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 · 两宋时期(三)

Posted 官窑

篇首语: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龙泉青瓷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 · 两宋时期(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龙泉青瓷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 · 两宋时期(三)

龙泉旅游

随时随地了解龙泉旅游那些事儿

在中国陶瓷一万多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

当时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陶瓷器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并出现了官办和民营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窑场。

宋 官窑青釉弦纹瓶

官窑在广义上指官方设置的专门烧造宫廷、官府用瓷的窑场,狭义上即专指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一的官窑

汴京官窑

历史上的宋代官窑有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设窑于汴京,称汴京官窑,南宋设官窑于修内司及郊坛下,称修内司官窑及郊坛官窑

汴京官窑一名最早见于南宋顾文荐《负喧杂录》:“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顾文荐南宋人,此书是他老年闲居时所著,记叙老年忆旧之事,关于官窑的记载应当可信。

汴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千百年来由于黄河的多次决口泛滥,当年北宋都城汴梁遗址早已淹埋在泥沙之下。

50年代以来,开封附近的考古发掘与对古遗址钻探所取得的资料都表明,宋汴梁城遗址在今开封市地下6米处,由于黄河河床高于地面等原因,地下水位较高,增加了考察汴京官窑遗址的困难,所以至今还未有明确的北宋官窑遗址出土。

宋 官窑大瓶

由于文献资料太少,窑址又无法找到,因此对汴京官窑的记载,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认为汴京官窑就是汝窑,根据明曹昭《格古要论》所说的:“汴京官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一语推论而来,但事实上汴京官窑和汝窑两者的区别比较明显,只要详加对比,就不会官、汝不分。

宋 官窑青釉方花盆

第二种理解以为官窑即是明清两代文献提 到的杭州凤凰山修内司官窑,但此说也难成立,南宋叶寘《坦斋笔衡》一书中提到“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就是说杭州修内司官窑承袭汴京官窑的做法。

宋 官窑葵花洗

最后一种意见以为汴京官窑与杭州修内司官窑都分别设立过,唯因两者窑址均未发现,对于传世官窑瓷器尚难区分。

宋 官窑青釉蒜头瓶

宋代官窑瓷器特别注重釉色美。其凝厚的釉层系采取先素烧坯体、然后多次施釉的方法完成的,釉层厚度往往大于坯体的厚度。烧成过程中,选用优质木材作燃料,以保证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宋 官窑青釉圆洗

官窑瓷器多为素面,既无精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描绘,多用凸凹直棱或弦纹为饰,在釉面自然优美的片纹点缀下颇显高贵典雅。

宋 官窑青釉盏托

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

未完

待续

温馨说明:本文来源“北京龙泉青瓷文化院”,如有涉及文章或图片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非常感谢!

来源:龙泉青瓷

汴京(3)龙泉(2)官窑(1)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