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选择支持肃宗,李白选择玄宗支持的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Posted 太子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适选择支持肃宗,李白选择玄宗支持的永王,最后结局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适选择支持肃宗,李白选择玄宗支持的永王,最后结局如何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高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白和高适都是我国盛唐时期的大诗人,但一场来自渔阳的叛乱不仅将大唐的盛世击得粉碎,还对许多大诗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关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我们需要了解,它不仅是一场大唐平叛的战争,还将帝国内部的朝堂之争彻底暴露了出来。
1、政变起家的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并非庸主,其与李世民一样以政变起家。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氏,拥立其父李旦为帝。这是李旦第二次当皇帝,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之后,而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则执掌了朝政。
李旦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平衡,但始终无法如愿。两年后,李旦禅位与李隆基。
公元713年,李隆基发动了“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李旦曾为太平公主求情,但李隆基不为所动。同年,李隆基改元“开元”,大唐的开元盛世就此到来。
由此可知,李隆基并非简单的“太平天子”,其在即位前后经历过残酷的政治斗争。这一特点,在其后来一天之内诛杀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中同样可以显现出来,李隆基对皇位十分敏感。
2、权力煎熬中的太子李亨
太子李瑛被杀后,李隆基召宰相李林甫商议立储。由于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最受恩宠,李林甫便推荐了李瑁。可是,后来被立为太子的却是三子李亨,这一点也说明,李隆基一天杀三子绝非简单的受武惠妃的谗言,其在立太子之事上相当有主见。
这一年是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距离安史之乱还有17年。帝制时代,太子最不好做,勤奋被认为觊觎皇位,懒惰又会被弹劾不适合做储君。李亨并非李林甫所想立的太子,之后便成为后来李亨在政坛最大的威胁。
在李林甫与太子李亨之间的争斗中,李隆基基本上不出面阻拦李林甫对李亨的攻击,体现了他不愿李亨羽翼过于丰满之意;同时李亨虽然在李林甫的攻击下两次婚变,大受刺激,但李隆基却并没有显出废立太子之意,体现的是他认为李亨的势力在可控范围之内。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成为宰相,依然与李亨明争暗斗。若非安史之乱爆发,李亨的太子能否熬成皇帝其实仍然是未知之数。
3、大诗人高适和李白
高适是一介书生,也是大唐安东都护高侃之孙,早年曾投入朔方节度使、幽州节度使的幕府之中,这为其成为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奠定了基础。
高适进士及第之后,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深受哥舒翰器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辅佐哥舒翰固守潼关。潼关失守后,高适又护送李隆基入川,擢升为谏议大夫。
所以,高适虽然是文人,但一生与军旅相伴。
李白,其家世不详,一说与大唐皇室同宗。但不管怎样,其少年天才则是肯定的,同时好剑术,喜游侠,二十四岁便开始了“仗剑走天涯”之路。
李白并非真的与世无争,那是仕途不顺的无奈。他也曾经做《明堂赋》,在东都洛阳进献李隆基,在这篇写尽大唐盛世的雄伟之作中,既体现了李白的政治理想,也说明李白也是有政治抱负之人。
可是,有政治抱负,不代表有政治眼光,与在诗坛的光芒万丈相比,李白的仕途坎坷也是不争的事实。
4、安史之乱中的玄宗与肃宗之争
潼关失守后,李隆基出奔四川,李亨北上灵武。
公元756年7月15日,李隆基在普安郡(剑州)发布了《幸普安郡制》,史称《命三王制》。在这篇诏书中,李隆基
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盛王李琦为广陵郡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以丰王李珙为武威郡大都督,领河西、陇西、安西、北庭等节度采访都大使。这是一个“四分天下”之局,标志着李隆基开始以皇子来代替边将领兵。但这一战略遭到了高适的反对,高适认为这是复“封建”,一旦诸王走出深宫,天下便有分裂的危险。
然而,就在李隆基颁布这道诏书的三天前,太子李亨已经在灵武即皇帝位,李隆基尚不知情。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李隆基的《命三王制》中看出其对太子李亨的制衡。如果说此前李亨与李隆基之间尚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嫌隙,那么马嵬驿之变后李亨与李隆基的矛盾其实已经公开化了。毕竟,处死杨国忠尚可忍,但逼死杨贵妃后李隆基肯定很难释怀。
一个月后,也就是8月12日,李亨(唐肃宗)的使臣来到四川,李隆基才知道太子已然称帝。之后,李隆基承认了这一事实,也同意李亨用“制”的名义处理政事,但事后要向李隆基汇报;而李隆基称“上皇”,用“诰”的名义独立处理政事,事后也要向李亨通报。
于是,大唐形成了两个权力中心,成都的唐玄宗和灵武的唐肃宗。
5、永王之乱和两位大诗人的结局
李隆基所封的三王之中,盛王李琦和丰王李珙并未赴任,但永王李璘是真的赴任了,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其为核心的江陵(荆州)政治集团,其背后便是唐玄宗。
这说明李隆基并未放弃权力,其承认李亨不过是为了平叛的大局,同时也说明其晚年并未糊涂。
高适,便在此时被李隆基派往江陵,辅佐永王李璘。但高适后来还是离开了永王,并投入了唐肃宗李亨的帐下。
比较肃宗李亨和永王李璘,肃宗的优势是已然称帝,同时拥有当时大唐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安史乱前,东北的范阳和西北的朔方便一直是大唐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永王的优势则是拥有天下财赋重地,但弱点便是江淮军力不强。
据《资治通鉴》记载:
璘(永王)领四道节度使,镇江陵······,上(肃宗)召高适与之谋,适陈江东利害,且言璘必败之状。
也就是说,肃宗召高适,高适分析之后认为永王必败,这应当就是高适为何离开永王的原因。之后,高适被肃宗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前往江淮平叛。
与高适不同,李白积极的参与了永王李璘的江陵集团,并写下了许多有关永王的诗歌,比如《永王东巡歌》: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李白为永王出征河南,平定中原而摇旗呐喊,但永王最终还是失败了。由于主将季广琛的反水,永王之乱被唐肃宗迅速平定,从此唐玄宗李隆基再无与肃宗李亨对抗的资本。随后,李隆基在长江一线的势力被清除,全部换成了肃宗的人马。
而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与仕途再无瓜葛。
高适,因讨伐永王李璘,平叛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最后以书生封侯——授渤海县侯。
相关参考
中国的革命党人和日本关系非常密切。维新变法失败时,康有为和梁启超就逃到日本。清政府发出通缉令,但日本政府依然对康梁予以庇护,不但是提供住宿,并且拨出大笔经费,让康梁继续宣传活动。对于孙中山、黄兴等人领
李白临终的一首诗,大气磅礴,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诗仙千古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皇帝,遭致永王李麟的不满。永王起兵东征,兵败被杀,「”叛乱”随之平定。曾为李麟幕僚、且写过《永王东巡歌》的李白被放逐夜郎。两年后,因朝廷大赦,
...期,因为三大殿被雷火击中,朱元璋前往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对于齐泰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并不低,就如黄子澄一...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迅速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念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安史之乱爆发后,永王李在湖北区域积极的招兵买马,意图挥军北上,收复失地。他命亲信韦子春邀
李白、杜甫、高适同为盛唐大诗人,分别是诗仙、诗圣、边塞诗领军人物,三人在壮年之时共同游历梁宋,书生意气,指点天下,写下许多传世篇章。其后多年,安史之乱起,大唐风雨飘扬,三人的友情随着王朝的命运一同进入
李元吉 李元吉曾随李世民东征洛阳、讨刘黑闼,屡立战功,然而在唐初的政治斗争中,李元吉选择支持李建成,所以在玄武门事变中他也难逃一死。 李元吉为什么不支持李世民 李世民是个功劳极大(假设他没有
成年人的世界,崩溃无声,当我们身处困境濒临绝望时,才明白谁是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诗仙李白的大名无人不知,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尚未踏入学堂的儿童,都对李白的大名如雷贯耳,张口吟诵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导语:为什么诸葛亮就一定要选择姜维做他的接班人呢?换一句话说,诸葛亮择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姜伯约而不能是其他人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朝中大权有诸葛亮掌控。因为北伐支持者甚少,所以诸葛亮内心忧惧,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末年的30万八旗为什么不支持清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廷入关靠的是什么军队?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八旗。八旗就是清廷所仰仗的最大支柱,其中八旗军队分为满汉蒙三种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战争爆发前,慈禧曾打算直接向列强宣战。不过,诏书还未正式对外发布,就遭到诸多大臣反对。这些反对声音中,地方督抚最有分量。就连慈禧的心腹亲信荣禄,也将反对宣战的希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