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
Posted 科举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要考科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科举制度自创立实行以后,成了读书人做官的敲门砖。宋真宗亲作《劝学文》,此后经过历代士子们的咀嚼、消化、提炼、再创作,便成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情与理,书中自有天与地。”
《劝学文》不止六句,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却只有这六句,金钱、美女、高官、厚禄、轻车、宝马,人生所欲,无过于此者。此后又演变成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上面这几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劝学箴言,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一并成为幼儿启蒙教材。在童稚单纯的心田中,播下了读书应举的种子,播下了父辈殷切的希望和寄托。科举的魅力,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灌输着一代又一代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又是残酷的。实际上,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的仅仅是极少数,中进士的概率大致不会超过千分之一。我们就以清代为例,看一看各级考试中的录取比例。
科举的功名从低至高分别为秀才、举人、进士。按照规定,大府秀才名额20名,大州县15名,小县4至5名。全国秀才名额在25000名左右,举人限额在1500人左右。自从咸丰三年(1853)清廷批准各省增加名额起,各府考试生员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人数增加到30000多人。乡试中录取举人的限额保持在1700多人上下。按照这个比例,一个步入科举的读书人,童生要考取秀才,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级台阶就荆棘丛生,坎坷曲折。
举人与秀才的限额比例按规定大体是1:20,但是,添加历年落榜者,按大、中、小省,分别是80:1、60:1、50:1,淘汰率就很可观了。参加会试、殿试考进士,比例就是30:1、40:1。这种考试都是三年一次(恩科除外),三级考试都能顺利通过,大体也要十年的时间,如果考生在哪一级上蹉跎一下,就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了。
尽管科举难度极高,但清朝政府却将不断地增强吸引力。制度规定:考中秀才,即能得到国家优遇,可以免去官役和差役,甚至可以获得地方官以礼相待。而要是中了举人,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因此读书人中了秀才想举人,中了举人想进士。没中的千辛万苦要考中,落地的死不瞑目要再考,一发而不可收拾。
士子们以几万分的努力,竞争万分之几的希望,必然会造成秀才、举人、进士三个阶梯下一批又一批的落榜者。落第者大军中,千姿百态,两鬓斑斑,尚未考取秀才,仍混迹于童子军中者,大有人在。
清代科举史上活到老考到老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广东顺德人黄章,年近40才考中秀才,83岁被选为贡生,100岁时参加乡试。从广东到北京顺天应试,千里迢迢,一路上由曾孙服侍照料。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四个字,由曾孙在前引导。黄章百岁参加乡试成为科场佳话,这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的事。
无独有偶,相谐成趣的是,广东诸生谢启祚百岁参加乡试,角逐举人功名。谢启祚先后有三妻二妾,生子23人,女12人,孙29人,曾孙38人,玄孙2人。这个五世同堂的人瑞,不颐养天年,以期颐之寿,仍披挂上阵,征战科场。
按照惯例,谢启祚这等年龄参加乡试,应由地方督抚呈报礼部请皇上恩赐举人,但被谢启祚拒绝。他说,科名有定数,我老手尚健,岂知我不能为老儒们扬眉吐气?这次他果然中举,与谢启祚列名举人的有一名12岁的少年,少年得志与大器晚成珠联璧合,成了同榜年谊。主考官有感于此,在鹿鸣宴上以诗纪事,有“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之句,作为科场佳话传扬一时。
这类寿星秀才、高龄举人及其应试得到优遇的事情,并不是个别现象。清政府对其优礼有加,并不在收罗这些空有其名无补官职的寿星,意在垂范世人,鞭策各年龄层次的落第者败而不馁。面对这些寿星科甲,谁还不拼将平生岁月在科举道路上卖力呢?谁人又敢不努力呢?而这或许就是统治者们期待的科举效应。
相关参考
古代科举考试的顺序1,县试,取得童生资格,即社会承认你为读书人。2,府试,取得秀才资格,这是成为读书人的标志,取得秀才后可以不纳粮,见官不拜。3,院试,取得国子监等读书资格,秀才可以参考,也可不考。4
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要一步步来
原标题: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读书人的科举之路要一步步来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
宋真宗有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科举制度的实行,
宋真宗有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科举制度的实行,
现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而有考试,就有人想作弊。为了让现代考试变得公平公正,国家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也完善了监考制度,防止作弊。而古代的科举,对许多读书人来说,都是改变命
状元能当多大的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成名的唯一途径便是中举。只有中了举人,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
在古代西方拥有特权的人,被称为贵族;比如骑士就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在古代中国,读书人,也同样属于最低等的贵族阶级。读书人通常泛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的人,当然,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拿个文凭,可不要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导语:自从隋朝首创科举制度以来,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就成
蒲松龄屡考屡败之谜,参加科举考试44年,为何连个举人也没考中
古代科举考试是王朝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使到了清朝,虽然有世袭或者捐官之说,但科举考试依旧是天下读书人成就自己的唯一出路。清朝的科举制度延用明朝,而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宋朝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此时科举
今天小编跟大家聊一聊古代的“武状元”。相比较来说,大家可能对文状元更熟悉一些,在古代,读书人都是通过科举的制度,从一个平民开始走向仕途。科举中得分最高的、文章做的最好的,就会被点为状元,然后钦赐跨马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