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世宗改革的意义,周世宗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Posted 寺院
篇首语: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后周世宗改革的意义,周世宗改革的影响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后周世宗改革的意义,周世宗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周世宗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周世宗是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旧河山的军事家,更是目光远大?胆识过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曾经希望能做30年皇帝,“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在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以务实的态度?宏大的魄力,革故鼎新,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卓有成效?影响深远?
他在位不到6年,但他已经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基础?周世宗堪称照耀黑暗时代的一颗璀璨明星!
佛
什么是后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在位期间,全面推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调整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废除天下佛寺,安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国内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周世宗还加强了军事力量,为后周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提供了保证,也日后的统一建立了重要基础?他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954年,北周太祖驾崩,柴荣按遗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周世宗?年富力强的周世宗,建立禁军?南征北战,改革政治,富国安民,营建帝都,畅通水路,建立了不朽功绩?
周世宗即位时,正值黑暗?动荡的时期,北周国贫民弱,外敌四起?即位还不到10天,便有北汉勾结契丹大举入侵?他力排众议亲自出征,招募勇士入编禁军,简选良将四面出击,沉着应战,危局中竟以少胜多,将汉军击溃?
战后,周世宗赏有功,罚怯懦,惩处贪生怕死的将领,严厉整治骄兵悍将?他下令各地将战斗力最强的士兵输送到京城,建立了精锐的禁军?并将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裁汰,武艺特别出众的选为“殿前诸班”?
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成为服务于统一集权政治的武装工具?在此后的征战中,禁军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后来的北宋延续了禁军制度,禁军始终是北宋王朝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五代政治黑暗,官吏极端贪暴?周世宗大力整顿吏治,破格任用贤才,改革了科举制度存在的弊病,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受到朝廷重用?
他力肃贪污之风,严厉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就连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故友犯法也不徇私情?他严格考核官吏,有几个官员借奉命出使之机游山玩水,也被他贬了官,这在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例?
周世宗奉行人道,注重法治,废除了随意处死条款和凌迟之类的酷刑?他以多种人道措施对待犯人,打扫监狱,洗刷枷拷,给犯人充足的饭食,允许探视有病的犯人,无主的病人由官府负责治疗,严禁使犯人无故死亡,私自杀死犯人的官员被斩首?
他命人彻底修改法律,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大周刑统》,对北宋的《宋刑统》有着直接的影响?
周世宗关心民间疾苦,下令罢黜正税之外的一切税收,禁止地方官吏和豪绅将自己的赋税转嫁到百姓身上?他鼓励开垦荒田,把中原无主荒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并对逃户庄田颁布处理办法,优待从辽朝返回的逃户?
他还注重减轻租税?
958年颁发《均田图》,派官吏均定河南等地60个州租赋,废除曲阜孔氏的免税特权?又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以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周世宗抑制寺院经济?周世宗采取抑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的措施,禁止私自剃度出家,拆毁寺庙数千所,勒令僧人还俗数十万人,促进了商业发展?
周世宗针对日益发展的寺院势力,于955年下令废除没有敕赐寺额的寺院3万多所,迫使大批僧侣还俗,并禁止私度僧尼?下令收购民间铜器佛像铸钱?
周世宗延聘文学之士,实行考试制度,纠正科举弊端?重视国家的藏书和文化建设?他曾多次亲临史馆视察藏书情况,见藏书太少,便下诏采取激励政策,钦定凡献书之人,均给以优赐?聚而又校,选常参官30人,对所藏图书进行校雠?刊正?抄写,并令在书卷末署校书名衔?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
周世宗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以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做做样子?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订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在开封城市的建设史上,周世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曾命大将赵匡胤骑马飞奔,直至马力倾尽跑出2.5万米?于是周世宗下令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东京外城?这就是“跑马圈城”的故事?
唐朝后期曾经大规模的扩建开封城池,奠定了开封城的基础?
由于经济复苏,商业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内房屋过于密集,民宅侵入官道,致使车马无法通行?周世宗着眼于帝王之都的长远发展,下令将城内违章建筑全部拆毁,将城内的坟墓全部迁往城外重新安葬?
周世宗命人治理运河?黄河和汴河,堵塞黄河决口,修固黄河河堤,还在汴河口立斗门控制黄河水势,确保京城的安全?
为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周世宗命人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
后周世宗
周世宗改革有哪些,周世宗改革的内容是啥,是什么
政治
在位短短的5年间,柴荣清吏治,选人才,修订刑律和历法,做出了许许多多超越前人、启迪后世的非凡之举。 柴荣办事谨慎,虚心求谏,他曾极为诚恳地专门下诏要求群臣尽量上书言事,还点名让20多名翰林学士都写两篇文章:《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这种命题向众多朝臣征求治国之策的做法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他也绝不是哗众取宠,只作作样子。在认真审读大臣的建议后,他欣然采纳了大臣王朴《平边策》中“先易后难”的主张,以此制定统一大计,付诸实践。 军事 整顿禁军,柴荣凡事率先垂范,甚至事必躬亲。他先后五次亲自领兵出征,每次都亲力亲为,战斗在第一线。有一次,柴荣率军打算从水路进攻南唐,但有段河道无法疏通,将领禀告说河道一旦被掘通,河水必然倒灌,所以无法安全施工。柴荣亲便自前去察看,几天后传下手谕,竟然有详细的施工方法。工匠依法施行,果然安全地疏通了河道,大军得以出征。 经济 在位时,柴荣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于休养生息。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5] 文化 在文化上,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5] 延聘文学之士,实行考试制度;重视国家的藏书和文化建设。曾多次亲临史馆视察藏书情况,见藏书太少,便下诏采取激励政策,钦定凡献书之人,均给以优赐。聚而又校,选常参官30人,对所藏图书进行校雠、刊正、抄写,并令在书卷末署校书名衔。为后周国家藏书奠定了基础。[6]对周世宗改革的评价
五代十国既是中晚唐藩镇割据形势的延续,也是中国由乱而治的过渡时期。由于唐末军阀混战,致使田地荒芜,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烟断绝,荆棒蔽野”、“饥民相杀而食”的惨痛局面。从后梁到后汉的三十多年里,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不仁,社会经济非但没有复苏,反而加重了赋税徭役,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后周太祖郭威出身寒微,起于军旅之中,深知民间艰苦,他称帝之后能循汉隐帝“覆车之轨”,生活俭朴,虚怀纳谏,并任贤使能,重用范质、王溥等人才,行“有益国利民之术”,此外,郭威还有心革除弊政,在位期间整饬吏治、奖励农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郭威驾崩后,柴荣即位,即周世宗。在他称帝的五六年时间里,柴荣顺天应人,针砭时弊,以“民本”思想为主导,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一、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为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后周建立之初,北汉勾结契丹贵族不断南下侵扰,再加上黄河泛滥,自然灾害频仍,百姓流离无依。在当时社会动荡、田地荒芜、百姓流离的情况下,周世宗在经济政策上,坚持“民本”原则,首先解决了安辑流民的问题,鼓励百姓耕种荒地,招诱逃户回到家乡耕产。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要“厚农桑,薄伎巧。优力田之夫,禁末游之辈”,收赎大批流民,使他们复归农亩,借以增加国家收入。 接着,周世宗又减免赋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使百姓保暖无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方面,“念稼穑之忧,罢非理之差徭,去无名之侵耗”。他十分注重赈灾和安抚百姓,对农业生产更是重视非常,时常亲身的到农田或御庄去看禾苗庄稼的种植情况,并亲自制定垦田方案,对河南州县的税赋实施均定,颁布《均田图》,派遣官员赶往各地均定田租,查实耕地,“以据田亩,均定税赋”。 除此之外,周世宗还兴修水利,保证农田灌溉和水利交通的顺利运行。二、 加强军事、政治力量,为统一全国创造了稳定前提 经济改革能否成功,少不了政治改革的保障。在重点实施经济变革时,周世宗对政治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说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等,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改革环境清明,使经济的改革得以顺利实施。此外,周世宗还一效贞观之风,广开言路,鼓励臣子直言进谏,时刻反省自己。他还命人编写了《平边策》与《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并采纳了其中的很多建议。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被史家称
(1)政治上,重用人才,建立各种制度;经济上,打击寺院经济,均定田赋。(6分) (2)增强了后周的国力;奠定了北宋统一的基础;影响了北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9分) 试题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体现出重用人才,建立规章制度;“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说明在经济上打击寺院;材料最后一句,说明推行均田。(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材料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反映的各种措施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材料二体现出周世宗改革对宋朝的两方面影响,一是为结束战乱,实现局部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影响了宋朝对商业的态度、优遇文人的政策,即经济、文化。
简述周世宗柴荣的改革与北伐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季世”,《新五代史》发论必以“呜呼”开端,称“五代之乱极矣”, 五代54年中换了14个皇帝,分姓8姓,在这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却造就了一位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皇帝周世宗柴荣,《旧五代史》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周世宗柴荣(921-959年),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后收为养子。生父柴守礼,是郭威妻子柴氏之兄。成年以前与姑父姑母郭威一家生活。曾与商人一起到江陵贩卖茶货,后随郭威入伍,郭威原仕汉时便十分看中柴荣的才能,郭威代汉称帝建周,封柴荣为晋王,镇守邺都,委以重任。 954年,周世宗刚即位不到10天,北汉主刘崇勾结契丹大举入侵,辽骑万余人北汉兵3万,合力向潞州进攻,这是决定存亡战争,世宗力排众议亲自出征,在人数不如汉辽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取得高平大胜,高平一战历史意义不小,依附辽国的北汉不再夺取中原,恢复沙陀政权的野心,保卫了历史趋势的转机。 北汉朝内乱之时,西部边界的秦凤成阶四州投降后蜀。柴荣击败北汉刘崇后,便派王景、向训等西征伐蜀,不出半年击败后蜀,先后收回了后蜀的秦(今甘肃天水)、阶(今武都东)、成(今成县)、凤(今陕西凤县东)等4州之地。 955年起世宗派李谷等南征,围攻南唐寿州(今安徽寿县)等地。显德三年初,他亲征寿州,取得正阳(今颍上西南)之战的胜利,且派兵攻取了南唐的滁(今滁县)、扬(今江苏扬州)、泰(今属江苏)、光(今河南潢川)、舒(今安徽潜山)等州,但寿州由于南唐将领刘仁赡死守未能攻下。显德四年初,柴荣第二次南征,终于攻下了寿州城。这年底,他又第三次南征,连取濠(今凤阳西北)、泗(今泗县东南)、楚(今江苏淮安)、扬等州,到显德五年,南唐李璟遣使求和,割江淮之间14州60县土地,三次南征,后周国力骤然增强,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同时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959年3月,柴荣再次北伐。取道沧州(今属河北)北上,率步骑数万直入辽境。到五月就先后收复瀛(今河间)、莫(今任丘北)、易(今易县)3州和益津(今文安县境)、瓦桥(今雄县境)、淤口(今霸县境)3关,共计17县之地,为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所取得的最大胜利。正当柴荣大会诸将,议取幽州(今北京)之时,突然患病,只得班师回到汴京,六月十九日病逝,年仅39岁。 周世宗柴荣虽在位只有短短5年半时间,但是其文治武功颇有建树,除了南征北战的赫赫武功外,还对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整顿纪纲。五代政治极端黑暗,官吏极端贪暴,民众苦不堪言,积于此因,世宗为整顿纪纲、改变贪风,惩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对其施以重刑,至后来官吏比较守法,用刑才放宽。例如《旧五代史》中记载,显德四年,“……时重修永福殿,命延希督役,上见役夫有就瓦中啖饭,以柿为匕者,大怒,斩延希而罢延勋等”。对于五代时期以严酷出名的法律,世宗也进行了彻底修订。废除了随意处死的条款,废除一些凌迟之类的酷刑。同时,又不乏以人道措施来对待犯人。最终完成并颁布了《大周刑统》使全国遵守统一法律,之后宋朝继续沿用。世宗也严以律己,他认为自己“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常惧昏蒙,不克负荷”,因而要求“内外文武臣僚,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若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 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史称周世宗“留心农事,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 以示尊崇。(《资治通鉴》卷二九四)。世宗关心民间疾苦,并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显德二年(955)正月下诏:“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其近北地诸州,应有陷蕃人户,自蕃界来归业者,五周年内来者,三分交还二分;十周年内来者,交还一半;十五周年来者,三分交还一分;十五周年外来者,不在交还之限。”这些规定促使逃户及早回归和荒弃庄田的开垦利用,大大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显德五年(958),世宗读唐朝同州刺史元稹所上的《均田表》后,下诏称赞此表“较当时之利病,曲尽其情;俾一境之生灵,咸受其赐”,遂命按表制成《均田图》赐给诸道节度使、刺史,随后又派“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租税的曲阜孔氏,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赋。又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外的苛捐杂税和一些徭役。 疏浚漕运水路。显德二年开始,先后疏浚了胡卢河、汴河、五丈河等,“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五代以来,由于藩镇割据,战火连绵,隋唐大运河航运已不能通航。世宗疏浚漕运水路,使山东和江淮的粮食、货物都可由水道直达京城,使开封繁荣起来。对后来赵匡胤用兵南方、统一中国具有重大军事意义。显德二年世宗下诏扩大开封外城,先立标帜,俟今冬农闲开始筑城,致次年春耕田时停止。分年进行,逐渐完成,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至959年,水路交通基本统一。 治理佛教,整顿钱币。佛教在五代时已经成为社会的大蠹虫,寺院占有土地和劳力,僧尼不耕不织,虚耗国力。同时,寺院还销熔大量铜器乃至钱币铸造佛像,致使铜价上涨,钱币奇缺。为了增加劳动力和兵源,柴荣于显德二年五月下诏限制寺院的发展:“诸道州府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还严格规定出家为僧尼的条件。这一年共废寺院30336所,仅保留寺院2694所,还俗僧尼61200人。与此同时,又下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来促进商业发展。但是,面对世宗新的销熔佛像的命令,几乎所有人都持反对态度,世宗答疑解惑曰:“平定乱世乃千秋功业,佛家曾言如有益于世人,手眼尚且可布施,区区铜像又何足道!”众人哑然。“毁佛”增强了后周的国力,也使社会秩序日益安定,经济有所发展。 在统一中国的问题上,柴荣并没有完全遵循“先南后北”的方针战略,他在得到南唐淮北之地后毅然挥师北上直取契丹,志在夺回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出卖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被契丹占领,已成为他们进攻中原的基地)。在这次征伐中,开战仅42天后,后周就占领了燕南各州,然而在后周军队前锋直指幽州时,柴荣忽然病倒,大军被迫班师。如果不是柴荣忽然得病,病情日益沉重,不得不退兵的话,凭周朝的实力和柴荣的雄才大略,收复晋时割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一统北方是完全可能的。甚至再经过数年休整,南下攻取蜀,唐、越、汉、闽、荆、楚等国统一中国的事业都极有可能。尤其是燕云割地后人每每提及,无不惋惜世宗英年早逝,之后的宋朝虽削平了南方等国的割据势力,但是终其一生未能夺回燕云十六州,造成了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威胁中原的恶果。这个“历史问题”直到明朝徐达北伐才算解决。 周世宗柴荣希望做30年皇帝,“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他是一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旧河山的“一代之英主”,世宗死时只有短短的39岁,统一的大业只完成小半,对世宗还是后人,实在是让人遗憾不已。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然而他改革了不少五代的积弊,开辟了统一全国的道路,为北宋的建立铺平了道路。赵匡胤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除了他本身的雄才大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后周政权国力强大,军队大多参加过对北汉、契丹、后蜀、南唐的战争,富有战争经验,不是世宗打下的良好基础,赵匡胤的统一战争绝不可能在二十年内完成。 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君,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向来有褒无贬,少有争议。从明朝朱元璋到清朝溥仪(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至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明清的皇帝对他的祭祀不断。至今世宗庆陵前保存下来的御制祭文碑、祝文碑近40通,而相比宋陵祭碑的荡然无存使得世宗庆陵祭碑显得更加珍贵,它似乎默默的向世人书写着一位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好皇帝……列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变革<包括变法,革命,改革>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古代著名改革 1.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的土地问题,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运用"中庸"调停,平衡平民和贵族的关系,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并未解决. 梭伦改革的影响 ①梭伦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制提供了借鉴. ②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制提供了借鉴. A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B政治措施使下层平民得以参与国家政治,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权力划分的先河. C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与东方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 (2)商鞅变法的措施,内容 (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成功的一次改革;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生产关系彻底的改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确立与发展;③收富国强兵之效,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A,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改革,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B,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评价:实质: (1) 积极: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生产;增强了国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稳定了北宋统治.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 局限性:用人不当,出现官僚为害百姓和"国富民穷"的现象. 变质:宋哲宗时党争,宋徽宗时变质. 失败原因:(1)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2)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执行不善,引起了民间的不满. (3)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认识: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改革要注意用人. 五,对古代改革的综合认识 改革的类型和特点 ①促进社会转型的变革:此类变革多侧重从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入手进行改革,如商鞅变法等.②封建社会富国强兵,拯救危局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把推行新的经济政策作为改革的重点,如有王安石变法革.③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改革:此类改革多是以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接受先进文化为主体,如魏孝文帝改革等. 改革的作用和启示 作用:中国古代改革有成有败,从效果上来看,所有改革都收到了明显成效,管仲改革,商鞅变法都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忽必烈改革大大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一度改变了中衰局面.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有成有败,一般情况下,最高统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成功,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多遭到失败. 启示:改革是改革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手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在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过程伴随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充满着艰辛.商鞅,王安石等人变革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学习. 近代社会的改革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的背景 2,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新教主张 (1)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得救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主张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信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 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在德国和北欧传播. (2)瑞士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教会,《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上帝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神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建立民主教会;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 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 (3)英国的宗教改革 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是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族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主要措施是颁布《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的仪式,解散修道院等,严重削弱了英国教会的实力,强化了王权,但是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运动. 3,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影响.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以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革.16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宗教改革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此,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后来的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同时,迫使天主教会展开教会改革运动,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了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而耶稣会也充当了殖民侵略的先锋,在一定程度上又在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较低,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不可能彻底.另外,在宗教改革后仍存在教派的纷争和宗教迫害,造成严重的后果,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的历史背景 2,改革的主要内容 3,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的历史背景 2,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作用 3,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影响: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俄国走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另外也开始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地方自治机关中城市资产阶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因此,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但是政治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改革没有触动俄国政治制度,沙皇专制依然存在.改革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很不彻底. 四,日本明治维新 1,改革的历史条件 : (1)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 政治上,日本实行幕藩体制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包括藩主,武士在内的各阶层对幕府统治不满; 经济上,领主土地所有制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造成日本的落后; 阶级关系上,各阶层对幕府统治不满,社会动荡不安. (2)外患:1853年培里叩关,打开日本的国门,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 (3)改革派的活动:武装倒幕,建立新政府. 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改革派形成,经历过改革幕政和王政复古的努力失败后,他们确立了武装倒幕的方针,以西南强藩为根据地,组织倒幕武装,发动政变,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为改革提供了政治前提. 2,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3,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面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它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启迪. (2) 局限性:依然存在较强的封建势力残余,实质上仍然是藩阀专制,人民没有民主权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五,戊戌变法 1,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 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维新思潮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 2,维新派的主张和变法的主要内容 3,变法的失败及其原因 ,与日本相比中国改革失败的原因: 社会背景 领导力量 措施实施情况 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倒幕派掌握较大实权 全面而有效 帝国主义集中侵略中国,国际环境有利 中国戊戌变法 封建势力依然强大, 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没有真正实施 帝国主义对中国开展激烈争夺 4 ,历史作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有进步意义.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总结:对近代改革的综合认识 (一)相似的背景: 1,外部危机:19世纪以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展开并完成,资本主义已成历史发展的潮流.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列强加紧了在全球的侵略和扩张.这样,亚非拉大多数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落后国家,一方面面临着被资本主义国家武力侵略,变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险;另一方面也受到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俄国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埃及被英,法等国家殖民侵略,日本与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和中国甲午战后严重的民族危机等.近代化的改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2,内部危机:外部的危机激化了各国内部存在的各种矛盾.各国内部危机重重,腐朽落后的制度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威胁着统治者.如俄国的农奴制是经济,军事落后的根源,埃及马木路克的黑暗统治和包税制,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还有中国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等,这些都阻碍了进步因素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近代化改革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目的和性质: 俄国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为维护统治而进行的,日本改革是由代表新地主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明治天皇在推翻幕府统治后推行,中国戊戌变法是弱小的资产阶级依靠封建的没有实权的皇帝,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推行,这些改革虽然结局各异,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虽然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但主要是军事工业,并且管理方式仍是封建的,腐朽的,对人民的专制手段也是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因此埃及改革的性质相当于中国的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进行的近代化改革. (三)相似的内容: 1,经济上,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机器工业,或者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埃及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化工厂,并采用行政手段发展民族工业;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维新变法也采取了许多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等. 2,政治上,都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体制.俄国的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埃及加强中央集权,日本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中国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 3,思想文化上,相应的提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主要是日本的文明开化和中国维新思潮. 另外,埃及等还进行了军事改革. 总之各国改革的内容都是仿效西方,学习先进,使本国经济,政治,思想或军事走上近代化道路.而由于落后制度的阻碍和改革者的阶级局限性,各国的政治改革都相对比较滞后或者曲折. (四)结局和影响: 欧洲的俄国,非洲的埃及,亚州的日本和中国改革由于国情等的差异而各有结局.在这场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中,日本取得了成功,由原来地处东亚一隅,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一跃跻身世界五大强国之列;俄国改革步履蹒跚,矛盾重重,在两次改革后仍背负着沉重的传统包袱;埃及改革最终由于失去群众基础而失败;而中国的改革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而尤为艰难,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也无力回天. 但是,无论成败,各国改革都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成为本国历史的转折点周世宗的改革和南征北伐是怎样的?
郭威建立后周以后,华北地区的混乱残破局面,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
郭威(周太祖)出身贫家,知道民间疾苦。他即位后,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改革: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保持节俭生活,停止州县贡献珍贵食物及土特产;免除正税以外的一些苛敛,如斗余(概量之外,又取其余)、称耗(计斤之外,又多取之,以备耗折)等;废除后梁以来长期存在的“牛租”(梁太祖击淮南,掠耕牛千万计,给东南诸州农民,使岁输租,自是历数十年,牛死而租不除,周世宗民甚苦之),并将民间牛皮一律输官,禁止买卖的办法,改为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买卖;停废营田.(前世屯田皆在边地,使戍兵耕种。唐末中原驻兵所在皆置营田,募民为佃户,不隶州县,由户部置官总领。强迫编户为营田户,使封建国家纳税户减少,营田收入多被管理营田的官吏侵吞封建国家的营田收入不多),将田地、耕牛、农具、庐舍等分还给佃户为其永业。使封建国家增加了三万多户的纳税户。农民得到土地后,生产积极性提高,收成超过往年。 显德元年(954),后周世宗柴荣即位。他继续推进改革。在政治方面如整顿科举,再开制科,注意选拔搜罗人才,破格用人;澄清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修订刑法,五代十国时的刑法基本行用唐代的律、令、格、式和编敕,又有新颁敕条,汇编附益,有的已难解释,有的矛盾重复,世宗令大臣整理、注释、删简,汇编为《大周刑统》21卷,想做到刑法不滥;下诏求谏,令臣下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特别是整军工作和严肃军纪对加强军队战斗力起了很大作用,在后周抗击北汉和契丹联军的高平之战中,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奔溃,世宗处决了樊爱能、何徽及中级将校70余人,使骄将惰卒无不知惧。高平之战前,世宗已令诸道招募包括山林亡命之徒的骁勇者来充当禁军。高平战后,世宗命令检阅诸军,淘汰老弱,留用精锐,选拔特别优异者为殿前诸班。从此朝廷拥有一支勇猛强壮的禁军,“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为统一战争创造了条件。 周世宗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有下列诸项: 一为颁布逃户田地处理办法,鼓励农民垦殖逃户田,供纳租税。规定如田主三周年内回乡的,归还其一半耕地;五周年内回归的交还三分之一。均不包括佃户所盖的房舍和种植的树木、园圃。五年以外回归的,除坟茔地外一律不归还。至于从契丹统治下回归的人,对他们在外的年限和获得土地的数量,都相对放宽,如五周年内回归的交还三分之二。十周年内回归的交还二分之一。十五周年内回归的交还三分之一。招人承佃逃户庄田,和招还逃户回乡,使土地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有利恢复农业生产。 二为均定田租,显德五年(958)周世宗制成《均田图》,颁发州县,下诏均定田租,这是受唐元稹《均田表》的启发而采取的措施。元稹在同州时,见到不少民户逃亡,田地荒废。有些近河田地,被河水冲刷,变为沙碛,但农民还要按原来田亩数分摊两税。一些豪富之家,广占田地,“十分地才税二三”。于是元稹建议,除去逃户荒田和被河沙侵吞的土地,把两税税额按现有耕地分摊到田亩中。这样既可免农民分担逃户荒田和河水冲坏田地的租税,也使富豪难于逃避两税,这多少具有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周世宗认为此法妥善,按元稹《均田表》所说均平田租的办法,制成《均田图》颁给诸道节度使、刺史各一面,作均田准备。不久派遣使臣34人,分行诸州,均定黄河以南60州田租,连受历朝优待免纳租税的曲阜孔家,也照平民例交纳。查出不少隐匿耕地,使之均摊两税。因均定田租,具有抑制地方豪弘势力,有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作用,故宋太祖赵匡胤继续采用它。 三为打击寺院经济势力,唐武宗禁佛毁寺,给寺院经济势力很大打击,但宣宗继位,恢复崇佛,故寺院经济继续发展。五代时各地寺院林立,大量隐匿编户,故郭威曾废开封僧尼寺院58所。世宗继位后,于显德二年(955)令天下寺院非敕额(朝廷特许)者一律废除。禁私度僧尼,只许两京(开封、洛阳)、大名府(即魏州)、京兆府(即长安)、青州五处设戒坛,度人为僧尼,禁止私度。申请剃度出家者,必须是男年15、女年13以上,得到祖父母、父母或伯叔兄的允许,并能背诵或读过一定数量的佛经,否则不许受戒出家。这一年,天下寺院存留2694所,废除寺院30336所,批准僧系籍者42444,尼1856。其余一律括还为编户。继又下诏悉毁天下铜佛像用以铸钱。世宗对侍臣们说:你们不要疑虑,佛教讲利众生,愿意舍自己的生命布施给别人,为什么舍不得铜像。如果施舍我的身体可以利民,我也不会吝惜。据《佛祖统记》载镇州有一尊观音像,极有灵应,毁像诏下,无人敢动此像。世宗亲自到寺,用斧斫破铜像面胸,带以制止反对派的反对阻挠。废除寺院,勒令僧尼还俗并限制剃度出家,使封建政府控制较多劳动人手,显德六年,世宗以幽、云未复,乘辽内部纷争,下诏亲征,统率水陆大军北伐。遣将自沧州(今河北沧县东)治水道入契丹境,遂通瀛莫二州。世宗乘龙舟,沿流北进,舳舻相连数十里。连下益津关(故址在今河北羁县)、瓦桥关(故址在今河北雄县)、淤口关(故址在今河北羁县信安镇),攻取瀛、莫、易3州17县,契丹守将皆举城降,不到两个月,兵不血刃而取燕南之地。正当周军向幽州胜利推进时,世宗突患重病,被迫回师。不久世宗死,子柴宗训七岁继位,被赵匡胤取代,建立宋朝。 有哪些(33)世宗(3)相关参考
1.历史中,柴荣的地位是什么中国后周皇帝。即柴荣:(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称柴世宗,汉族,邢州尧山柴家庄人(今河北邢台隆尧)汉族。著名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在位时间从公元95
周世宗御驾亲征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辽国,仅用42天,就兵不血刃取得关南三州十六县土地,完成了无以伦比的功绩。周世宗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之时,却遭到将领们的反对。他们认为此时应该见好就
五代十国是个很分裂的时代,尽管是如此,当时的统治者还关注了当下的文化。比如,后周世宗时,更做了一些恢复儒学的努力,使得儒学的传统不至于在这纷乱的年代中断。在而民间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
后周世宗柴荣,可以说是后周一朝最伟大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后周国政治清明,百姓们安乐富庶,中原呈现复兴之态。与此同时他还厉兵秣马,率军四处征战,将后周国的政治版图扩大许多。尽管后周一朝,在历史上并不是
后周世祖郭威传位给干儿子柴荣,周世宗弃商从戎(随干爹打江山)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后周世祖郭威传位给干儿子柴荣,周世宗弃商从戎(随干爹打江山)”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五代十国的最后时期是后周,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后周三位皇帝中的周世宗柴荣。熟悉这段历史
1.后周世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周世宗柴荣(921—959)后周第二代皇帝。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和养子,后周开国皇帝太祖郭威在位期间,曾就恢复农业生产、革除累朝弊政推行了一系列有
金世宗完颜雍,原名叫做完颜褒,他的女真名字是乌禄。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金睿宗完颜宗辅的儿子。他母亲是贞懿皇后李氏。完颜雍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对金朝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主张
文/格瓦拉同志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周世宗柴荣最器重的将领,但在柴荣驾崩后才半年时间,便通过「”陈桥兵变”,篡夺幼主柴宗训(周恭帝)的帝位。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篡位称帝后,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寡妻宣慈符皇后,以
唐朝灭亡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他们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们时间不长,且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显得很渺小,但有一位帝王,却在历朝历代备受赞颂。马天骥说“周世宗当
在历史上,后周世宗柴荣的死因十分可疑,他刚刚还生龙活虎地活跃在北方的战场上,转眼就得了重病,不到一个月就撒手人寰了。后世对他的死因有几种说法。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周世宗的死因和他事必躬亲有关。据说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