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喜欢“厚葬”

Posted 古人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人为什么喜欢“厚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为什么喜欢“厚葬”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人为什么喜欢“厚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丧葬在中国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在封建社会,厚葬一直在丧葬消费中占主流。其中的原因大致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对人们的重大影响。这种“孝”除了要求人们在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生前尽最大努力地遵从孝道外,还包括在长辈逝后最大可能地表达孝心。

有时,人们甚至认为“孝莫重乎丧”,送死比养生更能体现“孝”。所以,丧葬消费正是晚辈们最后一次向长辈抒发思念与表达孝心并展示给外人的唯一而重要的机会。

人们从“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的观点出发,纷纷“以尽力丰侈为孝”,于是怎样的奢侈都不为过。

二是由于人们的炫耀心理。丧葬消费不但是一次晚辈孝心的展示,也是家庭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展示。一次厚葬可谓是轰轰烈烈,虽然许多消费项目实际上只是一种浪费,但人们依然纷纷如此办理,除孝心外,也包括着炫耀的成分。

陆游在看到许多家庭丧葬之时耗费巨资于道场斋施之事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彼初不知佛为何人,佛法为何事,但欲夸邻里,为美观尔!”宋元之际的戴表元也曾说过,人们在丧葬中“不惜资财,以供杂祀广会”,目的只是“以沽儿童妇女之称誉”。

三是迫于社会压力,维护人情面子。丧葬奢侈消费大概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涉及阶级、阶层最广的奢侈消费了。不仅有帝王后妃举全国之力的盛大国丧和上层地主、商人不惜万金的豪奢排场,就连那些小有余财的中下层地主,甚至家中并不富裕的普通农户也都由于不厚葬就不足以表达孝心的强大社会压力,而不得不尽其所能地营置一个奢侈体面的葬礼。

宋代的厚葬,以皇室最为突出。在一系列皇室的丧葬消费中,修建陵墓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为宋仁宗所修建的永昭陵,就在宋英宗“毋过华饰”的指导思想下,依然调用了四万六千七百人的劳役,并花费了“内藏钱百五十万贯、细绢二百五十万匹、银五十万两,助山陵及赏责。”

实际上,不仅皇帝的丧葬如此,皇子后妃们的丧葬也是兴师动众。宋仁宗幼子豫王过世,“中春卜地,盛夏起坟,凿土穿山”,役人“数十万工”,所费之财达五十万绪左右,甚至出现了“三司力屈,百计收敛”的严重局面。而宋仁宗的张贵妃故去,也是“役万兵之众,费百万之财”。

在这些皇室成员安葬之后,陵园的维护与祭祀又成为了每年必不可少的财政开支。例如元祐六年(1091年)十月,宋哲宗就下诏要求“京西提刑司岁给钱物二十万络以奉陵寝”。又据李心传记载,南宋初年的昭慈、永佑“两攒宫岁用祠祭钱八千四百余络,修缮钱五千络”。

除了国家置办的帝王后妃的山陵祀典外,由家庭筹办的奢侈丧葬遍布于广泛的社会阶层。而且这种奢侈消费贯穿于整个丧葬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丧葬墓地的选定,宋代是阴阳风水地理说极为风靡的时期。“今之葬书,乃相山水冈吠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干支,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系焉。”

所以人们往往花费大量的金钱以求得一处安葬的风水宝地。如侍郎梁企道请鄱阳人杨九巡为其卜得一块葬地后,就支付了“犒钱二百千”。南宋人何恢的几个儿子“用功力至费百余万”,只是为了能求得一块被称为具有“回莺舞凤”之势的安葬之地。

棺木和明器也是丧葬消费中的重要部分,虽然政府对此有着明确的等级规定,但奢僭之情况极为普遍。如平江太守王季德死,其家以钱五十万购棺入殓。绍熙年间,陆蒙为彭妇“买棺,且预漆饰,凡为钱百千”。“士族力稍厚者,棺率朱漆。”

许多人家还“以大木为舆,务高盛大其华饰,至不能出入大门”。除了筹办墓地、棺椁、名器这些用于死者的食物之外,丧葬过程中的僧道佛事和会请宾客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闽俗重凶事,其奉浮屠、会宾客,以尽力丰侈为孝,否则深自愧恨,为乡里羞。而奸民、游手、无赖子,幸而贪饮食,利钱财,来者无限极,往往至数百千人。”

奢侈之风如果不能得到控制,社会风气将会败坏,进而影响治国根基。所以,宋代皇帝往往颁布各种禁令,来遏制奢侈消费,其中自然也包括丧葬方面,甚至可以说,对婚嫁丧葬奢侈消费的禁止也是宋代奢侈禁令中的重头戏。

如宣和元年(1119年)四月,臣僚奏言:“士俗民风,故习犹在,昏葬之礼,务为僧奢”,而“有司孰视,恬不呵止,五礼之禁令,仅挂墙屋”,于是宋徽宗就要求各地方长官对婚丧中的奢僭行为要重视起来,并让监司对这些地方官“以时按勤”。绍兴二年(1132年)九月,又针对两广地区“婚姻丧葬,习为华侈,夸竞相胜,有害风俗”的情况,“委帅守、监司常切觉察,如违,重置典宪。”

相对而言,对丧葬消费规定更具体一些,如从丧事中的仪式规格到墓葬里的椁明器,依据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着相应的详细规定。如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正月,翰林学士李防等曾重定士庶丧葬制度,对不同官品以及庶人所需的丧葬服务人员和明器的数量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宋朝还规定所有阶层的人都“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施方墉槛,棺内不得藏金宝珠玉”。这些规定的意义不但在于禁止越等消费,同时也禁止了奢侈消费。

相关参考

诸葛亮陵墓1700年无人敢盗, 只因坟边大树太神秘,你不敢靠近

在春秋战国以后,由于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下礼崩乐坏,诸侯间攀比成风,中国的厚葬风俗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随着古人厚葬之风的兴起,盗墓活动也日益猖獗。因此,古人在修建陵墓的同时,也不得不在陵墓里面

古人喜欢吞金自杀,难道金子有毒吗

吞金自杀吞的不一定是金子,就像古代所谓的赐金千斤,说的也只是黄铜金是地球上的一种元素,其化学符号是Au,原子序数是79。金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自然界大多以游离的单质存在,也就是

古人喜欢把银子放衣袖里,银子不会掉出去吗

相信大家都看过《隋唐演义》的故事,程咬金在还没有上瓦岗寨的时候,过得相当的落魄。王伯当给他资助了三两银子,程咬金非常开心,将银子仅仅塞入了自己的袖子里面,将袖口紧紧地系了起来,但是他那衣服太过破旧,以

古人为什么会喜欢在门上贴门神?其有何意义?

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殷代天子祭五祀,门既为其一,周代祭五祀于宫「门」-每日每时必经之处,自然加以重视,祭祀对于门神以形像化及人格化。相传为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用桃木

重新厚葬

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

曹操厚葬关羽

  将计就计的关键是识破敌人的计谋和他们所想达到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反其道而行之,使对手吃苦头,而且往往苦头还是对手自己找的。在这方面,黑学处世祖师曹操更是棋高一招。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

古人给狗染指甲?古人是怎么养宠物的?

  现代人很多都喜欢小动物,喜欢养宠物,比如说猫猫狗狗的,更能引得很多人的喜爱。现代人会给自己的宠物做一些衣服,比如给狗穿上外衣或者鞋子,戴上帽子,做美容做造型等等,但是和古人相比,这些其实早就过时了

明世宗厚葬两只猫

  明世宗朱厚芯褪歉霾话鹰犬猛禽,独爱两只漂亮猫咪。一只名叫雪眉,一只名叫狮猫。他曾以帝王之名义举行重大仪式,封雪眉是“虬龙”,还请内阁大学士为自己的猫咪写祭文,用黄金给狮猫打造豪华棺材。如此高贵的待

他为何被视为唯一值得尊敬的日军名将 杜聿明令厚葬

原题:唯一值得尊敬的日军名将杜聿明下令给他厚葬在我们的印象里,日本鬼子就是一帮毫无人性的畜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但实际上,日军也不乏传统的优秀的军人,虽然在战场上非常凶悍,但也非常

袁世凯为何要超规格厚葬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皇太后驾崩。按照清官旧例,凡是宫中有丧事,在京的大小官员与朝廷命妇都必须进内举哀,而隆裕死的时候,气氛非常冷清,“行礼不满二十员,较之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此年慈禧