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好段赏析,

Posted 李时珍

篇首语: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那些事儿好段赏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那些事儿好段赏析,

明朝那些事儿5中的好词好句摘录和解析

1、当唐伯虎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朱宸豪来到他身边,把他推向了更低谷。

2、他只有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3、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4、幽默的只是我,而不是历史。 5、宁可丢官,不能丢人。 6、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7、简单说来,所谓鸳鸯阵的原理,和打群架大致相同,瞄准目标,群起殴之,远了用啤酒瓶砸,接近后用西瓜刀砍,贴身后就用匕首捅,不管你黑带白带,剑道几段,全部完蛋。正是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是也。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事实上,鸳鸯阵是古代军事智慧的伟大杰作,作为一个近身格斗阵法,在此后的百年之中,人们却依然无法找到破解它的方法。 8、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9、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还要作弊,可见作弊之诚意。 10、打跑是必须的,打死是不够的,要打到他做鬼都不敢来找你才行。 11、但就在宗礼准备预写他的第四次捷报时,徐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12、要克服畏惧,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人来和你一起畏惧。 13、征服的荣光背后是无数的悲泣与哀嚎。 14、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15、能捧得起你,也就能踩得倒你。 16、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17、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18、所谓特权,就是当你在家酒足饭饱准备洗脚睡觉的时候,有人闯进来,拿走你的全部财产,放火烧了你的房子,把洗脚水泼在你的头上,然后告诉你,这是他的权力,这就是特权 19、为了实现日本同行光荣地去死,义无反顾地去死的武士道主义精神,把背黑锅啃骨头进行到底,徐海在出发前反复对他们强调,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最为强悍的明军,即将进行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正是实现个人价值(战死)的最好时机。 20、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 21、从道士到钢铁战士,只是因为一件东西--信仰。在这个世界上,信仰是最为坚固的物体,一旦坚持,就很难动摇,而金钱、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极为软弱无力的。 22、其实戚指导员的意思很明白,要放到今天,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不要浪费纳税人的钱! 23、所谓善人就是做好事不留名,做坏事擦屁股。 24、胡宗宪之所以如此安心,是因为俞大猷有一个公认的作战特点--“计定而后大举,兵集而后齐发”.通俗点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 25、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天悯人之心去关怀所有不幸的人。这才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真正原因,这才是人类最为崇高的道德与情感。 26、坏人拍马屁是为了做坏事,好人排马屁是为了干实事。 27、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 28、曾有一位厚黑学前辈说过,违法的事情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可以做。 29、但是阅人无数的王翘翠依然选中了他,选中了这个可能明天脑袋就要搬家的倭寇,这似乎是一个毫无逻辑的选择,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权势。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我相信它的名字叫爱情。 30、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 31、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明朝那些事儿的鉴赏点评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 ,能激发广大读者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这部书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重点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描写,令人看后回味无穷。该书涉及人物众多,线索繁杂,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可以贯穿起来,加上明朝是一个十分强盛的朝代,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除了皇帝、大臣外,还有王守仁、唐伯虎等各界的名人。 《明朝那些事儿》不是严谨史学著作,带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偏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主观。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不能当做史实去看。

收集<<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句子或段落

  我也喜欢哈,给你一些我收集的。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必定是个胸怀大志,正直,高尚的人。   1.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往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2.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第一个“开悟”的中国人就是著名的“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既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了,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一句小说中的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而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1、道是个稀罕玩意,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2、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3、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 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还是按照职业来划分,如果你去问一个已经开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会十分有趣。   对于这个问题,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禅师的答案是:把佛像烧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来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贤是挑粪的。(罪过罪过)   他们并不是在说胡话,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他们从各种耸人听闻的话来回答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可是高僧们的答案可操作性实在不强,一般人干不了,很难让我们满意,我们再来看看武者。   对于练武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简单,丢给你一把剑,您就慢慢练吧,至于要练多久才能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不要问师傅,也不要问你自己,鬼才知道。   毕竟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里绝顶高手一般也就一两个人,如果兄弟你没有练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诸位一定要端正心态。   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通往圣贤之路的钥匙。   朱圣人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好,现在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和王守仁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圣人还是很耐心的,他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朱圣人不收你学费就够意思了,还能帮你包打天下?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3.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4.   李时珍是神医,在那个年头,只要不是天花、肺结核之类的绝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问题在于,他那位唯一的病人是没病找病。   嘉靖其实身体很好,只要能够坚持锻炼,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极拳,活个七八十岁应该不成问题,可他的目标过于远大,七八十?至少也要活个七八百才够本。   于是他开始没事找抽,日复一日地吃重金属和水银,还美其名曰金丹,李时珍倒是劝过他,也想帮他,却毫无用处。   这实在怪不得李时珍,因为要从科学门类来分,嘉靖同志弄的这一套应该算是有机化学,隔行如隔山,李医生当年也没搞过化学,只能爱莫能助了。   太医院别的没有,医书和药材是不缺的,于是嘉靖接着磕他的药,李时珍接着搞他的研究,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便打起背包,收拾资料,离开了这个他曾无限向往的地方。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回到了民间,这一年他三十五岁,见过最穷的贫民,也看过最富的天子,到过寒酸的茅舍,也走过金銮大殿,人世间的富贵、疾苦他已了然于胸。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爹就是被一堆奇形怪状的药材给治死的,在表示哀悼的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李时珍的那个年代,患了感冒开给你几剂砒霜应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没办法,咱中国地大物博,药材植物也多,到底哪种东西治什么病,谁都搞不清楚,被乱治胡吃搞死的人,也只有阎王才能数得清。   忆往昔,他此起彼伏,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写一本囊括所有植物药材以及正确用法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草纲目》。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李时珍开始写这本书,要知道,医书不是小说,你不但要写出药用植物的形状、外貌,还要详细描述它的特点、疗效。坐在家里胡编乱造,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   所以从决定写书的那一天起,李时珍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奇特而艰苦的生活。   作为曾经在太医院干过的医生,此时的李时珍已经成为了传奇人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医术且不说,想想当初这人给皇帝都号过脉,那就是御医,说起来咱这辈子还看过御医,也够吹个三五十年的。   名声大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李时珍就算闭着眼睛号脉,混个百万富翁也绝不成问题。然而他默默地收拾行囊,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悬崖峭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他曾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植物,好几次差点植物中毒,一命呜呼。   为了写这本书,李时珍从一个名医变成了流浪汉,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宽敞的诊所,也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但他依然执著地写了下去——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历经二十六年,李时珍走遍了全国各地,尝遍了无数植物药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医书,最终完成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共计十六部,五十余卷,全书记载药物一千九百余种,还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采集、制作、特性、治疗病症,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佩服),此外书中还收入经检验有效的方剂一万一千多则。   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此书的出版。   三年后,《本草纲目》正式印刷发行,很快脱销,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带,几十年后又传入欧洲、北美,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权威书籍,而李时珍也得以超越嘉靖、徐阶、张居正,成为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   而对于《本草纲目》的意义,其实不需要用它的传播范围以及受到的夸赞加以肯定,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出现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继续,这就够了。   鲁迅先生除了痛斥庸医外,自己也当过医生,当然,之后他又不干了,原因大家在课本里都学过,他觉得医人无用,“启发民智”才是正道。   对于这个判断,自然不能说错,但凑巧的是,我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有一个医生,这位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很多人来找他看病。   当时恰逢战乱,打得你死我活,敌对双方的受伤士兵都来找他治疗,他来者不拒,悉心照料使他们很快康复。   很快,他就惊奇地发现,原先治好的人竟然又负伤了,还是来找他,没办法,战争年代刀剑无眼,其实我们也不想光荣负伤,您受累了。   看起来这场仗时间很长,不断有新伤员来找他,但让人高兴的是,老伤员似乎越来越少——战死了就不用治伤了。   如此周而复始,他终于崩溃了,我治好了他们,他们又去打,然后又负伤,我再去医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丢掉了药箱,远离了诊所,跑到山区隐居起来。   但没过多久,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又回到了诊所,照旧开始医治那些负伤的士兵。   于是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会回来医治这些人?”   他笑着回答:   “因为我本就是个医生啊!”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无论徐阶是否斗倒了严嵩,无论张居正是不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都不关李时珍的事,他只是一个医生,他知道,生命很珍贵,也很柔弱,作为一个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生命的存在。   这就是明代医生李时珍的觉悟,以及他抛弃荣华富贵,历经困苦三十年著书救人的唯一动机与目的。   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的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   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来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许宗教、国籍、政治派别或地位来干扰我的职责和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下,我决不将我的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   我出自内心和以我的荣誉,庄严地作此保证。   ——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   我知道,李时珍没有读过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并以不朽命名,以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人生命的伟大人物。   伟大的李时珍医生永垂不朽!   5.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写过无数个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张居正,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6   附:   《明朝的那些事儿》经典语录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733]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   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748]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753]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   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755]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5]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   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768]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   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   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771]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   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   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775]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780]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   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   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   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   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   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   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788]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   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   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789]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   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   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803]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   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   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   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   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   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816]   23.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   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   ,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   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   不到,没有忽不了。[824]   26.这个“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825]   2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828]   28.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   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   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830]   29.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831]   30.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31.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   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   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836]   32.“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是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   心,要隐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坚强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838]   33.这是国家形象问题,换句话说,就算给得起钱,也丢不起人。[843]   34.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用最   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845]   35.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   眼前的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   所有的原则。[849]   36.这就是传说中骂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骂,夸骂合一。[849]   37.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850]   38.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860]   39.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   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   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   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   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861]   4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   ,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   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   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862]   41.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863]   42.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870]   43.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870]   遗憾,字数太多输不了了。。

明朝那些事儿1读后感

史书读得不多,《明朝那些事儿》是读过的史书中比较另类的一本。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调侃一下,真可谓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只是书中没有引经据典,也未注明出处,是否完全符合史实,咱也就没法考证了。好在它说的事儿,跟我这些年东鳞西爪地积攒起来的明史都对得上,我也就认为它是真的了。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永乐帝朱棣登基为止。算是一部朱元璋传和半部朱棣传。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这大概就是当今社会对腐败官员大开放生之门的历史依据。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 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 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而历史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书写的,因此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我们以前面对的事枯燥的叙述和总结,根本无法引起我们的阅读欲望。下面是我认为的一些有哲理的话。 1“我相信我是对的”。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2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3 每一种主张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的群体。如房地产商一定说房价会不停的涨,电信公司一定说自己的收费很便宜一样。而农民的主张只可能是种地或者收租。 4 张士诚是一个有着坚强的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他的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却并不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只能是淘汰赛,胜利者只有一个。 5 人生最痛苦的地方不在于有一个悲惨的结局,而在于知道了结局却无法改变。 6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7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的,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8 朱棣过于得意忘形了,他似乎忘记了他当年是怎样战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一定是先进的武器和士兵的数量,而是人的决心和智慧。 9 于是,当年的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跃跃欲试、胸有城府的政客。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罢了,但问题在于,解缙在作出这个选择的时候忘记了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而正是这个简单的原则断送了他的一生。 这条原则就是: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10 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经历磨炼了杨士奇,使他变得老成而有心计。他为人十分谨慎,别人和他说过的话,他都烂在肚子里,从不轻易发言泄密,他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却从不明显表现出来,其城府可见一斑。 而杨士奇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11 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和阴谋,自己身边的同伴不是被杀掉,就是被朱高煦整垮,为了自己的信念,杨士奇忍耐了很久,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向朱棣揭发朱高煦的不轨行为,但作为一个政治老手,他十分清楚权力斗争就如同剑客比武,一击必杀才是制胜的王道,因为一旦宝剑出鞘,就没有收回的余地。 您剪刀加浆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在学校图书馆库里找的。谢谢

明朝那些事儿(一) 读后感(要好句)

原文:朱元璋的这个行动似乎可以定义为一次挑选公务员的工作,比例是三十比一,没有笔试,考官就是朱元璋和他的眼光。

感受:这是一本现代人写的明史,“博古通今”。读这样的史,可以让人读懂今天的很多事。正像虞逊写的:“读史既可增长知识,又能以古知今以古论今借古讽今,更深层次的是现实的无奈和逼仄,自己经时济世之理想诉求只能在书堆里、背人处寻求一点慰藉,故历来为读书人所推崇。但要读史当然离现代更近一点为要,元明清近,但元清两朝都是外族统治,按照以汉为正统封建思想是不屑的,那只有明史了。” 原文:朱元璋对投降过来的部队进行了改编,出人意料的是,他并没有说一些类似同生共死,有福共享之类的话,而是对这些投降的士兵进行了谴责,让他们反思为什么这么大的一支部队,如此没有战斗力,轻易的投降了,然后他说出了结论,这是因为没有纪律和训练,要想成就事业,只有加强训练,建立严格纪律。 感受:朱云璋的管理思想很有道理。想必,他还是一个演说家,说不定还是洗脑艺术的鼻祖。洗脑的力量有多结棍,我们是有深刻体会的。朱云璋去世数百年后不是有一个人玩这个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吗?演讲家邹越说:“演讲是艺术。历史上希特勒也能算是一个演讲天才,可他的演讲却煽动一个民族走向罪恶,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原文: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感受:这里的“暴力”是广义的,不是动手那种低级别的,而是包括德行在内的更高层次的力量,用今天管理学上的说法,可能就是“影响力”“统治力”“号召力”“威性”之类。看来,朱元璋也懂得“德治”。这也许就是孙金汉《后管理时代》里说的那种“后管理时代”,即智慧管理。

相关参考

明朝那些事儿经典片段,明朝那些事儿精彩语段摘抄及赏析

《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些经典句子。胡广的老婆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定:“一定是女的。”不杀陈祖义,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用的人。郑和清楚的知道这点。所以他把陈祖义

明朝那些事儿2,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明朝那些事儿》是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当年明月,共7本。主要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概括,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

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求明朝那些事儿的MP3,全集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音频,求明朝那些事儿的MP3,全集下载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求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具体人物,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

明朝那些事儿人物大全《明朝的那些事儿》人物统计1明太祖朱元璋洪武1368~1399郭子兴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常遇春徐达冯国胜朱文正李文忠傅友德蓝玉刘基叶琛章溢李善长汤和韩山童刘福通李贞赵普胜丁普郎胡大海

明朝那些事儿第2部,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章简介《明朝那些事儿》是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当年明月,共7本。主要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历史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三主要内容

谁知道《明朝那些事儿》主要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50字,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

急求《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0字《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前段时间,我们从上海书城买来了网上非常流行的《明朝那些事儿》,用了不少时间把它看完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朝末期出生在

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00字我最近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十分喜爱这部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对斗争的描述淋漓尽致,对情节的把握炉火纯青,真的很令我钦佩。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朱元璋了

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孙一第五部,求《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全集

求《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全集,孙一版~~~://ed2000/ShowFile.asp?FileID=229574明朝那些事儿有声小说都有谁播音博讲过明朝那些事的人员:(播音:木成)(播音:林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