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坐洋人的奔驰车

Posted 电灯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讲不吝千万言,时时做不惧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坐洋人的奔驰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慈禧太后为何不坐洋人的奔驰车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这位讲究品位、时尚的“老佛爷”,率先接触并享受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她享用电灯,乘坐奔驰车,最喜欢摄影和巴黎香水……

她的意识形态在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也增加了她对“西洋物件儿”的喜爱,以至于其在颐和园内还引领了一股西洋风。而这股西洋时尚风最终刮出了颐和园,吹向了北京城乃至全中国。

清漪园自1888年更名颐和园后成为慈禧太后常年驻足之地,颐和园不仅见证了慈禧太后施展政治权威的“女王”一面,也遍布着她作为“中国第一女人”引领时尚的足迹。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

位于颐和园东大门不远处的“德和园”是昔日帝后妃嫔看戏的戏园子,这里举办过“清朝帝后用品展览”。

网络配图

其中有一件堪称稀世珍宝的“老爷车”,也就是当年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这件文物至今已有一百岁,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与辐条、铜质车灯、实心轮胎、两轴四轮,是一辆在今天看起来依然“拉风”的敞开式古典汽车。从外观看,它更酷似昔日的四轮马车。

车厢内设有两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司机席,后排座位则是乘客席,前排只能乘坐一人,后排可以乘坐两人。在车厢的上方撑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车篷的四周围缀有黄色的丝穗。发动机则被巧妙地装置在乘客席座位下面。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台横置式气缸、1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旁的齿轮变速箱将动力传递给后轴,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9公里。前悬挂是一横置钢板弹簧,后悬挂是两个普通钢板弹簧。车厢两侧的翼子板系三合板制成。论模样,这一“老爷车”,虽与今日飞驰在公路上当代汽车的长相已相差很远,但其原理、发动机、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已与今日汽车很接近,比现在的10辆新的奔驰车加在一起的价格还高。

这就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太后是和这辆“奔驰”汽车结下不解之缘的第一人。

据说,慈禧太后喜欢游览,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游玩。1901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

网络配图

慈禧太后一生享尽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意儿,看后心中大喜。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汽车驶出紫禁城后,慈禧太后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汽车司机,不仅坐着还坐在自己前面,心里非常恼火,当即责令他跪着开车。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险些酿成大祸,这可吓坏了当时的王公大臣,他们纷纷下跪乞求慈禧太后不要冒这个险。慈禧太后于是无奈地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因为不能容忍司机坐在面前开车,慈禧太后渐渐对汽车失去了兴趣,因此这辆车被弃置一旁。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

 电灯照亮颐和园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

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

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翌年正式投入使用,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把颐和园内的电灯和电灯公所毁坏殆尽。慈禧太后避难回京重新入住颐和园,又令人重新操办。1901年,邮传部左侍郎盛宣怀花费5万两白银重修电灯公所,并且在德国荣华洋行购买机械设备。买设备也买来了服务,德国荣华洋行专门派技术人员协助。1903年,慈禧太后住进颐和园,电灯又亮了。

关于颐和园的电灯有一则趣事:1903年有位德国商人意图将西方电气商品打进中国市场,但慈禧反对。外国商人懂得,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让慈禧带头用电灯。于是重贿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他们趁慈禧外出之际安装了电灯。

傍晚慈禧一进乐寿堂就质问:“我一走,你们为何在殿内张挂那么多的各色‘茄子’?”李莲英叩头请安后恭问:“老佛爷,该上灯了吗?”慈禧说:“上。”李莲英将门后的电灯开关打开,即刻灯光大放异彩。慈禧惊喜地问:“这些‘茄子’一下子全亮起来了,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李莲英毕恭毕敬奏道:“这就是电灯。”他说,用电灯方便、干净、明亮、安全,老佛爷用上它可以“添福添寿”。从此慈禧开始用电灯,中国各大城市慢慢开始用电。

网络配图

直到1908年慈禧死后,隆裕皇太后宣布不再到颐和园来,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电灯公所的使命也到此为止。1931年,颐和园电灯公所的发电设备依然保存完好。当时的管理者想把它拍卖,拍卖所得用以购置接送游人的游览车,但个打算没能实现。到了1935年,张学良把这套设备拆走,运到了陕西。

如今,昔日的两个大吊灯仍保留在颐和园。其中一盏挂在排云殿正殿,另一盏挂在乐寿堂。这两盏吊灯,式样讲究,有个别灯泡现在已经丢失。最惹眼的是,其中一个吊灯的灯泡前面带个尖,里面的灯丝是圆圈状的。颐和园在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派专家来考察这两盏吊灯。专家们见到这个前面带个尖、“90岁高龄”、一通电还亮的御用电灯泡非常惊讶。

可以说,慈禧太后直接促进了中国电业的发展。

相关参考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揭秘慈禧太后老佛爷为什么对洋人满怀愤恨

老佛爷历来对洋人满怀愤恨,这倒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事情。因为,那时有相当多自觉得是的洋人,喜欢对她的朝政说三道四、品头论足。她最初只是讨厌无孔不入的传教士,并由此发展到痛恨一切洋人,不管是来自哪边的洋人。

慈禧太后为何要把自己的画像送到美国去参展

作者:赵心放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聊聊她从开始讨厌洋人到后来献媚洋人的事儿,既能对她作深入了解,也能丰富历史知识。(一)慈禧太后的早年经历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氏,1835年出生于

对洋人可以屈膝投降,对反贼坚决镇压,慈禧太后说了句大实话

对清朝来说,列强只是要钱,要割地,要开埠,要特权,并不是真的要命,所以是可以谈价钱的。太平天国就不同了,太平天国是来要命的,只能是你死我活。对于这一点,清朝无论是道光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都非常清楚。所以

揭秘慈禧太后西逃前,为何要处死珍妃

慈禧赐死珍妃这事儿,说实在话,外人(包括哪些所谓的研究清史的)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毕竟这事是发生在皇宫大内的,你怎么可能知晓具体细节呢?所以今天咱另辟蹊径,节选一个当年伺候过慈禧太后的宫女亲口说的回

揭秘慈禧太后死后面貌为何仍然犹如50多岁呢?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统治国家达48年之久,侍候她的太监在3000人以上,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宫女。光绪年间,她游幸奉天,随身就带了1000名太监。作为她的年俸“交进银”,规定为白银18万两,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她一个...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慈禧为什么那么惧怕洋人?  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是大清王朝的一个代表,代表大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对于维新变法等疯狂的镇压,对于义和团等农民组织也是毫不手软。但是为啥一提到洋人就吓得尿裤子呢? 

揭秘光绪当年为何不肯入洞房?

到慈禧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各代皇后(太后谥号也叫做皇后)的谥号全称大都为十九字,有的还要少几个,如慈安太后只有十七字,惟独慈禧太后有二十五字。慈禧生前权力大过清朝的任何太后,而死后的谥号也以二十五个字独

清末慈禧为了避开洋人,打算迁到一个古都,为何最后放弃计划

清末时期内忧外患,1899年曾经有一次在洛阳兴建新都城的设想。近年清查清朝档案时,发现了当时的奏折等文献。洛阳的国都史,主要集中在东周至唐朝这一千多年,古语中京洛就是京城的代称。东周500年历史,东汉

慈禧太后喜欢男宠,慈禧太后性生活揭秘 到底养了多少男宠

慈禧太后性生活揭秘到底养了多少男宠关于慈禧太后,我们了解的比价多,慈禧太后执晚清政权五十年,其间发生的许多大事可谓路人皆知,慈禧在我们的印象中不外一个卖国者、阴谋家,狠毒而冰冷。但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