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倭寇时常侵扰沿海居民,后来是怎么剿灭的
Posted 倭寇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倭寇时常侵扰沿海居民,后来是怎么剿灭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时期倭寇时常侵扰沿海居民,后来是怎么剿灭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倭寇是如何被剿灭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数中国历代王朝,无一不将北方游牧民族视为心腹大敌,而历朝历代也不断修筑城墙来抵抗外敌。除了北方的外族的虎视眈眈,历朝历代也遭受了不少来自沿海的侵袭。
自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最开始觊觎中华大地的肥沃与富足,屡次向我们发起侵扰,烧杀抢掠,给中国带来不少灾难。无论是匈奴的“力士尽弓“,抑或是声称作用”数十万控弦之士“的突厥大军,还有后来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一直都是萦绕在华夏王朝心中的噩梦。
匈奴骑兵
但是,中华民族的边关之患不仅仅来自于北方草原的游牧铁蹄,在帝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同样有着嗜血残暴之徒—倭寇。虽然这类来犯规模较小,但是确如附骨之疽一样难以尽除,无时无刻都在危害百姓性命和地方统治。
(影视作品中的倭寇)
浪花下的强盗贼寇
谈起海岸线上的来敌,相信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明朝时期的倭寇。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倭寇是在13世纪,也就是元朝时期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活动。而我国自隋唐时期起,就开始了成规模的航海活动。当时国家一片繁华盛世,万国朝拜,自然而然也就有数不清的海上运输和贸易行为。那么,在倭寇还没有成形之前,海上就真的是一片平静了吗?
(韩国电影《海寇》)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过当时的海盗也并非来自日本,毕竟日本正经历着“大化革新”,国内一片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不会想去干海盗这个苦差事。当时的海盗大部分来自于古代朝鲜地区,也就是当时的高丽国。相比于日本的安定繁华,当时的高丽饱受战争困扰,隋唐两代都曾派遣大军征伐高丽,虽然屡战屡胜,但毕竟远离政治中心,难以形成有力的控制。
一大群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得已只能干起海盗的勾当,并且乘着海上贸易的东风以及没有强力政权的漏洞,在我国目前的环渤海海域以及日韩海域混得风声水起。除了抢劫过往商船以外,这些海盗主要的业务是 贩卖人口,将朝鲜半岛上的难民贩卖至日本或者中国。随着高丽海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倭寇这一更加凶狠的角色才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
倭寇的起源、发展与壮大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经济政治上的原因,倭寇的起源和发展也不例外。一方面,镰仓幕府时期的日本政府奉行海禁政策,禁止官方和民间船队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另一方面,虽然日本多余的劳动力已经能够尝试生产农业以外的手工业,但是产量过低,导致价格奇高,甚至不如从中国进口来的便宜。
这种需求导致商人们铤而走险,即使面临海禁政策的追捕也想要赚取高额。名义上,他们打着贸易的旗号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但实际上他们又被称作武装船队,专门劫掠东南沿海的中国商船。随着镰仓幕府时代的终结,日本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政权支离破碎。倭寇的队伍也不断地吸收着浪人、武士或者商人,队伍更加壮大,装备更加精良,同时也对海对岸的明朝带去了威胁。
(古代画像中的倭寇)
倭寇在明初洪武年间对明朝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彼时战乱方才结束,明朝也逐渐从战乱中恢复元气,各地的手工业和农业也都在迅速的复苏。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却颁布了“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导致明朝海防线空虚,倭寇侵扰日渐猖獗。
明成祖在位时,日本足利幕府短暂统一日本,并且与明朝携手打击倭寇。另一方面,明成祖开放了中日海上贸易的禁令,同时大兴船舶以及强化海防力量的建设,郑和七下西洋的宝船就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在明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的大力合作下,该时期的倭寇侵犯程度有所被遏制。
按理说,明朝和日本双方互通,互相抓贼是一次很好的合作案例,但是偏偏足利幕府就先倒下了,日本又再次陷入了战乱。战乱归战乱,和明朝贸易这块利润巨大的肥肉却没人想丢弃,各方诸侯都想将其收入囊中。在嘉靖年间,这些争斗就导致了“争贡之役”的爆发,这也为之后的倭祸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简述这个事件,就是日本的两个势力代表为了抢夺贸易权而演变成武装斗争,并且沿路抢劫和杀害明朝朝廷任命的千户将军,可以用“两夷仇杀,毒流廛市”八字概括。这个事件导致的结果也很简单,就是中日贸易再一次被关闭。伴随着一大群商人、水手和武士的失业,倭寇带着更猛烈的力量席卷而来。
据资料统计,明初,从洪武到永乐的57年间,倭患次数共为94次,年平均不到2次;永乐以后到嘉靖之前(1425~1522年)近百年间的倭患记录次数仅为17次;在嘉靖一朝的45年间,倭患次数猛增到628次,占明时期倭患次数的80%,足以看见这次倭寇的猖獗与疯狂。
胡宗宪画像
反击!明朝抗倭战争中的英雄
在嘉靖年间的抗倭战争中,不得不提的是胡宗宪和戚继光两人,两人一人为帅,统领抗倭全局,一个为将,战场上冲锋陷阵。先说胡宗宪,相对于戚继光,他就显得更加低调。明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宗宪多权术,喜功名”,这也是他为后世所诟病的原因。他与当时朝中的首辅严嵩交好,屡次献上奇珍异宝,因而饱受言官举报,这也为凄惨的结局埋下伏笔。虽然为人处世不太光鲜,但是他在东南沿海的平倭过程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宗宪的平倭策略可以粗略分为以下几点:(1)建立海防线,这主要是针对倭寇 “去来飙忽难测”、“海涯曼衍难守”的特点来布置的;(2)重用精兵良将,倭寇中的大部分战力来自于日本武士和浪人,单兵作战能力强且水性娴熟。胡宗宪上位后启用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位分别在陆战和水战上对倭寇造成了沉重打击;(3)分化倭寇内部势力,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嘉靖年间的海盗主要是以王直,徐海为首,剿除这俩倭寇巨魁,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喽啰。胡宗宪一方面以开放海禁劝降王直,另一方分离徐海内部势力,再派军乘机击杀徐海本部。至此,王直和徐海两部的倭寇都被基本消灭,东南沿海的倭患逐渐平息。
(影视作品中的戚家军)
另一位名人戚继光就可谓是声名显赫,家喻户晓。年少的戚继光萌家族职位,亲眼见证倭寇的残暴行为,从小便立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远大理想。伴随戚继光的军队,叫做戚家军,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精锐步兵。戚家军凭借鸳鸯阵的巧妙配合,接连拿下岑港之战,台州之战和福建之战等大小数十场战役,鲜有败绩。戚继光的丰功伟绩远不止这些,他编撰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本并发,在后世广为流传。同时他还大力推广堡垒和火器的使用的,在我国的军事发展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自此,本文就结束了关于倭寇这一历史主题的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对中国古代的外敌有着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去认识来自不同方向的战争,以及认识更多镇守边疆的英烈!
相关参考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章亚军从我们平常使用的“倭寇”概念来看,“倭寇”指的是侵扰明朝的一些日本武士。我们很容易将日本武士与日本在明朝时期发动的侵朝事件相联系。所以,我们认为“倭寇”频频侵扰明朝边境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前,两国人民之间就有着友好的交往。但是,在明朝时期,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形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局面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话说,自洪武时起明朝就致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很早以前,两国人民之间就有着友好的交往。但是,在明朝时期,由于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便形成了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局面和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话说,自洪武时起明朝就致
他是明朝一代名将,活着时保卫明朝30年平安,死后却留下最强敌人
他是明朝一代名将,活着时保卫明朝30年平安,死后却留下最强敌人早在万历年间,明朝的国力就开始衰退了。大明朝的江山就逐渐的开始动荡起来了。东南沿海有倭寇侵扰,在辽东等地也不安宁,关外的女真部族,经常与其
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明朝戚继光。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等。时,戚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欢迎阅读观汗青的文章明朝面临周边异族侵扰,贯穿于明朝的建立和灭亡整个时期,中间战争不断。虽然朱元璋列了很多不征讨的国家,但是由于马匹装备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日本、葡萄
提起明朝的倭寇,随着这些年相关历史书籍的普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早期倭寇是冒充朝贡使者来到中国,滞留在沿海抢劫的日本人,后来又有不少本地的海贼加入,明火执仗、杀人越货,在嘉靖年间“登峰造极”,而后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他年轻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
汪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倭寇首领,在嘉靖十九年的时候,趁着明朝海禁政策放缓,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并逐渐与日本战国大名联合,从货品走私,一直到军火走私最终成为一代倭寇首领,著名的海盗大商。明朝年间的倭寇祸乱,...
汪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倭寇首领,在嘉靖十九年的时候,趁着明朝海禁政策放缓,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并逐渐与日本战国大名联合,从货品走私,一直到军火走私最终成为一代倭寇首领,著名的海盗大商。明朝年间的倭寇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