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问韩信带兵白话文,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问韩信带兵白话文,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问韩信带兵白话文,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

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言外之意 就是 刘邦会用将但不善于带兵

韩信点兵的故事

韩信在点兵时为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的部队实力,经常采用很多稀奇古怪的点兵方法。

据说有次点兵时,韩信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为2。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还是2 。

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依然是2;很快,他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这令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扩展资料:

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常与多多益善搭配。寓意越多越好。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

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韩信辞气磊落,刘邦的眼前却浮现起当年的齐王信在百万军中如何奋臂云兴,腾迹飙起。他微微一笑,笑容中有妒意,有恐惧,有杀机。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非是恃力逞强的人海战术,全然是囊括八方的战略布局之所需。至于那些勇于私斗者,不过匹夫之勇,止于战术者,无非诡道奇计,只有达于战略者,才能扭转乾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韩信点兵

求刘邦与韩信的精彩对话?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译文: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来历

主要是韩信被汉高祖刘邦所缚之后二人对话所得,

刘邦:“将军以为若是我亲自带兵,会怎样?” 韩信:“不过十万。” 刘邦:“将军以为自己呢?” 韩信:“多多益善”. 刘邦反讽:“为什么百万之将军受擒于十万之寡人?” 韩信:“陛下虽不善统兵,却善御将”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常与多多益善搭配。寓意越多越好。

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 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 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 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翻译 上(刘邦)尝从容与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刘邦曾经和韩信讨论各位将军的统兵能力,各有差异。刘邦问,像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最多不超过10万。刘邦又问,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我带兵没有数量限制,越多越好。刘邦说,那你怎么反被我活捉了。韩信说,我擅长带兵,主公擅长带将,这就是我为什么会被主公你捉住的原因 。

“韩信点兵”的历史故事???

韩信点兵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开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 “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 《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 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 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 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 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近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这个解法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或“中国剩余定理”。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 请你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这题: 一个数在200与400之间,它被3除余2,被7除余3,被8除余5,求该数。 (解:112×2+120×3+105×5+168k,取k=-5得该数为269。)

刘邦和韩信,帅才和将才的区别问题

将帅之才的区别

虽然百度上有人说古语云:“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 但实非此论也。 将与帅,都应是军队的绝对元首,而不会是军师之流,帅可以是诸葛、庞统,但是帅才还是需要有武力的。 概括地说,帅才应该是有将才之能,而又有高于将才的才华,统驭全局之能力的人。 比如: 帅才——春秋之孙武、伍子胥、三国之曹操、隋唐之李世民、李靖、李世勣一类; 文武全才堪当大任者为帅。 以上诸人,文有运筹之才,武有百石之勇。 将才——春秋之吴起、三国之关羽、赵云、张辽、徐晃、隋唐之尉迟敬德、薛仁贵、明之常大春。     冲锋陷阵,料敌于先,于十万军中,能在拼杀之时把握时机,指挥军队,一呼百应者,为将。人数少于十万,不足以曰“将才”。常大春号称“常十万”,由此。 (但是,帅才一般还是偏于军功,帅才的能力可以涵盖将才,冲锋陷阵之事一样是万能的,所以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之后,才悲叹自己只能为一军师,而不能为帅,皆为庞涓所害。 ) 相才——管仲、诸葛、张良、房杜等    以下,寥寥而已—— 能臣——庞统等辈也。 上将——...... 故而,亮剑中李云龙封为少将,还是合理的。 其中,将才和相才合在一起,也可以成为“王佐之才”,但是帅才和相才加在一起,大多都是“君临之才” 0 | 刘邦(109)能带(1)

相关参考

刘邦带兵攻打匈奴,为何不让韩信担任主帅

刘邦是大器晚成之人,四十多岁开始创业,从最初的泗水亭长,到西汉开国皇帝,只用了七八年时间,成就和经历颇为传奇。俗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刘邦也不例外,他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其中两次最危险,一是危机四

刘邦打彭城之战时手下大将韩信究竟在哪?

公元前205年即汉高帝二年,楚汉双方发生了最激烈的一场战争,史称彭城之战。在彭城之战中,楚汉双方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力图将这一场战争拿下。楚军在西楚霸王项羽的带领下,英勇无畏,以少敌多拿

韩信

  韩信(?~前196),中国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韩信像乞丐一样落魄,哪来的带兵经验,他究竟凭什么战无不胜

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要比千军万马重要的多,这一点从刘邦身上就能体现出来。他本是亭长出身,本就不会打仗,要不然也不会被项羽打得找不着北了。可后来刘邦能够以劣势战胜项羽,离不开大将军韩信,此人就是一用兵奇才

刘邦问韩信:你说朕能带多少兵

大家都知道韩信可以说是功高盖主的代表性人物,但是其实在刘邦创业初期两人的关系还是非常的好的,甚至还会经常性的在一起交流一下领兵打仗的经验。当时就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可以说充分的表现了这两个人有什么样的

假如韩信在要求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时候起兵造反,韩信会赢吗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汉朝建立的基石将领,韩信领兵之后,一路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一生无败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我们反观汉高祖刘邦的领兵记录,彭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张良,却要杀了韩信,张良能活到最后靠的是什么?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张良,却要杀了韩信,张良能活到最后靠的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时期。他本身就是普通的一介农民。刘邦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现在的话他是江苏省人

刘邦手下的大将_刘邦手下有几个大将

刘邦手下有几个大将?各叫什么?比较知名的有5个,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周勃、樊哙。1、韩信韩信(-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

军事天才韩信攻下齐地,为何只求封假王,不敢背叛刘邦自立为王

汉四年,韩信在谋士蒯通的勾引下,掉臂齐国已归附于汉国的事实,私自兴师狙击齐国,占领了齐地。随后,韩信给汉国之主也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写了一封信。韩信的意思很明确,齐国的公民乃是频频的公民,必需有一个强

解读白登之围有什么影响 刘邦白登之围的真相

...因为敌不过匈奴大军,多次派出使者向匈奴求和,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怀疑,刘邦怀疑韩信勾结匈奴对汉朝不利,也因此事责备韩信。韩信害怕刘邦会因此事处死他,决定于匈奴联合共同攻打汉朝,刘邦得知之后更是大怒,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