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为什么隋唐打个高句丽那么难

Posted 王朝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为什么隋唐打个高句丽那么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为什么隋唐打个高句丽那么难

为什么隋唐打个高句丽那么难?

隋代与唐初中国与高句丽的分界河,并不是今日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分裂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现在於中国境内的辽河,却是隋唐中国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中国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中国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山海关至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所以进攻的中国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国军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中国军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中国军队自自然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高句丽也可在休战期间再巩固防守,以至中国多年攻势根本消耗不到高句丽的防守军力,反而中国军队却因多次攻击及撤退影响军力及士气,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政策』,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 后来在唐高宗时代,中国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这也说明最后唐军也明白辽东一带的地理及气候是唐军无**服,要找另一条进攻路线才能攻下高句丽。

能够抵挡隋唐数百万大军70余年,高句丽为什么这么难打?

在隋文帝杨坚对国家进行整顿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的时期得以统一。而与此同时,在隋唐这一时期,东北地区一个名叫高句丽的政权却逐渐壮大。

统一的隋朝对这一个地方政权发起过多次的征讨,对高句丽进行的征战还一直在进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这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征讨,最终在唐高宗时期以高句丽的灭亡为结束。然而,奇怪的是为何兵力强盛的隋唐却迟迟拿不下一个小政权?当然要知道原因肯定得了解一下高句丽是什么。

一、高句丽的发展高句丽处在的地理位置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这就使得它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能使得国家逐渐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不过高句丽在隋唐之前与中国其实是属于朝贡关系。高句丽在南北朝的时候开始兴起“元封三年 夏……故遂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汉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在北魏统一的时候高句丽的并不是很完善,机构设置简单。而高句丽主要崛起的时间在南北朝到隋唐这段时间,在机构上官制逐渐完善,王权加强,同时主动朝贡与中原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积极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发展自身,到隋唐时期各个领域达到空前强盛,除中原地区外已经算是一个封建强国二、为什么征战高句

逐渐发展强盛的高句丽对统治者而言必定是一种威胁。裴矩曾对隋炀帝说:“高丽本箕子所封之地,汉、 晋皆为郡县;今乃不臣,别为异域。先帝欲征之久矣,但杨谅不肖,师出无功。当陛下之时,安可不 取,使冠带之境,遂为蛮貊之乡乎!” 随后在唐高祖时期,裴矩、 温彦博也曾说过说:“辽东本箕子国,魏晋时故封内,不可不臣。中国与夷狄,犹太阳于列星,不可以降。”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作为统治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高句丽本就是一个郡县,四处扩张的政策无疑暴露出其野心,并且其与突厥的交往正是隋朝出兵征伐的直接原因,如果放任自由最终也会威胁到自身的统治,所以岂能坐视不理

对高句丽发动战争一来制止其在朝鲜半岛的扩展。而作为朝贡关系却逐渐发展变成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作为统治者更是不能接受高句丽以外国的身份对中国进行礼节性和学习性的朝贡,其二就是为了维护宗藩体制的需要。隋文帝首先用兵高句丽。

水陆大军总计三十万,偏偏因天气变换的原因,连续下雨。陆军这一方面,道路泥泞阻碍军队的步伐,也因此军队的供给出现严重问题,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士兵在赶路的过程中就不幸染上疾病,最后到达辽水的时候,军队的兵力已经锐减。

另一方面的水军更为不幸遭遇大风,很多士兵葬身鱼肚。总体而言出师未捷,因伤亡惨重草草收场。在隋文帝之后,炀帝继之进行三次大规模东征高句丽,不过都以失败告终。海上进攻方面,主攻方向为高句丽后方王都平壤和辽东半岛南端。

但是隋对海军重视不足,不仅在军队人员运用上存在问题,在战略目标的认定上也不大,所以在海上方面略低高句丽。大业八年正月,隋朝派兵进军辽水对高句丽发动战争。全军估计一百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而且由隋炀帝亲自指挥,因为有上一次失败的原因,这次的运送给养的比军队多一倍,

“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用兵失败,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炀帝出于耀武扬威的想法而过多出动军队,引起运输困难,加重士兵负担,使士兵在途中丢弃大批军粮。炀帝过度自信,加之海上没有有效配合,竟使陆上三十万大军陷没于敌境。

高句丽乃一弹丸之国,100年内隋唐两代倾其国力都打不过,为何这么难打?

其实是由于在不断的战争之中,那么士兵体力的消耗相对来说比较的大,高句丽这样的一个国家虽然说看起来比较的小。那么很多人觉得如果说和这样的国家去打仗的话,就会比较容易获得胜利,但相反却并不是如此。

其实大家从现在国家国际的形势来看的话,就能够知晓其中的原因。那么在打仗的过程之中,其实对于宾利金钱等等这些物质的损害相对来说都比较的大。那么在打仗的过程之中也会极大程度的损害一个国家的实力,越是比较富强的国家其实是越不敢去主动打仗的。

而偏偏越是国家经济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一些的国家,他们在面对战争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则是不会畏惧的情绪。那么当时的隋唐两国始终都没有打过高句丽,这一个国家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隋唐时期的时候,其实都并没有真真正正付出全部的精力去攻打当时的高高句丽。

这是由于当时的高句丽虽然说比较的小,那么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弹丸之国。可是这样的小国,其实在军事战斗能力上来讲的话是并不逊色的,再加上这样的国家,其实本身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为逊色一些,那么在打仗的过程之中估计也会更小一些。而不像当时的隋唐,其实是非常大而且已经较为稳定的国家,那么在面对战争的时候,自然并不会像高句丽一样如此的无所畏惧。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当时高句丽不过是个

因高句丽多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文帝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高句丽婴阳王继位后的596年,隋的特使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高祖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突厥的联盟,要求高句丽停止对隋边疆的连年的侵袭并对隋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高祖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婴阳王联合粟末靺鞨先发制人攻击隋在冀州道的军事驻地。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句丽婴阳王“元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被隋朝击退。 当时高丽王非但如此,而且,“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 高句丽侵略辽西,直接带来隋边境的不安和危害,“不供职贡”,则影响到统一的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对于这些,隋中央政权都是不能忍受的,也就必然采取相应措施。 隋文帝以汉王杨谅、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率领水陆三十万伐高句丽,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睺为水军总管。杨谅遭遇大雨水患,运输不继,军中缺少食物,又遭遇疾病。周罗睺自东莱出海,向平壤城进发,但中途遭风,船多飘没。九月,水陆两路隋军返回,隋军死了十分之八九。高句丽王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于是罢兵,待之如初。 隋炀帝大业三年,高句丽婴阳王又背着隋,派使臣暗中交通突厥,当时正值隋炀帝北巡至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停留在突厥启民可汗处,“启民不敢隐,引之见帝”。 隋炀帝命牛弘向高句丽使者传达其旨意:“朕以启民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当往涿郡,尔还日,语高丽王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于启民。如或不朝,必将启民巡行彼土”。隋炀帝知道高句丽婴阳王暗中通突厥,并没有予以制裁,只是给以警告,让其尽为臣之礼节,按时朝觐,则既往不咎,与启民可汗一视同仁。可是高句丽婴阳王坚持“不从”隋炀帝的意旨,从而导致“帝议讨之”。 当时隋仅议征高句丽,并未出兵。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为欲恢复辽东故地,声言“眷彼华壤,翦为夷类”,并指责高丽“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因此借口高丽王不肯入朝,下令东征。 总括来说,隋朝攻打高句丽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只是隋炀帝好大喜功,征集了太多的兵力,导致人民不满;他自己又指挥不当,屡战屡败,所以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隋炀帝三次进攻高句丽,为何都失败了?

第一,隋炀帝在大业八年正月(612年)第一次出兵时,竟然动用了前无古人的113万大军,这样规模的出兵,除了加重后勤负担之外,在军事上可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纵观中国历史,举凡如此大规模的出兵,往往是惨败而归,最著名的殷鉴就是苻坚征东晋时号称投鞭断流的97万大军。

第二,隋炀帝进攻高句丽打的更是一场政治仗,这在第一次出征尤其明显。隋炀帝在各大军队中都设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丽请降,隋军就得停止进攻,而这恰恰被高句丽军队所利用,在情势不利时候多次以诈降获得喘息时机。

不过,对于这两点军事常识,曾经担任过平陈主帅的隋炀帝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唯一的解释是,无论是出兵规模,还是“受降使者”,都说明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意在不战而胜,试图通过炫耀武力以及展示兵势压服高句丽,这一诉求甚至压倒了在军事击败高句丽。而对此,也恰恰应和了以上隋炀帝意在重建国际秩序,而不是获得领土的出兵动机。

第三,对于高句丽这样一个立国数百年的大国,试图速战速决在战略上是非常困难的。以后来唐朝消灭高句丽的历史后见之明来看,通过持久战逐步削弱高句丽国力,最后抓住高句丽内乱的时机一举大规模出兵才是明智的。

第四,隋炀帝的出兵时机更有问题。即使隋炀帝是在做一件无比正确的事,他也是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道理很简单,隋炀帝之前动用国力过猛,又是修大运河,又是修粮仓,又是四处巡游,在出征高句丽之前理应与民休息几年。同理,在首次出征受挫之后,隋炀帝次年便再度出兵,也是这个问题。

最后,攘外必先安内。隋炀帝第三次出兵高句丽之前,国内已是烽烟四起。用《说唐》的夸张形容说就是:“十八处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在此情况下,隋炀帝居然还强行出兵,直接导致了大隋王朝短命而亡。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平定高句丽在隋炀帝的自我认知中几乎排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

很可惜,隋炀帝输掉了这场必打之仗,更大的不幸在于,他还毁掉了一个致力于重整国际秩序的大帝国。然而,高句丽在这几场大战中也元气大伤,对此,中国是用一个朝代灭亡的代价,让高句丽失去了成为东北亚霸主的最好机会。就这样,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重整国际秩序的历史使命只能留给下一个王朝来解决。

从大的方面而言,唐太宗此次征伐高句丽的理由和隋炀帝当年并无二致,同样是为了重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在此之前,唐太宗已于630年彻底灭掉了东突厥,大唐正无限接近成为整个东亚乃至中亚大陆的主导者,如隋炀帝当年面对的国际情势一般,“天可汗”唐太宗在东亚的唯一对手就是亦敌亦臣的高句丽,后者是不甘于放弃自己用了数百年才争夺到手的东北亚霸主地位的。

按照唐太宗出征前的说法,“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隋炀帝如果听到这段话想必会非常感动,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历史使命,终于有人来接着完成了。

唐太宗堪称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他带着十几万大军的御驾亲征伊始也如预期一般顺利,一连攻下高句丽在辽东的几座重镇,还涌现了一位在后世说书评话中无比出名的名将薛仁贵(《薛仁贵征东》)。但没想到的是,在一座叫“安市”的坚城之下,唐军连攻数月也未拿下,最后束手无策的唐太宗也只得宣布收兵回国。

从战术上来说,唐太宗此次亲征可谓是一次胜利,收复了数百年来被高句丽占据的辽东大半失地;但从战略上来说,唐太宗显然还没有完成他出兵前的战略构想,即彻底击败高句丽,再将称臣后的高句丽纳入大唐为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

从隋文帝到隋炀帝,现在又是唐太宗,两朝三代帝王使出浑身解数,竟然都无法最终解决高句丽问题,让中原王朝的这个心腹大患不断地“留给下一代解决”。

隋唐皇帝为何誓死要把高句丽打趴下?

串连两朝从隋到唐,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这四位皇帝一直在打高句丽,今天我们来聊聊隋炀帝和唐太宗

大唐军队

为了打高句丽,帝王们都用了举国之力,远征高句丽。

那么为什么要打高句丽?这还要从这个国家占领的土地讲起。如果高句丽老老实实的占据着鸭绿江以南(朝鲜半岛),不乱出来撒野的话。那么远在西方中原的隋唐帝国,根本不会看他一眼,更何况出兵远征。

而高句丽去哪发展不好,偏偏来到了关外最好的土地,辽河平原。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中部,这里是中亚地区的第二大平原。

仅次于华平原,加上当时隋唐正处于地球的温暖期,整体温度高,降雨量充沛,以致东北也可以大规模的种植高产农作物。发达的农业带来了更多的粮食,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这样就有富于的劳动力和发展手工业,还能利用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打造武器装备。

因此,有了这些条件在东北就能扎下政权来称王。正因为东北的这种条件,成为了中原王朝最大的隐患之一。关键这里还有天然的山脉作为屏障阻隔;好比像先秦崛起的关中平原一样,进可攻退可守,要是在配上个强力的政权,合适的政策。那么东北成就帝王的基业就是指日可待了。

如果隋唐纵容高句丽逐渐的发展起来,利用东北的资源打造的武器盔甲,在向西进入草原,从游牧民族那里获得大量的马匹,到那时候高句丽的战斗力就不得了啦,便可以与我们一战了。

所以说,占据了东北平原,也等于拥有了通向中华帝国的入场券。因此,辽阔肥沃适宜农耕的辽河平原,简直是中原王朝的逆鳞,只要有条件,就要打压,分化,做不到这点的中原王朝会比较惨。例如后来的契丹,女真,满清。都是以东北作为根据地,打得中原王朝遍体鳞伤,有的还入驻中原。

隋炀帝杨广(电视剧照)

于是隋炀帝撩起衣袖就是干!公元612年正月,隋炀帝出动了总共113.38万大军,齐聚涿郡,亲自督帅军队出征,分24路浩浩荡荡出征。就连司马光都说“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出动百万大军,按道理说,拿下高句丽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但由于出征的队伍过于庞大,加重了后勤的负担,导致前线吃紧,结果是没有占到便宜倒还被高句丽打蒙了。即使是这样,隋炀帝的做法依然是正确的!

李世民

贞观645年,唐太宗亲自领兵进军辽东。在太宗的带领下,唐军一路高歌猛进,攻破高句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了敌军十多万石粮食。五月,另一路唐军从山东渡海攻破高句丽卑沙城,俘虏敌军八千人。拿下辽东后,继续向白岩城进攻。乌骨城派兵一万前来支援,同样被唐军击败(此役唐军只用了800人)。六月,白岩城不战而降。大唐的军队继续进击将安市一举攻克!在安市,太宗把降军中的高句丽军官、酋长三千多人虏回中原,其余高句丽人全部释放。至此,一举收复辽东。

到了9月,太宗下令班师回朝,唐军凯旋而归!

太宗皇帝的这脾气就是暴,一个拳头就把高句丽打趴!就问你服不服!不愧是号称“千古一帝”

万国来朝(唐)

隋朝几次征伐高句丽,动用上百万人,可为什么都惨败

第一次征高丽,准确的说是隋炀帝玩政治赌博失败的产物。

高丽乘着西晋内乱的机会吞并了辽东襄平乐浪等汉四郡之后,占据辽东,逐步壮大。在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对四周诸国不断用兵,灭亡了吐谷浑,重创了东西突厥,臣服了交趾南诏。放眼天下,唯有辽东弹丸之地还在做垂死挣扎,不肯入朝称臣。而辽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辽东属隋,则隋朝两面夹击东囘突厥,反过来则需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危局。尤其是大业三年,隋炀帝无意中在启明可汗的王帐中发现了高丽使者,更加坚定了他“高丽与突厥有勾结”的信念,因此高丽始终是一把悬在隋朝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得不打。事实上后来的唐朝也数次对高丽用兵,最终灭亡高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为止。 问题不在于打不打,而在于如何打。在这一点上,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听从了裴钜(也就是大唐双龙传中我的最爱石之轩)的建议,征兵113万,民夫两百万,分为24军,一日发一军,连绵960里,漫山遍野杀向辽东。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资治通鉴》大业八年二月条载:炀帝“引曷萨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观战处以慑惮之。”引曷萨是西突厥的可汗,从此处可知他真正就没把高丽放在眼里,打高丽是为了展现国力,震慑外国。而事实上,此时高丽以北的东囘突厥已经称臣,高丽以东的靺鞨、契丹,以西的新罗百济先后投降并派兵助战,高丽四面受敌,是真正的孤军奋战。而且隋军将士英勇用命,于辽河畔大败高丽,歼俘近五万,消灭了高丽主力近半。隋炀帝满以为大军攻入高丽本土,高丽就会开城投降,因此他还在每一军中安排受降使者,并传喻:“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 结果预备打棉花的拳头打在钢板上,高丽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居然硬是拼死抵抗,隋军准备不足,大败而归。 这其中还有一个典型事例。打辽阳的时候,隋军眼看即将破城,守将于是使出诈降一计。当时隋军主帅不肯受降,可是隋军受降使上奏皇帝,由隋炀帝亲自发出命令暂停攻城接受投降。结果高丽人利用这一个时间修复城墙后拒绝投降重新开战。眼看又将破城,高丽守将又用诈降,隋炀帝又同意。于是发生了高丽准备好——开打——打不过——诈降——隋炀帝同意——高丽准备好——开打——打不过——诈降——隋炀帝同意——高丽准备好——开打……如果说在同一件事情上第一次受骗时单纯,第二次受骗是天真,第三次受骗就是Sв了,隋炀帝居然连被骗四次,这个智商,实在没话说。尤其是第四次,当时隋军主将宇文述听说高丽人又诈降,把鼻子都气歪了,根本不理他,继续攻城。结果还是隋炀帝从长安发一条军令给他命他停止攻城,还劝他说不要和蛮夷人一般见识。他当自己是诸葛亮要七擒七纵吗。这样打仗,还可以打胜,那就太假了。 至于第二次,基本上没怎么打。他刚把军队派到前线,后方杨玄感就起兵造囘反了,于是又把军队拉回来打杨玄感。于是耗费数百亿钱的第二次征高丽就草草收场了。 至于第三次,根本就没打。经过前两次大战,高丽损失惨重,国力大降,因为战争破坏和巨大的军费开支使高丽民穷国困,百姓纷纷逃离故乡。而后方的新罗百济趁机发兵侵占高丽,高丽在内忧外患之下,无力抵挡隋军进攻,于是在隋军抵达辽河之时,高丽称臣投降。隋炀帝觉得挽回了面子,就接受投降,班师回朝了。 所以隋朝三征高丽,并非都失败了,真正惨败的只有第一次。只不过这一次输的实在太惨了,有点丑陋而已。

隋唐两朝为何要三番五次攻打高句丽?

因为隋唐的皇帝的扩张念头。

高元却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儿,他不满足于现有的高句丽王土、百姓,而是满脑子的扩张念头。开皇十八年二月,高元率靺鞨万余骑兵侵扰辽西,隋文帝大怒,即命汉王杨谅等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由于粮草不济、疫病流行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水陆两军还没有和高句丽开战就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这时,高元也害怕把事情闹大了,连忙派使者前来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隋文帝罢兵,待之如初,但隋朝和高句丽的关系也因此有了隔阂。

唐太宗带着遗憾离世后,唐高宗继承了父亲遗志,任用文韬武略、成熟稳健的薛仁贵等人,历经新城、金山、扶余、平壤四大战役,终于将高句丽消灭。

扩展资料

唐王朝统一高句丽的过程中和统一之后,又对高句丽人采取了内迁的政策。先后被迁徙到内地的高句丽人有近一半或三分之一强,约有23万~28万人,广泛分布于今天的北京、山西、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市。

在唐王朝内迁高句丽人的同时,新罗也趁机掳掠和接纳了部分高句丽人,加上之后它采取积极向北扩张的政策,占据了部分高句丽政权的领土,约有不到十万(不到高句丽人总人口的八分之一)高句丽人加入到了今天朝鲜族先民建立的新罗政权中,成为今朝鲜族的先民。

而其余高句丽人则散入靺鞨突厥等我国历史上的其他民族之中。也就是说约八分之七的高句丽人融入到了中华民族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隋唐两朝为何要三番五次攻打高句丽?

隋唐(22)打个(1)

相关参考

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同样是远征高句丽,为何隋炀帝失败亡国,唐太宗却能用兵成功

隋唐时期,两个朝代都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远征高句丽,然而结果却大不相同。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引发国内矛盾,导致隋朝灭亡;然而唐朝五次东征,却成功将辽东收复,尽占高句丽,且唐

为啥隋唐不惜亡国也要征讨高句丽!杨广疯了,难道李世民也疯了吗?

为啥隋唐不惜亡国也要征讨高句丽!杨广疯了,难道李世民也疯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句(gōu)丽(lí),位于今天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相传是由扶余王族高句丽人朱蒙所建立,从公元

隋炀帝历史功绩那么高,为何成为被黑最惨的皇帝

作者:白羽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和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有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之一,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隋炀帝,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暴虐成性的人。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因为贪玩奢

隋唐四代皇帝為何都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

導讀:未能使高句麗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遺憾,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在計劃如何征服高句麗。史學界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征戰高句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有窮兵黷武之嫌,犯了與隋煬帝同樣的錯誤。很多人並不知道,

隋唐四代皇帝為何都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

導讀:未能使高句麗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遺憾,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在計劃如何征服高句麗。史學界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征戰高句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有窮兵黷武之嫌,犯了與隋煬帝同樣的錯誤。很多人並不知道,

高句丽与高丽王朝有着什么关系

说起高丽王朝,这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在朝鲜半岛上所建立的国家,同时也是现代朝鲜民族的前身。但巧的是历史上还同时存在一个高句丽,也是简称高丽。那么高句丽与高丽王朝是同一个民族的延续吗?事实上并不是的,那

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过程介绍 战争影响是什么

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过程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主要是曹魏对高句丽的讨伐战争。那么在曹魏展开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之后,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图片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过程主要分为两次战

揭秘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背景是什么

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背景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指的是由中国曹魏於公元244年至245年征讨高句丽的一系列战争。那么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背景是什么呢?是什么引起了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图片东汉末

击败隋朝的高句丽 为什么会被唐朝征服

公元668年,唐军在第五纵队的帮助下攻克了平壤城,享国700余年的高句丽宣告灭亡。但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前,他们刚刚击败了隋炀帝发起的三次远征,甚至由此触发了隋朝的崩溃。那么,作为隋朝的嫡系继承者,唐朝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