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后是什么朝代,为什么新朝是朝代,武周不算朝代

Posted 时期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周后是什么朝代,为什么新朝是朝代,武周不算朝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周后是什么朝代,为什么新朝是朝代,武周不算朝代

为什么新朝是朝代,武周不算朝代?

只能说是中国历史学家们的共识和习惯。

王莽的新朝,比武周长,间断了东西汉,几乎也被忽略。 何况武周的前后都是“唐”,确实不算比较好。 否则唐——武周——唐有些混乱。 说到东西汉。其实民国时期和现在的台湾,是叫做前汉后汉的。 隔了一个海峡,史学就能差这么大。因此爱好者自己认为武周算朝代也没问题。

武周朝代介绍 五周共多少年历史

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终年82岁)之一。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武则天14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在位时,杀唐宗室,任用酷吏,但她多权略,能用人,所以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11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开元四年(716)改谥则天皇后。天宝八年(749)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684年李显被废,李旦被立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武周时期只能是690-705年,一共15年。若论执政时期,则应是684-705年,一共21年。

武周王朝武周王朝是怎么灭亡的圣武王朝之波斯王妃中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 反,于是发动兵 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

武周时期社会经济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吗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大部分人认为武则天是为了一己私利改朝换代,谋夺了李氏天下,其行为是倒行逆施,属于谋反行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失作为女性的品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破坏了唐朝的经济发展,批判她毫无政绩,对国家毫无建树。但也有一部分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武则天在位时不管是对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我们应该站在公正公平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一分为二地看待武则天的功过。武周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连接这两代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为唐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时期采取的很多措施都极大地惠及了人民,造福了国家。

一、农业的发展 武则天于公元650-705年在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实际掌权接近半个世纪,后来自立为皇,改唐朝国号为武周。当时的经济形势是比较严峻的:一方面,突厥部落和契丹部落的少数民族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以及谋夺广大的发展空间,对唐朝进行不断的侵扰和破坏,使得唐朝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武则天在位时期在关中地区和东都洛阳发生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水灾、旱灾、蝗灾、疾疫,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百姓死亡人数很多,物价飞涨,例如大米每斗涨至四百文,出现了“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①]局面。这些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到了武则天的统治。她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力发展农业。 (一) 劝课农桑 武则天和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样重视农业的发展,视农业为人民和国家得以生存发展之根本。只有人民在农业方面努力发展生产,辛勤耕种所获得的各种经济作物才能维持农民自己的生活,而富余的农作物则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实行贱时收购,富时出售。这种方法不但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行为,而且保持了市场物价的稳定。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国家也就稳定了。在她为皇后的上元元年(674年)就曾向高宗建言十二事,其中第一条就是“劝农桑,薄徭赋”。唐高宗逝世后,她亲自执政后,在《臣轨》一书中又说:“俱王天下者,必国富而粟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②]可见她懂得“建国之本,必在于农”的道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同时,她将所撰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广而告之,要求大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为农业的进步共同努力。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以境内的农田各种状况作为奖惩官吏的标准,农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所在区域官员的奖励与惩罚,即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就奖其官吏,若“为政苛滥,户口留移”则必然会惩罚其官吏,较轻者则在年末的时候贬低官吏的品级,较重者就会被解雇,直接罢免官吏。 (二) 继续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一种计口授田的制度。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由于争夺土地而产生的纠纷,并且有利于大量无主土地的开垦。而这些被开垦出来的土地用于农民耕种,使得每年的作物收获增多,粮仓充实。因此,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武则天继续推行均田制。均田制始于北魏,后历经北齐、北周、隋代,到唐前期,一直都能较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唐太宗、唐高宗时期都也竭力推行维护,武周时期也被大力推行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在《新唐书》中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唐朝所推行的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位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馀为口分。”[③]此外,在《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籍》中,有邯寿寿一户共一丁一寡,应授田一顷三十亩,另有一亩园宅地。有张玄均一户共二丁一寡,应授田二顷三十亩,另有一亩园宅地。由此可见武则天不但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推行过均田制,并且曾经有严格按照唐朝的各种均田令办事。 (三) 兴修水利,发展灌溉 农业的发展不仅依靠土地,水利建设也是重要命脉。兴修水利既有利于农田的灌溉,又有利于排除旱涝和整顿漕运。在每年的播种时节,为了使得农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养分,充足的水资源供给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需要兴修水利设施;在夏秋两个比较干旱的季节,则需要水利设施进行运输水资源帮助干旱地区发展农业;在春夏雨水较多的时节,则需要水利设施帮助排出涝灾,疏通积蓄的水源以防止产生洪灾。出于种种原因,武则天非常注重兴修水利,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据《新唐书地理志》这一本书的记载,就有十九项兴修水利的措施和政策。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垂拱四年(688)在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县)开凿的新漕渠、长安年间(701-704)在东北由窦琰开凿的窦公渠、以及在冀州修建的通利渠和羊令渠等等诸多水利设施,在此就不展开细说了。总之,武则天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这不仅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人们的用水问题,交通问题,灌溉问题。且水利设施是可持续利用的,它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变迁而荒废,反而能够得以更加的完善和发展。 在兴修水利的同时武则天还注意完善农田灌溉系统,利用水利设施来帮助农业的灌溉,并且当时在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农田灌溉网。 (四) 实行屯田营田,发展农业生产 屯田制源于西汉,到曹魏时期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即国家强制农民或者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的田租从而达到屯田的目的。在武周初期,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两种。但是主要是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建立军屯,一般是建立在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矛盾较为尖锐、军粮运输非常困难的地方,并且有政府安排的专人掌管。在这些专管的人当中其中尤以娄师德、郭元振等人的成绩最为显著。娄师德,出身庶族,属于进士及弟,先在丰州治九原(今内蒙古五原)大力组织士兵进行屯田,收效显著,“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丰硕的结果让武则天很高兴,特颁布诏书以嘉奖其功劳,后令他兼任河源、积石、怀远等军机河、兰、鄯、廓等州营田大使,让他在这些地方大搞屯田营田,以解决当地士兵的军粮的供给问题和减轻国家军费的开支用于训练战士与长途转运之苦;郭元振亦进士及弟,才兼文武,大足元年(701)被任命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在凉州五年,“开置屯田,尽其水陆之利”,使凉州军威大振,声势浩大,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大好局面。因此有史家称誉“唐兴以来,善为凉州者,郭居其最”。[④] (五) 进行有组织的移民并正确对待逃户问题 中国历史上习惯把社会较动荡,经济较萧条,人烟较稀少的地方称为宽乡;把社会稳定,人口密集的地方称为狭乡,即“其州县县界内所有,受田应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⑤]但不管是宽乡还是狭乡对农业生产都是极为不利的。宽乡地广人稀容易造成大量土地无人耕种,成为无主荒地。而狭乡又缺少土地,不够人们耕种。这种民户和土地分布不均的现象是古来就有的。在武周时期,关中地区就属于狭乡,而河南道人口稀少属于宽乡,于是武则天就决定将关中民户部分迁移到河南道。有史料记载“其雍州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⑥]“给复三年”即从关中迁移到河南的人民可以三年不服徭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鼓励人民主动迁移,并且强调自愿迁移,为了让他们自愿的迁移,为他们的迁移提供政策保障,由此解决民户与土地分布不均的不合理情况。迁移不仅缓解了关中地区地稀人广的压力,也为河南道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武则天正确对待武周时期人们的逃户问题。武周时期,大量农民的逃亡既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的正常秩序,又影响了国家的徭役与国库的财政收入,因此武则天很注意解决逃户问题。在她当政的半个世纪里,逃户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分别是关辅、河北、蜀汉等地区。武则天对待逃户并非苛刻,反而宽容大度。她允许逃户在所在地附籍,鼓励汉州逃往外地的民户返回故里,正确对待逃户问题。 武则天经过这一系列鼓励发展农业的措施和政策,不但调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而且缓和了阶级矛盾,并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当时国家的人口显著增加,在武则天年老退位的时候天下人口已经达到635万多户,是唐太宗在位时期贞观年间户口的两倍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唐太宗时期。其二,当时粮食产量储备丰富,不仅国家的仓库里储存了许多的粮食,地方州县的仓库储粮亦很多。这都表现了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繁荣与社会的安定有序。 二、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也是重要的经济门类。武周时期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唐代设有五监:将作监、少府监、军器监、国子监、都水监。其中将作监和少府监就主要掌管手工业的发展。在武周时期,武则天将少府监改为尚方监,分中尚、左尚、织染、掌治等五署;改将作监为营缮监,掌营构宫室房屋,制作砖瓦等。由此可见武则天非常注重发展纺织业和建筑业等手工业。 武周时期虽然曾一度限制民间织锦,但纺织业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的,主要是由官府经营。在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的尚方监,有“短蕃五千二十九人,凌锦巧儿三百六十五人,内作使凌八十三,掖庭凌百五十人,内作巧儿四十二人,配京都诸司使杂匠百五十人”[⑦],共计五千七百九十四,这其中纯属纺织工匠的有五百九十八人,占工匠十分之一还多。并且尚方监所辖织染署,是专管纺织和染练的,主要供染皇室和贵族阶层的衣物,分工精细,工序繁杂,制造出的丝织品样式新颖,精巧细致,久负盛名。武周时期的纺织业不仅发展程度高,发展地区也很普遍,不只是局限于内地,西部等边陲地区亦很发达。“家财万贯,家有凌机五百张”那时明显的出现了雇佣工人进行工劳动的现象了。与此同时,和纺织相关的刺绣业也是相当发达。武则天曾将许多“刺字袍”赠给大臣。 武周时期的建筑业也很发达。其中土木结构的建筑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人们已经懂得使用火力反射的原理,各种砖瓦窑的炉温竟然可以高达九百摄氏度到一千二百摄氏度。在武周时期完成的乾陵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典型代表,被人们称誉为“布局宏大,建筑美观,是唐陵之冠”。[⑧] 武周时期的采矿业也很发达。除国家进行开采铁矿等矿石外,也允许私人进行开采。规定“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⑨]武则天时期还曾致力于立天枢铸九鼎。所谓天枢,即武周时期的颂德天枢,其建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歌功颂德,纪念赫赫战功,而九鼎一直以来被作为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在唐高宗驾崩武则天自立为女皇,她改唐为周后就决定铸造九鼎,以彰显武则天在位时期武周政权的至高无上。这些措施就足以见证当时的铜铁产量巨大。 三、商业的繁荣 商业的发展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很多,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农业手工业发达,以及一系列鼓励商业发展的措施。武周时期,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是市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 (一) 市的增加 此时的城市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在唐朝初年,东都洛阳有南、北二市,南市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即仅是南市就有一百二十种行业,三千余家店铺。到武周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旧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商业交易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贸易需求,武则天则是采取了措施诸如扩大市场规模等方式。在长寿元年(692年)增置西市,长寿二年(693年)修建罗郭城即外郭城,使洛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当时对外贸易也很发达,许多外国商贩都与唐朝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并且在长安、洛阳、扬州,苏州等地都有不少的胡商。 (二) 城市贸易的发展 武周时期,在唐初的基础上“行”的数量有所增加。“市”、“行”的不断增加极大的促进了武周时期的城市贸易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当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还”。[⑩] 四、交通运输业的发达 城市贸易的发展和市的增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城市贸易的发展和市的增加离不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而便利的交通运输又会促进市的增多和城市贸易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为使政府能够方便迅捷的进行掌控和管理管理,武则天又采取措施发展交通,从而使得双方获益。 另外,从唐初开始一直到武周时期,驿站制度已经由原来的初步设立发展到现在的相当完备,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通向全国各地。武周时期幅员辽阔,水陆兼备,国家重要文书、文件能日行五百里,可见当时的交通十分发达。 综上所述,唐朝是一个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都高度发展繁荣的朝代。上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下有唐玄宗的“开元盛世”,武周处于其中,是一条重要的纽带,这是唐朝的极盛时代,不仅海内外富裕,而且文化发展也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多年间,在农业上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推行均田制、实行屯田制、正确对待逃户问题、移民问题,同时致力于促进农业、商业、手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武周时期的经济繁荣、国家强大。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的女性政治家实属不易。在看待女皇武则天的问题上,我们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肯定她的功,批评她的过,公正公平客观地评价。

武周时期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土耳其。因为武周时期的突厥与以前说的突厥是不一样的,以前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后,在唐初被唐所灭。

武则天时期的突厥称为后突厥。后突厥被唐与回纥共同进攻,最后灭国。其民众部分与唐和回纥融合,其余的民众在欧洲成立了土耳其帝国。

现在的土耳其人是原突厥人与当地人不断融合的结果,虽然外貌上已经完全没有了亚洲人的特征,但体内却仍然流淌着祖先的亚洲基因。

扩展资料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

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突厥

唐武周是什么时期?

武则天统治时期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唐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称帝,袭用周朝国号,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掌权40多年。武则天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既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又在死前被迫恢复唐朝,故历史上一般不把武周视为单独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计入唐朝,武周时代计入唐朝统治年数。

李治后面是什么朝代

李治后面刚开始还是唐朝,李治的儿子李显登基,只当了44天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黜了,然后自己当皇帝,该国号为周,历经15年之后,武则天又将皇位还给李氏家族李显,因此应该是先唐后周再唐

武周王朝共多少年?

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684年九月,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改洛阳为神都,由太后临朝改制。

唐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把睿宗改为皇嗣,赐姓武。于神都洛阳立武氏七庙,改置社稷。改载初元年为天授元年,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于洛阳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 朝代(83)新朝是(1)

相关参考

新朝是哪个朝代,关于新朝这个朝代

关于新朝这个朝代因为新朝王莽是篡位而立的,而且又是一代而亡,并且灭它的又是前朝王室。所以传统史学一般不将它算为独立的王朝,而是作为汉朝的一部分而附于西汉的历史当中。在中国历史上与此类似的还有武则天建立

武周算一个朝代吗,为什么武周没有在正史中

为什么武周没有在正史中?武周是唐朝的吗?很多史学家并不承认武则天的“周”为独立的朝代,而是唐朝的一部分。而且武则天最后还是传位给了李显,并没有传位给武氏族人,所以武则天算是为李唐守江山。武则天为荆州都

武周王朝,武周王朝共多少年

武周王朝共多少年?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得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她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弘道元年(6

新朝算一个朝代吗,新朝算一个朝代吗

王莽的新朝是否统一了全国?为什么不算历史上的一个正规朝代?1、王莽的新朝全国是统一的。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

西汉后面是什么朝代,秦朝后是汉朝,汉朝后是什么朝代

秦朝后是汉朝,汉朝后是什么朝代汉朝过后进入三国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之后统一三国的是晋朝。1、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新朝之后是什么朝代,新朝后面是什么朝代

西汉之后是什么朝代?王莽建立的新王朝。王莽灭亡后,是什么朝代?东汉汉朝以后分别是什么朝代汉朝之后是三国。然后是晋朝。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

新朝历史,王莽的新朝是否统一了全国

王莽的新朝是否统一了全国?为什么不算历史上的一个正规朝代?1、王莽的新朝全国是统一的。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

中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多少个朝代是哪些

23个,分别是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莽、玄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1、夏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

大端朝是什么朝代

大瑞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端朝是九州系列奇幻架空世界中人族建立的第7个王朝,前为晟朝,国祚三百余年。端朝的一切内容纯属架空虚构,与现实世界并无关系。1、晟朝末年,瀚州蛮族牧云部和穆如部在雪炽原决战

商朝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商代灭亡后是什么朝代?

  商朝历史一共分为三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那么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商朝前后分别是什么朝代?商代灭亡后是什么朝代?带着疑问,下面就跟随本站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