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都不愿主动退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女人错过了那个想嫁给的男人,就会变得挑剔,男人错过了那个他最想娶的女人,就会变得随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皇帝为什么都不愿主动退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皇帝为什么都不愿主动退位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古代皇帝为什么都不愿主动退位?
历史上确实有人这么干过,不过死得惨不忍睹
公元前299年,大概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的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专心带兵打仗(打胡人、中山国,同时研究打秦国),把赵王的位置传给了十一岁的儿子赵何,而他自己则自称“赵主父”(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太上皇”)。
为了让儿子尽快上手,他还尽心尽力地安排了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其进行辅佐。
四年后,专心研究军事的赵主父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横行北方、打的草原民族俯首帖耳,而且还灭了心腹大患中山国。
然而就在同一年,他独自一人,被亲生儿子赵何的手下围困在沙丘宫,断水断粮3个多月,饿到掏鸟蛋充饥,最终变成了一具皮包骨的尸体。
有这样的残忍案例在前,哪个帝王还敢在壮年传位给自己的储君?
当然,后世有三个例外(宋代的不提):
一是李渊,他传位给李世民的时候身体应该还很壮实,因为他后来还生了不少儿子。但他退位显然是被逼的;
二是李隆基,但他是自己作死,面对安史之乱时束手无策、名声扫地,不得不交权;
三是乾隆,他之所以传位主要是不敢让自己在位时间超过爷爷康熙。但他虽然名为太上皇,实际上大事还是亲自抓,只有不入流的小事务才交给嘉庆帝。
而其他的帝王,直到死后,才会进行自动的权力交接。之所以这样,一是不愿意,二是不敢。
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这个职位拥有人类所能想象的一切权力,没人会主动放弃
古往今来,自从阶级诞生后,男人爱权力、女人爱美丽,这是人类的天性。就从我们身边来说,小到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或者主管,也绝对不会愿意让位给其他人。为啥?职位的区别,不仅仅是头衔好听,关键的是其对应权力和资源分配天差地别。举个例子:在一些正规公司,如果你是业务员,跟谁应酬、花销多少,得向主管报告、征求同意;而人家则就能在一定额度内自行做主,甚至还能夹带点私货。
一个基层领导的小小权力尚且让人如此沉迷,古代的帝王是什么概念?所谓的封建专制制度,是皇帝一个人拥有专制权;其他所有人的荣华富贵、生死存亡都得仰其鼻息。即使是太子,皇帝想废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杀掉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他不在意长远后果(或者意识不到)的话,理论上来说,在所处时代生产力能满足的条件下,他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绝对力量压迫下,封建时代的臣子、百姓无不对帝王俯首帖耳,(即使面对那些能容纳谏言的开明皇帝,臣子也得注意方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从帝位上退下来,假使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养老,物质待遇比不上皇帝那是一定的,关键的是你说的话不算数了,这可真的让人难受。
比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自然要大量启用自己的亲信,以前那些老臣必定会面临洗牌。这些老人此时面临三条路:认命、抱新皇帝大腿、求太上皇说好话。
第一个最现实,第二个有难度但也有可能,第三条那就是找死。但目睹这种情况发生的太上皇,内心会作何感想?曾经掌控一切,如今却无能为力、成为孤家寡人,这感受估计比死好不到哪去。
比如李渊在当太上皇时,他的头号心腹、铁哥们——裴寂就被儿子李世民好一顿收拾,以报当年刘文静被杀之仇。而此时的李渊,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酒肉老友被发配、寥落而死。
建帝王的权力绝对排他,不允许在某方面有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存在
在国家管理上,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权力拥有者,但有个例外:血缘方面。
为了稳定统治,中国封建统治讲究“外儒内法”,所以儒家的那一套理论,面子上是必须要过得去的。其中,孝道是历来中国人最为在意的,比如夯实了封建制度的西汉王朝,除了开国的刘邦,后世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全称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景帝——“孝景皇帝”,汉武帝——“世宗孝武皇帝”,甚至汉献帝——“孝献皇帝”。
这也能理解,所谓三纲五常,除了君为臣纲,还有个父为子纲。如果皇帝老儿你本人不孝顺,哪能指望手下忠臣?
但这就会带来一个尴尬:如果上面还有个精神头十足的太上皇,皇帝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呢?
因此,为了维护皇权的绝对至高无上,最好的办法就是皇帝上面没老子。如果一个正值壮年皇帝自己愿意退居二线当太上皇,接位的儿子心里会踏实吗?结果就可以自行脑补了,制造意外/装作毫不知情并不是个大困难。
所以,自己当皇帝的人,是不敢在壮年拱手让位的。
再回到赵武灵王这里来。当初他爱屋及乌,立了小儿子赵何为王,后来又觉得老大赵章可怜,所以想在北方划一块地给他管理,类似于分立第二个王。
这无异于痴心妄想:现成的赵王赵何首先不答应,他身边的那些大臣更是不会同意——已经在手的权力,谁会愿意分出甚至一成给他人?因此,当赵章在沙丘发动政变后,赵何的人马不仅干脆利落地将其一党全部干掉,甚至顺带把赵主父也给整死,免得以后节外生枝。
而装作一切都不知道的赵何,这下终于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赵国老大了,但心狠并意味着人家是昏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手下的蔺相如、廉颇、赵奢等,无一不是一代明臣。
相关参考
逊位、退位、禅位的区别禅位是主动让贤传给别人退位是被迫下台俗称逼宫逊位是主动下台心甘情愿封建时代的君主禅位,退位,逊位分别有着怎样的异同?答:同的地方是“都是退下来不当皇帝了”,不同的地方:禅位是主动
状元宁死都不愿娶公主,但宰相只说了8个字,状元立马与公主成婚
对于古代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科举考试几乎是他们做官的唯一途径,许多人埋头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从此便能光宗耀祖。如果能有幸考中状元,而且被皇帝赐婚于公主的话,绝对是前途无量,这也是许多人的梦想。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人们第一个想到的称呼便是「”明君”。虽然「”玄武门之变”成为了他政治上的污点,但是他上位后却选贤任能,轻徭薄赋,打造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在这一时期,唐朝对内完善政治制
...。然后就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一代明君却在1189年突然主动选择退位,其原因更是令人感慨万千,原来宋孝宗之所以主动退位是自己拉不下脸,怕丢面子,也可以说
公主不愿与驸马同床共枕,皇帝就赏赐驸马一把宝刀,公主态度大变
古人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管出身名门,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古代女子,一旦与丈夫结婚之后,都要好好地相夫教子,否则不仅有可能被休掉,就连娘家都感觉脸上无光。唐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婚后很久都不愿意与驸马
慈禧在晚年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曾咬牙切齿地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可见,辫子在清皇室的里眼,象征着什么。(溥仪旧照)然而,曾经是大清皇帝的溥仪,却是皇室中最先主动剪辫
慈禧在晚年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曾咬牙切齿地说:「”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可见,辫子在清皇室的里眼,象征着什么。(溥仪旧照)然而,曾经是大清皇帝的溥仪,却是皇室中最先主动剪辫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小奴才不断平步青云做到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后又一无所有什么都没剩下。很多人应该很疑惑的一点是,年羹尧其实并不需要死的,是他自己一直作,作死了自己。在被皇帝剥夺兵
导读:在中国古代,一般是皇帝死后太子继承皇位,但也有特殊情况,皇帝主动或者被动禅位于太子,自己成为太上皇。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退位做了太上皇,次子李世民则登基称帝。清朝的乾隆皇帝,为了不超过爷爷
众所周知,古代封健社会重男轻女,女子地位地下,很多家庭都不愿意生女儿。而到了清朝,这现象更明显,因为除了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荼毒外,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的一个「特殊制度」所致,让清朝下至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