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 林黛玉为何教香菱写诗
篇首语: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 林黛玉为何教香菱写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 林黛玉为何教香菱写诗
林黛玉为何教香菱写诗?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香菱学诗这段内容?
毫无疑问,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写诗一节,最是温馨动人的,但也是歧义最少的。可是,这一次,我却读出了另外一些意思。
曹雪芹在这里很详细的写林黛玉教香菱写诗,除了表现林黛玉和香菱的才学以及相知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含义呢?
想着想着,突然就明白了。林黛玉教香菱写诗,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间接的表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姐妹之情”。
从薛宝钗审问林黛玉开始,到交心谈话,再到林黛玉贫嘴求饶,林黛玉和薛宝钗早已经由情敌变为姐妹变为知己了。因此,香菱求黛玉教她写诗,黛玉不觉得烦,香菱不觉得唐突,就是宝钗也觉得自然。
首先,我们来看林黛玉对待香菱的态度。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住,自是欢喜。”
林黛玉这个人,素来是“喜散不喜聚”的,可是,此番见了香菱,却是喜欢的。这说明黛玉是相当待见香菱的。这里,除了黛玉和香菱两人的惺惺相惜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黛玉和宝钗的关系的实质性转变,这才是基础。我甚至觉得,黛玉和宝钗关系的改善,对于黛玉而言,影响至深,已经在逐渐改变黛玉那种悲观的人生观了。
其次,我们来看教诗歌的过程中黛玉和宝钗的交流,而这种交流,是通过香菱来传达的。
香菱学诗,黛玉主动要求“你就拜我作师”,一点也不客气,也不征求宝钗的意见,一来见出黛玉对宝钗的了解,二来见出了黛玉和宝钗的感情已经相当自然,非同一般了。
香菱学诗,宝钗十分配合。大家别忘了,宝钗要香菱进来,原是要香菱服侍自己的,可是,这只是借口,我们看香菱学诗,那里干了半点活计,而宝钗呢,一点不埋怨,不仅不埋怨,而且十分理解和关心。随便举一例: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香菱学诗,宝钗其实也有参与。香菱做了一首诗,准备拿给黛玉看,宝钗是这样说的:“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而香菱再作一首,宝钗是这样评价的:“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也罢,原是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
一次香菱学诗的过程,其实就是黛玉和宝钗姐妹俩默契配合的过程,一个主教,一个支持,一个开导,一个鼓励,其中透露的却是黛玉和宝钗的和谐,这难道不就是“钗黛合一”的典型案例吗?
《红楼梦》香菱的身世 香菱是怎么死的?
香菱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副册的女儿。香菱是薛蟠的妾室,在薛宝钗进京待选侍女时,随薛家举家进京后,住在荣府的梨香院,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诗)。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
香菱原名甄英莲,是甄士隐独女,原籍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甄氏父亲,年过半百,膝下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因此对她宠爱异常。而小英莲也生得乖巧可爱,聪明伶俐,惹得全家喜欢。一个备受家中宠爱的女子,本应幸福安康的长大,可是天不随人愿,老天爷总会弄出些挫折,让幸福得人变得不幸起来。
小英莲三岁的时候,元宵节灯会异常热闹。于是甄士隐便让家人吗,带着小英莲去街上看花灯。当时随身看护小英莲的家奴霍启,因为憋得急了,便将小英莲放在一户人家门前,前去小解。落单的幼童,很快被有心人注意到。等霍启小解完出来,早已没了小英莲的身影。年幼的英莲,就这样被拐子骗走,从此远离了亲生父母。当天甄家又遭大火,烧成一片瓦砾场,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遭遇,给英莲的命运笼上了悲剧色彩。甄士隐只得将田庄折变,与妻投岳父家去。
小英莲一直随拐子长大,被拐子养在僻静之处,一直将拐子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长到十二三岁的小英莲,已是有些姿色了。这个时候拐子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利用英莲善良孝顺的心,谎称自己已无钱还债,要将英莲卖了。这个时候,正巧当地一个叫冯渊的小子,看上了英莲。冯渊父母早亡,家中无兄弟,只有他一人,而且还小有资产。对待英莲极为上心,将英莲买来,是想要以正妻的身份对待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三日后将英莲迎入家中,以为正妻。
看到这儿,我们都以为英莲的命运终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惜天不遂人愿。那拐子心黑贪婪,将英莲卖给冯渊为妻后,转手又搭上了“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将英莲卖给了两家,想要带着两份银子跑路的拐子,最终也没能如愿。他被两家人堵在家中,打了个半死。而且无论他怎么求饶,两家人都只要英莲。薛家薛蟠素来是个横行无道,骄横放放纵的主,仗着人多势众,将想要求取英莲的冯渊一顿暴打,随后便将英莲抢回家中为妾,进行肆意蹂躏与践踏。而那个一心想要好好对英莲的冯渊则更为凄惨,被薛蟠打的奄奄一息,抬回家中不久便命丧黄泉。因此眼看着命运有了起色的英莲,还是朝着悲剧发展。也是在薛家生活的这段时间吗,作者借由薛家人之口,将英莲的名字,渐渐转为香菱。意喻着高洁诶对莲花,在脱离连坐,落入红尘后,变成了众多乡野花草间的一株香菱。
高鹗给香菱续写的结局为,薛蟠出狱后,将香菱抬为正室,后香菱死于难产。但是看曹雪芹给香菱写的判词: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前一句点出香菱实际上就是英莲,后一句“两地生孤木”为“桂”,暗指夏金桂,“致使香魂返故乡”,应该是说香菱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夏金桂是薛蟠外出做生意遇上的,不几天就粘上了,不久娶为正室。香菱温柔解意,惹得夏金桂很是嫉妒。后院争宠,犹如没有硝烟的战场。夏金桂对香菱四处找碴,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说她嫌脏,怕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清浑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香菱倍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磨折。所以最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这样的一种说法,应该是符合作者原定结局的。可怜一抹香魂,就此香消玉殒,要比做了正妻后难产致死,悲剧性大的多。
相关参考
...的,只有他俩频频冲破悲剧宿命,最终成就了圆满人生。曹雪芹想要宣扬和传播的正是这种比金子还要稀缺珍贵的自觉意识。谁也不必与一位将悲剧逆转成了喜剧的女子争夺“一姐”之位。黛玉和宝钗忙来忙去,到头来也只是乱...
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但背后其实是有理由的。佛家说,缘定三生,在那只奇怪的石头前面拜了三拜,你还能说没有理由吗?初读红楼,黛玉喜欢香菱真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性格孤傲的冷小姐为何对一个无名无姓的
一、相似的命運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蛾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這樣一首詩,其精華難掩,超逸清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觀園的
同是一方望族的千金,同是三歲就有和尚要化了去出家,同是自小失去雙親關愛,但香菱比起黛玉,要不幸得多。香菱三歲那年被拐,後薛蟠不惜爲了香菱惹上人命官司,論理,奪得香菱後該視若珍寶纔是,可這薛蟠原是個“吃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一号,这样聪明漂亮而又才华横溢的女孩子应该说有不少仰慕者,比如那个喜欢苦吟的女孩香菱就对林黛玉格外佩服。跟着黛玉学诗,且终有所成。不过黛玉在大观园里始终是不快乐的,不知道当她感到孤
...的,到了大了,更是青春可人。后来在出场,便改名叫做香菱,后来在第七回中这样写道: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
...的,到了大了,更是青春可人。后来在出场,便改名叫做香菱,后来在第七回中这样写道: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之一。在小说中,香菱是薛蟠的妾,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妾的身份并不高,在正经主子的眼中,妾其实也是一名奴才。然而,香菱却有着一个奇特的身世,这个身世更让读者为香菱感到惋惜。香
甄英莲,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女儿,贾府通称香菱。她是整部小说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甄英莲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
《红楼梦》原著中明确给出了金陵十二钗正册,而副册名单为香菱一人,香菱即是原名甄英莲(真应怜)的甄士隐早年丢失的女儿,因而,理论上读者群中应该没有关于金陵十二钗正册名单的序列问题之争,也不会有关于香菱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