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戏张先晚年艳福
Posted 梨花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东坡诗戏张先晚年艳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东坡诗戏张先晚年艳福
苏东坡(1037~1101)和张先(990~1078)都是宋代词人,苏东坡大名鼎鼎,无人不晓;相比之下,张先知名度要差点。不过在词坛,张先却是个有个性的人物,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为主打,是北宋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张先比苏东坡大40多岁,但由于共同的诗词爱好,两人结为词友,常有诗词唱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先活得潇洒,健康长寿,80岁了却老当益壮,娶下一个18岁的黄花闺女做小妾。这算什么辈分?简直差老鼻子了!可人家张老就是与众不同,有这份艳福。
此时,苏东坡正在京城供职于国家文史馆,干点编修国史的闲差,无聊之时,总好和情趣相投的文友们聚聚,打发难挨的寂寞时光。这回,得知张先耄耋之年又交了桃花运,便找到一个绝佳的由头,与一帮词友相约来到张前辈家,一来为道贺,二来为寻开心。
到得张府,众人见了如花似玉的新娇娘后,个个艳羡得不行,就起哄一定要张老前辈谈谈80岁做新郎的感受。这老张头作艳诗本是拿手绝活,这会儿趁着高兴劲张口就来:“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嘿,老张头不愧老当益壮,这把年纪了居然一点不糊涂,抖搂起自家“韵事”来一套一套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瞅着老张头那个自豪劲,苏东坡心说臭美吧你“老同志”,看晚辈如何编排你,遂脱口和上一首不无揶揄的打油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大诗人这首打油诗极具诙谐调侃之意,尤其是结束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堪称点睛之笔,既形象,又贴切。梨花色白,比喻白头老翁张先恰到好处;海棠红艳,形容娇艳欲滴的年轻女子别有一番神韵。一句话把个老夫配少妻的情景图描绘得惟妙惟肖。
网络配图
据说,老张头本事的确挺大,与小妾共同生活了8年,硬是让小妾给他生下了两男两女。
1997年,美国拍了一部电影《洛丽塔》,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有人就联想到张先“老牛吃嫩草”的典故,为这部影片起了一个“很中国”很典雅很有象征意味的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
相关参考
近日,由文汇报社、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境内最后的‘慰安妇’摄影展”正在上海市宝山区图书馆展出。其中一名“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案最后一位幸存受害者张先兔于11月12日过世,工作
中国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出生于1903年,他一生娶过两任妻子,这两任妻子画风差别极大,第一任妻子是端庄清秀的女教师,第二任妻子是风姿绰约的女歌星。梁实秋先生的第一任妻子程季淑,程季淑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
张先,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四十岁才考中进士,算是个大器晚成之人。自从金榜题名之后,张先先后做过知县、判官等官职不高的小官,工作能力还算不错。与其他人不同,他对功名利禄的兴趣不大,却喜欢创作诗词和垂钓,
宋朝,文人携妓、喝花酒,似乎是常事,苏东坡也不例外。《东坡乐府》存词三百多首,其中,直接题咏和间接涉及歌妓的,多达一百八十多首。这,也正是苏东坡真实生活环境的写照,丝毫无损于苏东坡的伟大。据说,苏东坡...
宋朝,文人携妓、喝花酒,似乎是常事,苏东坡也不例外。《东坡乐府》存词三百多首,其中,直接题咏和间接涉及歌妓的,多达一百八十多首。这,也正是苏东坡真实生活环境的写照,丝毫无损于苏东坡的伟大。据说,苏东坡...
苏东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真实历史上,高俅是苏东坡的书童,而苏东坡是高俅的恩人。苏东坡对高俅恩重如山,而后来高俅发迹以后,也曾感恩图报,回馈苏氏子弟。因此,我们看历史,不能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大文人,也是一位美食家。相信大家都知道东坡肉就是由苏东坡发明的,其实苏东坡在美食上的贡献远没这么简单。据说苏东坡一生最喜欢吃的就是鱼,而且他喜欢自己动手亲自烹调,在这期间也研制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