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儒萧望之才是京兆尹赵广汉之死的总后台
Posted 儒家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汉名儒萧望之才是京兆尹赵广汉之死的总后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汉名儒萧望之才是京兆尹赵广汉之死的总后台
接上期。
在去告御状之前,他先去咨询了下管观察天文的太史。这位太史给了一个今年将会发生朝廷杀死大臣的事情这样一个判断。这位太史和赵广汉对时局的判断分明是一致的。虽然太史没有具体说死什么人。宣帝自霍氏灭族后读朝局的把控与之前的儒生们的看法很有不同。先是把经济领导权把握在手里,然后又用徙陵的办法打击这些在打击霍光家族中收益的权贵和富豪们,这些事件都是打到了儒家集团的痛处的,不引起反击是不可能的。既然引起反击,那么就会有争斗,就可能死人。要知道,经济领导权、和因为徙陵而遭受的经济的损失都是非常真切的。儒家这边不可能不全力反扑。巨大 的利益必然牵扯激烈的斗争,而事关全局的激烈的领导权和实际利益的斗争,不死人,几乎不可能。这位太史也是观察朝局的一个高手。可惜他没有告诉赵广汉,这死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力量小的那方面的。
而赵广汉,可能是无路可走了,即使他明知道皇帝的力量还不是很足,也毅然以告御状的方式拉上皇帝了。就这样,他把事情直接捅到了宣帝面前。
而此时的皇帝的态度分明是站在赵广汉这边的。这点我们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皇帝的这个态度和霍氏倒台之前对魏相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宣帝对那会的魏相可谓是言听计从。而魏相在宣帝面前自然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快就从根大司农的九卿位置一路升到了丞相!成为政府的首脑。而且他几乎是从武帝执政之后,再次具有相当实权的丞相的第一个。可是在霍氏倒台后,宣帝先是将他和其他高官富豪都迁徙到杜陵进行管束,之后,就下达了这样一个可以称之为让他奇耻大辱的命令。宣帝对魏相的态度早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了。这点,一般读汉史的也很少注意。
赵广汉知道事情紧急。皇帝下达命令就已经表明皇帝的态度和意思了。在争夺长安领导权的问题上当然要快刀斩乱麻,一方面对方也在动手,一刻没有停下找他麻烦,一方面迅速了解,自然也可以保自己安全。可以说是生死之际。他自然着急。于是他自己亲自带领吏卒以丞相夫人杀死奴婢为理由以突袭丞相府。胁迫丞相夫人下跪在庭院中接受审问——这就是侮辱性的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嘛!何况是当朝宰相夫人!之后带走了十多个奴婢回到京兆尹衙门审讯。
当魏相回到府中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向宣帝上书说明情况。他首先否认了他老婆杀奴婢的事情,即“妻实不杀婢。”,然后又反告广汉数次犯罪,而且以诡计胁迫于他。魏相自己对他宽恕没有上奏。其实这句话本身可以算是一个问题了。你作为大臣既然被胁迫,又知道赵广汉数次犯法,为何不上告呢?之后主动请求宣帝派人查其家事。宣帝就将这件事指派给廷尉卿来负责了。结论是丞相夫人确实没有打死奴婢,而是丞相因为奴婢犯了过错打了那个奴婢,这个被打了的奴婢出了相府之后死的。可是,大家知道此时的廷尉是什么人嘛?前面已经交待了,是于定国!是魏相的自己人。所以,这个丞相夫人没有杀人这个结论就是大为值得怀疑了。此时赵广汉的调查报告还没有上来,而廷尉这边就出来了。何其快也!就在这个时候,丞相司直萧望之突然发言了:“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萧望之完全是从另外的思路来看这个问题的。就是完全跳开丞相夫人是否杀人的事情,而是直指赵广汉侮辱大臣,让当初丞相极端没有面子!这种劫持人家家人的做法是违背上下级的关系,有伤风化的做法,是大逆不道的!他不少从问题的内容而从赵广汉做事情的方式就给赵广汉下了判决:不道。可以说,正是萧望之的加入,使风向立刻发生变化了。宣帝态度马上发生变化了,对赵广汉表示出厌恶的态度来。这样,赵广汉 的命运也就决定了。随后赵广汉被下廷尉狱,又被冠以他滥杀无辜,这是指荣畜那档子事情,故意不据实情审问案件,擅自斥责骑士缺乏军备等几个罪名全都堆到他头上,最后宣帝批准了廷尉的审讯报告,赵广汉因此被施以腰斩而死。当其临死之前,数万老百姓到皇宫外哭泣求情,甚至有的希望能够代替赵广汉去死。可是普通人哪里懂得,这么好的得人心的干部,天然得就该死啊!
到此,其实我们已经清楚了,正是萧望之的加入,才扭转了宣帝的态度,才给了赵广汉致命一击,才让魏相渡过一劫。这也反过来可以推理得出,单靠魏相是很难撼动赵广汉的,甚至有可能被赵广汉给拿下。
那么,为什么萧望之出手之后,迅速就扭转形势了呢?简单说就新的势力加入到魏相的力量中了。在赵广汉这里,赵广汉的力量对比立刻变为弱势了。他自然是必败无疑。魏相一方面是学易出身,另方面又有酷吏的底子,在阶级差异上和赵广汉虽然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少特别大。这也就是两个人斗争长达近二年没有分出胜败的原因。因为背后的势力都差不多,不好抉择。但是萧望之不一样,萧望之是根本就在站在儒家立场上的,没有法家出身这方面的一点牵扯,是独立的势力,也就是萧望之是真正的儒家大族的代表,不像魏相非驴非马,骑墙在代表自耕农势力的法家一部分,有脚踏在儒家一部分。当然魏相在儒家的这部分多些。而正因为多些,所以才成为宣帝和赵广汉打击的对象。在魏相就要被宣帝踢出圈外的时候,萧望之如果不帮忙,那么朝局中丞相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就可能丢掉,你说,萧望之怎么能不支持魏相呢?在这个时候支持魏相,就等于将魏相彻底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了,而且让他大大地欠自己一个人情!因此,当右派+中间偏右的势力一起出场的时候,(这里不排除那些被收买的部分底层,那个苏贤就是代表),其整体力量就大于赵广汉这个中间势力的代表了。而皇帝作为综合的代表,在下面的整体力量发生变化的时候,自然也得跟着变化,就这样,赵广汉必死无疑了。
对于处于弱势的第一把手来说,他永远需要的是帮手,而不是麻烦。当帮手变成麻烦的时候,这个帮手就到了被抛弃的时候了。所以,赵广汉是被宣帝这个并不处于至尊地位的皇帝在关键时刻给抛弃的。这不能赖宣帝,因为他的政权就是几个阶级的联合政权。宣帝的权威远没有到霍光那种大权独揽的地步。在那些老家伙面前,宣帝不过是个小孩子而已。在依然需要别人的时候,你是很难事事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处理的。
赵广汉之死,从总的看,是宣帝的一次失败。他自己的一个得力干将折了。暴露出了宣帝执政能力的不足和支持力量不足的问题来。是儒家集团对自霍氏灭族后宣帝政策的一个强有力的反击。当然,也是儒家势力对霍光的残余势力的一次清剿。儒家的势力在缓慢的上升其实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待续
儒家(19)丞相(10)广汉(1)相关参考
晁错的这种死法,经常使念书不细的人误觉得他死得很面子。这事要怪司马迁。司马迁在为晁错作传时用了“春秋笔法”,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似乎是天子给晁错留体面,让他穿戴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
广汉市有那些古今历史故事秦朝时为雒县。雒县因雒水流经县境而得名,故城在今北外乡境五里巷。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广汉郡,辖13县。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此为益州,刺
汉元帝刘奭,之所以名闻后世,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出了个“昭君出塞”的故事。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她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
...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画像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
...义非常喜欢研究,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
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研《礼》
千百年来,杨贵妃之死一直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谜团。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的疑惑,马嵬驿兵变是如何发生的?谁才是兵变的真正主谋?为什么身为皇帝的李隆基面对这一切只能隐忍不发?最重要的是,杨贵妃当时到
刘备是怎么死的?刘备之死是病逝于白帝城吗 刘备,字玄德,东汉幽州涿郡涿县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在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