部的军事、财政力量,全力平定叛乱。
扩展资料:
1、乾隆时期,“平定西北”:
对外方面,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去世,国内诸子争位。乾隆帝乘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派降将阿睦尔撒纳为引导,以定北将军班第率军平定准噶尔,攻下伊犁。而后阿睦尔撒纳想要成为新一代准噶尔之主,由于没有获得乾隆帝支持而叛变。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再命兆惠西征,兆惠率轻军渡沙漠围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反被包围于黑水营。隔年清将富德率军解围,兆惠与富德最终攻灭大小和卓,并让帕米尔高原以西的中亚各国成为藩属国。
2、参考文献: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明明已归顺,吴三桂为何又在突然间背叛李自成、康熙简介,大清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平、《清朝皇帝传略》之努尔哈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历史
关于清朝历史故事短点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44年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1840年鸦片战争后进入近代,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
求一些有趣的清朝历史故事
清朝末年一段历史秘闻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4-11 20:50:38 发布人:lsy1chj2wdh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坐落在故宫西门,沿着红墙一溜儿黄瓦灰砖的楼房,高不高,低不低,与故宫气势恢宏的楼台殿宇极不相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我拿来了一袋袋布满尘埃的档案。我找的都是本世纪初的外务档。
当我将一袋卷宗摊在阅览室里宽大的台案上时,一封被厚而结实的淡黄色信封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信从档案袋里滑了出来,信封正面用法文写着收信人的名字。我盯视着那两行被岁月长久浸泡而黯然失去原有色泽的蓝黑墨水字迹,细细辨识着,赫然发现,收信人是光绪皇帝。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想抽出信来看个究竟。虽然我不懂法语,但连蒙带猜,兴许能看出个大概。然而,接下来的事让我惊呆了,我根本无法将信从信封里抽出来,因为时至今日,这封信的封口仍被死死地粘着。 游历中国广东一带 从中文档案中推测,这封信来自比利时,是比利时国王雷欧颇勒得二世(LEOPOLD II)给光绪皇帝写的一封国书。据史料记载,早在1863年,比利时国王曾游历中国广东一带,当时中国大臣殷勤款待,厚礼有加。但此信并非是1863年写的,那时光绪还没出生呢。此信是1906年6月2日写的,于1906年8月3日由比利时驻中国公使交给了中国外务部。根据中国的外交档案记载的情况推测,这是比利时国王对中国政府考察团所带中国国书的回函。这使我想起了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这一历史事件。长期以来,史书对此事件只字不提,就像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一般。 我仔细检查了一番信的封口。显然,当年信被装入信封之后先用胶封口,然后于信封背后的封口中间加封红漆,红漆上再盖带有皇冠图形的国印。加封的红印只在上部略有剥落,其余完好无缺。 一封1906年的信,时隔近一个世纪!我不由得拍案叫奇。一封外国首脑的国书,至今未被拆开过,此事实在荒唐!我曾想建议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其拆开,但很快便打消了这一念头。九十多年前发生的这件荒唐之事,虽属荒唐可笑,却是中国走向世界历程中无法避免的小插曲。它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近代历史文物。 “五大臣出洋考察”事 我又急着翻找其他的档案资料,终于又看到不少外国文字。有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等等。有的信纸分明印着烫金的皇冠,或是盖着总统的大印。都是出自一些国家元首的国书。收信人当然是中国的皇帝光绪。 大丹国大君主致大清国的皇帝书 大皇帝此次所派礼部尚书戴鸿慈、闽浙总督端方膺此重差,该二员筹措均甚妥洽。恭表大皇帝宸情无不尽致。 ………… 大皇帝福寿无疆 皇基永固 哥本哈根 1907年2月7日 丹麦国王的信中所提到的戴鸿慈、端方膺此重任,是指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中的两位,他们率一路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德国、俄国等13个欧洲国家。另外一路是亲王载泽率领,重点考察了日本、美国、英国、法国。 大加赞许 1906年7月19日,当戴端考察团在返国途中,在意大利轮船的甲板上东望台湾,西望厦门之时,意大利国王爱马努埃拉三世(EMANUEL III)正坐在拉戈呢威宫里,在带金边的宫廷御纸上,给中国皇帝光绪手书一封热情友好的国书,对中国考察团的考察大加赞许。此时此刻,他也许又想起了中国大文豪苏东坡的《赤壁赋》。 大清国大皇帝陛下 大皇帝与朕及我国夙称格外友谊敦崇。今特派湖南巡抚端方、户部右侍郎戴鸿慈前来我国考察政治,足征友睦之新据。朕时盼两大臣既能详明考察我国法律、政治,定能一面俾中意交涉日见亲洽,一面于大皇帝之国极有利益也。…… 西历一千九百零六年七月十九日 大皇帝之至好良友威德礼佑哀玛纳维利御笔 这封信的原件是用钢笔手写而成,字迹非常漂亮。信写在淡黄色的宫廷御纸上。另有一封翻译件,便是上面引述的,不知是谁翻译的,朗读给光绪听肯定老得打磕巴儿。 为中国政府考察团考察的事,罗斯福总统也给光绪皇帝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信。美国总统的国书只是原文,我没找到当年的翻译文。文中的大概意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致中国皇帝 尊贵的好朋友: 我高兴地从您所派遣的大臣戴鸿慈、端方的手中接过了您的信。您让您的访问团来到美国考察学习我们国家的政治体系。您的访问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友好的印象。我感到非常高兴。您的访问团把贵国的友好情谊带到了美国,我们也请考察团将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中国去。 我非常乐意迎接这些先生们,会精心安排他们去考察一些地方和部门,以便他们能顺利完成他们的使命。我将提供给您的考察团一个方便而有效的计划。 祝您一切安好!希望您给中国带来和平与幸福! 您的好朋友 手捧这些来自西方各国的国书和外交文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中国政府考察团千里迢迢“西天取经”的景象来。虽然用不着“你牵着马,我挑着担”,一路上伏妖降怪,闯渡难关,但毕竟充满了传奇色彩。试想,就在几十年前,这些文明的国度还被中国人视为野蛮人的部落,不屑与之交往,曾几何时,却浩浩荡荡、堂而皇之地赴西洋各国考察学习来了。 人们印象中的光绪皇帝有着柔弱、窝囊的性格,然而,细想一下,有哪一朝如同光绪那样,敢于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又有哪一朝向欧美国家派出如此庞大的考察团,考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呢? 如果我们从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来检视近代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我以为,近代中国在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时,经历了两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大转变。一个是在咸丰末年,所谓的“天朝王国”全面崩溃,诞生了一个民族国家。一个是在光绪末年,结束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体制,试图向一个民主的君主立宪政体转变。 另外,就这段历史的研究状况而言,笔者也确实感触良多。在这段历史中,活着一些我认为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意义非同寻常的人物和事件,而这些人物和事件本该早已记录在历史的教科书中。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众多的有关中国近代历史的著作中,很少提到这次考察。我看到德国一本著名的世界编年史画册,其中1906年卷,厚厚一本,仅收了一张中国人吸食鸦片的照片,文字说明讲的是1906年9月20日光绪发表通告,在十年内禁绝鸦片。报道虽是正面报道,但给人的印象是当时中国的问题只是吸食鸦片。可就在这一年,中国考察团在德国停留了近两个月,考察了德国十几个城市,考察了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德国文化部派人陪同中国政府考察团考察德国,拍摄了两套相片,一套是中国考察团在德国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以及与德国各部官员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一套是被考察团考察的有关城市和单位的照片和文字介绍。笔者已知的就有六本相册。为什么不能从中选用哪怕是一张呢?为了考察团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德国各方面的情况,德国政府好几个部委为考察团提供了八份详细的报告。为什么不能将当时的情况做一客观的介绍呢?当我在德国国家档案馆里打开那几只布满尘埃的黑色档案箱时,我想,恐怕很少有人翻阅过有关当年中国考察团的档案吧。 然而,以上并不能全责怪西方人的偏见。长期以来,国人自己不重视自己的这段历史,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跳而过。其间中国究竟做了些什么,没人关心。中国近代史学界所表现的畸轻畸重,忽风忽雨,同样的事件和人物,五六十年代说的,六七十年代说的,和八九十年代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令人深思。参考资料: ://eduzhai/gushi/463/gushi_157247.
清朝历史中宫廷的传说故事
老辈传 道光在民间有个“夏雨荷”
夏园遗址 新宾县永陵镇以西近四公里处曾经是个夏园行宫,就是皇帝祭祖时居住的地方。规模之大不用说,“八十一间”房气势恢宏。但夏园之所以传奇,和道光皇帝有关,而且流传广泛的也是和“风流”之事扯上关系。听说,道光在夏园里留下了像极了琼瑶小说《还珠格格》里描述的乾隆和民间女子夏雨荷的囧故事。这到底是咋回事?听专家慢慢道来。 皇帝祭祖,修座行宫 我们每每说,清朝皇帝东巡祭祖,可是,他们祭祖都住在哪里呢?据记载,大清皇帝为了东巡,先后在盛京、广宁以及兴京夏园修建三座行宫。 夏园行宫遗址位于今新宾县永陵镇以西近四公里处。这里地势开阔,四面环山、两面临水,夏园这个文雅之名缘于它的自然风貌。 清史学家李凤民经过多方考证,认为夏园行宫是在乾隆四十七年始建,嘉庆四年拆除、嘉庆二十一年重建。夏园行宫的建筑布局尚未能够找到历史详图,李凤民仅据《永陵地盘图》以及其他零星史料拼接出如下概况:行宫方位坐北面南,“长里许、宽半里”,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前后四进院落,其中包括“御花园”;东路有“前阿哥所”、“后阿哥所”等三座主要建筑,是专为随驾皇子而设。如,嘉庆二十三年仁宗皇帝东巡,皇二子(后来的道光皇帝)、皇四子随行即驻临于此;西路也有三处主要建筑。三路建筑之间有隔墙,行宫四周有绕墙,围墙四角有堆房,正红门外有东、西“朝房”。房间总数“八十一间”,以附会“九九归一”象数易理。另在行宫以东半里有“关帝庙”一座,是行宫的“镇庙”。夏园行宫共有文玩摆设、木器家具和铺垫113件,名臣董浩、王杰、刘墉等人书法、绘画73件。这些陈设(木器家具除外)平时恭贮于盛京内务府大库,皇帝驾临行宫之前运送至此暂供使用。 少女一夜成“皇妃” 这夏园之所以那么传奇,还要归功于道光皇帝,他在夏园里留下了不亚于琼瑶小说《还珠格格》的囧故事,这故事至今还在本溪一带、新宾一带流传,虽然版本有出入,但大致是一个意思。小说中夏雨荷曾给乾隆留了个话:“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我们传说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个光景:“还记得夏园里的小凤吗? ” 在不是很久的以前,道光皇帝按照传统来到辽宁东巡祭祖,车队浩浩荡荡就往夏园行宫驶去。一天午后道光皇帝在车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恍惚间,自己来到一处非常美丽的地方,定睛一看,原来身在永陵周围。自己也化身为一条金龙,与那彩凤遨游天际。依依不舍间,那彩凤流连一瞥,转而飞入一户农家,满天彩云倏忽不见。 道光呼喊了一声,由梦中惊醒。太监深知皇帝的脾气,连忙编排了一番说辞讨好道光:“老奴闻得此地人杰地灵,彩凤投入百姓家,此家必生出一个钟灵毓秀的人物来。 ”道光听了好奇心顿起,下定决心要往永陵前那村子走一遭。 次日,道光御驾车队行至永陵前一小村庄。在一户农家矮墙里,突然闪现出一位少女的身影。道光忙喝住准备前去阻止的官兵,笑嘻嘻看了起来。那少女天然有点儿呆,一下子没有扑住飞起来的芦花鸡,跌了一跤。随后,道光前往夏园行宫。是夜,夏园行宫的龙床上,出现了一个卷起来的锦被,道光把锦被拆开,看到了浑身哆嗦泪流满面的少女。可怜的农家少女被迫成了“一夜皇妃”。 黎明时分,随行太监来请皇帝准备御驾前往永陵祭祀。临行前,道光问少女叫什么名字,少女可怜兮兮回答道:“小凤。 ”道光一听应了梦境,着实想把小凤带在身边,但想到宫中众妃嫔的模样,叹了口气。他令手下太监拿给小凤三根带子,一根黄色的,一根红色的,一根皮的,叫小凤任选其一。黄红二色的带子都是尊贵的象征,而皮带子则啥也不是。天真的小凤只知道皮带子结实好用,便选择了皮带子。道光皇帝哈哈一笑,放下了心,下旨道:“此女子天生没有做皇妃的福分,就在这行宫常住吧。 ” 小凤从此被安排住在了夏园。虽说吃穿用都不愁,但却时刻被监视着,相当于被软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凤等来了父母的死讯,却始终没等来那个负心的人。终于有一天,孤独的小凤逃离了夏园行宫,趁夜摸到了附近的一处山上,看着满天星光灿烂,小凤终于解下束带,吊死在了一棵枯树上。芳魂一缕随风转,生生死死待君来。 小凤没有汉武帝钩弋夫人那么幸运,但是和明代正德皇帝看中的李凤姐一样,都是苦命女子。这个世界留给小凤唯一的纪念便是如今那座被命名为“凤凰岭”的山——她的殒命之所。 也生了个“紫薇格格” 在查阅有关这位可怜的“一夜皇妃”(有的版本叫做“一夜皇后”)的资料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颇似《还珠格格》的民间口头文学故事——平民三皇姑。这本书讲述了一夜皇妃和道光所生皇女坎坷的生平。此书作者为张立忠,据称,三皇姑的故事一直在老一辈人口中流传,地域范围为新宾县大四平镇大四平村。 话说道光离开夏园行宫后,小凤在被软禁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此事被秘密报给了当时已经回到北京的道光皇帝。道光帝碍于自己的丑事,加上不愿意被皇后妃嫔大臣们知道,就把这事儿瞒了下来,并密旨夏园仆从们照顾好这母女俩。后来,小凤去世,这位在道光众女中排行第三的女孩便成了孤女。 在三皇女十几岁的时候,道光皇帝秘密把女儿接回了皇宫。这位民间格格此后就一直生活在皇宫中,因为母亲身份微贱,她常常受到冷言冷语。三皇女渐渐长大成人,道光皇帝却去世了,她更加孤独。 不过三皇女和后来的咸丰皇帝关系却很好,两人一起玩耍,咸丰即位后对三皇女也是照顾有加。这时候,三皇女被称为三皇姑。可这咸丰有位妃子叫兰贵人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心地着实不好。她早就看不惯三皇姑了,时常想着怎么排挤她。后来,咸丰皇帝可怜姐姐,就秘密遣送三皇姑出了皇宫,回到了辽宁的故乡。 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说其实三皇姑已经被咸丰许配了人家,但是丈夫过世后她和下人乱来,不守妇道,被咸丰皇帝撵回了老家,并削了她的皇室身份。 实际上,不论是小凤还是三皇姑都是传说而已,民间对风流皇帝俏民女的故事极其热衷。道光皇帝确实曾到盛京祭祖,而他也确实有位三女儿,不过不是和小凤所生的私生女,而是端顺固伦公主,母亲为孝全成皇后,公主在年仅11岁时就已经撒手人寰。 夏园行宫几经变迁 夏园行宫建成十五年以后,嘉庆皇帝曾发布谕旨,准备拆除行宫。嘉庆在谕旨中说:“行宫建成之初,父皇乾隆就对行宫不满意,只是因为行宫已经建成,只得勉强其事。 ”为制止官员踵事增华,凡跸路经过之处再行添建行宫,因此将夏园行宫拆除,其所拆卸木料及砖瓦等项可用于维修盛京宫殿。不过后来行宫又重修了,嘉庆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咸丰七年,清政府对夏园行宫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葺。此后,清王朝再也没钱对夏园行宫进行大幅度维修了。光绪十四年,苏克素护河水泛滥,夏园行宫被淹,损坏极其严重。光绪二十六年,沙俄派兵入侵东北,行宫之内的珍玩古物及金银器皿,被其洗劫一空。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新宾一带尽成战场,行宫又遭摧残,沙俄军队在夏园行宫放了一把大火,从此这座昔日考究的建筑完全损毁,不复当年盛况。此后,行宫也不再有人看守,渐渐荒芜起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仅存堆积如山的瓦砾。时至今日,遗址处都已经是耕地了,仅仅能看到一点点用于建筑的柱石的遗留。 推荐LZ本书《清代关外三陵疑案》,能不能买到我也不清楚了关于清代历史故事
清代档案内容丰富,记述了一代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边塞、民俗等诸多细小的史实,不失为治史修志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
清代历史档案目录(选) 1、 喀拉沁旗德勒格尔由 2、 本各公务训令呈状布告由 3、 台吉鲍振海请求井子沟开煤窑由 4、 皇太后给各王公等夫人恩赏绸缎由 5、 汉民窦山呈控杨才为私卖子媳由 6、 盟长处送公文旅费之件由 7、 本旗调查箭丁军征会盟卷由 8、 宣统三年蒙旗关于土地卷 9、 德西巴牙尔任意成立学堂之件 10、石灰窑卷 11、金钟因病误差之件 12、历年本旗进贡呈报台吉之件 13、白岔孙桂柱卷 14、 大庙永盛当底基赁给益厚祥由 15、 住永和宫喇嘛等卷 16、设立事业公司卷 17、 移会围场何总辨购运木植由 18、 大庙分县迁移之件 19、 高山王凤宝土地之件 20、 本旗封禁白音卜罗山场之件 21、 调查本旗职员表 22、 为土地民事由 23、 奏摧取钱粮按直隶省规章新了荒地一体辨理 24、 龙王庙砖瓦窑拉砖车警伤人卷 25、 本旗请求有急事用电线 26、 各省晋贡差事去年下命令止住 27、 赦旨赐赏公文 28、 王爷的手续札谕 29、 关于宣统二年热河都统咨文无论各案公文用汉文之件 30、 宣统二年左旗贝勒身故之件 31、 扎鲁贝翁牛特旅达公等升赏之件 32、 宋玉函私开煤窑卷执照由 33、 塔卜乌苏煤窑 34、 关于宣统三年赤峰街杨绅裕文领红契之件 35、 翁牛特左旗袭贝勒爵由 36、 富协理诤二品项带由 37、 查传贾天喜贿和箭丁之命卷 38、 多伦辉宗二寺喇嘛等偷卖大青蓝事由 39、 雷春和领契卷 40、 蒙民作亲 41、 长寿喇嘛卷 42、 安拜章京黄云峰病故伊子黄振铎子袭父职卷 43、 查庙宇卷 44、 建平县查考地基卷 45、 富协理卷(田产银项) 46、 李才徐华清为水渠呈词由 47、 札饬火票汇存 48、 北京白塔寺明喇嘛卷 49、 管旗章京乌令嘎告假推职 50、 赤街局子辨公来往书信 51、 招苏六牌地方报天灾 52、 西坤兑沟村长杜光明舞弊 53、 命令直隶省汉民欠钱粮赦旨 54、 陆海军编制 55、 国籍条例 56、 蒙旗规定罪犯法律 57、 民事习惯 58、 大喇嘛占巴拉到尔吉呈控案 59、 禀贺新都统诚到任 60、 关于宣统元年热河都统受恩复爵之件由 61、 关于宣统二年本旗六分地之荒地汉民华廷喜任意开垦耕种之件由 62、 为缉贼章程拟十二条由 63、 金银铁开煤窑等卷由 64、 南箭亭子卷由 65、 当白彦仓土地卷由 66、 大庙街喇嘛巴雅侵吞永盛当房号由 67、 封皇太后颁布恩书之件由 68、 本旗内来往公函文件由 69、 饬扎禁卫军由 70、 地捐事由 71、 催饬新政又铁路之件 72、 关于本旗民人口调查关系 73、 宣统年间开办红花沟 74、 督销局盖厂卷 75、 户口台吉等袭爵由 76、 披甲高起存呈控小喇嘛侵地之件 77、 敖汉阿们喇嘛卷 78、 关于宣统元年查户口缀 79、 佃户高云奎筑渠 80、 热河盟长处答伏来往零星公文蒙汉字卷 81、 蒙古实业 82、 开鲁失守又查敖汉聚兵等 83、 民国年间杂卷 84、 协辨盟务之件 85、 本旗王爷住北京时协理旗员呈送费资之件由 86、 本旗各宗公文之件 87、 乌和立大等到任之件 88、 奉称皇后名讳须布黄文之件 89、 东三省属理省长到任之件 90、 各国人游历保护之件 91、 咸丰六年热河省书信稿件 92、 台吉朝古达札布之妻牛首铺被台吉拉目扎布窃去事本旗公署派员调查判回本主 93、 老府普庆寺竖旗杆等化费 94、 赤峰部员四月二十日受任通知书 95、 雍正十年敖汉旗台吉罗卜仓兴兵征兵本旗披甲崇各勒太逃走之件 96、 理藩院移文皇帝大会各旗进京报名氏由 97、 理藩院移文查杆苏勒格逃走之兵拿获 98、 给钦差敬送马羊酒席事由备文送左旗公函 99、 奈曼旗内王公台吉披甲等数之件 100、奈曼郡王阿萨拉等旗卖给奉天黑龙江七千事 101、理藩院移交各旗呈请通知 102、理藩院文内本旗内滋生马 103、告尔沁等诸旗田降霜冻无得粮旗内散给粮报理藩院 104、阿鲁克尔沁贝勒达嘎但加噜扎萨克等备兵马 105、本旗台吉那存于喀拉沁他布囊结婚姻事 106、边防预备兵 107、本盟内买骗马送军营处交本旗协理送到报理藩院 108、雍正元年本旗三等台吉洛卜仓出军之劳奖励 109、本旗贝勒朋素格台吉等带骑兵前往银吉嘎河地方 110、本旗达尔汉班珠拉等袭爵事上报之际理藩院来的文 111、嘎尔沁各旗之出发兵内逃遁壮丁 112、在希墨立代地方会盟由 113、乌格勒德成立箭务赏马匹为产业在柏彦吉鲁何住的由 114、钦命扎萨克王公台吉等谨遵规定法律由 115、外五十旗又哈拉哈旗奉领四特信息废止一年二次可也由 116、治理口外蒙旗大人衙门公函为土地事由 117、军务用的骆驼营院移木头成子地方理藩院由 118、理藩院咨查达立元嘎三省军兵缺少马匹另行采办由 119、得鹿送京公事由 120、调查逃户蒙民事由 121、翁牛特贝勒朋苏嘎台吉大嘎卜等前往银吉嘎伐兵人马数目由 122、高尔沁敖汉等二十一旗三千军镇边由 123、本旗理藩院呈报无牧放牲畜由 124、理藩院转奏翁牛特巴林旗等年景歉收恩赐赏银五万两 125、理藩院咨文告尔沁公文转咨由 126、王爷进京叩贺新年面遇皇帝事由 27、皇帝后逝世断孝由 128、赏赐羊事由 129、本旗台吉卓各吉尔义助兵差由 130、本旗仓粮分给旗兵甲丁收敛不足再秋景丰收时积存仓之件 131、乌木拉两路军兵备办由 132、各旗转送马羊等情由 133、钦命阿担太地方备兵保安由 134、散给穷民粮食事由 135、有骟马不可陷匿由 136、皇帝驾下本旗郡王进京面遇由 137、钦命盟长军征由 138、镇边将军和硕亲王处公文本旗发去的军人有受伤害病由 139、在盟长处采买马匹由 140、围场查勘由 141、关于赦匪人之罪减轻由 142、为巡狩事由 143、理藩院大立汗嘎备兵马匹等件由 144、选派青年由 145、军行银吉嘎事报理藩院由 146、阿鲁克沁旗念万寿经由 147、三官仓事由 148、赤峰县衙门咨文底稿由 149、本旗王爷接印齐集职员赏由 150、本旗福晋自己任意回娘家由 151、盟长调查蒙旗练军备兵驻防由 152、台吉等受爵事由 153、普庆寺喇嘛来旗禀称卜罗科川骆子沟佃户谢九景孙珍福昧租 154、本旗讨经念时为旗于众平安由 155、印务处零星底稿由 156、赤峰县来文由 157、光绪三十四年本旗煤矿山份之件 158、法院咨此新定法律减等之件 159、喇嘛素立其们呈控义如各勒吐抗债之件 160、军征会盟事由 161、在外入公资用钱由 162、零星照契合同蒙汉文稿由 163、敖汗郡王丹林达尔大嘎因事卸职之件 164、管旗章京巴达楞桂因公赴北京路遇景古屯得病身故之件 165、呈报本旗管旗梅伦章京等名稿底由 166、本旗梅伦珠然阿喇嘛巴雅等盟长来文移提之件 167、本旗大小旗员等王爷为遇子事由 168、本旗公旺布林沁前往卜王旗请转世喇嘛之件 169、外省教员游历由 170、本旗军征札饬四泰领札令之件 171、外蒙规定以来教道发展由 172、皇太后称奉恩书之件 173、会盟调查台吉壮丁户口由 174、盟长移内钦命恩施济老贫民由 175、关于照盟各旗于县署修理房屋之件 176、赤峰部院文内查土地由 177、安大王爷之格格恩赐封册文等件由 178、称报给税官知本旗穷蒙民无地土抽出三千顷事由179、公爷贡格拉布丹原有功劳调查由 180、山东济南府宋显设立邪教由 181、关于乾隆年在赤境内设立营卡案由 182、所犯圣讳之字更正由 183、乾隆本旗王公格格等领诰命由 184、关于道光二十一、二、三年领俸之件 185、军务事之件 186、敖汉札萨克亲王贺喜之件 187、大庙分县倪承璐勒赃受贿之件 188、文童赵滋惠呈控唐文德吝抗东金肆闹学党之件 189、赤峰县移文本旗会同调查红花沟金矿 190、梅伦散平阿等禀呈之件 191、热河属蒙旗内蒙汗杂居开垦荒地 192、多伦喇嘛庙缴纳租子台帐 193、盟长来文蒙旗年景歉收放借款之件 194、本旗札萨克王公安邦章京云骑尉等领俸 195、雍和宫喇嘛钱粮等移植催事 196、本旗遣使员老卜仓领俸银报理藩院 197、盟长来文翁牛特左旗敖汗旗等地方贼匪四起搅乱之件 198、关于内书禀帖三宗 199、本旗军查壮丁之件 200、高梅伦由北京代表印契文约关系 201、东公爷进京由 202、哈拉沁旗扎萨克乌凌阿查围场之件 203、卓昭两盟内旗立学校选送学生之件 204、赤峰县长到任之件 205、盔甲山封禁山场之件 206、协理管旗章京梅伦札兰藩天达等身故饬令致祭等件 207、本旗内设立青苗会之件 208、翁牛特郡王赴京之件 209、本旗训练太平社会蒙汉协助之件 210、关于乾隆年王公年班领俸卷 211、古杜河东驼头山阳破隆汤沟煤窑执照合同卷 212、王贝子娶格格事 213、本旗禁止山场之件 214、禁止砍伐山野树木之件 215、理藩院为土地来公函 216、报年景事本旗进京报号 217、喇嘛散玛丹僧格之侄德腾将土地典于卢国丰 218、本旗大碾子于家营子地方产出砖瓦窑该村汉民刘山成等禀请开窑 219、赤峰县到任乌和至达到任之件 220、呈请盟长因公赴旗辨公人马费银减轻 221、张家口蒙地开垦 222、盟长转理藩院公函调查旗界表 223、光绪元年起赤峰三成税 224、天主教民官仓地事项 225、敖汗庆贺二盟长 226、班禅师尊未到经席 227、三品台吉汉底无子抱养近旗巴雅撤呼龙爵三品 228、钦命部员阿荣嘎调查水利 229、皇帝恩施外蒙理藩院转咨大夫种豆 230、土地汉人名册 231、口外王贝子公台吉他布囊等每年进贡马驼等 232、昭乌达盟地方来钦差大臣检查军人身体强壮预备做战 233、巴林旗翁牛特右旗建设驿站 234、本旗转报赤峰部员旗界 235、吴钦差勘丈土地上奏 236、皇帝驾往奉天避署护送 237、公大瓦希立承领诰命 238、赤峰钦差衙门丈量土地时蔡先生勒索民人钱 239、本旗头品二品三品台吉等原系何等劳绩 240、钦命赤峰部员查本旗塔布乌苏地方产煤 241、本旗调查驿站土地 242、协理其然札巴缺出四台级台吉恩科升任协理 243、喀拉沁马希达由 244、永和宫请转世活佛喇嘛 245、本旗协理乌尔棍布年迈辞职之件 246、蒙古地方所用洋货等物之件 247、盟长咨文热河通知慈惠正白王太后名译满蒙字样之件 248、进贡人壮山在泉州被之件 249、蒙民李云亭呈控天主堂教民曹明山侵占房院土地之件 250、关于乾隆四十五年本旗公爷袭爵 251、本旗公署及外部职员人名 252、进贡物件归何处由 253、关于宣统元年调查被军在阵受伤之件 254、皇帝请皇后 255、赵青山带兵击匪之件 256、本旗王公台吉等受封袭爵由 257、呈状事宜 258、阿鲁克尔沁旗盟长贺喜本旗内札饬训令之件 259、日华洋行敖汉王府保护所三十年式炮送来建平县查送之件 260、蒙直隶劝业道札发部定农会简章饬令筹寿设农会由 261、蒙直隶工艺局札饬筹辨工艺由 262、禀请开辨车粮苏油等捐总卷清朝里有影响力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两横上长下短;“囯”字内为“王”字),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国、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1] 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等等太多太多.......... 清朝(423)历史故事(17)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陈辉祖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清朝乾隆年间出过不少贪官,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贪官和珅,还有一位很厉害的贪官叫王亶望。有趣的是,后来王亶望被抄家,而负责查抄王亶望家的闽浙总督陈辉祖比王
历史学者吴钩先生在微博上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从制度设计的角度看,晚清资政院与谘议局并不具备完全的独立地位,但晚清的议员普遍表现出值得钦佩的独立品质。相比之下,民国时期的国会,至少在名义上已经获得了
清朝乾隆年间出过不少贪官,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贪官和|,还有一位很厉害的贪官叫王望。有趣的是,后来王望被抄家,而负责查抄王望家的闽浙总督陈辉祖比王望还贪,趁机贪污了前者的绝大部分家产,后来却主动撞到了
国号来源朱元璋定国号为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大明”国号的来源,后世有多种说法,多数认为与宗教有关,吴晗等人认为,大明国号的
清朝六部尚书都是从一品,为何还分贵贱高低?六部中谁最憋屈?清官退休怕人笑话,装十多箱烂砖充门面,乾隆:给他换成真金白银。常看清宫剧的朋友,对于孙嘉淦的名字并不陌生。这位孙老师是个有趣的人,他是康熙五十
1、用作赔款的银元和金山> 银锭是一个大约三四英寸宽的银块,并被铸成了坩埚的样子。这些象形文字之所以有趣,还因为它们跟最近刚刚缔结的中英《南京条约》上的文字十分相似。 的大洋只是很粗糙的银元,
清代,庆祝活动最多的节日莫过于新年前后,而民间贴福的风俗习惯,就是与清代皇帝在新年时赐福字的惯例息息相关。其实,民间贴福的习俗源自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西周取代殷商之后,姜太公持榜封神之时,各路神仙都
纵观,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的皇帝们似乎非常喜欢娶蒙古女人!如清太祖、太宗、清世祖、圣祖,前前后后共有四位皇后、十三个妃子是来自科尔沁等部。为什么皇帝们都会选择蒙古族的女人呢?因为她们有独特的吸引
乾隆身世之谜 乾隆皇的身世之谜,歴来都是清朝最有趣、传闻最广最多的歴史疑案。有段时期,朝野上下、京城内外都谈论着,野史笔记、民间故 事都尽情地演绎这段故事。十分热闹。 综合所有的正史、野史与传闻
清朝妃嬪脖子上掛一白布, 不僅是用來裝飾, 更爲了防止皇帝難堪。
相信朋友們已經看過不少的清宮劇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皇宮裏的女子,下到地位卑微的宮女,上到嬪妃、皇后和太后,她們的脖子上都會掛着一條白布,只是長短、樣子不同罷了。那麼爲什麼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