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Posted 郑和下西洋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交付海军之后,与辽宁舰成为了中国的双子星,也算是圆了中国人航母梦。说起航母,在我国历史上明朝的时候,郑和的宝船可以说就是当时的航母了,中国的海军曾经也阔气过。不过这个祖上,在郑和后就突然消失了。其实,他没有消失,就是换了个名字而已,变成了迷你版的“民营”福船。
当初大明水军到底多强大呢?郑和的宝船,是有文献记载的。《客座赘语》中记载:“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水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六十三艘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战舰,大船的长度核算是“长140米,宽57米”。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实的。因为这个数据,太大了!我们的山东号是“长315米,宽75米”,差不多都是他2/5了,与印度航母一个水平。实际到底该多大呢?
实际上,宝船的排水量应该在2000吨上下,根据南京出土的郑和副手洪宝的墓志铭,宝船的排水量是“五千料”推算,是2500吨,这个数据就差不多了。复原福船两千五百料大约是“60米长,13米宽”,可以推测最大宝船是在“长120米,25米宽”这个范围内比较合理。所以,文献是为了突出宝船大的一个比喻。其实,就算如此,宝船也是够大的了。要知道,后来荷兰的战舰也就一千多吨排水量而已。就算是这个技术,在明朝正德后咋就没有了呢?
这个事还得怪“国企”船厂没有政策了。因为除了开往琉球的“封船”,明朝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船只。没生意,官办船厂就开始萎缩,最后,就造不出这么大的船了。但是,正德之后,明朝政府长期人浮于事,政府管理松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民间贸易开始兴盛起来。而民间造船技术也开始发展,这就是明朝后期的主力战舰“福船”。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当时的嘉靖时期,由于官办船厂连“封船”都造不出,就找当时的民营船厂制造。虽然民营船厂肯定要黑政府钱的,但是福船就这么出来了。“长十五丈宽一丈六尺”就是当时造的封船大小。后来,跟复原福船差不多的长55米的战舰就出来了,在福船上还是装备了十门以上的火炮,在东南沿海维持治安。这种船大小基本就已经跟荷兰的东亚战舰赫克托号一个水平了。这还不算完,明朝晚期海盗常用的主力战舰更有战斗力。
荷兰人1637年油画记录的“鸟船”就这么出来了。《兵录》记载,这种船可以装二十门重炮以及其他附属武器,是郑芝龙海军的主力战舰。到了这个时候,福船跟宝船二等战舰已经一个水平了,所以宝船从未消失。到了清朝,乾隆时期还在用福船、红夷大炮这些玩意的简化版,谁让清朝爱玩古董呢?
相关参考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然而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却神秘消失,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到达了非洲哪些地点,沿途风土人情等诸多官方记载,也全部消失在历史烟云中,让后人想起,扼腕叹息!详细记载了
郑和下西洋表面上看意义非凡,但实际上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于国无益。所谓的七次下西洋除了显示了一圈"天朝上国"的威严之外。没有落到一点实际意义的好处。在我看来这场由朱棣主导并且支持的探索海洋的举动完全就是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七下西洋/美洲其实是他发现的”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郑和下西洋是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当然郑和下西洋可并非只有一次呢,那么郑
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都经过哪些地方呢? 郑和七次下西洋,到
原标题: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先讲讲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大背景和所处朝代。>此事发生在大明帝国永乐皇帝执政期间,在公元1405年7月11日,皇帝下旨郑和率领一只几百艘大小船只,统领数万人组成的大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郑和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七下西洋,固然是带着“欲耀兵外域,示中国富强”的政治使命,但同样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明永乐三年,泉州海面旌旗猎猎,万舰齐发,郑和乘坐的宝船在千百艘船只的簇拥下驶往浩瀚的印度洋。这一年的郑和只有34岁出头的年纪,但已经是大明船
有关郑和屡次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便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那么,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
有关郑和屡次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便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那么,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及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7次率领舟师,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途中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且在世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