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领约、项牌、朝珠聊起,解读古人为何喜爱佩戴另类饰品
Posted 朝珠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古代的领约、项牌、朝珠聊起,解读古人为何喜爱佩戴另类饰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古代的领约、项牌、朝珠聊起,解读古人为何喜爱佩戴另类饰品
首饰的设计与制作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美的一项重大实践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当中,不仅习惯以首饰作为情感寄托,而且以其因有的物质价值和优美属性来评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深度。
这是首饰在人性表达中的一项最真实而又重要的特征,可以说,首饰是一种特别的装饰品、纪念品。它的装饰功能完全服务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但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特别是清朝,贵族所钟爱的约领、项牌和朝珠,在今天已经无影无踪。那么为什么这些另类的饰品在古代如此的受欢迎呢?
一、清后妃的常见饰品
清后妃的饰品繁多,如耳环、耳坠、手镯、手钏等等饰品形式流传至今,仍然深受现代女性的欢迎。而约领、朝珠和项牌,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另类的饰品。
约领是放在衣领上的一种装饰物,用来约束衣领。皇后的衣领镶嵌着十一颗东珠,活口使用明亮的黄色绦子进行装饰。官员的家眷则使用红色和蓝色的小宝石各五颗,活口使用石青色的绦子进行装饰。约领的造型古朴端庄,具有一定的分量,在保证领口整齐的同时,为女主人带来庄严气质。
朝珠是清代的一种衣饰,挂在脖子上挂在胸前。总共有108个珠子,每27个珠子中间穿入一个大珠子里,大珠子有四个。皇室成员、五品以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另外包括所有的侍卫和京官都可以佩戴朝珠。
项牌是类似项链的一种颈饰,通常是将美玉做成玉牌坠在颈间。
清代皇后主要的的金玉首饰共有六件,包括皇冠、金约、耳环、项圈、吉祥服冠和朝珠。
皇冠通常有三层,上面所有的都是金和凤凰的形式都是用珍珠攒成,在冠冕的后面还挂着两条明黄色的丝带,并在末端用宝石装饰。特别的,皇后的朝珠有三盘,一盘由东珠制成,另两盘由珊瑚制成。
二、为什么古人钟爱另类饰品?
随着清王朝的经济发展,简洁的图案不能满足王室为了展示其独特的地位,因此,图案复杂,细腻,多的发展,具有罕见的珠宝,玉器,精致的做工相结合,更加特别。
从清代首饰纹样中可以发现,独立创新设计的纹样很少,其中很多是传统纹样中两种相似或不同纹样的组合,动静结合,耐人寻味。图案也决定了生产技术,明代工匠的精细的做工达到了高超的水平,为了生动地展示这些复杂而细腻的图案,艺术家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技能。精美奢华的首饰一方面体现出来工艺水平的完善以及高水准的审美水平,但是从另一面也反映出皇家贵族们的骄奢淫逸,耽于享乐,这说明饰品在此时早已不仅仅具有装饰的作用,这些受到古人青睐的饰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阶级的象征。
清首饰的图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年龄以及功能。其特点在于:
(1)首饰种类与制造体系的完善化
从清代首饰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首饰制度的不断完善。珠宝的式样、佩戴方式、材料和工艺都有严格的区别。
在图案方面,可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图案的内容;在材料方面,贵族可以用黄金,而普通人则是使用银。
饰品和工艺品,最能体现其完美的系统,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环环相扣,过程步骤和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清代的各种首饰对现代首饰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头饰、发夹、手镯等,但现代首饰已不再像清代的首饰体系那样庞大复杂。在生产技术上,纯手工装饰品的产量低于机器生产的饰品,这与商品经济的大规模生产有关。
(2)首饰形式风格的多元化
在清朝贵族头饰种类繁多,而且每种饰品都有着独特的名字。特别是在表现手法上,一件饰品可以用多种图案元素和多种加工工艺来表现。尤其在清代,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首饰的风格充满了眼睛,反映了时代的某些特点。清代早期的传统模式之前,带来现代珠宝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清代的龙凤图案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造型简单,但传承文化的理念依然存在。
(3)首饰功能多样化
在首饰设计中,能工巧匠们既要使其美观,又要注重实用性。饰品不仅在各种功能有着卓越的性能,同时也考虑到了人体生理需要。据清朝晚期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的裕德龄女士回忆: 1903 年农历四月24日是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玉簪”。这说明在清晚期的时候,首饰的佩戴也是季节性的,反映出珠宝是以用户为基础的。
清代艺术家的设计思想给现代设计师以深刻的启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首饰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美丽。
三、结语
清代的饰品设计在满足人们的审美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以表达特定社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打造出了盛极一时的饰品风潮。这是因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在清朝发展到了顶峰,高度集中的权利使得贵族们骄奢淫逸,将饰品的功能过分细化,饰品实际上成为了身份和权利的象征。到了近代,随着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许多代表了专制阶级身份的饰品也就随着消失了。
参考文献
[1]. 借用与错位——中国古典元素在饰品设计中的另类凸显[J].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5):102-103.
[2]. 论首饰设计中的情感体验[J]. 美与时代, 2017(7):95-97.
[3]. 清朝时期首饰纹样与形式的特征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清代(13)饰品(5)首饰(4)相关参考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清朝官员或者后妃脖子里悬挂的朝珠。根据现有的清朝画像来看,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时期,清朝还没有开始使用朝珠。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的中高级官员和命妇们,以及王
清代女贵族穿着的礼服较为繁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又胸前所垂彩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
我们先来讲一下裹小脚的发展史,裹小脚与什么有关以及裹小脚的危害!真正有据可查的缠足历史源自于宋代。但是裹小脚的风气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存在。从五代十国一直到北宋1070年以前,妇女裹小脚的情况还不是很多
孝庄太后画像,头戴朝冠,面带微笑,身穿华服,背部挺直,双手拢于身前,佩戴着一串白色的东珠和有两串珊瑚朝珠,整个形象,颇有威仪不怒自威,倾国倾城的气场,无疑秒杀各种版本的现代演艺版!专家根据孝庄太后的头
裹小脚的历史古代男性为何十分喜爱三寸金莲 裹小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小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为人诟病的毒螫之一。上至王公贵族、豪门深宅,下至寻常巷陌、平民娼妓,无不以缠足为是,甚至以不缠足为耻。虽然
在古代,无论男女,自杀之前都要脱鞋子,这是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就在岸边发现了他的鞋子。古人为什么要自杀之前脱鞋子呢?原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甚至还有更为实际的功用。从春秋到汉代,
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地方,自1897年胶州湾事件之后,被德国人占领的青岛才成为一个近代史意味很浓的地点,更因康有为的到来身价倍增。原来,自1898年
首先要交代的是,《亮剑》独立团缴获大量日军钢盔,为何李云龙却从不让战士佩戴这事只是电视剧中的演绎而已,真正抗战战场上巴不得能有这样的装备来戴上呢,只是苦于我国的工业水平有限,没有能力大规模装备上这样的
每个人都喜欢把重要的必需品放到自己的顺手一侧,以备紧急时刻能迅速取出使用。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最要紧的要数他们的第二生命——枪。不管任何地方,总的来说还是右撇子居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右手侧是顺
裹小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小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为人诟病的毒螫之一。上至王公贵族、豪门深宅,下至寻常巷陌、平民娼妓,无不以缠足为是,甚至以不缠足为耻。虽然缠足的弊病昭然若著,缠足的风气却屡禁不止,久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