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
Posted 官员
篇首语:互补的人容易一见钟情,相似的人适合一起变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的朝会是怎么进行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朝会可以说是古代朝廷最为重要的活动,按照时间可以分为早朝、午朝、三朝三种,其中尤以早朝最为重要。为了确保朝政顺利运转,历朝历代对于早朝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那么每天的早朝都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便结合《大明会典》等记载,以明朝为例,来完整了解一下早朝的程序。
候朝阶段:大臣半夜就得起床
明朝需要上朝的官员被称为“朝参官”、“京朝官”,这些官员全部戴有出入宫廷的牙牌。由于早朝每天都要进行,这些官员为了方便,通常在京城城南择屋而居,“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明陆容《菽园杂记》)。
午门有五个门洞,正面只能看见三个
为了确保按时参加早朝,大臣们必须午夜时分起床,穿戴停当之后,便赶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左右,大臣们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午门外。为了方便官员们候朝“待漏”,朝廷在皇城内建有多处朝房,官员们平时便按照品级坐立其中,等待宫门的开启。作为近臣的优待,端门内设有专门的直房,右阙门南是锦衣卫的直房,下三间则是翰林直房,候朝时,大学士一半居北楹,众学士中楹,余者南楹。此外在端门内左侧另有直房五间,又被称为“板房”,是詹士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官员侯朝的地方。
午门之上的城楼被称为“五凤”,其中设有朝钟朝鼓,由内廷四司之一钟鼓司的宦官们负责管理。到了上朝时分,钟鼓司便敲鼓响钟,然后打开宫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中间设有御道,平日里并不开启,左右两阙则是供当值将军和宿卫执杖旗校等人的出入。百官们上朝入宫,则只能走左右两掖的左掖门、右掖门。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此前文武官员入朝时争先恐后、队形混乱,便规定了“将军先入,次近侍官员,次公侯驸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的顺序。
到了天顺元年(1457年),因侍卫和朝官们又经常发生拥挤,于是又另行规定,待到第三通鼓响,先开两门,放官军旗校先入摆列,百官则在掖门前按照次序排队,等到鸣钟之后再开门入内。
入朝阶段:一切井然有序
凌晨五点左右,官员们开始依次进入皇宫,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则由右掖门进入。入宫之后,大臣们先要在金水桥以南,依据品级排列好队列。
鸣鞭之后,大臣们这才依次过桥,抵达奉天门丹墀,在御道两侧相向站立等候,其中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这被称为“起居”。在此期间,又有负责纠察的御史在一旁进行监督,凡是有咳嗽、吐痰、拥挤或者仪态不整的,都会被记录下来,等候上报处理。
奉天门上廊内正中设御座,称为“金台”,台阶左右是钟鼓司的乐队,殿陛门楯间列“大汉将军”,穿着全服铠甲,御道左右及文武官员身后则各有校尉握刀站立。
皇帝到达御门后,钟鼓司开始奏乐,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内使两人,一人执伞盖,立于座上,另一人执“武备”,杂二扇,立于座后正中。天顺年间之后,执伞、扇的力士位置被移到了金水桥以南夹立,只留座上之伞及夹武备二扇;座上之伞,遇到大风时也被撤去。
皇帝登上御座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文武两班这才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早朝阶段:主要分为四部分
大臣们行礼完毕之后,文武百官立于大殿两侧,早朝便正式开始了。明朝的早朝一般分为四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接见入京离京人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皇帝如果选择召见,那么这些人便需要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那么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可以忙自己的去了。如果有他国来使,皇帝是必然要接见的。
第二部分:处理边关紧急要务。接见完入京离京人员之后,接下来便开始处理来自边关的紧急奏报,如果有便需要先行呈上,“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俱于早朝未奏事之先宣布,所以张国威而昭武功也”(《明孝宗实录》)。
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接下来便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奏事”环节。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官员出班之后,需要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时不用口语,而是需要大声朗读奏章。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针对这些政务,如果能够立即处理的,皇帝便会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立即处理,皇帝通常会在早朝之后召见相关官员进行商议,除了紧急政务之外,一般不会当廷进行轻易决断。
第四部分:处理失仪官员。奏事完毕之后,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然后一律进行惩处。
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由于有朱元璋这个勤劳的皇帝,明朝前中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即便恶劣天气,也很少免朝。只有遇到后妃、亲郡王薨逝,例行“辍朝仪”一日到三日不等。明朝中后期则稍有懈怠。
如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早朝在制度和程序上或许有所差异,但作为朝廷最为重要活动,历朝历代对于早朝的规定都极为严格。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古代宫殿喜欢用黄金镶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宫殿,一般指的是皇帝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群,也是皇帝进行朝会和居住的地方。皇帝所在的宫殿规模宏大,最为壮观,并且都有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女子私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现代女性在夏天穿短裙,去海边穿泳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要是看见女性穿上好看的裙子路人都会夸赞两句。虽然现在女性穿衣越来越自由,跟
俗话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我认为,这句话的本意是说假设历史,历史也不可能重来,而并非不许人们对历史进行假设,否则历史将失去许多趣味。假设历史也并非仅作为无聊时的谈资,除此之外一无是处,它能够激发人们总结
古代中国的“两会”很注重民主气氛,“代表们”敢直抒胸臆,有人甚至敢在朝会上当面指出皇帝的不是,如果“代表”总是投赞成票便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遭到皇帝的训斥和查办。在“集议”上,议案也很难“一致通过
皇后的朝冠及配饰特点介绍皇后朝冠皇后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共7只和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向脑后垂珠为饰,皇后为五行二就,冠后又垂护领。【典制】皇太后、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朝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群臣,群臣弓着腰,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我们说的上朝,古代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
导读:“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古代在皇宫里供职的官员每天都要参加朝会,也就得“上朝”。朝会区分为大朝和常朝等。如果君主生病或怠政,也就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之说。止车门与下马碑齐如
這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上的朝陽門的平面圖。從右往左依次是:護城河上的石橋,箭樓,閘樓,瓮城,城樓,城樓兩側的馬道。這是朝陽門在內九門中的位置,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南亞。那麼,強大的明帝國為何不吞併它的朝貢國,以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南亞。那麼,強大的明帝國為何不吞併它的朝貢國,以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